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海域米氏凯伦藻赤潮成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姚炜民 潘晓东 华丹丹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58,76,共3页
通过对2005年5月30日发生在浙江海域米氏凯伦藻赤潮的连续监测分析,初步研究了本次赤潮发生的成因。结果表明:24℃左右的气温、非降雨的天气和良好的海况是赤潮发生及维持的重要因素。米氏凯伦藻生长所需最佳水温为23、4~23.8℃,... 通过对2005年5月30日发生在浙江海域米氏凯伦藻赤潮的连续监测分析,初步研究了本次赤潮发生的成因。结果表明:24℃左右的气温、非降雨的天气和良好的海况是赤潮发生及维持的重要因素。米氏凯伦藻生长所需最佳水温为23、4~23.8℃,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基本条件,而赤潮生物的数量与水体中的无机氮呈负相关关系,与磷酸盐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海域 富营养化 赤潮 米氏凯伦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盐水平对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沈盎绿 李道季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5-423,共9页
为了阐明营养盐水平下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的生长特性,研究了不同营养盐总体浓度和磷限制对两种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养盐水平对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影响显著,... 为了阐明营养盐水平下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的生长特性,研究了不同营养盐总体浓度和磷限制对两种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养盐水平对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影响显著,培养中期添加营养盐(二次添加)可以显著提高两种藻类的细胞浓度,同步测定氮磷营养盐水平发现,一次性添加营养盐培养时东海原甲藻对硝酸盐和磷酸盐吸收利用率分别为31.6%和76.9%,米氏凯伦藻对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吸收利用率分别为92.5%和99.9%,二次添加营养盐培养时则稍低,同时两种藻类在实验后期较低磷酸盐水平的情况下仍然能维持较高细胞浓度,说明藻细胞内存在明显的营养盐库。在磷限制情况下,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均受到明显的抑制,东海原甲藻细胞体积在磷限制培养下变化不大,而且米氏凯伦藻细胞体积在磷限制培养一段时间后明显增大,当磷酸盐恢复正常水平,细胞体积又快速恢复。该结果对于阐释不同营养盐水平下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的生长竞争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原甲 米氏凯伦藻 营养盐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伦藻属微藻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陆亚男 缪宇平 樊成奇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凯伦藻是形成赤潮的生物种源之一,对海洋渔业、养殖业以及生态环境和人的健康都有重要影响。本文总结了从凯伦藻中得到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聚醚类、亚胺类、甾体类等)、结构和生物活性,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凯伦藻的进一... 凯伦藻是形成赤潮的生物种源之一,对海洋渔业、养殖业以及生态环境和人的健康都有重要影响。本文总结了从凯伦藻中得到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聚醚类、亚胺类、甾体类等)、结构和生物活性,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凯伦藻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伦藻 次生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2个赤潮藻新记录种——米氏凯伦藻和里昂原多甲藻 被引量:2
4
作者 安鑫龙 李雪梅 么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31-631,共1页
[目的]记述河北省赤潮藻新记录种。[方法]室内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甲藻门2新记录种——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G.Hansen&Moestrup)和里昂原多[Protoperidinium leonis(Pavillard) Balech]。描述标本保存在河北农业大学海... [目的]记述河北省赤潮藻新记录种。[方法]室内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甲藻门2新记录种——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G.Hansen&Moestrup)和里昂原多[Protoperidinium leonis(Pavillard) Balech]。描述标本保存在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有害藻华藻类标本室。[结论]对米氏凯伦藻引起的赤潮,应该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伦藻 原多甲 新种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和B_(12)对米氏凯伦藻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雷强勇 吕颂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9753-9755,9791,共4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B1、B12在米氏凯伦藻有毒赤潮爆发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设置7个不同浓度的维生素B1与B12的K培养基培养米氏凯伦藻,通过定期浮游计数框计数与活体叶绿素荧光值的测定,研究不同浓度维生素B1、B12下,米氏凯伦藻细胞密... [目的]研究维生素B1、B12在米氏凯伦藻有毒赤潮爆发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设置7个不同浓度的维生素B1与B12的K培养基培养米氏凯伦藻,通过定期浮游计数框计数与活体叶绿素荧光值的测定,研究不同浓度维生素B1、B12下,米氏凯伦藻细胞密度与叶绿素荧光值的变化情况。[结果]在维生素B1浓度低于0.312 5×10-5g/L时,对米氏凯伦藻细胞密度与单位细胞叶绿素荧光值有显著影响(P<0.05);维生素B12浓度变化对米氏凯伦藻细胞密度与单位细胞叶绿素荧光值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维生素B1对米氏凯伦藻细胞增殖有显著影响,维生素B12对米氏凯伦藻种群增殖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凯伦藻 维生素B1 维生素B12 活体叶绿素荧光 比生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常见外来入侵赤潮藻的PCR鉴定 被引量:3
6
作者 郑俊斌 张凤英 +2 位作者 马凌波 陆亚男 马春艳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5-329,共5页
米氏凯伦藻与环状异帽藻为日本海域流入我国的两种外来入侵赤潮藻。利用核糖体ITS区分别设计出针对该两种藻的特异性PCR引物。通过prmier5.0软件设计多对引物,经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以筛选目标藻的特异性引物,并以链状亚历山... 米氏凯伦藻与环状异帽藻为日本海域流入我国的两种外来入侵赤潮藻。利用核糖体ITS区分别设计出针对该两种藻的特异性PCR引物。通过prmier5.0软件设计多对引物,经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以筛选目标藻的特异性引物,并以链状亚历山大藻、立玛原甲藻、牟氏角毛藻、赤潮异弯藻作为阴性对照,做进一步PCR验证。筛选到米氏凯伦藻最佳引物Ki1F3/Ki1B3和环状异帽藻最佳引物YiF3a/YiB3a。两对特异性引物成功鉴定了两种外来入侵藻,而对其它藻种则是阴性反应,可为赤潮的预测预报提供分子鉴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凯伦藻 环状异帽 核糖体ITS区 特异性引物 PCR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叉菜对两种赤潮微藻的克生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博 蔡恒江 刘长发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1,共5页
采用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新鲜组织、干粉末、水溶性抽提液和培养水的过滤液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和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的克生效应。结果表明:新鲜角叉菜、干粉末及水溶性抽提液对米氏凯... 采用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新鲜组织、干粉末、水溶性抽提液和培养水的过滤液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和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的克生效应。结果表明:新鲜角叉菜、干粉末及水溶性抽提液对米氏凯伦藻和微小原甲藻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且新鲜组织和干粉末在较高浓度下对赤潮微藻的生长具有致死效应;采用一次性及半连续培养方式时,角叉菜的培养水过滤液对微小原甲藻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P<0.05),而采用一次性添加方式时,角叉菜的培养水过滤液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但采用半连续添加方式时,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表明角叉菜分泌了非常容易降解的克生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叉菜 米氏凯伦藻 微小原甲 克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