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搞好校对质量管理是最重要的出版条件
1
作者 瞿君良 《现代出版》 1996年第3期32-33,共2页
搞好校对质量管理是最重要的出版条件瞿君良一、校对的重要性及其职责校对是书籍出版工作中的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也是书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校对质量的好或差是影响图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当读者打开一本新书,发现书中的... 搞好校对质量管理是最重要的出版条件瞿君良一、校对的重要性及其职责校对是书籍出版工作中的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也是书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校对质量的好或差是影响图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当读者打开一本新书,发现书中的文字、符号、图表、公式等存在不少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对质量 校对人员素质 校对工作 印刷厂 出版条件 人员队伍 工作量核算 最重要 校对周期 出版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高校出版社的积极作用
2
作者 高旭华 《中国出版》 1986年第9期7-7,共1页
我们体会,大学出版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可概括为“保证”、“反映”、“促进”六个字。保证——保证教学和科研所需要的并具备出版条件的教材和科研图书的出版。即使有些成本高、印数少、经济亏损大,也要保证出版。反映——反... 我们体会,大学出版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可概括为“保证”、“反映”、“促进”六个字。保证——保证教学和科研所需要的并具备出版条件的教材和科研图书的出版。即使有些成本高、印数少、经济亏损大,也要保证出版。反映——反映本校教学和科研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表现 教学 三个方面 科研工作 出版条件 积极作用 正确认识 大学出版 出版 图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作者工作的断想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道弘 《编辑之友》 1985年第1期35-37,共3页
我衷心祝贺《编辑之友》公开发行,作为新中国第一家编辑工作专业刊物,是值得我们编辑出版工作者高兴的。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以后,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版事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编辑出版队伍在日益扩大,这支队伍的... 我衷心祝贺《编辑之友》公开发行,作为新中国第一家编辑工作专业刊物,是值得我们编辑出版工作者高兴的。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以后,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版事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编辑出版队伍在日益扩大,这支队伍的构成也正在发生变化,其特点是老一辈的编辑出版工作者陆续退居第二线,大量的新鲜血液——青年参加进来,一支年富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力量 作者 编辑工作 编辑出版工作 出版 迅速恢复 十一届三中全会 出版事业 新中国 出版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校对定位
4
作者 陈红燕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48-49,共2页
校对定位的误区 校对如何定位?按传统的说法,“校对是出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编辑工作的继续”(《校对知识问答》),校对“起着编辑工作的继续和补充的作用”(《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知识大全》)。这些论述,虽然承认校对为出版工... 校对定位的误区 校对如何定位?按传统的说法,“校对是出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编辑工作的继续”(《校对知识问答》),校对“起着编辑工作的继续和补充的作用”(《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知识大全》)。这些论述,虽然承认校对为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却又否认校对的独立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校对 编辑工作 校对工作 出版工作 校对人员 出版改革 出版条件 出版 校对主体 独立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你如何“三级跳”?
5
作者 周贤军 葛华忠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44-44,共1页
你如何“三级跳”?·周贤军葛华忠·有位“老编”对“三”这个数字十分喜爱,认为“三”这个数在中国太奇妙了,且举例说古今以“三”计量成事的例子很多,像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个诸葛亮才成就大气候,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三大战... 你如何“三级跳”?·周贤军葛华忠·有位“老编”对“三”这个数字十分喜爱,认为“三”这个数在中国太奇妙了,且举例说古今以“三”计量成事的例子很多,像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个诸葛亮才成就大气候,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三大战役才打败国民党,毛泽东以“三个世界”理论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跳远 “三个世界”理论 “三” 基本常识 小人书 现代中国人 毛泽东 文化论坛 出版条件 渎职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代理人
6
作者 沈仁干 《中国出版》 1985年第7期51-52,共2页
近来,在全国各行各业纷纷进行经济改革的浪潮中,出现了几个无本经营的“智力开发公司”,它们的主要业务就是拉稿子和卖稿子。稿子拉到以后,便以作者的代表自居,与出版社联系出版,谈判并签订出版合同。有些经营此项业务的人,神通广大,可... 近来,在全国各行各业纷纷进行经济改革的浪潮中,出现了几个无本经营的“智力开发公司”,它们的主要业务就是拉稿子和卖稿子。稿子拉到以后,便以作者的代表自居,与出版社联系出版,谈判并签订出版合同。有些经营此项业务的人,神通广大,可以拉到出版社希望出版的稿子,可就是出版条件不好谈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理人 智力开发 文学 出版 稿子 音乐作品 经济改革 作者 出版条件 出版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遗忘的一环
7
作者 火星 《编辑之友》 1985年第3期102-102,共1页
消灭报刊图书差错的议论已经不少了,但总成效不大,不信请找一份无错报或无错书刊试试,就很困难.出差错的原因很多,但不重视校对不能说不是首要因素。轻视校对工作和校对人员的例子,在某些编辑出版部门几乎是俯拾皆是的. 其实,真正懂得... 消灭报刊图书差错的议论已经不少了,但总成效不大,不信请找一份无错报或无错书刊试试,就很困难.出差错的原因很多,但不重视校对不能说不是首要因素。轻视校对工作和校对人员的例子,在某些编辑出版部门几乎是俯拾皆是的. 其实,真正懂得编辑的人,真正的文章大家并非如此.列宁在编辑《火星报》期间,常常亲自校对,对每篇文章的语言、音节、标点都要反复核实。他在关于出版《俄国资本主义底发展》一书的一封信中说:“最重要的出版条件是:保证校对得很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用不着出版.”——在他看来,校对是出版的第一条件。鲁迅一生化在校对上的精力几乎不亚于编著,许广平先生回忆道:“每一种译著的最初出版,往往多是经过鲁迅先生和我共同校对。……有时甚至六七校,平时的所谓初校,在我们已经是二校、四校了。”《鲁迅日记》中就有不少“通夜校《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对人员 校对工作 编辑 报刊图书 资本主义 遗忘 出版部门 出版条件 鲁迅日记 出差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