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种凤凰单丛茶中9种黄酮酚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建立与分析
1
作者 陈惜燕 邵跃桁 《茶叶通讯》 2024年第2期243-249,共7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凤凰单丛茶中9种黄酮酚类物质的检测方法。采用色谱柱Waters Xterra■MS 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和0.02%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二极管阵列检测器280 nm波...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凤凰单丛茶中9种黄酮酚类物质的检测方法。采用色谱柱Waters Xterra■MS 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和0.02%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二极管阵列检测器280 nm波长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9种黄酮酚类物质中香豆酸、绿原酸、儿茶素、芦丁和槲皮素在0.01~0.20 mg/mL,木犀草素、金丝桃苷、山奈酚和槲皮苷在0.025~0.250 m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2~1.8μg/g,定量下限为0.6~5.9μg/g。在25μg/g和250μg/g两个加标水平下,9种黄酮酚类物质的平均回收率为95.4%~104.8%,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小于5%。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合于黄酮酚类物质的定性与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黄酮酚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单丛茶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香气成分和生化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张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60,167,共10页
目的:优化凤凰单丛茶加工工艺。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分光光度计法等对凤凰单丛茶加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茶叶挥发性香气和非挥发性生化成分进行提取、测定及分析。结果:加工过程中,凤凰单丛茶... 目的:优化凤凰单丛茶加工工艺。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分光光度计法等对凤凰单丛茶加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茶叶挥发性香气和非挥发性生化成分进行提取、测定及分析。结果:加工过程中,凤凰单丛茶的醇类、醛类、酮类和酯类物质含量呈下降趋势,烷烃类和芳香环类物质含量呈上升趋势;非挥发性生化成分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和儿茶素含量逐渐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和水浸出物含量则逐渐增加。茶叶香气中,吲哚、α-法尼烯、橙花叔醇等含量大幅增加,是凤凰单丛茶茶叶重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论:加工过程中,凤凰单丛茶的苦涩味和青草气逐渐减少,花果香味气体逐渐增加,形成了凤凰单丛茶特有的花果香味和香醇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挥发性香气 非挥发性成分 加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单丛茶品质地域性差异的生化基础 被引量:13
3
作者 唐颢 方华春 +3 位作者 唐劲驰 黎健龙 周波 蔡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68-173,共6页
为探究凤凰单丛茶品质地域性差异的生化基础,以潮安县凤凰镇茶区5个位于不同海拔区间(300~1 100 m)的八仙单丛成龄茶园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茶鲜叶的品质生化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区间八仙单丛茶鲜叶的生化品质存在显著差... 为探究凤凰单丛茶品质地域性差异的生化基础,以潮安县凤凰镇茶区5个位于不同海拔区间(300~1 100 m)的八仙单丛成龄茶园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茶鲜叶的品质生化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区间八仙单丛茶鲜叶的生化品质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低山茶(海拔300~400 m),高山茶(海拔800~1 000 m)与中山茶(海拔500~700 m)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高(中)山八仙单丛茶鲜叶中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黄酮类等生化成分总量及没食子酸、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显著高于低山茶;高山茶鲜叶中的脱氢芳樟醇、顺-氧化芳樟醇、橙花醇、α-萜品醇、L-香芹烯醇、2,6-二甲基-1,3,5,7-辛四烯、反-β-罗勒烯、顺-β-罗勒烯、萜品烯、D-柠檬烯、3-乙基-1,4-己二烯、十四烷、β-紫罗酮、苯甲醛等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低山茶。低山茶鲜叶中的β-芳樟醇、反-橙花叔醇、顺-3-己烯己酸酯、顺-茉莉酮、酮类、吲哚、甲基乙基苯等的相对含量较高。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凤凰单丛茶品质的地域性差异和通过加工工艺调整以提高其低山茶的品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海拔区间 品质差异 生化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香型凤凰单丛茶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32
4
作者 肖凌 毛世红 童华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33-239,共7页
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提取玉兰香、蜜兰香和桂花香3种香型凤凰单丛茶的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结合气相色谱-嗅辨(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技术分析其香气... 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提取玉兰香、蜜兰香和桂花香3种香型凤凰单丛茶的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结合气相色谱-嗅辨(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技术分析其香气组分。通过GC-MS在3种单丛茶中共检测出91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38种,各茶样均以醇类、酮类和碳氢化合物为主,但各香型间仍有明显差异。通过GC-O分析共嗅闻出31种活性香气成分,鉴定出30种,其主要香气类型表现为花香、甜香、清香、果香。芳樟醇氧化物I、橙花醇、芳樟醇氧化物II和橙花叔醇4种成分在3种单丛茶中相对含量丰富,嗅闻强度值高,且呈现出愉快的花香、花香甜香、花香蜜香、清香果香的香气特征,对凤凰单丛茶香气品质形成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挥发性成分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 气相色谱-质谱法 气相色谱-嗅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单丛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吴清韩 庄东红 +3 位作者 朱慧 赵庆芳 杨培奎 马瑞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9-503,共5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8份凤凰单丛茶品种(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选用10个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ISSR引物分别对供试材料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21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带98个,多态位点比率(PPB)为81.0%。品种(系)之间的...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8份凤凰单丛茶品种(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选用10个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ISSR引物分别对供试材料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21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带98个,多态位点比率(PPB)为81.0%。品种(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590 9~0.967 4之间。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GS值为0.792的水平上供试材料可划分为7大类,其亲缘关系远近与地理来源关系不大且与香味类型没有必然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分子标记 凤凰单丛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系)凤凰单丛茶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被引量:17
6
作者 马瑞君 梅洪娟 +2 位作者 庄东红 杨培奎 吴清韩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5-524,共10页
为能够快速、准确地对不同品种(系)凤凰单丛茶进行鉴定,建立不同品种(系)凤凰单丛茶的DNA指纹图谱,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以4份凤凰单丛茶品种为材料,对UBC802~UBC899等58条ISSR引物进行筛选,得到了12条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 为能够快速、准确地对不同品种(系)凤凰单丛茶进行鉴定,建立不同品种(系)凤凰单丛茶的DNA指纹图谱,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以4份凤凰单丛茶品种为材料,对UBC802~UBC899等58条ISSR引物进行筛选,得到了12条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在确定引物最佳退火温度后,利用这12条ISSR引物对39份凤凰单丛茶进行了扩增,结果显示,从其中筛选出的6条核心引物共扩增出84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8条,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2.86%,多态信息量平均为0.9456,其中引物UBC843多态性最为丰富,品种相似性系数在0.4063-0.9836之间;为将39份凤凰单丛茶品种全部区分开,本研究对6条核心引物进行了组合,发现其中UBC827/UBC846的组合鉴别效率最高;通过综合品种名称、国家地区编号、采样地点、高效核心引物组合名称以及ISSR数据代码,本研究建立了39种凤凰单丛茶的DNA指纹代码。之后,通过整合软件录入如品种指纹图谱代码、香型、海拔、ISSR-PCR扩增数据图片等更多相关信息,形成指纹图谱二维编码,构成凤凰单丛茶的DNA指纹图谱,为凤凰单丛茶品种权益保护及信息平台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ISSR DNA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单丛茶内生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0
7
作者 蔡丽 欧燕清 +2 位作者 侯小桢 王金良 傅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6-250,共5页
从潮州凤凰单丛茶树中分离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细菌,为新型生物抗菌剂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对凤凰单丛茶树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双层平板法筛选对供试指示细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平板对峙法筛选对供试植物病原菌具有抑... 从潮州凤凰单丛茶树中分离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细菌,为新型生物抗菌剂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对凤凰单丛茶树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双层平板法筛选对供试指示细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平板对峙法筛选对供试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并对拮抗细菌进行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DNA鉴定。结果表明:凤凰单丛茶树中共分离出内生细菌9株,其中FH01菌株抑菌效果最好,且对供试菌的抑菌谱广,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92 mm和12.36 mm,对梨果黑斑病菌、核桃叶枯病菌、红枣黑斑病菌、立枯丝核菌的菌丝抑制率分别为82.10%、81.52%、75.06%、67.10%。经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DNA鉴定,内生拮抗细菌FH01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st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内生细菌 抑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凤凰单丛茶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赵丽珍 吴曼 +3 位作者 陈文友 徐敏姗 管超海 罗一帆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7,共3页
加工工艺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对影响凤凰单丛茶品质的主要加工工艺进行较为系统的综述,介绍加工工艺对茶品质的影响与工艺改进对茶品质的提高。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加工工艺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单丛茶产业发展及研究利用现状 被引量:14
9
作者 唐颢 赵超艺 +5 位作者 吴家尧 唐劲驰 李家贤 曾文伟 吴利荣 黎健龙 《广东茶业》 2009年第6期20-23,共4页
凤凰单丛茶是我国名优乌龙茶的主要代表之一,产自潮安县凤凰镇。本文主要就凤凰单丛茶的产业发展、栽培管理技术特点以及研究利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凤凰单丛茶今后的发展与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产业发展 研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单丛茶不同季节、不同部位生物活性物质及金属离子含量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崇吉 范瑞芳 +1 位作者 李冬如 李伟华 《广东茶业》 2009年第4期26-30,共5页
以不同季节(包括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不同部位(包括茶根、茶枝以及枯叶)潮州凤凰单丛茶为对象,分析其游离氨基酸、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咖啡碱(CAF)、茶氨酸(TA)以及Fe、Zn、Mn、Cu、Ni、Pb、Cr、Cd8种金属... 以不同季节(包括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不同部位(包括茶根、茶枝以及枯叶)潮州凤凰单丛茶为对象,分析其游离氨基酸、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咖啡碱(CAF)、茶氨酸(TA)以及Fe、Zn、Mn、Cu、Ni、Pb、Cr、Cd8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了上述茶叶中EGCG与TP、TA与游离氨基酸以及TP与游离氨基酸的比例关系,并与市购茶叶比较。结果显示,各种活性物质如TA、游离氨基酸、EGCG、CAF在凤凰单丛春茶中含量最高,冬茶略低于春茶(但TP在冬茶中含量最大),综合判断凤凰单丛茶春茶和冬茶的品质不相上下,其次为秋茶和夏茶。在茶根、茶枝以及枯叶中无法检出TA、EGCG,而枯叶中虽无其它活性物质,但仍含有一定量CAF。凤凰单丛茶含有较大量的Fe、Zn、Mn、Cu金属元素,春茶未检出Cr、Pb、Cd、Ni,说明其整个生产过程中未受到重金属污染。本研究有助于综合、客观评价凤凰单丛茶的品质,为提高其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生物活性物质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单丛茶——图说(三)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超艺 李家贤 +1 位作者 晏嫦妤 陈少平 《广东茶业》 2008年第2期15-17,共3页
14、狮头蜜兰 实生老丛树,树龄300多年。茶叶品质以花香蜜味见长。 图示的老丛树是管理人魏继业的祖先种植培育的,位于海拔约1000m、乌岽狮头脚茶园。老丛树经过扦插繁殖,形成小量的无性株系。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图说 茶叶品质 扦插繁殖 管理人 实生 花香 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10种香型凤凰单丛茶咖啡因的含量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志聪 林丽丽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7期159-162,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10种潮州凤凰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方法:以Agilent ZORBAXEclipse XDB-C18为分析柱,样品进样体积为10μL。流动相A为0.2%的乙腈溶液,流动相B为55%甲醇,流速为1ml/min,柱温箱为30℃,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72nm。结果:...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10种潮州凤凰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方法:以Agilent ZORBAXEclipse XDB-C18为分析柱,样品进样体积为10μL。流动相A为0.2%的乙腈溶液,流动相B为55%甲醇,流速为1ml/min,柱温箱为30℃,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72nm。结果:在所选条件下,样品中咖啡因与其它组分分离良好。在咖啡因浓度为0.02~0.16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线性系数达到0.99999,加标回收率97.75%~99.83%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8.65%,RSD=0.8177%。10种凤凰单丛茶咖啡因含量在20.50-31.00mg/g之间。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茶叶中咖啡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凤凰单丛茶 咖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凤凰单丛茶市场营销策略
13
作者 卢珍宏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8-49,共2页
凤凰单丛茶是一种产自广东潮州地区的茶叶。凤凰单丛茶上市之后,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反响,但多数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认识不够,这影响了其销售。为此,应当深入分析影响凤凰单丛茶销售的具体因素,进而制定响应对策,为拓展市场,打开渠道,增... 凤凰单丛茶是一种产自广东潮州地区的茶叶。凤凰单丛茶上市之后,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反响,但多数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认识不够,这影响了其销售。为此,应当深入分析影响凤凰单丛茶销售的具体因素,进而制定响应对策,为拓展市场,打开渠道,增加销量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分析 凤凰单丛茶 市场营销 对应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单丛茶及其特色茶文化
14
作者 晏嫦妤 《广东茶业》 2007年第5期22-25,共4页
本文阐述了凤凰单丛茶的由来、凤凰单丛茶蕴涵的特色茶文化,并对如何发展凤凰单丛茶的特色茶文化提出了感想和建议。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由来 特色茶文化 茶谚 茶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单丛茶——图说(五)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少平 赵超艺 +1 位作者 李家贤 晏嫦妤 《广东茶业》 2008年第4期25-28,共4页
27.成广杏仁香 杏仁香单丛之一。老丛树,树龄200年。因其成茶香昧似杏仁香味,并在杀青、烘焙到成茶冲泡各个过程都有浓烈的杏仁昧,故名。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图说 杏仁 树龄 香味 茶香 杀青 冲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单丛茶香气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代风玲 孙彬妹 +1 位作者 谢沛娟 刘少群 《中国茶叶》 2018年第2期19-22,共4页
香气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凤凰单丛茶香气物质种类繁多,因茶树品种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征香气物质。文章归纳了凤凰单丛茶现有的香气研究成果,对凤凰单丛茶香气研究进展进行了整理,并对其作出展望。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香气成分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农业背景下潮州凤凰单丛茶产业发展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煦红 潘力 +4 位作者 高松峰 林威鹏 潘阳阳 王思威 操君喜 《南方农业》 2022年第24期151-153,166,共4页
发展特色农业是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举措。特色农业发展背景下,广东省的潮州凤凰单丛茶逐步实现了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创新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等多元化发展态势。为进一步... 发展特色农业是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举措。特色农业发展背景下,广东省的潮州凤凰单丛茶逐步实现了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创新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等多元化发展态势。为进一步加快潮州凤凰单丛茶产业发展步伐,推进区域特色农业结构调整、绿色发展,从“加强顶层设计,指明发展方向;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强化人才科技支撑,推进智慧茶园建设;建设科技示范园区,探索茶旅文创融合;加大支持扶持力度,培育产业经营主体”等方面分析了特色农业背景下潮州凤凰单丛茶产业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业 潮州凤凰单丛茶 产业经济 发展路径 广东省潮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单丛茶——图说(一)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少平 赵超艺 《广东茶业》 2007年第6期10-12,共3页
1、八仙过海凤凰芝兰香单丛之一。原母树生长于凤西垭后村,称大乌叶。在一百多年前的1898年,乌岽茶农文混从垭后大乌叶剪取母树枝条压植培育栽培,成活八株,故称之为八仙。又因八株茶树分种在不同的地方,各自的品质表现优良,有如... 1、八仙过海凤凰芝兰香单丛之一。原母树生长于凤西垭后村,称大乌叶。在一百多年前的1898年,乌岽茶农文混从垭后大乌叶剪取母树枝条压植培育栽培,成活八株,故称之为八仙。又因八株茶树分种在不同的地方,各自的品质表现优良,有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1958年,前凤凰茶叶收购站站长尤炳回将其命名为“八仙过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图说 品质表现 母树 枝条 茶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单丛茶——图说(四)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少平 赵超艺 +1 位作者 晏嫦妤 陈国本 《广东茶业》 2008年第3期11-13,共3页
21、官目石玉兰香 玉兰香单丛之一。老丛的无性株系。内质似玉兰花香味,故名。 原老丛树位于凤溪坪坑头,属福北村官目石第四生产队所有,1961年从母树扦取插穗进行繁殖,成苗后栽植于宫目石村后半山茶园。1980年,生产队将该树分配... 21、官目石玉兰香 玉兰香单丛之一。老丛的无性株系。内质似玉兰花香味,故名。 原老丛树位于凤溪坪坑头,属福北村官目石第四生产队所有,1961年从母树扦取插穗进行繁殖,成苗后栽植于宫目石村后半山茶园。1980年,生产队将该树分配给村民魏立民管珲,经他继续繁殖,并逐渐扩大栽培面积,亦称“立民”种。近十多年陆续采用扦插和嫁接繁殖,凤凰茶区各村多有种植,还引种至潮安其它茶区和饶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图说 嫁接繁殖 玉兰花 栽培面积 生产队 茶区 株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述海拔高度对凤凰单丛茶品质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晓纯 曹藩荣 《广东茶业》 2020年第5期2-5,共4页
海拔高度是影响凤凰单丛茶叶品质风味和生理指标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海拔高度与茶园小气候、土壤、光照强度等外部因子以及茶鲜叶内含物质、叶绿素等内部因子的关系,旨在为凤凰单丛茶产业提供借鉴参考,期望凤凰单丛茶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海拔高度 品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