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北曲仁盆地北缘凡口式MVT铅锌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姚翠霞 张术根 王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518-3528,共11页
粤北曲仁碳酸盐岩盆地北缘聚集的铅锌硫化物矿床地质矿化特征相比于其他MVT矿床,具有成矿特殊性。为了确定该类矿床成矿流体和物质的来源以及成矿作用过程,对研究区矿床地层、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硫铅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 粤北曲仁碳酸盐岩盆地北缘聚集的铅锌硫化物矿床地质矿化特征相比于其他MVT矿床,具有成矿特殊性。为了确定该类矿床成矿流体和物质的来源以及成矿作用过程,对研究区矿床地层、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硫铅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地层、构造以及稀土元素研究结果显示该类铅锌硫化物矿床经历了黄铁矿矿化与铅锌矿化两个成矿作用过程,前者与赋矿层灰岩的物源联系更紧密,后者的成矿金属物质并非直接来自赋矿层灰岩,而是由通过北东、北西向断裂向上运移的盆地深部流体提供,且局部受到中基性岩浆侵入活动轻微改造;矿石及相关地质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铅主要来自盆地基底碎屑岩层,部分来自盆地深部壳源重熔型花岗质岩浆,少部分来自盆地碳酸盐岩层,而硫主要为地层硫,小部分为壳源岩浆硫;闪锌矿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盐度和温度结果显示铅锌热液成矿期古地热高异常,盆地基底碎屑岩含水系统及燕山期岩浆热液参与铅锌成矿。综合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可知,粤北曲仁盆地北缘凡口式MVT铅锌矿床属于两期热液叠加改造热液型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口式mvt铅锌矿床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流体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作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小红石砬子铅锌(银)矿床Fe同位素特征及指示意义
2
作者 王高天 王达 +2 位作者 白峰 徐德兵 王贵龙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39-2760,共22页
小红石砬子铅锌(银)矿床是吉中-延边铜镍多金属成矿带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型矿床,矿床类型划分观点主要包括VMS型、中—低温热液脉型、喷流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为了约束矿床成因,本文系统研究了黄铁矿和磁黄铁矿Fe同位素特征。δ^(56)Fe... 小红石砬子铅锌(银)矿床是吉中-延边铜镍多金属成矿带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型矿床,矿床类型划分观点主要包括VMS型、中—低温热液脉型、喷流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为了约束矿床成因,本文系统研究了黄铁矿和磁黄铁矿Fe同位素特征。δ^(56)Fe值的总体变化范围为-0.82‰~1.00‰;通过与各种类型矿床Fe同位素组成进行对比,发现其Fe同位素组成兼具热液型和沉积型矿床特点,成矿热液可能为地热卤水,最符合的矿床类型为MVT型。黄铁矿的δ^(56)Fe值从石英-磁铁矿阶段(1.00‰)到石英-多金属阶段(0.21‰~0.83‰)再到石英-碳酸盐阶段(0.08‰~0.12‰)逐渐降低,磁黄铁矿的δ^(56)Fe值则不断升高(-0.82‰→-0.55‰~0.13‰→-0.23‰~-0.21‰),表现出典型的瑞利分馏特征。共生矿物对中,磁黄铁矿相对于黄铁矿优先富集轻Fe同位素,与前人研究结果相同。本文还建立了该矿床Fe同位素分馏模型,该模型指示采集的样品对应成矿过程的中间阶段(初始Fe沉淀的33.96%~63.70%),早阶段(初始Fe沉淀的0.00%~33.96%)和晚阶段(初始Fe沉淀的63.70%~100.00%)对应的72.26%的金属资源仍未找到。综上所述,小红石砬子铅锌(银)矿床Fe同位素分馏主要受瑞利过程的控制,虽然Fe同位素证据指示矿床成因为MVT型,但是地质特征略有差别,应为类MVT型矿床,矿区仍具有进一步找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同位素 小红石砬子(银)矿床 mvt矿床 矿床成因 分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凡口铅锌矿床控矿构造型式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德利 刘继顺 +2 位作者 郭军 周余国 韩海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3-190,共8页
文章通过对现有凡口矿区地质资料的研究与分析,结合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其矿床地质特征,认为凡口矿区的控矿构造型式为逆冲推覆构造体系,从而理顺了矿区内各组断裂构造间的相互关系。F203是区内Ⅰ级断裂构造,在以F203为主推滑面的逆冲推... 文章通过对现有凡口矿区地质资料的研究与分析,结合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其矿床地质特征,认为凡口矿区的控矿构造型式为逆冲推覆构造体系,从而理顺了矿区内各组断裂构造间的相互关系。F203是区内Ⅰ级断裂构造,在以F203为主推滑面的逆冲推覆构造应力作用下,其推覆体中往往同期形成次一级的叠瓦式逆冲断层组,为区内Ⅱ级断裂构造。在Ⅱ级断裂构造之间,又有一组近NE向的断裂组,为区内Ⅲ级断裂构造。上述3个不同级次的构造是逆冲推覆构造演化过程中逐次形成的,时间上略有先后。其成生的力学机制相同,即共同处于一个构造应力场之下。岩层在逆冲断层扩展时发生应变,在软弱部位引起褶皱或小褶曲,常形成一定的扩容空间,当矿液沿断裂主通道(主滑面)向上运移时,易于在此部位聚集淀积成为矿体。根据其逆冲推覆构造体系控矿的规律性,指出凡口矿区寻找隐伏矿床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矿床 逆冲推覆 控矿构造 凡口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仁盆地北缘凡口式铅锌硫化物矿床稀土元素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术根 姚翠霞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683-2692,共10页
为探究曲仁盆地北缘以凡口为代表的铅锌硫化物矿床的矿床成因,对该区矿石及与矿化有关的岩体做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黄铁矿矿石和铅锌黄铁矿矿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均为富轻稀土右倾型,但大部分铅锌黄铁矿... 为探究曲仁盆地北缘以凡口为代表的铅锌硫化物矿床的矿床成因,对该区矿石及与矿化有关的岩体做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黄铁矿矿石和铅锌黄铁矿矿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均为富轻稀土右倾型,但大部分铅锌黄铁矿矿石重稀土段曲线右倾程度明显较低,说明黄铁矿矿化和铅锌矿化系具有不同的成矿过程,但存在物源继承关系;Eu在铅锌矿床矿石中呈正异常,在黄铁矿矿床矿石中呈低负异常,推测有偏酸性热液参与铅锌成矿作用;∑REE在燕山期侵入岩中最高,在区域寒武系地层中次之,在铅锌黄铁矿矿石中最低,推断铅锌成矿构造热事件或岩浆热事件引发了稀土元素活化迁移;矿石稀土元素的赋矿围岩灰岩、燕山一期花岗岩和中基性脉岩标准化配分曲线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平坦化,反映铅锌成矿物质有多个来源;矿石与其他地质体的REEQ型聚类结果表明赋矿碳酸盐岩层是黄铁矿矿化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虽燕山一期花岗质岩浆为铅锌矿化提供成矿物质,但盆地基底碎屑岩层是主要成矿物质来源,燕山中晚期中基性岩脉则参与了晚期铅锌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口硫化物矿床 稀土元素 配分模 Q型聚类分析 两期热液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凡口铅锌矿床成矿模式 被引量:1
5
作者 甄世民 祝新友 +4 位作者 韩英 李永胜 杜泽忠 巩小栋 贾德龙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79-780,共2页
凡口铅锌矿床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以来,累计探明铅锌储量近千万吨。矿床成因争议较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其属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目前,虽然对该矿床的研究程度较高,但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成矿... 凡口铅锌矿床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以来,累计探明铅锌储量近千万吨。矿床成因争议较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其属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目前,虽然对该矿床的研究程度较高,但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成矿构造、矿物学、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特征、成矿时代等,对成矿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弱,尤其是对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利用不足。本文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已开展的实际工作和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建立了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口矿床 盆地 地质构造 成矿模 石灰岩 白云质灰岩 盐卤 卤水 碳酸盐岩 白云岩 东岗岭组 矿床地质特征 碳酸盐化作用 白云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铅锌矿床的主岩+成因综合分类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学信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3-822,共10页
铅锌矿床分类是铅锌矿床地质学的最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在《中国矿产地质志·铅锌矿卷》研编过程中,笔者对国内外有关铅锌矿床分类的文献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研究和梳理,并且根据对国内外许多重要铅锌矿床的研究实践,提出了中国铅... 铅锌矿床分类是铅锌矿床地质学的最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在《中国矿产地质志·铅锌矿卷》研编过程中,笔者对国内外有关铅锌矿床分类的文献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研究和梳理,并且根据对国内外许多重要铅锌矿床的研究实践,提出了中国铅锌矿床的主岩+成因分类。该分类将中国铅锌矿床划分为11个类型,包括:沉积岩为主岩喷流沉积型、碳酸盐岩为主岩(后生)型、砂岩铅和砂砾岩铅锌矿床、火山岩为主岩块状硫化物型、与侵入岩有关的铅锌矿床、陆相火山岩型、非岩浆成因中低温热液型、非硫化物型、砂矿型、复合型和叠生型。笔者总结提出的中国铅锌矿床综合(主岩+成因)分类表能较好地涵盖全国的铅锌矿床类型、亚型、矿床式及其代表性矿床。复合型和叠生型是中国铅锌矿床特色,找矿前景良好,应加强勘查、开发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矿床 中国 矿床类型 矿床亚型 矿床 主岩+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黔地区MVT铅锌矿床分布、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94
7
作者 张长青 毛景文 +4 位作者 吴锁平 李厚民 刘峰 郭保健 高德荣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6-348,共13页
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是中国重要的铅、锌、银、锗生产基地,目前在该成矿区已经发现大、中、小型铅锌矿床和矿点400多处。经过对比研究,这些矿床的赋矿围岩为震旦系—二叠系碳酸盐岩,矿体明显受控于断裂构造,并... 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是中国重要的铅、锌、银、锗生产基地,目前在该成矿区已经发现大、中、小型铅锌矿床和矿点400多处。经过对比研究,这些矿床的赋矿围岩为震旦系—二叠系碳酸盐岩,矿体明显受控于断裂构造,并伴随有强烈的白云岩化和方解石化,以低温、低盐度为特征,成矿时代可能为中生代,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层本身。它们为受热对流循环流体经过成矿物质萃取、搬运和卸载而成矿,是大陆边缘造山带东侧伸展带中的产物,属于比较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mvt矿床 成矿过程 伸展 川滇黔地区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昌都地区拉拢拉类MVT铅锌矿床矿化特征与成因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英超 侯增谦 +3 位作者 于玉帅 田世洪 李玉龙 杨竹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07-1426,共20页
昌都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东北部,是西南三江Pb-Zn-Cu-Ag成矿带重要组成部分,区内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大量产出,成矿明显受到新生代区域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控制。拉拢拉铅锌矿床位于昌都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集区西... 昌都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东北部,是西南三江Pb-Zn-Cu-Ag成矿带重要组成部分,区内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大量产出,成矿明显受到新生代区域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控制。拉拢拉铅锌矿床位于昌都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集区西南部,是区内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为了填补三江带昌都地区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的研究空白,笔者在对拉拢拉矿区详细地质填图基础上,深入剖析了铅锌矿化成因,建立了铅锌成矿模型。矿区铅锌矿体产于逆冲断层上盘,主要呈透镜体状沿上三叠统甲丕拉组泥页岩和波里拉组灰岩岩性分界面展布,角砾状和网脉状为主要矿石构造,方铅矿、闪锌矿和菱锌矿为主要矿石矿物,矿体控矿要素和产状代表了三江带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的一种全新矿床式,命名为拉拢拉式。矿区主要成矿过程划分为硫化物期(I)和硫化物-碳酸盐期(II),两期之间以一期构造活动相隔。I期发育富液相LV流体包裹体和富CO2和CH4的LV流体包裹体两种类型,显微测温显示出低温(130~140℃)、高盐(23%~24%NaCleqv)、中高密度(1.10~1.12g·cm-3)和中低温(170~180℃)、高盐(23%~24%NaCleqv)、中低密度(1.06~1.08g·cm-3)两种特征。两期矿化流体均为Ca2+-Mg2+-Na+-K+-SO42--Cl--F--NO3-卤水体系,其离子含量相近,H-O同位素组成相似(δDV-SMOW为-137‰~-110‰,δ18OV-SMOW为-2.92‰~13.42‰),形成方解石的C-O同位素分布规律一致(δ13CV-PDB为0.9‰~7.2‰,δ18OV-SMOW为9.1‰~26.5‰),揭示矿区至少存在两种流体来源,分别为中低温度、高盐度盆地卤水和由大气降水、地层封存蒸发浓缩海水及区域变质水混合而成的区域流体。两期矿化中矿物S同位素组成相近,硫化物δ34S为负值(-24.7‰~-11.5‰),重晶石δ34S为正值(11.3‰~22.9‰),第三纪石膏δ34S值(2‰~4.7‰)介于二者之间,反映还原硫主要来自生物还原第三纪盆地下渗的盆地卤水和灰岩地层封存的蒸发浓缩海水中的硫酸盐,富含金属物质的外来流体与富含还原硫的本地流体的混合是金属物质在矿区卸载的主要方式。两期方铅矿Pb同位素组成一致,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8646~18.8835,15.6619~15.6677和38.9404~38.9796,推测成矿物质来自造山带内从变质基底到盖层灰岩(甚至碎屑岩)的多套地层。综合对比拉拢拉矿床与三江带内碳酸盐岩容矿铅锌矿床,提出拉拢拉矿床与区域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一致,为受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的类MVT铅锌矿床,其代表的拉拢拉式矿床成矿模型可简述如下:逆冲推覆构造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形成构造圈闭,第三纪盆地卤水下渗汇聚及伴随的硫酸盐生物还原作用形成富含H2S的本地流体储库;区域挤压变形释放的区域流体沿逆冲推覆主滑脱带运移,交换基底及盖层中的成矿物质,形成富含Pb-Zn-卤素络合物的外来流体;逆冲断层断后伸展导致区域流体沿相关开放空间上升至灰岩与泥页岩分界面这一上下封闭的有利空间与本地流体混合,铅锌硫化物及铅锌碳酸盐沉淀,金属物质卸载,形成以透镜状为主的矿体沿岩性分界面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t矿床 拉拢拉Pb-Zn矿床 成矿特征 矿床成因 昌都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质在MVT铅锌矿床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32
9
作者 李发源 顾雪祥 +1 位作者 付绍洪 章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2-276,共5页
MVT铅锌矿床与有机质密切相关。本文以有机质生成世代为序,讨论了有机质低、中、高成熟阶段的产物在MVT铅锌矿床成矿过程中的作用。腐殖酸在矿床形成的早期阶段配合、吸附Pb、Zn等金属离子,起到促进成矿源层形成的作用。油田卤水可能成... MVT铅锌矿床与有机质密切相关。本文以有机质生成世代为序,讨论了有机质低、中、高成熟阶段的产物在MVT铅锌矿床成矿过程中的作用。腐殖酸在矿床形成的早期阶段配合、吸附Pb、Zn等金属离子,起到促进成矿源层形成的作用。油田卤水可能成为铅锌多金属元素迁移的主要载体和成矿流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就是形成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的一种很重要的潜在成矿流体。甲烷在矿床形成晚期充当还原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mvt矿床 油田卤水 腐殖酸 甲烷 成矿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地区卡兰古MVT型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和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被引量:23
10
作者 匡文龙 刘继顺 +1 位作者 朱自强 刘石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3-428,共6页
卡兰古MVT型铅锌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西昆仑造山带与塔里木板块交接部位的晚古生代奥依塔格—库尔良裂陷槽的北段,属于西昆仑地区库斯拉甫—他龙铅锌成矿带的一部分。作者通过详实的野外考察和综合室内测试、岩矿鉴定等研究资料... 卡兰古MVT型铅锌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西昆仑造山带与塔里木板块交接部位的晚古生代奥依塔格—库尔良裂陷槽的北段,属于西昆仑地区库斯拉甫—他龙铅锌成矿带的一部分。作者通过详实的野外考察和综合室内测试、岩矿鉴定等研究资料分析,认为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古老基底以及早古生代奥陶系;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喜马拉雅期逆冲推覆褶皱作用所引发的大规模热卤水运移、循环(特别是油田卤水与深层流体的混合),导致了矿质的进一步富集、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t 卡兰古矿床 热卤水 成矿作用 成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昌都赵发勇溶洞控矿MVT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英超 杨竹森 +3 位作者 于玉帅 马旺 岳龙龙 唐波浪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3-870,共18页
赵发勇铅锌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中段昌都地区,铅锌矿化发育在新生代区域逆冲推覆构造中,以逆冲断层相关的古溶洞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代表了逆冲褶皱系MVT铅锌矿床中一种新的成矿模式——溶洞控矿成矿模式。因此,笔者在对赵发勇矿区详细... 赵发勇铅锌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中段昌都地区,铅锌矿化发育在新生代区域逆冲推覆构造中,以逆冲断层相关的古溶洞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代表了逆冲褶皱系MVT铅锌矿床中一种新的成矿模式——溶洞控矿成矿模式。因此,笔者在对赵发勇矿区详细地质填图基础上,对其成矿流体特征、成矿期方解石和硫化物的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对逆冲褶皱系MVT铅锌矿床中这一新成矿模式的成因机制进行探讨。赵发勇铅锌矿床矿体呈漏斗状-筒状发育在逆(冲)断层上、下盘的下二叠统和上三叠统灰岩古溶洞中,以角砾状、块状和皮壳状为主要矿石构造,以方铅矿、闪锌矿为主要矿石矿物,经历了硫化物期(I)和硫化物-碳酸盐期(II)两期成矿过程。I期成矿流体总体具低温度(130~140℃)、高盐度(23%~24%NaCl eq.)特征,部分呈现中高温度(约高达400℃)、中低盐度(约低达8%NaCl eq.)特征;δDV-SMOW值介于–147‰~–94‰,δ18O流体值介于1.25‰~13.62‰;同成矿期方解石δ13CV-PDB值为–2.4‰~5.1‰,δ18OV-SMOW值为15.1‰~27.4‰。两期硫化物δ34S均为负值(–15.1‰~–1.6‰),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组成分别为18.703 0~18.966 2、15.638 9~15.687 2、38.554 8~38.924 0。研究表明,I期铅锌矿化由①封存在地层中的蒸发浓缩的海水或/和区域古近纪—新近纪盆地下渗的盆地卤水形成的低温度、高盐度的本地流体和②由区域或矿区地层释放的蒸发浓缩海水和变质基底释放的变质水混合而成的中低温、中高盐度的区域流体两种流体组成;两期矿化的成矿金属来自造山带中从基底变质岩到盖层灰岩或/和碎屑岩等在内的多套地层,还原硫来自古近纪—新近纪盆地卤水中的硫酸盐±灰岩地层封存水中的硫酸盐的细菌还原作用;富还原硫的本地流体和富金属物质的区域流体的混合是铅锌硫化物沉淀的主要机制。结合对三江带区域溶洞控矿MVT铅锌矿床研究认识,笔者初步建立了逆冲褶皱系溶洞控矿MVT铅锌矿床成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t矿床 溶洞控矿 赵发勇Pb-Zn矿床 成矿特征 矿床成因 逆冲褶皱带 三江成矿带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VT铅锌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润生 张艳 +4 位作者 叶天竺 陈青 任涛 郭忠林 邱文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5-932,共18页
MVT铅锌矿床和会泽型(HZT)铅锌矿床是全球最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其中大型矿床数量和铅锌金属储量均居于重要地位。基于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从“时间、空间、物质及其演化”四要素出发,厘定MVT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作用和成矿地... MVT铅锌矿床和会泽型(HZT)铅锌矿床是全球最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其中大型矿床数量和铅锌金属储量均居于重要地位。基于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从“时间、空间、物质及其演化”四要素出发,厘定MVT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作用和成矿地质体,总结成矿结构面类型和矿化样式,概括成矿流体作用特征标志,并进一步揭示经典的MVT铅锌矿床“三位一体”的成矿规律:矿床产于前陆盆地地堑式构造带、不整合面上发育的溶塌角砾岩岩相组合、成矿正断层破碎带、区域性热卤水活动的“硅‒钙面”成矿结构面中。在此基础上,综合构建经典的MVT铅锌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通过前陆盆地地堑式构造带研究确定勘查区找矿方向,通过成矿结构面研究判断矿体空间位置及其产状,硅‒钙面等特征是判断矿床(体)存在的成矿流体作用标志。其勘查应用流程进一步概括为:看、查、识、厘、析、填、测、比、探、勘。该研究对同类矿床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预测评价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t矿床 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矿床成矿规律 成矿地质体 成矿结构面 成矿流体作用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岔路口巨型钼(锌铅)矿床脉体特征、产状及其对成矿的指示 被引量:10
13
作者 金露英 秦克章 +6 位作者 孟昭君 李光明 宋国学 李真真 吕克鹏 阚学胜 赵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2-760,共19页
岔路口斑岩钼(锌铅)矿床是在大兴安岭北段新发现的超大型斑岩钼矿床,伴有一定规模的锌铅矿化,钼矿体呈拉长穹窿状,空间上呈上锌铅下钼的分带特征。钼成矿作用与晚侏罗世细晶斑岩和花岗斑岩的关系最为密切,矿化呈网脉状、脉状和浸染状产... 岔路口斑岩钼(锌铅)矿床是在大兴安岭北段新发现的超大型斑岩钼矿床,伴有一定规模的锌铅矿化,钼矿体呈拉长穹窿状,空间上呈上锌铅下钼的分带特征。钼成矿作用与晚侏罗世细晶斑岩和花岗斑岩的关系最为密切,矿化呈网脉状、脉状和浸染状产出,发育多期_多阶段脉体。根据形成温度、穿插关系、矿物组合和蚀变晕特征可划分出14类脉体,成矿前表现为石英±钾长石±磁铁矿±赤铁矿±硬石膏脉体(共4类),成矿期发育辉钼矿脉、钼铅锌过渡脉以及锌铅脉体(共7类),成矿后发育萤石、石膏和碳酸盐等脉体(共3类)。脉体内萤石的持续发育且早期硬石膏、磁铁矿、赤铁矿等矿物的存在,指示成矿流体具有高氟性质且早期具高氧化特征;脉体两侧蚀变晕从钾长石/黑云母→钾长石+绢云母→绢云母+黄铁矿→绢云母的变化,表明成矿流体具有从碱性向酸性演化的特征。高温脉体穿插低温脉体这类反切脉体的存在,反映岔路口矿床成矿流体具有多期脉动涌入的特征。成矿系统内脉体倾角研究表明,产状较平缓的脉体主要环绕成矿岩体分布在外围,高角度的放射状脉体(倾角>60°)主要形成于成矿岩体的顶部;且高角度脉体与高品位矿体密切相关,矿体品位高的区域同时也是脉体集中发育区。脉体_蚀变_矿化的系统研究可指示矿床的剥蚀深度,岔路口矿区地表仅出露黏土化带和青磐岩化带,产出黏土矿物脉、碳酸盐脉等低温脉体,钻孔显示金属矿化自上而下具有Ag—Pb_Zn—Mo的分带,表明岔路口矿床的剥蚀程度较低,保存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岔路钼()矿床 脉体类型 时空分布 矿体品位 成矿指示 剥蚀程度 大兴安岭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汉中马元铅锌矿床成矿模式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薛春纪 王晓虎 +1 位作者 李智明 杨荣进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z1期337-338,共2页
  MVT(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是一类产于碳酸盐岩中的、具有显著后生特征的铅锌矿床.马元铅锌矿床形成于扬子陆块北缘稳定陆表海环境中的汉南基底隆起边缘.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中新元古界火地垭群、上震旦统灯影组和寒武系.中、新元古代...   MVT(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是一类产于碳酸盐岩中的、具有显著后生特征的铅锌矿床.马元铅锌矿床形成于扬子陆块北缘稳定陆表海环境中的汉南基底隆起边缘.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中新元古界火地垭群、上震旦统灯影组和寒武系.中、新元古代火地垭群位于碑坝隆起中心部位,灯影组和郭家坝组出露于隆起的周缘.灯影组与火地垭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与郭家坝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模 马元矿床 扬子北缘 mv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板块西南缘与印支期造山事件有关的MVT型铅锌矿床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越 张长青 +1 位作者 毛景文 张旺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51-452,共2页
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是中国重要的铅锌矿产地,区内铅锌矿床多(200多个矿床和矿点),储量大(资源量1 147万吨),矿石富,长期以来备受研究人员关注。但对于矿床的成因类型有争议,其焦点集中在是同生沉积型矿床还是后成矿床。通过近十年... 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是中国重要的铅锌矿产地,区内铅锌矿床多(200多个矿床和矿点),储量大(资源量1 147万吨),矿石富,长期以来备受研究人员关注。但对于矿床的成因类型有争议,其焦点集中在是同生沉积型矿床还是后成矿床。通过近十年来的系统研究工作,大部分学者相信区内铅锌矿床属于碳酸盐岩容矿的后成铅锌矿床,并可与MVT型铅锌矿床类比(Zhou et al.,2001;王奖臻等,2001;芮宗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成矿作用 有色金属矿床 地质作用 扬子板块 mvt 川滇黔地区 印支期 构造控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口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4
16
作者 汪礼明 徐文忻 +1 位作者 李蘅 彭省临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164-167,共4页
对凡口铅锌矿床不同成矿阶段进行矿物包裹体温度、硫和铅同位素测定,获得成矿第Ⅰ阶段温度为300±50℃,第Ⅱ、Ⅲ阶段温度为250±50℃;并获得矿床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为2.1‰~26.5‰,具有δ^34SPy〉δ^34SSp〉δ^34SCn;... 对凡口铅锌矿床不同成矿阶段进行矿物包裹体温度、硫和铅同位素测定,获得成矿第Ⅰ阶段温度为300±50℃,第Ⅱ、Ⅲ阶段温度为250±50℃;并获得矿床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为2.1‰~26.5‰,具有δ^34SPy〉δ^34SSp〉δ^34SCn;第Ⅰ阶段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随赋存层位由老到新硫同位素有逐渐减小趋势;第Ⅱ阶段硫化物的δ^34S为14.3‰~23.8‰;第Ⅲ阶段硫化物的δ^34S为5.7‰~15.7‰,具有从早阶段至晚阶段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从大至小的减小趋势。分析获得68件铅同位素数据,其中硫化物的^206Pb/^204Pb比值为18.023-18.847;^207Pb/^204Pb比值为15.700-15.820;^208Pb/^204Pb比值为38.056-39.796。灰岩全岩的^206Pb/^204Pb比值为18.230-18.860;^207Pb/^204Pb比值为15.640~16.000;^208Pb/^204Pb比值为38.714~39.760。辉绿岩的^206Pb/^204Pb比值为18.570~18.650;^207Pb/^204Pb比值为15.260~15.620;^208Pb/^204Pb比值为38.650~38.960。第Ⅰ阶段占δ^18OH2O为12.3‰~13.1‰,δD为-50.2‰~-61.5‰;第Ⅱ阶段δ^18OH2O为-2.4‰~+10.8‰,δD为-50.2‰~-63.2‰;第Ⅲ阶段占δ^18OH2O为-4.9‰~-14.3‰,δD为-59.0‰~-6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同位素 同位素 氢氧同位素 矿床 凡口 同位素测定 地球化学证据 硫同位素组成 ^208PB 成矿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北MVT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S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光树 燕永锋 +2 位作者 温汉捷 胡瑞忠 张军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49-251,共3页
川-滇-黔接壤地区(SYG)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是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涂光炽,2002)。区域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集中产出了400多个以碳酸盐岩为围岩的铅锌矿床(点),是我国"十一五"以来的重点找矿区带之一,... 川-滇-黔接壤地区(SYG)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是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涂光炽,2002)。区域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集中产出了400多个以碳酸盐岩为围岩的铅锌矿床(点),是我国"十一五"以来的重点找矿区带之一,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铅、锌(银、锗)资源基地。滇东北地区位于SYG中南部,构造上处于SN向小江深断裂带、NW向紫云-垭都深断裂带和NE向弥勒-师宗深断裂带所围成的三角区域内(韩润生等,2012),是SYG铅锌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mvt 滇东北 深断裂 地质特征 资源基地 碳酸盐岩 三角区域 成矿条件 区域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甄世民 祝新友 +6 位作者 李永胜 刘京哲 杜泽忠 公凡影 巩小栋 贾德龙 何鹏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67-468,共2页
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是全球最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该类矿床提供了世界上约27%的铅锌资源(Leach et al.,2005)。国内外学者对于华南MVT铅锌矿床的认识经历了较反复的历史,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中低温岩浆热液成因(郭文魁等,19... 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是全球最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该类矿床提供了世界上约27%的铅锌资源(Leach et al.,2005)。国内外学者对于华南MVT铅锌矿床的认识经历了较反复的历史,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中低温岩浆热液成因(郭文魁等,1960)、同生沉积或沉积-改造矿床(涂光炽,1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有色金属矿床 mvt 密西西比河谷型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口铅锌矿床方解石稀土元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英 王京彬 +1 位作者 祝新友 罗思亮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85-586,共2页
广东凡口铅锌矿发展至今,其矿床成因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矿区内的脉石矿物方解石做了较为系统的取样,对其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测试,以此对矿床的成矿流体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凡口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问题。
关键词 方解石 稀土元素分异 凡口矿床 特征分析 脉石矿物 矿床成因 成矿流体 黄铁矿 广东凡口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贵港—平南MVT型铅锌重晶石矿床含矿岩系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雷良奇 宋慈安 +2 位作者 赵东军 李骏青 马天龙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394-396,共3页
广西贵港-平南铅锌成矿带含矿岩系——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2d),为一套台地碳酸盐岩系。铅锌矿床赋存在D2d中上部泥晶白云岩——局限台地咸化浅滩相沉积岩中。铅锌成矿标志:炭质泥晶白云岩,重晶石(白云石),以及浅水沉积构造(如示底构造、... 广西贵港-平南铅锌成矿带含矿岩系——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2d),为一套台地碳酸盐岩系。铅锌矿床赋存在D2d中上部泥晶白云岩——局限台地咸化浅滩相沉积岩中。铅锌成矿标志:炭质泥晶白云岩,重晶石(白云石),以及浅水沉积构造(如示底构造、溶蚀构造等)。Pb+Zn与Ba密切相关(相关系数为+0.636,线性回归方程式为:Pb+Zn=0.041+2.026Ba)。根据含矿岩系和成矿地质特征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铅锌矿床属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型)铅锌重晶石矿床,与成岩期后流体成矿作用有关;研究区成矿条件有利,找矿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vt重晶石矿床 含矿岩系 广西贵港-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