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改进型凸轮廓线检测原理实验仪的设计原理及应用
1
作者 王敏 杨卓娟 +1 位作者 李为 胡秉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11-113,共3页
介绍了作者研制的改进型凸轮廓线检测原理实验仪的设计原理、工作原理,该实验仪可作教学用具使用.
关键词 凸轮廓线检测原理实验仪 盘状凸轮线 设计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范成原理进行盘形凸轮轮廓线的设计与检测
2
作者 王云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3期57-59,共3页
根据范成原理提出了一种能方便、快速、准确地对盘形凸轮轮廓线及其靠模凸轮轮廓线进行设计绘图。
关键词 范成原理 凸轮线 靠模凸轮线 设计与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凸轮廓线检测中起始位置的确定 被引量:1
3
作者 黄进 陈敏卿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3年第3期52-53,共2页
分析现在使用的检测凸轮廓线的某些检测方法中的不合理性,并提出两种合理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 凸轮线 检测 起始位置 最大极径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凸轮廓线自动检测仪的研制
4
作者 章维明 《机电工程》 CAS 1996年第2期21-22,共2页
本文介绍了应用微机控制技术,控制步进电机,通过齿轮副、蜗轮副与丝杠传动,实现数控传动系统用于凸轮廓线的检测,从而使检测过程自动化。
关键词 微机 凸轮线 检测 自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关联模型的凸轮廓线检测系统
5
作者 贾宁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72,共4页
文章建立了凸轮廓线的极径值序列灰关联模型,通过分析凸轮廓线的轮廓度来评价被测凸轮的合格性。设计了非接触式凸轮廓线检测系统,能够检测凸轮的极径值,并根据灰关联模型的评定结果自动分拣合格凸轮。对汽车制动系上的某型凸轮进行测... 文章建立了凸轮廓线的极径值序列灰关联模型,通过分析凸轮廓线的轮廓度来评价被测凸轮的合格性。设计了非接触式凸轮廓线检测系统,能够检测凸轮的极径值,并根据灰关联模型的评定结果自动分拣合格凸轮。对汽车制动系上的某型凸轮进行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灰关联模型的凸轮廓线检测系统的合格性评估误差在[0.02,0.05]之间,合格性评估的标准差为0.084,文中设计的检测系统的精度是传统方法的5倍以上。基于灰关联模型的凸轮廓线检测系统更适合于凸轮的批量检测和精细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关联评定模型 凸轮 线检测 合格性评估 分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包络原理平面移动凸轮机构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蔡小霞 葛正浩 党新安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1-84,共4页
以包络原理为基础 ,对直动滚子从动件和摆动滚子从动件两种形式的平面移动凸轮机构进行研究 ,分析并推导其廓线方程、压力角及曲率计算公式 ,给出应用实例。
关键词 包络原理 平面移动凸轮机构 直动滚子从动件 摆动滚子从动件 线方程 压力角 运动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楔式扭转振动器原理研究
7
作者 陈志同 张德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62,共5页
为了解决扭转振动攻丝系统体积大、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等关键问题 ,使攻丝力矩明显减小的振动攻丝技术能够得到广泛应用 ,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压力角小、具有对称结构、制造工艺简单的斜楔式扭转振动器的传动原理 ,导出了该振动器的输... 为了解决扭转振动攻丝系统体积大、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等关键问题 ,使攻丝力矩明显减小的振动攻丝技术能够得到广泛应用 ,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压力角小、具有对称结构、制造工艺简单的斜楔式扭转振动器的传动原理 ,导出了该振动器的输出运动方程所要满足的必要条件 ,并给出了输入输出构件凸轮廓线的一般方程 .最后通过一个例子证实了方程的正确性 .这种扭转振动器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振动攻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铰孔 攻丝 斜楔式扭转振动器 运动分析 工作原理 凸轮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