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协同治理模式及机制研究——基于广东省凤和村与龙山塘村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郎嵬 陈金凤 陈婷婷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3期134-140,共7页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治理主体经历了从一到多的过程。为了提高乡村治理的持续动力,如何实现乡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值得深入探讨。选取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凤和村与非珠江三角洲地区...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治理主体经历了从一到多的过程。为了提高乡村治理的持续动力,如何实现乡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值得深入探讨。选取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凤和村与非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龙山塘村作为案例,通过实地调研对两村进行比较分析;从协同治理理论出发,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与中国实际情况整理适于本研究的分析框架,研究协同治理模式及机制。研究发现,凤和村属于强劲外生资本介入模式,经济实力的强劲使得协同治理进行得较为顺利,清晰有效的协议是其首要保障;龙山塘村则是较强内生实力支撑模式,各主体之间的协同治理趋于本土化。本研究为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主体 协同治理 振兴 凤和村 龙山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介入乡村:两种乡村发展转型典型模式的多级效益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庄诺亚 杨忍 +1 位作者 陆进锋 翁时秀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6-408,共13页
在明晰国内艺术介入乡村内涵与典型模式的基础上,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建构并解析艺术介入乡村的效益层次体系,并选取广州市小洲村、凤和村为典型案例,通过田野调查等方法识别艺术家主导型与资本主导型两种艺术介入模式的效益特征与问... 在明晰国内艺术介入乡村内涵与典型模式的基础上,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建构并解析艺术介入乡村的效益层次体系,并选取广州市小洲村、凤和村为典型案例,通过田野调查等方法识别艺术家主导型与资本主导型两种艺术介入模式的效益特征与问题。结果表明:1)艺术介入乡村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政府、资本、艺术家与文化团体等主体,通过艺术实践实现乡村景观重构、综合经济效益、社区营造治理、地方文化传承等多级效益的乡村振兴典型模式。依据不同的驱动主体,可将艺术介入乡村模式主要划分为艺术家主导型和资本主导型两种类型。2)艺术介入乡村具有物质、经济、社会、文化四级效益,呈现逐级递进的特征。3)艺术家主导型在实现高层级效益方面作用显著,低层级效益有所欠缺;资本主导型在实现低层级效益方面作用显著,高层级效益有所欠缺。4)构建资本与艺术家协同、政府支持、村民参与的多方合作模式,能够综合两种模式的效益优势,使艺术介入的乡村实践更具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介入乡 多级效益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振兴 旅游 小洲 凤和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