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凡尔赛和约》与战后德国民族复仇主义的勃兴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自强 陈光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5-172,共8页
1919年6月28日,德国在协约国的武力胁迫之下签订了完全背离"十四点原则"的《凡尔赛和约》,接受战胜国提出的对德国异常苛刻的惩罚。这种严厉的惩罚不但损害了包括资产阶级、容克贵族和普通民众等阶层在内的整个德意志民族的... 1919年6月28日,德国在协约国的武力胁迫之下签订了完全背离"十四点原则"的《凡尔赛和约》,接受战胜国提出的对德国异常苛刻的惩罚。这种严厉的惩罚不但损害了包括资产阶级、容克贵族和普通民众等阶层在内的整个德意志民族的物质利益,而且严重践踏了德意志民族感情,伤害了德意志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引起了德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抗和普遍抵制,刺激了战后德国民族复仇主义的勃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尔赛和约 德国 民族复仇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凡尔赛体系的几个问题
2
作者 龚亚立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64-68,共5页
一战以后,协约国帝国主义通过《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对战败国的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对凡尔赛体系应作全面、具体、历史地分析,既要指出其掠夺、争霸的本质,也要看到它所包含的许多进步成分。凡尔赛体系一建立,就开始了瓦解的进程,2... 一战以后,协约国帝国主义通过《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对战败国的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对凡尔赛体系应作全面、具体、历史地分析,既要指出其掠夺、争霸的本质,也要看到它所包含的许多进步成分。凡尔赛体系一建立,就开始了瓦解的进程,20年代美国的扶德政策,加速了这个体系的瓦解,最后,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砸碎了凡尔赛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和会 凡尔赛和约 国际联盟 凡尔赛体系 国际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论》发表以前凯恩斯人口思想简析
3
作者 翟振武 《西北人口》 1987年第2期32-36,共5页
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史上,如果要推选影响最大的经济学家,人们恐怕首先会想到凯恩斯的名字。确实,凯恩斯《就业,货币和利息通论》的发表,曾轰动了整个西方经济学界,使凯恩斯不仅成为凯恩斯经济学派的创始人,而且使他一举登上西方现代经... 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史上,如果要推选影响最大的经济学家,人们恐怕首先会想到凯恩斯的名字。确实,凯恩斯《就业,货币和利息通论》的发表,曾轰动了整个西方经济学界,使凯恩斯不仅成为凯恩斯经济学派的创始人,而且使他一举登上西方现代经济学的首脑位置。以后的五十年中,西方各个经济学流派,无论是这个学派的拥护者还是反对者,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凯恩斯的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恩斯 人口过剩 重大影响 马尔萨斯 经济学家 收益递减规律 发挥作用 人口问题 凡尔赛和约 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联盟的诞生与威尔逊的失败 被引量:7
4
作者 吴小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59-66,共8页
提起威尔逊,人们自然会联想起国际联盟;就象一提到梅特涅,必定会联想到神圣同盟一样。所不同的是,在维也纳会议上,梅特涅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而威尔逊却遭到了惨重的失败,乃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应该指出的是,威尔逊的失败,不是以国联是... 提起威尔逊,人们自然会联想起国际联盟;就象一提到梅特涅,必定会联想到神圣同盟一样。所不同的是,在维也纳会议上,梅特涅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而威尔逊却遭到了惨重的失败,乃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应该指出的是,威尔逊的失败,不是以国联是否为美国国会正式通过或国联的正式成立来衡量,而应是指国联的作用和影响是否符合威尔逊理想主义成份中所设想的程度;或者说,已成立的国联是否是威尔逊指望中由美国操纵的国联。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威尔逊并不是在参议院没有批准案约时才失败的。早在欧洲时,他就失败了。在这个前提下,本文试图探讨国联产生的背景以及威尔逊失败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联盟 参议院 第一次世界大战 威尔逊 巴黎和会 正式通过 领导地位 凡尔赛和约 参议员 政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观象台天文仪器之被劫与归还史事拾补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维强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5-439,共35页
近代劫掠文物事件中,北京观象台天文仪器的被劫和归还是最具戏剧性的。1900年,义和团攻击北京使馆区,列强派出军队驰援。8月15日,联军攻占北京。12月2日,驻京德法部队径自协商拆走观象台天文仪器,这一掠夺行动不但在驻京联军中造成龃龉... 近代劫掠文物事件中,北京观象台天文仪器的被劫和归还是最具戏剧性的。1900年,义和团攻击北京使馆区,列强派出军队驰援。8月15日,联军攻占北京。12月2日,驻京德法部队径自协商拆走观象台天文仪器,这一掠夺行动不但在驻京联军中造成龃龉,也随即在英美等国报纸的宣传下,成为了遍传世界的国际丑闻。法国首先在国际压力下归还所掠天文仪器;德国则坚持所得,将之运往德皇波茨坦行宫无忧园作为战利品陈设。天文仪器被劫往德国后,德国国内舆论波澜甚巨,部分报章与政党曾表态应归还中国,惟在国会中决议并未通过。此后近二十年间,美国大众媒体持续追踪,加以天文学家介入,促使美国政府支持将之归还中国。一战结束后,交战各国于巴黎召开和会,签订凡尔赛和约,1921年5月6日天文仪器终得依约返归原处。百余年来,这一事件尚有许多疑点并未被厘清,本文仅就近年发现之中西史料,将天文仪器被掠与西方报导之蜂起、德美帅将之争、载沣访德与德人对抢掠之外交粉饰、一战爆发与美国天文学家的介入诸事件稍做拾补,还原天文仪器被劫与归还之重要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仪器 观象台 美国天文学会 德国国会 巴黎和会 凡尔赛和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赔款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懋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19-24,47,共7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败的德国处在被宰割的地位。在帝国主义国家关系中,战败国割地、赔款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战后围绕德国战争赔款问题的斗争相当激烈。赔款问题表面上看来是德国履行“凡尔赛和约”对战胜国进行赔偿问题,但围绕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败的德国处在被宰割的地位。在帝国主义国家关系中,战败国割地、赔款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战后围绕德国战争赔款问题的斗争相当激烈。赔款问题表面上看来是德国履行“凡尔赛和约”对战胜国进行赔偿问题,但围绕这一问题的背后亦可看到几个大国在欧洲的争夺与勾结。英、法、美等大国出于对欧战略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赔款 德国经济 第一次世界大战 债务 支付能力 凡尔赛和约 德国政府 道威斯计划 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子之歌之澳门
7
作者 闻一多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4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澳门 母亲 尼布楚条 祖国 法国 法兰西 凡尔赛和约 普法战争 租让 积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国防军与希特勒上台
8
作者 赵文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42-47,共6页
关于希特勒上台的原因,学术界一般认为:1929-1933年的大危机引发的社会动荡使德国广大阶层对无所作为的魏玛政党政治失去了信心;希特勒及其政党成功地利用了广大阶层对凡尔赛和约和现状的不满,以蛊惑人心的宣传争得了广大中下层群众的支... 关于希特勒上台的原因,学术界一般认为:1929-1933年的大危机引发的社会动荡使德国广大阶层对无所作为的魏玛政党政治失去了信心;希特勒及其政党成功地利用了广大阶层对凡尔赛和约和现状的不满,以蛊惑人心的宣传争得了广大中下层群众的支持,从而使法西斯运动成为一个群众性运动;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对希特勒及其政党的支持。我们认为,除上述原因外,德国国防军的中立和支持,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1 德国的国防军是在魏玛共和国初期以帝国时代的军官团为核心,在志愿部队和部分旧军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支新型军队。 1918年10月,随着协约国军队的进攻更加猛烈和士兵厌战情绪的增长,德意志第二帝国军队瓦解的迹象日益显露,军官团内部就不时考虑建立志愿部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军 希特勒 纳粹党 魏玛共和国 德国经济 凡尔赛和约 军队 垄断资产阶级 社会民主党 大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特勒纳粹党与德国国防军
9
作者 吴友法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6期36-42,共7页
希特勒是凭借纳粹党这一反动政治组织登上德国总理宝座的。在纳粹党崛起,夺取德国政权和建立法西斯专政的过程中,德国反动政治力量对希特勒纳粹党的支持起着重要作用。在这些反动政治力量中,除了垄断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之外,还有德国国... 希特勒是凭借纳粹党这一反动政治组织登上德国总理宝座的。在纳粹党崛起,夺取德国政权和建立法西斯专政的过程中,德国反动政治力量对希特勒纳粹党的支持起着重要作用。在这些反动政治力量中,除了垄断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之外,还有德国国防军。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之后,魏玛共和国政府接受了凡尔赛和约。按照凡尔赛秘约的规定,德国只保留10万人专门为维护国内秩序、负责边界巡逻的军队。根据这一规定,德国重新组建了一支国防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粹党 希特勒 德国国防军 德国军队 暴动 凡尔赛和约 驻军 军官 垄断资产阶级 啤酒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英军事同盟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覆灭
10
作者 王玖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6期104-109,共6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拥有五千万人口、三百万军队的欧洲最大陆军强国法国,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便被击溃灭亡。其原因固然是由其政治、经济、军事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然而,在外交上过分依赖法英军事同盟,更是迅速溃败的重要原因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拥有五千万人口、三百万军队的欧洲最大陆军强国法国,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便被击溃灭亡。其原因固然是由其政治、经济、军事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然而,在外交上过分依赖法英军事同盟,更是迅速溃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法国之灭亡不仅仅是法国在军事上的失败,而且也是外交政策的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国政府 军事同盟 同盟关系 英国政府 外交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 凡尔赛和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责任分析
11
作者 罗天焕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114-120,共7页
一 二十世纪前半叶,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曾发生过两次世界规模的战争。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希特勒一手策划和发动,这已经盖棺论定;战争责任归咎于德、日、意法西斯也为世人广泛共识。然而,发生于1914—1918年的第一次... 一 二十世纪前半叶,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曾发生过两次世界规模的战争。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希特勒一手策划和发动,这已经盖棺论定;战争责任归咎于德、日、意法西斯也为世人广泛共识。然而,发生于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底应由谁来承担战争的主要罪责,首恶元凶是谁,却始终存在着争论,甚至是讳莫如深的问题。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除了这个问题本身是国际社会敏感的问题,令人望而却步以外,还有两个历史上的原因使人们尽量回避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二世 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责任 列宁 德国 俄国 凡尔赛和约 容克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前希特勒对外政策任务与策略的演变
12
作者 肖汉森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56-63,共8页
对于希特勒1939年9月挑起全面战争之前所推行的外交政策及其外交策略,近年来史学界已有文章论及,发表了一些好的见解,但是,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将论析:(一)希特勒推行的外交政策究竟是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有什么特征?(二)战前... 对于希特勒1939年9月挑起全面战争之前所推行的外交政策及其外交策略,近年来史学界已有文章论及,发表了一些好的见解,但是,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将论析:(一)希特勒推行的外交政策究竟是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有什么特征?(二)战前希特勒的对外政策任务是什么?如何划分阶段?(三)希特勒的外交策略前后有什么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特勒 外交政策 对外政策 凡尔赛和约 外交策略 纳粹德国 平等权利 全面战争 法西斯 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西斯运动之成因
13
作者 张奇方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89年第2期32-34,共3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不少欧洲国家和欧洲以外如日本等国都出现了法西斯运动,有些国家的法西斯组织还取得了政权。其中影响最大、作用最坏的莫过于德国纳粹。德国的法西斯党产生后一步步强大起来,并谋取了政权。成千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不少欧洲国家和欧洲以外如日本等国都出现了法西斯运动,有些国家的法西斯组织还取得了政权。其中影响最大、作用最坏的莫过于德国纳粹。德国的法西斯党产生后一步步强大起来,并谋取了政权。成千上万的人深受蒙蔽以至高呼“希特勒万岁”的口号,走上了几乎毁灭世界同时也毁灭自己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西斯主义 希特勒 纳粹党 法西斯党 德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成因 运动 凡尔赛和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当代西方国家外交中的“均势原则”
14
作者 刘艾武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75-85,共11页
在西方外交史上,“均势”这个名词最早载入条约是在1713年西班牙继承战争交战国签订的乌得利支和约。这个和约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认为要确保和平与稳定必须维持均势。此后均势被更多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当作处理国际关系的一个原则。第... 在西方外交史上,“均势”这个名词最早载入条约是在1713年西班牙继承战争交战国签订的乌得利支和约。这个和约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认为要确保和平与稳定必须维持均势。此后均势被更多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当作处理国际关系的一个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军事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特别是由于热核武器的破坏力以及投掷这种武器的能力和精确性,均势原则在西方国家外交活动中享有更加重要的地位。西方国家出版了大量的著作和文章,对均势原则作了大量的系统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特勒 军事力量 苏联 当代西方国家 核武器 核力量 战争 邱吉尔 和平与稳定 凡尔赛和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帝国主义爭霸必然导致战爭——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八年欧洲关系史剖析
15
作者 施世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1期69-82,共14页
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八年欧洲国际关系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争霸世界的历史,这场争霸斗争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当时,争夺世界霸权的德国和英法帝国主义,为了欺骗人民,麻痹对方,风尘仆仆,频繁会晤。“和平”协定,庄... 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八年欧洲国际关系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争霸世界的历史,这场争霸斗争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当时,争夺世界霸权的德国和英法帝国主义,为了欺骗人民,麻痹对方,风尘仆仆,频繁会晤。“和平”协定,庄严“保证”一个接着一个;“裁军”计划,“保障边界”花样不断翻新。一个阴险狡诈玩弄声东击西,一个居心叵测妄图祸水东引,双方为了争夺欧洲这块肥肉进行着疯狂的斗争。当时不少国家为帝国主义的“和平歌唱”所迷惑,不少国家在帝国主义制造的所谓“国际保证”虚幻安全下失去警惕,以而在战争中吃了大亏。历史是一面镜子。剖析一下一九三三——一九三八年这段欧洲国际关系史,将有助于我们拨开“缓和”迷雾,揭穿超级大国假和平、真备战的本质,提高我们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外交路线的自觉性,从精神上和物质上作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为进一步巩固我国无产阶级专政而努力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特勒 帝国主义 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策源地 法西斯 张伯伦 和平 凡尔赛和约 欧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