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凹槽火焰稳定器的煤油超声速燃烧试验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辽 韦宝禧 +1 位作者 章成亮 徐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07-910,共4页
在直联式超声速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煤油的超声速燃烧试验,使用了4种不同结构的凹槽火焰稳定器和多种直径的煤油喷嘴,煤油当量比0.24~1.32,引导氢当量比0.53,在多种工况下均实现了煤油的成功点火和稳定燃烧.通过测量燃烧室壁面... 在直联式超声速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煤油的超声速燃烧试验,使用了4种不同结构的凹槽火焰稳定器和多种直径的煤油喷嘴,煤油当量比0.24~1.32,引导氢当量比0.53,在多种工况下均实现了煤油的成功点火和稳定燃烧.通过测量燃烧室壁面静压分布比较不同工况下煤油燃烧性能.研究发现:凹槽结构对煤油的点火性能影响较大,较大的凹槽长深比更有利于煤油的点火,部分凹槽能在无引导氢条件下实现煤油自燃点火;试验中使用的4种凹槽均有较好的火焰稳定效果,煤油燃烧时燃烧室壁面压力平稳;煤油当量比是影响煤油燃烧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在煤油当量比相同的条件下,较高的喷注压力能够提高煤油的燃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发动机 超声速燃烧 煤油 凹槽火焰稳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槽火焰稳定器前缘结构对煤油超声速燃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蔡元虎 刘欧子 +2 位作者 胡欲立 刘敬华 凌文辉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17-821,共5页
采用离散液滴模型、概率密度函数紊流燃烧模型和两方程紊流模型数值,模拟了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不同前壁面结构凹槽的超声速燃烧火焰稳定特性。在相同的计算条件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与具有正规凹槽结构的燃烧室相比,具有斜面凹槽... 采用离散液滴模型、概率密度函数紊流燃烧模型和两方程紊流模型数值,模拟了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不同前壁面结构凹槽的超声速燃烧火焰稳定特性。在相同的计算条件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与具有正规凹槽结构的燃烧室相比,具有斜面凹槽结构的燃烧室:壁面静压分布更加合理;其内涡量比较强;燃烧室出口总压恢复系数和燃烧室效率都比较大。因而认为斜面凹槽火焰稳定器提高了混合和燃烧,优于正规凹槽火焰稳定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态冲压发动机 超声速燃烧 凹槽火焰稳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喷射位置对凹槽火焰稳定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胡欲立 刘欧子 +2 位作者 蔡元虎 刘敬华 凌文辉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1-525,共5页
采用混合分数平衡化学模型,燃烧与紊流相互作用的PDF模型和离散液滴模型,研究了不同位置喷射燃料对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煤油超声速燃烧凹槽火焰稳定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凹槽内均出现燃料和空气的混气,以及燃烧产生的高温区,可以... 采用混合分数平衡化学模型,燃烧与紊流相互作用的PDF模型和离散液滴模型,研究了不同位置喷射燃料对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煤油超声速燃烧凹槽火焰稳定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凹槽内均出现燃料和空气的混气,以及燃烧产生的高温区,可以达到稳定火焰,增强燃烧的目的;从凹槽局部参数以及燃烧室壁面静压的分布来看,凹槽上游0位置喷射燃料,更有利于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燃烧,并且燃烧室总压损失较小,是最佳的喷射方式。验证了我们在实验研究中的所采取的设计方案。同时,有关煤油超声速燃烧的研究可以通过数值实验,并对实验测量起到指导作用,从而减少风洞实验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态冲压发动机 凹槽火焰稳定器 喷射位置 超声速燃烧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