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粒状白云石及其出溶成因 被引量:13
1
作者 邬金华 Philip Fralick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5-53,共9页
米粒状白云石产于奥陶系近岸碳酸盐岩序列的云斑(生屑)泥晶灰岩、砾屑灰岩和叠层石灰岩中,在虫孔和砾屑粒间最为富集,外形为伸长菱面体,薄片中呈米粒状.晶体无环带或雾心,但内部含大量呈规则分布的细小方解石“包体”,结晶C轴垂直于晶... 米粒状白云石产于奥陶系近岸碳酸盐岩序列的云斑(生屑)泥晶灰岩、砾屑灰岩和叠层石灰岩中,在虫孔和砾屑粒间最为富集,外形为伸长菱面体,薄片中呈米粒状.晶体无环带或雾心,但内部含大量呈规则分布的细小方解石“包体”,结晶C轴垂直于晶体延长方向.与背景方解石泥晶相比,Fe、Mn、Na和Ba含量较高,Sr含量较低.C轴的固定取向排除了石膏假晶的可能,也不是普通白云石化或交代钡白云石的结果,推测是沉淀镁方解石重结晶后在压力增加的条件下经出溶作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方解石 出溶作用 米粒状 白云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方顽火辉石-正铁辉石固溶体出溶机制的研究
2
作者 潘群雄 潘晖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5-279,共5页
通过组成 -自由能关系曲线的分析 ,提出斜方顽火辉石 -正铁辉石 (MgSiO3 -FeSiO3 )固溶体出溶的临界温度约为 75 3K ;组成XFe为 0 .82左右的富铁辉石固溶体处于介稳态 ,出溶作用有利于系统自由能降低 ;出溶作用是以Fe2 + 、Mg2 + 离子... 通过组成 -自由能关系曲线的分析 ,提出斜方顽火辉石 -正铁辉石 (MgSiO3 -FeSiO3 )固溶体出溶的临界温度约为 75 3K ;组成XFe为 0 .82左右的富铁辉石固溶体处于介稳态 ,出溶作用有利于系统自由能降低 ;出溶作用是以Fe2 + 、Mg2 + 离子逆扩散的方式进行的 ;出溶作用的推动力是上凸区域介稳相与平衡相之间的化学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方顽火辉石-正铁辉石固 机制 自由能 出溶作用 逆扩散 化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性麻粒岩中方柱石的出溶现象及成因机制:以西藏南部日玛那穹隆麻粒岩为例
3
作者 邸英龙 曾令森 +2 位作者 陈晶 高利娥 张立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435-3444,共10页
方柱石是一种含挥发分的架状铝硅酸盐矿物,其成因一直有争议。对喜马拉雅造山带定结地区基性麻粒岩中方柱石及其出溶物的矿物化学和纳米结构分析表明:(1)方柱石为富S类型;(2)内部出溶矿物为陨硫铁,晶胞参数为a=b=0.5968nm,c=1.174nm,α=... 方柱石是一种含挥发分的架状铝硅酸盐矿物,其成因一直有争议。对喜马拉雅造山带定结地区基性麻粒岩中方柱石及其出溶物的矿物化学和纳米结构分析表明:(1)方柱石为富S类型;(2)内部出溶矿物为陨硫铁,晶胞参数为a=b=0.5968nm,c=1.174nm,α=β=90°,γ=120°;(3)陨硫铁的(001)面平行于方柱石的(100)面。出溶前的方柱石在榴辉岩相条件下形成,其稳定压力上限与Fe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在麻粒岩相作用时,无水条件下方柱石内的SO^(2-)_(4)发生自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出溶矿物和O_(2),反应方程式为:Fe ^(2+)+SO_(2)-4=FeS+2O_(2)。类似反应可能导致下地壳氧逸度高于中上地壳。方柱石的形成与分解记录了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形成过程,在大陆俯冲与折返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对地壳深部挥发分的调节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对地球深部氧逸度调节机制的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柱石 出溶作用 氧化还原作用 麻粒岩相变质作用 俯冲与折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井铜锡多金属矿床金属硫化物共生体成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唐然坤 吕新彪 +3 位作者 曹晓峰 梅微 艾智龙 王祥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2-261,共10页
内蒙古大井矿床为北方较为著名的多金属矿床,发育锡石和多种硫化物矿石。其中,黄铜矿、闪锌矿及磁黄铁矿相互规则交生,形成共生体,如闪锌矿中磁黄铁矿和黄铜矿共生体,黄铜矿中闪锌矿共生体。根据成矿阶段的划分,黄铜矿形成晚于闪锌矿和... 内蒙古大井矿床为北方较为著名的多金属矿床,发育锡石和多种硫化物矿石。其中,黄铜矿、闪锌矿及磁黄铁矿相互规则交生,形成共生体,如闪锌矿中磁黄铁矿和黄铜矿共生体,黄铜矿中闪锌矿共生体。根据成矿阶段的划分,黄铜矿形成晚于闪锌矿和方铅矿。显微镜观察及能谱分析表明,共生体成因复杂,为出溶作用和交代作用叠加。受晚期富铜流体的温度等因素影响,较早闪锌矿中Fe富集出溶形成磁黄铁矿。在闪锌矿边界新流体交代闪锌矿,形成黄铜矿共生体,同时在叠加部位局部发生Zn的活化和过饱和并在在黄铜矿晶体边界的有利部位形成雪花状和星状的闪锌矿共生体。本次研究对详细解释硫化物共生体形成机制提供很好的理论和实例证据,对查明矿物生成顺序和揭示成矿作用过程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体 成矿阶段 出溶作用 交代作用 过饱和 大井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超高压变质的矿物学标志 被引量:3
5
作者 游振东 钟増球 索书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5-202,共8页
近20多年来,对超高压变质的研究日益深入。超高压变质的矿物学标志,已远远超出柯石英一种,结合实验矿物学的成果,发现许多新的矿物标志。可以归纳为以下3类:(1)矿物的多形转变,如柯石英和金刚石;(2)超高压矿物的出溶,如K-单斜辉石、majo... 近20多年来,对超高压变质的研究日益深入。超高压变质的矿物学标志,已远远超出柯石英一种,结合实验矿物学的成果,发现许多新的矿物标志。可以归纳为以下3类:(1)矿物的多形转变,如柯石英和金刚石;(2)超高压矿物的出溶,如K-单斜辉石、majorite-镁铝榴石和高硅榍石;(3)超高压(高压)变质矿物或矿物组合,如多硅白云母、文石和菱镁矿等。文中介绍了这些矿物学标志的地质学和矿物学特征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转变 假象替代 出溶作用 超高压变质 碰撞造山带 大别-苏鲁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拱丁金矿中富银黄铜矿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韩秀伶 丁奎首 刘秉光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21-523,共3页
云南拱丁金矿中富银黄铜矿的初步研究韩秀伶,丁奎首,刘秉光(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关键词云南省,富银黄铜矿,拱丁金矿床,出溶作用1产状简介及矿物形貌特征富银黄铜矿发现于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斑洪乡拱丁金矿... 云南拱丁金矿中富银黄铜矿的初步研究韩秀伶,丁奎首,刘秉光(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关键词云南省,富银黄铜矿,拱丁金矿床,出溶作用1产状简介及矿物形貌特征富银黄铜矿发现于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斑洪乡拱丁金矿石英脉内,该矿是以金(银)为主的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银矿 黄铜矿 出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