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凡尔赛和约》与战后德国民族复仇主义的勃兴 |
刘自强
陈光辉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2
|
略论凡尔赛体系的几个问题 |
龚亚立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
0 |
|
3
|
《通论》发表以前凯恩斯人口思想简析 |
翟振武
|
《西北人口》
|
1987 |
0 |
|
4
|
论国际联盟的诞生与威尔逊的失败 |
吴小安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7
|
|
5
|
北京观象台天文仪器之被劫与归还史事拾补 |
周维强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6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赔款问题 |
朱懋铎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2
|
|
7
|
七子之歌之澳门 |
闻一多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8
|
德国国防军与希特勒上台 |
赵文亮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0 |
|
9
|
希特勒纳粹党与德国国防军 |
吴友法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10
|
法英军事同盟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覆灭 |
王玖芳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11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责任分析 |
罗天焕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
0 |
|
12
|
战前希特勒对外政策任务与策略的演变 |
肖汉森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13
|
论法西斯运动之成因 |
张奇方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1989 |
0 |
|
14
|
评当代西方国家外交中的“均势原则” |
刘艾武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0 |
|
15
|
帝国主义爭霸必然导致战爭——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八年欧洲关系史剖析 |
施世新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