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抽水蓄能电站同发同抽运行下竖井式进/出水口的水力特性研究
1
作者 徐振鹏 陈青生 徐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5,共5页
抽水蓄能电站具有灵活的运行方式,有时需采用不同水力单元机组同时处于发电和抽水的运行方式,以改善电网的供电质量。为研究同发同抽运行时竖井式进/出水口的水力特性,基于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竖井式进/出水口的体型及设计参数,采用水... 抽水蓄能电站具有灵活的运行方式,有时需采用不同水力单元机组同时处于发电和抽水的运行方式,以改善电网的供电质量。为研究同发同抽运行时竖井式进/出水口的水力特性,基于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竖井式进/出水口的体型及设计参数,采用水动力模型方法,开展了两水力单元在同发同抽运行工况下的数值仿真计算,对孔道流量分布、流速分布及其不均匀性以及进、出流水力单元的间距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发同抽运行工况下两水力单元间水流的“短路”流动将加剧进流水力单元孔道流量分布的不均匀性,对出流水力单元的流量分布、孔道流速分布基本不产生影响;同发同抽运行工况下两水力单元间的相对间距大于13.1时,进流水力单元的这种流量不均性将会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同发同抽 竖井式进/出水口 水力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局部非稳态现象研究
2
作者 魏杰 郭港归 +2 位作者 顾莉 王立杰 苗宝广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5,共7页
在出流工况下,侧式进/出水口扩散段内水流与边壁易发生分离,产生局部非稳态现象,从而导致进/出水口流态紊乱。采用RNG k-?紊流模型对某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 在出流工况下,侧式进/出水口扩散段内水流与边壁易发生分离,产生局部非稳态现象,从而导致进/出水口流态紊乱。采用RNG k-?紊流模型对某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侧式进/出水口在扩散流时,受扩散角的影响在主流附近存在流动分离区,该区域紊动强度较大,形成局部非稳态现象,紊动强度与流速平方呈线性关系。流道内流速呈现周期性波动,波动周期与雷诺数近似呈幂函数关系。中间流道的波动周期小于边流道,且边中流道流速波动周期的差异与雷诺数呈现正相关。试验中对流速的监测时长应涵盖数个波动周期,才能准确衡量进/出水口的水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式进/出水口 扩散流 局部非稳态现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立面转弯隧洞的侧式出水口水力特性
3
作者 高学平 魏南疆 刘殷竹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102,共9页
对于接立面转弯隧洞的侧式出水口,立面转弯隧洞的转弯段将直接影响侧式出水口的水力特性。若立面转弯隧洞参数设计不合理,极易导致侧式出水口内部发生流动分离。选取RSM紊流模型,针对接立面转弯隧洞的侧式出水口进行数值模拟,探究立面... 对于接立面转弯隧洞的侧式出水口,立面转弯隧洞的转弯段将直接影响侧式出水口的水力特性。若立面转弯隧洞参数设计不合理,极易导致侧式出水口内部发生流动分离。选取RSM紊流模型,针对接立面转弯隧洞的侧式出水口进行数值模拟,探究立面转弯隧洞曲率半径R、弯道后直隧洞长度L及转弯角度α等参数对出水口水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对隧洞内流动过程进行了讨论。增加立面转弯隧洞曲率半径R和弯道后直隧洞长度L能显著改善出水口的水力指标。当曲率半径R≥12 D(D为隧洞直径)、弯道后直隧洞长度L≥16 D时,侧式出水口内部无明显流动分离,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均匀且无反向流速区。研究成果将对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的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侧式出水口 立面转弯隧洞 水力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附近区域水流汇聚和分散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任在民 鞠彬 +1 位作者 孙田田 刘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6-180,195,共6页
研究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区域的水动力特性,对保障电站取水防沙以及安全运行具有指导意义。采用平面二维非恒定流水动力数学模型,对MQ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水动力特性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抽水过程中进/出水口上游“汇... 研究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区域的水动力特性,对保障电站取水防沙以及安全运行具有指导意义。采用平面二维非恒定流水动力数学模型,对MQ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进/出水口水动力特性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抽水过程中进/出水口上游“汇聚”效应、放水发电过程中向进/出水口上游“分散”效应均逐渐减小,下游均逐渐增加;抽水工况下,进/出水口附近水域流态整体平顺,对岸出现环流,并逐渐扩散移动至上游;放水发电工况下,进/出水口放水水流两侧形成环流,上游侧环流在放水发电过程中向对岸移动,并向上游扩散,下游侧环流在放水过程中向下游扩散;河段内放水发电工况流态较抽水工况更为复杂,环流的数量、尺度均大于抽水工况。结果可为电站取水防沙及水工设计提供依据,并可为其他类型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进/出水口 汇聚 分散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水头长距离输水隧洞进出水口水力特性研究
5
作者 何江华 张存慧 +3 位作者 孟刚 刘圣凡 胡晗 候冬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7-210,215,共5页
输水隧洞工程作为水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其工程运行安全至关重要。在平原地区,引调水工程进/出水口水头差低,水头损失对干线输水能力影响较大。对低水头长距离输水隧洞特点进行了总结,以罗田水库—铁岗水库输水隧洞工程为例,通过1∶18... 输水隧洞工程作为水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其工程运行安全至关重要。在平原地区,引调水工程进/出水口水头差低,水头损失对干线输水能力影响较大。对低水头长距离输水隧洞特点进行了总结,以罗田水库—铁岗水库输水隧洞工程为例,通过1∶18正态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低水头长距离输水隧洞进/出水口水力特性。在多种运行工况下对进/出水口流态、压力、水头损失、门井波动、流速等参数进行了观测分析,对出水口闸门局开综合水头损失系数进行了试验,试验手段及相关参数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水头 输水隧洞 进/出水口 水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隧洞段断面类型对侧式进出水口水力特性影响
6
作者 刘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3-178,224,共7页
抽水蓄能电站实际工程布置中,侧式进/出水口与闸门井之间往往存在一定长度的连接隧洞段,目前设计过程中缺乏连接隧洞段横断面类型的选择依据。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开展了连接隧洞段横断面类型(圆型、城门洞型、方型)对侧式进/出水口水头损... 抽水蓄能电站实际工程布置中,侧式进/出水口与闸门井之间往往存在一定长度的连接隧洞段,目前设计过程中缺乏连接隧洞段横断面类型的选择依据。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开展了连接隧洞段横断面类型(圆型、城门洞型、方型)对侧式进/出水口水头损失、流速分布及流量分配等水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出流工况下,连接隧洞段横断面为方型时其内部水平扩散和垂向扩散最充分,各项水力指标较好,水头损失系数有所减小但变化不大,流速分布及孔口流量分配更均匀,中、边孔口流速不均匀系数均小于1.5,流量不均匀程度均小于10%。进流工况下,不同连接隧洞段横断面类型对侧式进/出水口水力特性影响较小,各项水力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可为侧式进/出水口连接隧洞段体型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式进/出水口 连接隧洞段 水力特性 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箱涵出水口对河流和港口通航影响及优化措施
7
作者 江学志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4年第3期125-129,共5页
箱涵出水口在河流和港口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的水动力效应和水文影响对通航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文章讨论了箱涵出水口优化措施在实践应用中的局限性和可操作性,以及从水流速度控制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常用的控制方法,... 箱涵出水口在河流和港口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其存在的水动力效应和水文影响对通航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文章讨论了箱涵出水口优化措施在实践应用中的局限性和可操作性,以及从水流速度控制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常用的控制方法,如增加横向长度、加装限速板、加设消能池和采用双级出口等措施。以海门市宏伟路和日新路附近的两座雨水泵站的箱涵研究为例,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内河航道排水口对航道水动力的影响。设置不同的边界条件,模拟了不同水位和流量条件下的流场。结果表明:①排口产生的旋涡范围有限,主要局限在排口附近;②大部分情况下,排口对航迹带内的横向流速影响较小;③个别情况下,排口会产生一定的河床冲刷;④计算了最大横向流速下对船舶的作用力。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预防河床冲刷、观测旋涡效应、控制航迹带内横向流速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涵 出水口 工程 水流特性 通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段长度对侧式进/出水口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侯丹 《广东水利水电》 2024年第8期86-90,共5页
调整段在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中起过渡水流作用,合理的调整段长度既可以减小工程投资,又可以改善进/出水口的水力特性。该文以某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为例,双向过流工况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调整段长度对进/出水口水力... 调整段在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中起过渡水流作用,合理的调整段长度既可以减小工程投资,又可以改善进/出水口的水力特性。该文以某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为例,双向过流工况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调整段长度对进/出水口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调整段仅对出流工况下进/出水口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有影响,一定长度的调整段可以改善拦污栅断面流速的均匀性;当调整段长度大于0.2倍扩散段长度时,拦污栅断面流速不均匀系数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侧式进/出水口 调整段 水力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井式进/出水口布置型式及水力特性初探
9
作者 张义乐 《吉林水利》 2024年第7期26-31,共6页
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型式一般分为侧式和竖井式。本文针对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进/出水口布置型式进行研究比选,并结合具体布置对推荐的竖井式进/出水口进行流态分析,通过三维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观测库区及进/出水口前池流态、评估进... 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型式一般分为侧式和竖井式。本文针对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进/出水口布置型式进行研究比选,并结合具体布置对推荐的竖井式进/出水口进行流态分析,通过三维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观测库区及进/出水口前池流态、评估进/出水口水力特性、优化论证库区及进/出水口水力设计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对竖井式进/出水口的结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布置型式 竖井式进/出水口 水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内部流动规律研究
10
作者 徐天浩 《广东水利水电》 2024年第5期68-73,共6页
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在应对电站运行过程中水库水位频繁变化以及水流双向流动带来的水力学问题时,需要保证内部水力特性良好。以某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为例,双向过流工况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各部位水流流态,探究内部... 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在应对电站运行过程中水库水位频繁变化以及水流双向流动带来的水力学问题时,需要保证内部水力特性良好。以某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为例,双向过流工况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各部位水流流态,探究内部沿程流动规律。研究表明:两种工况下,中孔和边孔的沿程流速变化规律相同,扩散段对进/出水口内部流速变化影响最大;进流工况下,主流位于孔口底部,调整段上方由于两向水流的剪切作用,形成回流区;出流工况下,主流位于孔口中部,垂直扩散角导致扩散段及调整段上方形成流动分离现象。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体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侧式进/出水口 流速分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雅河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形式选择探析
11
作者 张腾 尤传誉 《东北水利水电》 2024年第11期8-10,49,共4页
进/出水口是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适应抽水和发电两种工况下的双向水流运动。本文以大雅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为例,分别从地质条件、水流条件及水损、金属结构、施工难易度、工程投资、运行管理等方面,对3种上水库进/出... 进/出水口是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适应抽水和发电两种工况下的双向水流运动。本文以大雅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为例,分别从地质条件、水流条件及水损、金属结构、施工难易度、工程投资、运行管理等方面,对3种上水库进/出水口布置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选择出适合大雅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进/出水口布置方案,可为其它同类型工程进/出水口形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出水口形式 侧向岸塔式 侧向岸坡竖井式 竖井式 大雅河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竖井式进/出水口体型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高学平 宋慧芳 +3 位作者 张效先 刘健 王志国 张红梅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4-37,共4页
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上库拟采用设盖板的竖井式进/出水口,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这种竖井式进/出水口的水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发电和抽水两种工况下进/出水口的流速分布、水头损失等.针对试验中发现的问题,改进了竖井式进/出水口的体... 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上库拟采用设盖板的竖井式进/出水口,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这种竖井式进/出水口的水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发电和抽水两种工况下进/出水口的流速分布、水头损失等.针对试验中发现的问题,改进了竖井式进/出水口的体型,指出弯道段体型对出流均匀性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龙池 抽水蓄能电站 水头损失 流速分布 模型试验 竖井式进/出水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拦污栅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3
作者 高学平 张家宝 +1 位作者 叶飞 宋慧芳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63,共3页
利用k-ε紊流数学模型对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盖板竖井式进 /出水口进行了数值模拟.针对有无拦污栅的情况,分析了拦污栅对进 /出水口流速分布和水头损失等的影响.就整个进 /出水口而言,不模拟拦污栅,其结果基本能反映进 /出水口的水力... 利用k-ε紊流数学模型对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盖板竖井式进 /出水口进行了数值模拟.针对有无拦污栅的情况,分析了拦污栅对进 /出水口流速分布和水头损失等的影响.就整个进 /出水口而言,不模拟拦污栅,其结果基本能反映进 /出水口的水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进/出水口 拦污栅 水力学特性 Κ-Ε紊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式进/出水口数值模拟湍流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高学平 陈昊 +1 位作者 孙博闻 朱洪涛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9-116,共8页
为研究侧式进/出水口数值模拟中不同湍流模型的适应性,本文以清原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侧式进/出水口单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k-ε、RSM、LES和DES四种湍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将各湍流模型对进/出水口水头损失系数、流速分布等水力特性的... 为研究侧式进/出水口数值模拟中不同湍流模型的适应性,本文以清原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侧式进/出水口单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k-ε、RSM、LES和DES四种湍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将各湍流模型对进/出水口水头损失系数、流速分布等水力特性的模拟效果和计算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进流工况下四种湍流模型计算结果均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计算收敛性较好;出流工况下标准k-ε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偏差较大,其余三种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吻合。对于侧式进/出水口进流及出流工况,RSM模型的计算效率较高,LES等尺度解析模型的准确性较好。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提高侧式进/出水口计算精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侧式进/出水口 湍流模型 水力特性 计算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侧式双进/出水口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正楼 郑亚军 +1 位作者 雷兴春 毕程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8-160,共3页
采用Realizablek-ε紊流数学模型对抽水蓄能电站侧式双进/出水口进流水流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的准确可靠性。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流体力学方便快捷,并可达到物... 采用Realizablek-ε紊流数学模型对抽水蓄能电站侧式双进/出水口进流水流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的准确可靠性。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流体力学方便快捷,并可达到物理模型试验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侧式双进/出水口 Realizablek-ε紊流模型 数值模拟 发电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竖井式出水口二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学平 刘健 宋慧芳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3-75,87,共4页
利用k-ε紊流数学模型对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盖板竖井式出水口抽水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改变出水口体型,研究了孔口出流的均匀性、流速分布及出口的流动特性,指出弯道渐变段的设计对出流的均匀性起决定作用。研究成果为进/出水口... 利用k-ε紊流数学模型对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盖板竖井式出水口抽水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改变出水口体型,研究了孔口出流的均匀性、流速分布及出口的流动特性,指出弯道渐变段的设计对出流的均匀性起决定作用。研究成果为进/出水口体型的修改提供了依据,节省了三维模型试验的经费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盖板竖井式进/出水口 κ-ε紊流数学模型 水力学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井式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的水力特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程伟平 胡云进 +1 位作者 章军军 毛根海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0年第6期537-542,共6页
采用小孔扩散方式所建立的轴对称二维切片模型和二维轴对称数值模型,对抽水工况的出流特性和尾流的水流摆向进行了研究.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抽水工况下出流可视作射流,水流摆向与水位有一定关系,高水位时摆向河床,低水位时摆向水面... 采用小孔扩散方式所建立的轴对称二维切片模型和二维轴对称数值模型,对抽水工况的出流特性和尾流的水流摆向进行了研究.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抽水工况下出流可视作射流,水流摆向与水位有一定关系,高水位时摆向河床,低水位时摆向水面;三维模型对比试验显示,抽水工况下采用防涡板结构时的进/出水口水头损失系数可达0.61,而无防涡梁、阶梯防涡梁和水平防涡梁等3种结构的水头损失系数范围为0.44~0.48;发电工况下水头损失系数均接近0.40.试验结果显示,竖向扩散段的扩散角小于9°时能保证配水均匀.采用2~3倍发电流量观察发电工况时漩涡的形成,试验显示漩涡的变化特征随水位发生变化:高水位时在进/出水口顶盖上部形成单一的漩涡;当水位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大环流转化为若干个漩涡,漩涡数量与导流墩数量相同.两个进/出水口同时运行时,环流之间相互干扰,可能形成一顺一逆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竖井式进/出水口 射流 漩涡 防涡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溧阳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竖井式进/出水口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旺兴 杨亚军 +1 位作者 李冲 谭永华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40,共3页
溧阳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进/出水口为竖井式,具有结构复杂、规模庞大、地质条件较差等特点。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各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选定的方案进行了水力模型试验验证,设计选用的体形具有较好的水力条件;进/出水口塔体上部采... 溧阳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进/出水口为竖井式,具有结构复杂、规模庞大、地质条件较差等特点。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各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选定的方案进行了水力模型试验验证,设计选用的体形具有较好的水力条件;进/出水口塔体上部采用框架结构,并采用无拦污栅的设计方案;通过扩大基础直径,增强结构抗倾覆稳定及地基应力的要求,解决了水力学、结构设计和基础处理等方面存在一系列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式进 出水口 上水库 设计 溧阳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水隧洞坡角对侧式进/出水口水力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高学平 毛长贵 +1 位作者 孙博闻 张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9-195,共7页
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具有双向过流的特点,进/出水口自身体型参数对其水力特性具有很大的影响,但连接的输水隧洞布置型式也同样会影响进/出水口水力特性,若输水隧洞布置不恰当,将可能导致进/出水口出现不利的水力特性。利用RSM紊... 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具有双向过流的特点,进/出水口自身体型参数对其水力特性具有很大的影响,但连接的输水隧洞布置型式也同样会影响进/出水口水力特性,若输水隧洞布置不恰当,将可能导致进/出水口出现不利的水力特性。利用RSM紊流模型,以某侧式进/出水口为研究对象,在进/出水口体型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出流工况不同隧洞坡角对进/出水口内部流态、拦污栅断面流速不均匀系数、水头损失系数及流量分配等水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隧洞坡角等于扩散段垂向扩散角时,进/出水口内部流态较好,反向流速区的沿程范围、拦污栅断面流速不均匀系数及水头损失系数均最小。因此,当进/出水口扩散段垂向扩散角不大且各隧洞坡角均满足地形、地质条件的情况下,隧洞坡角等于扩散段垂向扩散角时,可获得较优的水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式进/出水口 出流 隧洞坡角 扩散段垂向扩散角 水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蒙抽水蓄能电站竖井式进/出水口盖板有限元分析及配筋计算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一鸣 解伟 +1 位作者 蒋逵超 孙海权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6期83-88,共6页
竖井式进/出水口施工方便,节约布局,能很好地满足抽水蓄能电站的进/出水要求,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进/出水口结构形式。本文依托沂蒙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进/出水口设计项目,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三维进/出水口盖板模型,计算进/出水... 竖井式进/出水口施工方便,节约布局,能很好地满足抽水蓄能电站的进/出水要求,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进/出水口结构形式。本文依托沂蒙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进/出水口设计项目,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三维进/出水口盖板模型,计算进/出水口盖板的应力状态,根据《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2009)》绘制EXCEL表格进行配筋和裂缝验算。验证结果表明,所得计算结果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式进/出水口 有限元 配筋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