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凹坑形状对试件表面摩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39
1
作者
于海武
袁思欢
+1 位作者
孙造
王晓雷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6-110,123,共6页
在试件表面分别加工圆形、正方形和椭圆形的微凹坑阵列,利用往复式摩擦试验法研究了微凹坑形状对试件表面摩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定的微凹坑面积及深度下,每种形状的微凹坑表面织构都存在一个最优的面积率,使得摩擦面具有最低的...
在试件表面分别加工圆形、正方形和椭圆形的微凹坑阵列,利用往复式摩擦试验法研究了微凹坑形状对试件表面摩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定的微凹坑面积及深度下,每种形状的微凹坑表面织构都存在一个最优的面积率,使得摩擦面具有最低的摩擦系数;通过比较各形状微凹坑最优面积率下的减摩效果,发现椭圆形微凹坑具有最好的减摩效果,在试验载荷200N、转速400r/min时,与无织构表面相比可降低摩擦26.3%;随着试验载荷的增大,每种形状微凹坑表面织构的减摩效果明显减弱,说明在高载荷条件下利用表面织构降低摩擦的难度要高于低载荷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织构
面接触
微
凹坑形状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镍基718材料表面修饰类型的有限元仿真优化设计
2
作者
齐晓华
魏冠义
文晓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7-152,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凹坑形状组合分布对表面特性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提高微造型表面的摩擦学性能和承载能力。方法利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和单因素仿真设计,分析比较半球形、方形、三角形三种凹坑形状混合分布的微造型表面,对镍基718高温合金摩擦学...
目的研究不同凹坑形状组合分布对表面特性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提高微造型表面的摩擦学性能和承载能力。方法利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和单因素仿真设计,分析比较半球形、方形、三角形三种凹坑形状混合分布的微造型表面,对镍基718高温合金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分析获得了不同速度和载荷下,不同微造型表面对油膜承载力和摩擦系数的影响规律。半球形、方形、三角形三种凹坑形状共同存在的微造型表面的承载能力最好,而半球形凹坑和方形凹坑组合分布的微造型表面的摩擦系数最小。结论对镍基718高温合金材料进行表面凹坑修饰,可以显著提高油膜的承载能力,有利于完整润滑油膜的形成。不同凹坑形状的组合分布对材料摩擦学性能和承载能力的影响非常大,随着速度和载荷的增大,各微造型表面的摩擦系数差别减小,凹坑形状及组合分布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718高温合金
表面微造型
凹坑形状
摩擦系数
油膜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凹坑形状对试件表面摩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39
1
作者
于海武
袁思欢
孙造
王晓雷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
出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6-110,12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5101)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10B_093Z-05)
文摘
在试件表面分别加工圆形、正方形和椭圆形的微凹坑阵列,利用往复式摩擦试验法研究了微凹坑形状对试件表面摩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定的微凹坑面积及深度下,每种形状的微凹坑表面织构都存在一个最优的面积率,使得摩擦面具有最低的摩擦系数;通过比较各形状微凹坑最优面积率下的减摩效果,发现椭圆形微凹坑具有最好的减摩效果,在试验载荷200N、转速400r/min时,与无织构表面相比可降低摩擦26.3%;随着试验载荷的增大,每种形状微凹坑表面织构的减摩效果明显减弱,说明在高载荷条件下利用表面织构降低摩擦的难度要高于低载荷条件.
关键词
表面织构
面接触
微
凹坑形状
摩擦系数
Keywords
surface texture
surface contact
micro-dimple shape
friction coefficient
分类号
TH117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镍基718材料表面修饰类型的有限元仿真优化设计
2
作者
齐晓华
魏冠义
文晓娟
机构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7-152,共6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厅科技公关项目(162102210379)~~
文摘
目的研究不同凹坑形状组合分布对表面特性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提高微造型表面的摩擦学性能和承载能力。方法利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和单因素仿真设计,分析比较半球形、方形、三角形三种凹坑形状混合分布的微造型表面,对镍基718高温合金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分析获得了不同速度和载荷下,不同微造型表面对油膜承载力和摩擦系数的影响规律。半球形、方形、三角形三种凹坑形状共同存在的微造型表面的承载能力最好,而半球形凹坑和方形凹坑组合分布的微造型表面的摩擦系数最小。结论对镍基718高温合金材料进行表面凹坑修饰,可以显著提高油膜的承载能力,有利于完整润滑油膜的形成。不同凹坑形状的组合分布对材料摩擦学性能和承载能力的影响非常大,随着速度和载荷的增大,各微造型表面的摩擦系数差别减小,凹坑形状及组合分布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减弱。
关键词
镍基718高温合金
表面微造型
凹坑形状
摩擦系数
油膜承载能力
Keywords
Inconel 718 high temperature alloy
surface micro-texture
dimple shape
friction coefficient
bearing capacityof oil film
分类号
TH117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凹坑形状对试件表面摩擦特性的影响
于海武
袁思欢
孙造
王晓雷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镍基718材料表面修饰类型的有限元仿真优化设计
齐晓华
魏冠义
文晓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