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纸质出版到数据库建设:出版业转型路径探究——以“自然灾害·旱灾(2001—2010年)数据库”建设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喻发胜 张加俊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93,共4页
首先从历史角度考察纸质出版,认为就具体形态而言是以纸为媒介"镌著于版""印行于世"的行为,其本质是"信息生产与传播"行为。其次指出互联网时代,纸质出版的价值犹在,但基于数据的生产与传播为大势所趋:... 首先从历史角度考察纸质出版,认为就具体形态而言是以纸为媒介"镌著于版""印行于世"的行为,其本质是"信息生产与传播"行为。其次指出互联网时代,纸质出版的价值犹在,但基于数据的生产与传播为大势所趋:数据库是面向特定主题,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具有统一格式的、能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数据库建设是将"孤立、静态和碎片化"的文本数据转化为"关联、动态和整体性"的结构化数据工程。最后,以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中的旱灾数据库建设为例,探讨数据库建设的意义,介绍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步骤,以期为出版业的转型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质出版 数据库建设 大数据 出版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诚信与出版业的健康发展——对当代出版业转型后出现的经营与发展问题的思考
2
作者 房平 《征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42,共3页
出版单位转企后,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致使出版业出现了内容同质化倾向严重、恶意炒作、伪书横行、盗版盗印、一书多号等问题。因此,出版社及其编辑在中国出版业转型中,应弘扬中西合璧式诚信,即将中国传统诚信观和商业社会中的诚信... 出版单位转企后,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致使出版业出现了内容同质化倾向严重、恶意炒作、伪书横行、盗版盗印、一书多号等问题。因此,出版社及其编辑在中国出版业转型中,应弘扬中西合璧式诚信,即将中国传统诚信观和商业社会中的诚信观融合,并落实到工作中:以诚待读者,以诚待作者,以诚待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出版业转型 经营与发展 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文化产业发展与出版业转型的探讨
3
作者 蒋翼坤 赵海涵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92-95,共4页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文化的全面发展,文化产业改革已到攻坚阶段。在新经济的发展条件下,出版业转型必须与文化产业创新相适应。以经济学、创新学等理论为视角,论述了文化产业与出版业的互动发展才是出版业根本转型的关键,从而更好的社...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文化的全面发展,文化产业改革已到攻坚阶段。在新经济的发展条件下,出版业转型必须与文化产业创新相适应。以经济学、创新学等理论为视角,论述了文化产业与出版业的互动发展才是出版业根本转型的关键,从而更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文化产业 出版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知识生产角度看出版业未来使命 被引量:1
4
作者 韦英平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7,共5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中国未来的改革发展目标。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背景下,出版业应超越媒介、行业、技术和体制,解放出版生产力,提供整体知识解决方案。社会生产的主流正在由物质生产转变为精神生产。出版业应该成为知识生产、精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中国未来的改革发展目标。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背景下,出版业应超越媒介、行业、技术和体制,解放出版生产力,提供整体知识解决方案。社会生产的主流正在由物质生产转变为精神生产。出版业应该成为知识生产、精神生产的组织者。自由个性实现是人类发展的高级目标,因此出版的未来形态,将是面向特定需求的个性化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出版 出版业转型 自由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人工智能:概念内涵、价值指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1
5
作者 罗学科 黄莹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共5页
以知识挖掘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带来出版业生产工具的智能化,实现产业内生产关系和生产流程的重构。基于知识与服务两大要素探讨出版业智能化转型的方向,从生产侧提质增效和消费侧价值洞悉的双视角探索出版人工智能的实践路径,并从... 以知识挖掘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带来出版业生产工具的智能化,实现产业内生产关系和生产流程的重构。基于知识与服务两大要素探讨出版业智能化转型的方向,从生产侧提质增效和消费侧价值洞悉的双视角探索出版人工智能的实践路径,并从底层、核心功能层和业务层探索建构出版产业智能化的方法论,这将有助于实现出版机构从内容供给商向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向链接的智能服务商转型。出版承担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功能和时代诉求,对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安全、文化安全等需要有效监管,以实现出版业新旧动能的转换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 人工智能 融合出版 出版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编辑核心素养重构 被引量:4
6
作者 刘佳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58-62,共5页
通过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编辑核心素养重构的内生逻辑,构建编辑核心素养的三维模型,从知识与认知维度、文化与价值维度、技术与应用维度,融合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人才核心素养的新要求,提出意识形态素养、思维素养、数智素养、知识与... 通过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编辑核心素养重构的内生逻辑,构建编辑核心素养的三维模型,从知识与认知维度、文化与价值维度、技术与应用维度,融合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人才核心素养的新要求,提出意识形态素养、思维素养、数智素养、知识与技能素养、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素养、跨文化交流素养六大核心要素,并据此探讨人工智能在赋能编辑核心素养提升方面的典型场景和创新实践,包括智能化继续教育环境、数字化培训课程、多元化研修活动以及生成式编辑工作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编辑核心素养 出版业转型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忧外患:晚清印刷变局中的扫叶山房
7
作者 孙云霄 《现代出版》 2025年第8期61-70,共10页
扫叶山房原是江南规模最大的书坊之一,但在太平天国运动中遭受重创,被迫从苏州迁往上海;迨战事平息,又恢复了苏州老店。后来,上海逐渐取代江浙地区成为全国新的出版中心,扫叶山房苏、沪两店的实力此消彼长,因争夺主导权而产生矛盾。石... 扫叶山房原是江南规模最大的书坊之一,但在太平天国运动中遭受重创,被迫从苏州迁往上海;迨战事平息,又恢复了苏州老店。后来,上海逐渐取代江浙地区成为全国新的出版中心,扫叶山房苏、沪两店的实力此消彼长,因争夺主导权而产生矛盾。石印书局在兴起之初,曾依靠传统书坊寄售书籍。光绪中期,石印业发展迅速,其与雕版印刷业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因此,石印书局试图绕开书坊,通过代理商直接与外埠书贩取得联系。扫叶山房为了在图书市场中掌握话语权,在报端抨击石印书局的种种劣行。传统书坊在晚清的转型,并非指向单一因素驱动的技术替代,而是其与行业格局重构及内部利益重组交织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扫叶山房 朱记荣 石印 出版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