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帕克大妈的一生》的情感叙事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德伟 岳国法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7-101,共5页
本文通过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帕克大妈的一生》的分析解读,从时间体验、叙述化独白及情感场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作家试图通过"体验意义"来建构情感世界的叙事话语:时间体验把人物的情感提升到思想的层次,被讲述的现在... 本文通过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帕克大妈的一生》的分析解读,从时间体验、叙述化独白及情感场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作家试图通过"体验意义"来建构情感世界的叙事话语:时间体验把人物的情感提升到思想的层次,被讲述的现在与重温的过去相互杂糅,不仅给叙事带来时间的厚度,也赋予人物以心理的厚重;叙述化独白把故事性和情感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直接体验到人物情感世界的变化;情感场作为故事情感发生的叙述场域,既解释了人物的苦难与孤独,也充分展示其精神与社会张力之间的自我境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时间体验 叙述化独白 情感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创作手法的现代派色彩 被引量:2
2
作者 牛建伟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2-196,共5页
新西兰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放弃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模式,成功地运用现代手法展现人物内心活动,传达了时代精神。本文分析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常用的创作手法,即意识流、顿悟、象征,从而发掘文本的现代特征,证明曼斯菲尔德是现代... 新西兰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放弃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模式,成功地运用现代手法展现人物内心活动,传达了时代精神。本文分析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常用的创作手法,即意识流、顿悟、象征,从而发掘文本的现代特征,证明曼斯菲尔德是现代主义短篇小说的革新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现代派 意识流 顿悟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冰淇淋”一同融化的梦幻——浅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阳儿与月女》
3
作者 李伟娟 刘冠珠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0-150,共1页
幻灭感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特别喜爱表现的文学主题之一。在《阳儿与月女》这篇小说中,曼斯菲尔德通过描绘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表现了小主人公阳儿梦幻破灭后的无尽失落与惆怅。曼斯菲尔德运用精心雕琢的意象,在她揭示的主题中... 幻灭感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特别喜爱表现的文学主题之一。在《阳儿与月女》这篇小说中,曼斯菲尔德通过描绘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表现了小主人公阳儿梦幻破灭后的无尽失落与惆怅。曼斯菲尔德运用精心雕琢的意象,在她揭示的主题中表达了她期盼着人与人之间没有冲突,没有隔阂,彼此之间能够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阳儿 幻灭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花园宴会》中人物的描写手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曼行 《远程教育杂志》 1997年第3期18-19,共2页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8—1923),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中杰出的女作家之一,她的童年和少女时代是在新西兰度过的。出身贵族家庭使她在十四岁时就能去英国牛津大学皇后学院读书,她的写作生涯也由此开始。凯瑟琳...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8—1923),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中杰出的女作家之一,她的童年和少女时代是在新西兰度过的。出身贵族家庭使她在十四岁时就能去英国牛津大学皇后学院读书,她的写作生涯也由此开始。凯瑟琳以写短篇小说闻名。她通过日常生活中普通的小故事,用细腻的、简洁的手法,审慎、生动又深刻地向人们说明生活中的哲理,通过描绘生活中悲惨的遭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和苦闷。《花园宴会》就是她最优秀、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短篇小说 人物形象 劳拉 宴会 英国文学 everything 描写手法 出身贵族 花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中的茶文化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凤娇 《农业考古》 2018年第5期267-271,共5页
"茶"是新西兰裔英国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以其短篇小说《一杯茶》与《花园茶会》为文本,从"茶桌"权力、茶文化空间、阶级差异三个角度深入探究曼斯菲尔德小说中女性与茶的具体... "茶"是新西兰裔英国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以其短篇小说《一杯茶》与《花园茶会》为文本,从"茶桌"权力、茶文化空间、阶级差异三个角度深入探究曼斯菲尔德小说中女性与茶的具体关系体现,以期为其作品提供新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一杯茶》 《花园茶会》 女性与茶 茶文化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斯菲尔德式的新西兰特性:《花园茶会》的中产阶级主体之裂变和连接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烨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4-136,共3页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最具特色的短篇小说主要以祖国新西兰为背景,描绘了新西兰中产阶级的人生百态和不同际遇。在其新西兰系列的代表作《花园茶会》中,她展现了缠绕着主人公劳拉主体世界的对立冲突关系:反叛中产阶级等级制度道德偏...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最具特色的短篇小说主要以祖国新西兰为背景,描绘了新西兰中产阶级的人生百态和不同际遇。在其新西兰系列的代表作《花园茶会》中,她展现了缠绕着主人公劳拉主体世界的对立冲突关系:反叛中产阶级等级制度道德偏见和遵循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审美准则,理想化的自我和物质性的自我。这些冲突使劳拉的主体充满矛盾并发生裂变。最后劳拉以包容一切的爱,努力实现跨越阶级的连接。这种混合式的文化连接意味着边缘化的中产阶级主体的新生。而这个经过打磨重新再塑的边缘化的中产阶级主体就是曼斯菲尔德心中新西兰的未来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新西兰 中产阶级 裂变 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斯菲尔德的现代小说叙述艺术——《园会集》技巧探微 被引量:6
7
作者 陈红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95-99,共5页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她对英语短篇小说的贡献在于她独树一帜的小说叙述艺术。曼斯菲尔德观察敏锐,注重心理表现,文笔优美流畅,表达细腻含蓄,富有诗意。文章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述方式及叙述语言等...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她对英语短篇小说的贡献在于她独树一帜的小说叙述艺术。曼斯菲尔德观察敏锐,注重心理表现,文笔优美流畅,表达细腻含蓄,富有诗意。文章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述方式及叙述语言等角度通过分析其著名短篇小说集《园会集》的一些作品,探讨曼斯菲尔德的现代小说叙述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叙事结构 叙事视角 叙述方式 叙述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店里的女人》与曼斯菲尔德的身份思考
8
作者 程颖洁 王腊宝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92,112,共5页
《店里的女人》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新西兰丛林为创作背景的首部作品,其所呈现的新西兰内陆丛林生活折射了曼斯菲尔德对于自身多重身份的思考。首先,通过冷峻审视藏匿于新西兰丛林中的殖民鄙陋,小说家直面新西兰白人殖民者的外... 《店里的女人》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新西兰丛林为创作背景的首部作品,其所呈现的新西兰内陆丛林生活折射了曼斯菲尔德对于自身多重身份的思考。首先,通过冷峻审视藏匿于新西兰丛林中的殖民鄙陋,小说家直面新西兰白人殖民者的外来者身份;其次,通过回望新西兰丛林,曼斯菲尔德表达了对于自己长期客居英国的自由外来者身份的思考;最后,通过反观新西兰丛林,小说家积极探索与传统现实主义以及欧美主流现代主义不一样的艺术创造。这些关于自身外来者身份的早期思考成就了曼斯菲尔德后来卓尔不群的艺术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店里的女人》 丛林 身份思考 外来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布里尔小姐》中的内聚焦技巧 被引量:3
9
作者 宋杰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6期94-96,共3页
本文通过文本分析试图揭示内聚焦技巧在<布里尔小姐>中的若干叙事层面的运用与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全知叙事者在故事中的不断隐去使读者在阅读时将注意力更多地聚焦于其中的人物,并依靠作者选择呈现的表层信息更为准确地破解文本... 本文通过文本分析试图揭示内聚焦技巧在<布里尔小姐>中的若干叙事层面的运用与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全知叙事者在故事中的不断隐去使读者在阅读时将注意力更多地聚焦于其中的人物,并依靠作者选择呈现的表层信息更为准确地破解文本背后的语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内聚焦 《布里尔小姐》 小说 主题 新西兰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