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颜延之出为始安太守始末考——兼谈《祭屈原文》等几篇诗文的作时与背景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晓斌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34,共7页
颜延之由于党附刘义真,并得少帝亲信,引起权臣忌恨,最终成为了废立事件的牺牲品。景平元年出为始安太守,年末到达浔阳,与好友陶渊明相聚。景平二年五月五日前到湘州汨潭,祭祀屈原,撰《祭屈原文》,大约在六、七月间到零陵,祭祀舜帝,作《... 颜延之由于党附刘义真,并得少帝亲信,引起权臣忌恨,最终成为了废立事件的牺牲品。景平元年出为始安太守,年末到达浔阳,与好友陶渊明相聚。景平二年五月五日前到湘州汨潭,祭祀屈原,撰《祭屈原文》,大约在六、七月间到零陵,祭祀舜帝,作《祭虞舜文》。约于元嘉元年秋冬之际到任,约一年后离任,回到家乡过了一段隐居生活,其间作有《寒蝉赋》、《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等。元嘉三年三月被征为中书侍郎,作《和谢监灵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延之 出守 始末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诏帖》真伪新考——兼论《年衰帖》的书写时间
2
作者 熊言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9-124,共6页
《蒙诏帖》墨迹真伪,历来颇有争议。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徐邦达、曹宝麟等先生激烈论辩以来,迄今尚无定论。其实,《蒙诏帖》中"出守翰林"的说法不符合唐代职官制度,唐代翰林学士为使职,而非职事官,可由它官充任,而不可"守&q... 《蒙诏帖》墨迹真伪,历来颇有争议。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徐邦达、曹宝麟等先生激烈论辩以来,迄今尚无定论。其实,《蒙诏帖》中"出守翰林"的说法不符合唐代职官制度,唐代翰林学士为使职,而非职事官,可由它官充任,而不可"守"。又《蒙诏帖》与柳公权的书法风格不相符。此皆说明此帖非柳公权真迹。此帖应从《年衰帖》中变出,而非相反。徐邦达、启功先生的看法很有见地,但未从根本上说清问题。谢稚柳、曹宝麟先生的观点失误颇多。此外,《年衰帖》的书写时间应为柳公权第三次出院(翰林院)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诏帖》 《年衰帖》 出守翰林 亲情嘱托 书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