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贯通“政产学研用”,推进出版学科建设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7
1
作者 万安伦 鲁竞夫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6-11,17,共7页
文章结合多国经验,对贯通“政产学研用”,推进出版学科建设的路径进行探究分析:政府应作为引导者,提供组织支持和基金支持以引导出版学科建设;出版业应作为“业师库”和“练兵场”,通过“业师进课堂”、教师业界挂职、订单式培养、校企... 文章结合多国经验,对贯通“政产学研用”,推进出版学科建设的路径进行探究分析:政府应作为引导者,提供组织支持和基金支持以引导出版学科建设;出版业应作为“业师库”和“练兵场”,通过“业师进课堂”、教师业界挂职、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共建博士后工作站等措施推进出版学科建设;高校和科研院所应强化科研实践导向,加快出版专业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并以出版六大属性为指导完善出版专业课程体系;行业组织应充分发挥传送带和催化剂的作用。各方若各司其责,充分调动资源,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则出版学科建设前景光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产学研用” 出版学科建设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大认知革命与出版学科建设 被引量:5
2
作者 于殿利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41,共12页
当下的出版学科与出版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诸多问题,或导源于对三组关系,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出版学本体与跨学科的关系的认知偏差。要建设好出版学科、推动出版产业革命,就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三组关系。首... 当下的出版学科与出版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诸多问题,或导源于对三组关系,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出版学本体与跨学科的关系的认知偏差。要建设好出版学科、推动出版产业革命,就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三组关系。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事实需要在理论的贯通下,才显现意义和价值,科学理论是一种建构,建构的基础是实践;其次,当前的出版研究重现实、轻历史,而一切关于出版的价值判断都源自出版史,因此要下力气做好出版史研究;最后,就学科本体而言,出版学本质上属于综合性学科,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滋养,就属性而言,没有学科不是应用学科,也没有学科只是应用学科,这不应成为出版学人自我设限的思想根源。认知革命尤其是自我认知革命,是出版学一级学科建设的认知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学科建设 认知革命 出版一级学科 出版 应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出版学科基础性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蔚华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近年来,出版学科专业建设在中宣部等管理部门大力推动和各界共同努力下快速发展。文章基于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出版学科专业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基础性问题加以分析阐释,以期为构建具... 近年来,出版学科专业建设在中宣部等管理部门大力推动和各界共同努力下快速发展。文章基于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出版学科专业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基础性问题加以分析阐释,以期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学理依据和前沿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学科建设 出版人才培养 中国特色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出版高质量发展的高校出版智库建设
4
作者 蔡忠伟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5,共9页
助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出版强国建设既是设立高校出版智库的客观诉求,也是出版学科建设的基本价值。知识服务是高校出版智库发展与出版学学科建设的共同实践路径。要建设高质量的高校出版智库,不仅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充分发挥... 助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出版强国建设既是设立高校出版智库的客观诉求,也是出版学科建设的基本价值。知识服务是高校出版智库发展与出版学学科建设的共同实践路径。要建设高质量的高校出版智库,不仅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充分发挥高校在学术创新、人才培养、人才流动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还要有效利用出版学的学科专长,强化出版专业理论创新和知识生产,密切产学研联系,增进海内外合作,建立健全高校出版智库的制度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智库 出版智库 智库建设 高质量发展 出版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出版和出版学科的再认识 被引量:30
5
作者 万安伦 黄婧雯 曹培培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3,共9页
一部出版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出版既是通往人类文明的路径,也是标识人类文明的手段。在拙作《中外出版史》中,曾对出版给出过八个动词的定义性判断:“出版是对人类知识和信息的收集、挖掘、整理、编选、校勘、把关、传播、传承... 一部出版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出版既是通往人类文明的路径,也是标识人类文明的手段。在拙作《中外出版史》中,曾对出版给出过八个动词的定义性判断:“出版是对人类知识和信息的收集、挖掘、整理、编选、校勘、把关、传播、传承的过程和活动。”可以推进性简化为:“出版是人类收录信息、整理知识、萃积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活动。”而“学科”是英文discipline的意译,是指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侧重于知识的分类和学习的科目。出版学科就是有关出版的独立知识体系,或者有关出版的知识分类和学习科目。中国目前将人类所有知识划分为13个学科门类,110个一级学科。1998年,教育部将编辑出版学作为二级学科归属于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之下,此后,出版学科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看并不理想。今年是10年一次的学科目录调整年,应在对出版和出版学科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出版学科建设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 出版学科 出版学科建设 学科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的由来、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志强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4,共7页
对出版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过程做了回顾,分析国家设置出版硕士专业的必要性,并对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的特色、目前出版硕士专业学位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出版硕士的工作作了分析。
关键词 出版硕士 专业学位 出版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学出版研究的概念、框架和范畴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一鸣 张洁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66,共9页
在出版学和跨学科视野下对网络文学出版的基本概念、分析框架、研究范畴进行探讨,认为网络文学出版是由核心层、延伸层、关系层构成的结构系统;基于场域理论剖析了其内外部结构,提出由个体生产者、机构生产者、读者、政府等行动者构成... 在出版学和跨学科视野下对网络文学出版的基本概念、分析框架、研究范畴进行探讨,认为网络文学出版是由核心层、延伸层、关系层构成的结构系统;基于场域理论剖析了其内外部结构,提出由个体生产者、机构生产者、读者、政府等行动者构成的网络文学出版场分析框架;通过对行动者权力和资本结构关系的分析,揭示网络文学出版的生产机制、经营机制、消费机制和管理机制,提供了研究网络文学出版的基本面向和新视角、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出版 场域理论 出版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