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二届航空航天几何量计量技术交流会”在青岛举行
1
《工具技术》 2013年第4期66-66,共1页
3月27日,“第二届航空航天几何量计量技术交流会”在青岛召开。来自全国航空航天几何量计量产学研用领域130余人参加会议,就如何加快各种精密光学测量技术、仪器以及方法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促进军工单位和计量测试企业... 3月27日,“第二届航空航天几何量计量技术交流会”在青岛召开。来自全国航空航天几何量计量产学研用领域130余人参加会议,就如何加快各种精密光学测量技术、仪器以及方法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促进军工单位和计量测试企业的紧密合作,提高我国几何量计量技术水平,满足产、学、研、用单位的需求,展开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技术交流会 航空航天 青岛 光学测技术 军工单位 工业领域 国防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热翅片几何量数字化测量技术研究及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阚侃 熊行创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5-401,共7页
为解决换热翅片开窗角度的数字化测量问题,研究了面向换热器智能制造产线的翅片几何量参数测量装置。该装置采用激光轮廓传感器进行非接触测量,对获取的多组原始轮廓数据进行数据剔除和取均值预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逐点求导以识别兴趣... 为解决换热翅片开窗角度的数字化测量问题,研究了面向换热器智能制造产线的翅片几何量参数测量装置。该装置采用激光轮廓传感器进行非接触测量,对获取的多组原始轮廓数据进行数据剔除和取均值预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逐点求导以识别兴趣测量区域,在各兴趣测量区域采用定长逐点步进的方式进行最小二乘拟合运算,选取最优拟合线段进行夹角计算,可自动实现对翅片8个开窗角度及3个长度参数的测量,设计了基于JSON的数据交互格式实现与制造执行系统的数据对接。实验结果表明:装置角度测量最大允许误差(MPE)为±0.5°,具备数字化测量及数据交互能力,测量精度满足企业质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换热翅片 线轮廓处理 开窗角度 数字化测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钢卷尺计量比对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蒋远林 康瑶 +1 位作者 李连福 李建双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2-378,共7页
标准钢卷尺是线纹计量器具检定系统中的三等线纹标准,用于我国大量钢卷尺等带状工作线纹尺的量值传递。为了保障我国标准钢卷尺的量值一致性,并科学评估我国计量机构标准钢卷尺的测量校准能力(CMC),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主导组织了首次全... 标准钢卷尺是线纹计量器具检定系统中的三等线纹标准,用于我国大量钢卷尺等带状工作线纹尺的量值传递。为了保障我国标准钢卷尺的量值一致性,并科学评估我国计量机构标准钢卷尺的测量校准能力(CMC),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主导组织了首次全国标准钢卷尺计量比对(项目编号2019-B-05)。介绍了比对的基本情况、方案及比对结果,分析了比对结果及参比装置,研究了标准钢卷尺校准中关键技术问题及主要误差来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推动标准钢卷尺量值校准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标准钢卷尺 计量比对 校准能力 阿贝误差 尺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标尺桌面型多参数测量系统研究
4
作者 高宏堂 朱彦龙 +5 位作者 程银宝 孙双花 沈雪萍 张旭东 薛靓 汤江文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56-1264,共9页
为适应显微标尺多样化检测需求并降低成本,设计了具备多种瞄准功能的光电显微镜,搭建显微标尺桌面型测量系统。为提高测量精度,基于低成本线性滚珠导轨,研究实现干涉比长的平滑运动方法和小行程干涉比长余弦误差的减小方法;提出光电信... 为适应显微标尺多样化检测需求并降低成本,设计了具备多种瞄准功能的光电显微镜,搭建显微标尺桌面型测量系统。为提高测量精度,基于低成本线性滚珠导轨,研究实现干涉比长的平滑运动方法和小行程干涉比长余弦误差的减小方法;提出光电信号和光电图像融合的测量方法,研究显微图像的处理方法,经计量比对,光电信号测量1 mm显微标尺刻线间距时,与参考值最大差异44 nm,标准不确定度69 nm,归一化偏差绝对值小于1;利用光电图像测量法测量线宽和线间距,结果与参考值一致,可完成光电信号测量法无法实现的测量,具备二维测量特性。研究表明,该显微标尺桌面型测量系统以较低成本发挥了两种测量方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线纹尺 显微标尺 融合显微镜 图像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针式表面形貌测量仪探针几何特性引起的失真机理与识别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康 皮磊 +2 位作者 张树 张诗涵 施玉书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5-331,共7页
触针式表面形貌测量仪广泛应用于表面粗糙度、几何形状和波纹度等参数的测量,但探针与被测表面交互时所产生的卷积效应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失真。通过分析探针几何特性引起的失真机理,将失真按其特性分为典型失真和复杂失真。针对探针球形... 触针式表面形貌测量仪广泛应用于表面粗糙度、几何形状和波纹度等参数的测量,但探针与被测表面交互时所产生的卷积效应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失真。通过分析探针几何特性引起的失真机理,将失真按其特性分为典型失真和复杂失真。针对探针球形针尖和锥角复合效应引起的失真现象,提出了一种复杂失真的多模态识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形貌测量仪单模态识别典型失真的限制,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形貌测量结果中的复杂失真,同时对测量结果提供可信度解释,为测量结果中失真数据的准确识别和还原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探针 几何特性 失真 表面形貌 多模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正弦表面粗糙度样板的模型化测量与表征方法
6
作者 梁志国 甘晓川 梁家奕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00-1306,共7页
针对正弦表面粗糙度样板的参数标定,提出了一种模型化测量方法,以多周期总体最小二乘拟合方法给出总体幅度、周期、失真度等总体性指标参量,并进行偏差失真的规律总结分析,以及偏差失真的峰值定位;以单周波正弦最小二乘拟合方法给出局... 针对正弦表面粗糙度样板的参数标定,提出了一种模型化测量方法,以多周期总体最小二乘拟合方法给出总体幅度、周期、失真度等总体性指标参量,并进行偏差失真的规律总结分析,以及偏差失真的峰值定位;以单周波正弦最小二乘拟合方法给出局部幅度、周期、失真度等局部指标参量,并以滑动模型方式给出局部指标参量的变化情况,用于均匀度分析和统计特性分析。在正弦表面粗糙度样板上的一组真实实验结果,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可用于正弦表面粗糙度样板的参量定标和质量改进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表面粗糙度 样板 最小二乘拟合法 检定 校准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环形锻件外形尺寸激光测量点云简化算法研究
7
作者 张玉存 齐鹏博 付献斌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31-1336,共6页
环锻件的外部尺寸是保障其加工质量的关键因素。然而,三维激光扫描仪生成的环锻件点云模型存在数据量大、点云网格质量较低的问题,这可能导致环锻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形状与尺寸误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alabi流参数化和改进... 环锻件的外部尺寸是保障其加工质量的关键因素。然而,三维激光扫描仪生成的环锻件点云模型存在数据量大、点云网格质量较低的问题,这可能导致环锻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形状与尺寸误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alabi流参数化和改进二次误差度量(quadric error metrics,QEM)的网格简化算法,该算法利用Calabi流参数化的保角保形特点,将三维模型映射到二维平面,获得点云的参数化坐标,并利用参数化坐标拓展顶点维度,改进QEM算法,实现了点云模型的简化。通过实验验证,在简化率为50%、75%和98%的情况下,所提算法仍能够有效保留高曲率区域的细节特征,且简化后的点云模型能够保持良好的边界特征。精度实验中,当简化比率达到98%时,测量尺寸误差的最大值为0.4 mm,能够满足工业制造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环形锻件 外形尺寸测 激光测点云 点云精简 二次误差度 Calabi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监测测量机器人在线计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娟娟 张鑫 +1 位作者 郭若成 胡俊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7-454,共8页
测量机器人作为地铁监测的主流设备,其量值溯源存在较大困难,急需建立一套可行的校准方案。通过结合测量机器人的实际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在线计量校准方法,确立了ATR测角分辨力、测距分辨力和空间距离测量误差3个关键技术指标。然后以... 测量机器人作为地铁监测的主流设备,其量值溯源存在较大困难,急需建立一套可行的校准方案。通过结合测量机器人的实际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在线计量校准方法,确立了ATR测角分辨力、测距分辨力和空间距离测量误差3个关键技术指标。然后以分辨力检验台和长度标尺配合球棱镜为标准装置,确定了具体的校准方法,并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最后,通过模拟实验和对武汉地铁监测4台设备进行在线校准,准确反映出了不同设备的技术性能,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或可为所有测量机器人的ATR功能校准提供一种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地铁监测 机器人 ATR 在线计量 MCM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量型微米级X射线坐标测量机空间分辨力标准器的研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云祥 王震 +7 位作者 施玉书 胡佳成 谭浩晨 方丹 付晨 黄红平 孙宝俊 王俊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80-1486,共7页
针对现有计量型X射线坐标测量机空间分辨力标准器无法溯源的问题,研发了新型可溯源的空间分辨力标准器,并对其校准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首先,基于线对卡法,利用光刻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工艺研制了可定期溯源栅格标准器。然后,... 针对现有计量型X射线坐标测量机空间分辨力标准器无法溯源的问题,研发了新型可溯源的空间分辨力标准器,并对其校准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首先,基于线对卡法,利用光刻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工艺研制了可定期溯源栅格标准器。然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实现了标准器的量值溯源,得到标准器的栅格周期为4~40μm,结果的均匀性可达0.1%,满足目前计量型X射线坐标测量机空间分辨率溯源需求。最后,采用3D打印技术设计制备可拆卸的封装保护结构,便于标准器在产业中推广使用。上述方法有利于改善X射线坐标测量机等仪器的校准工作,提升现阶段的精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X射线坐标测 射线空间分辨力 标准器 值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溯源光栅的高精度位移测量系统研究及不确定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启元 施玉书 +3 位作者 张树 史舟淼 王康 胡佳成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9,共9页
通过构建以光栅栅距校准值作为栅距量值的可溯源光栅位移测量系统,实现量值从米定义到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的传递。分析了光栅与读数头之间的对位误差对栅距和干涉信号对比度的影响。并进行系统的静态稳定性实验和与激光干涉仪的位移测量... 通过构建以光栅栅距校准值作为栅距量值的可溯源光栅位移测量系统,实现量值从米定义到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的传递。分析了光栅与读数头之间的对位误差对栅距和干涉信号对比度的影响。并进行系统的静态稳定性实验和与激光干涉仪的位移测量一致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可溯源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的短期稳定性为3.35 nm,长期稳定性优于70 nm;系统与激光干涉仪对不同行程位移的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10μm和500μm位移范围内的各测量点处,测量平均值误差的绝对值分别不超过0.07%和0.013%。最后分析系统测量不确度的主要来源,并评定系统对10μm位移测量的不确定度,结果显示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83%(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可溯源光栅 光栅位移测系统 对位误差 激光干涉仪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光束单模光纤耦合效率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11
作者 王艺轩 郭斌 +2 位作者 刁晓飞 胡晓峰 罗哉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64-1370,共7页
为了定量分析高斯光-单模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因素,基于高斯光束和单模光纤的耦合原理设计了一套光纤耦合光学系统方案。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单模光纤耦合效率的数学表达式,利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对所设计的光学耦合系统方案进行了详细的... 为了定量分析高斯光-单模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因素,基于高斯光束和单模光纤的耦合原理设计了一套光纤耦合光学系统方案。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单模光纤耦合效率的数学表达式,利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对所设计的光学耦合系统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分析,定量评估了透镜焦距、光束与透镜间的夹角、以及光纤端面与透镜焦点间的相对位置偏差等关键参数对耦合效率的影响。实验验证了仿真数据的准确性,在透镜理想焦距为11 mm的条件下,在理想焦距的0.28至1.67倍变化范围内,光纤耦合效率能够保持在一个较优的水平。角度误差对耦合效率的影响极为显著,轴向误差的容忍度比径向误差大一个数量级,为高斯光束与单模光纤耦合效率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高斯光束 单模光纤 耦合效率 光学系统 ZEMAX 角度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三维尺寸测量机台阶球板标准器的研制及应用
12
作者 谭浩晨 胡佳成 +3 位作者 施玉书 皮磊 宋金城 杜德渝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3-822,共10页
针对X射线三维尺寸测量机传统标准器存在的空间限制与测量稳定性问题,对台阶球板标准器的研制及校准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模型仿真结合响应面优化设计了标准器的基座模型,基于聚类算法搭载GUI界面建立了标准器的空间布点模型,研制... 针对X射线三维尺寸测量机传统标准器存在的空间限制与测量稳定性问题,对台阶球板标准器的研制及校准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模型仿真结合响应面优化设计了标准器的基座模型,基于聚类算法搭载GUI界面建立了标准器的空间布点模型,研制了用于三维尺寸测量的台阶球板标准器;其次,采用F25微纳坐标测量机进行了标准器的量值溯源,得到其100 mm量值下的不确定度优于1.5μm;最后,通过测量实验完成了X射线三维尺寸测量机(METROTOM 1500)的示值校准,对于测量结果,采用GUM法、蒙特卡洛法与一致性因子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及量传溯源结果验证,结果显示:在20~100 mm的量程内,被测X射线三维尺寸测量机的不确定度U(l_(sd))=(0.83+0.03L)μm,k=2,一致性因子E_(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尺寸校准 X射线三维尺寸测 值传递 溯源 不确定度评定 台阶球板标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传感器阵列对野外测距精度影响的定量研究
13
作者 宋淑妤 缪东晶 +4 位作者 蔡晋辉 王德利 刘晓东 唐小聪 李建双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41-1249,共9页
温度是影响野外激光测距精度的关键参数。为定量评估其影响并提供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依据,依托野外基线场传感器网络,以60个传感器平均温度为参考,采用传感器均匀增量加密温度补偿法,将传感器的数量从1个逐步增加到33个的平均温度代表全... 温度是影响野外激光测距精度的关键参数。为定量评估其影响并提供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依据,依托野外基线场传感器网络,以60个传感器平均温度为参考,采用传感器均匀增量加密温度补偿法,将传感器的数量从1个逐步增加到33个的平均温度代表全线温度对温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传感器数量增加,测距误差均值减少98.2%,标准偏差降低93.7%;温度测量不确定度从0.89℃降至0.05℃,减少94.4%,测距测量不确定度从1 091μm降至64μm,减少94.2%。研究表明,在温度稳定时段作业基础上提高传感器采集密度,可提高温度数据准确性与稳定性、降低测距误差。研究结果可为经济布设温度传感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大长度测 测距精度 温度测 传感器阵列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干涉测量的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精度补偿方法
14
作者 高磊 任子啸 +3 位作者 刘志华 王春蔓 孔明 蔡晨光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3-829,共7页
精度补偿能够在不增加制造成本的前提下提升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运动精度。然而,传统的精度补偿方法依赖多维坐标/位姿测量系统,测量精度有限,难以实现高精度补偿。为了提高并联机器人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干涉测量的高精度补偿方法... 精度补偿能够在不增加制造成本的前提下提升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运动精度。然而,传统的精度补偿方法依赖多维坐标/位姿测量系统,测量精度有限,难以实现高精度补偿。为了提高并联机器人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干涉测量的高精度补偿方法,通过提高测量精度提升精度补偿能力。建立了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相对误差模型,利用一维激光干涉仪测量终端平台的相对距离,构建误差损失函数,通过结合优化算法实现降维误差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将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位置均方根误差从19.74μm降低至3.82μm,精度提升了约8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并联机器人 精度补偿 一维测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切层的非封闭结构光三维体积测量
15
作者 廖司鼎 黄和平 +4 位作者 张小科 代作晓 张世圆 吴红艳 陈辉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37-1347,共11页
使用常规切片法进行三维点云体积测量时,点云投影至切平面的高度(切层厚度)固定会导致体积测量结果不准确。因此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切层厚度的非封闭三维体积测量方法。首先通过Ransac平面拟合将三维点云从相机坐标系转换为世界坐标系,... 使用常规切片法进行三维点云体积测量时,点云投影至切平面的高度(切层厚度)固定会导致体积测量结果不准确。因此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切层厚度的非封闭三维体积测量方法。首先通过Ransac平面拟合将三维点云从相机坐标系转换为世界坐标系,确定切片位置后,通过迭代内边界法,搜索初始切层厚度下的切片点云内边界并计算其面积。随后引入面积比值作为自适应阈值条件,对切层厚度线性梯度增长,得到此处切片的最大切层厚度与最终内边界面积,实现切层厚度的自适应。最后累加各切片间台体体积得到非封闭三维点云总体积。采用2种类别的13组数据对比所提算法与基线算法的体积测量准确度,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测量准确度优于基线算法,相对误差最低为0.09%,最高为1.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体积测 自适应切层厚度 非封闭三维点云 结构光 切片点云内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干涉仪同步测量的动态校准装置 被引量:5
16
作者 任瑜 胡晓磊 +2 位作者 郭志敏 傅云霞 张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9-355,共7页
为满足时变几何量的瞬时动态测试需求,研制了一种基于激光干涉仪同步测量的动态校准装置。该装置采用直线运动导轨和运动发生器、长度标准器激光干涉仪,以基于GNSS驯服时钟的同步触发器实现同步测量并确保时间准确稳定,并使用动态校准... 为满足时变几何量的瞬时动态测试需求,研制了一种基于激光干涉仪同步测量的动态校准装置。该装置采用直线运动导轨和运动发生器、长度标准器激光干涉仪,以基于GNSS驯服时钟的同步触发器实现同步测量并确保时间准确稳定,并使用动态校准软件实现控制一体化。经综合分析激光干涉仪的最大允许误差、直线运动导轨的直线度、环境因素、触发信号间时延及激光干涉仪测量时延等因素,该装置的长度示值的测量不确定度为Q[1.8μm,3×10^(-7)L](k=2)。与同型号激光干涉仪的比对实验和激光跟踪仪瞬时长度测试实验,证明了不确定度评定的合理性以及该装置在瞬时动态准确度测试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动态校准 激光干涉仪 同步测 大尺寸测 时变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核燃料组件几何轮廓校准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安斌 高廷 +1 位作者 曹铁泽 乔磊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6-502,共7页
针对标准核燃料组件竖直状态下几何参数溯源需求,研制了一种标准核燃料组件几何轮廓校准装置。该装置以空间坐标测量为理念,利用多路接触式传感器作为轮廓测量采集单元,结合测量工作台高度位置获得轮廓坐标。通过直线度及扭转度测量与... 针对标准核燃料组件竖直状态下几何参数溯源需求,研制了一种标准核燃料组件几何轮廓校准装置。该装置以空间坐标测量为理念,利用多路接触式传感器作为轮廓测量采集单元,结合测量工作台高度位置获得轮廓坐标。通过直线度及扭转度测量与误差补偿,进一步提高了几何轮廓测量精度;并使用集成运动控制和专用测量软件,实现了标准核燃料组件几何轮廓参数(直线度、扭转度、垂直度、平行度)的自动检测。通过分析及实验验证,几何轮廓参数中直线度和平行度测量标准不确定度为0.01 mm,扭转度测量标准不确定度为0.007 mm,垂直度测量标准不确定度为0.017 mm,说明该装置能够满足标准核燃料组件的溯源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核燃料组件 几何轮廓 校准 直线度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几何参数标定误差模型对定位精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东霞 唐颖 +2 位作者 李国成 温秀兰 钱夔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8-1114,共7页
机器人几何参数误差是影响机器人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几何参数标定能够有效提高机器人定位精度。为了解决机器人在标定过程中的奇异性问题,采用改进的Denavit-Hartenberg(MDH)方法建立机器人几何参数模型,根据微分误差原理分别建... 机器人几何参数误差是影响机器人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几何参数标定能够有效提高机器人定位精度。为了解决机器人在标定过程中的奇异性问题,采用改进的Denavit-Hartenberg(MDH)方法建立机器人几何参数模型,根据微分误差原理分别建立了机器人几何参数标定位姿误差和位置误差及姿态误差模型,并通过对几何参数冗余性分析及采用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辨识几何参数误差,研究不同误差模型对机器人定位精度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位姿误差模型对机器人几何参数标定后其末端位置和姿态精度均能提升约75%,适于在有高精度定位要求的机器人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定位精度 机器人 MDH模型 冗余参数 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通风机叶片线激光测量数据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学哲 申瑶 +3 位作者 曹艾 王彦昕 花忠旭 田文宇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0-446,共7页
测量模型的提取是矿用通风机叶片几何变形检测的关键,为了提高叶片测量模型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准则的线激光测量数据优化方法。首先,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实时处理线激光传感器原始测量数据,提高坐标测量精度,为后续模型构建提... 测量模型的提取是矿用通风机叶片几何变形检测的关键,为了提高叶片测量模型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准则的线激光测量数据优化方法。首先,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实时处理线激光传感器原始测量数据,提高坐标测量精度,为后续模型构建提供精准数据;然后,采用三次多项式法、三次B样条法、高阶贝塞尔法分别拟合求解三个测量模型,并基于最小二乘准则评价各模型的显著性水平,从而优选出适合通风机叶片几何特征的测量模型;最后,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次B样条函数构建叶片测量模型可以获得最佳的拟合效果,其显著性评价因子最小(小于0.05),本方法通过数据优化有效提高了叶片测量模型的精度,为后续通风机叶片几何评价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矿用通风机 叶片测 线激光 数据优化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D的分离式长导轨直线度测量方法研究
20
作者 金挺 朱进 +5 位作者 陈挺 郭斌 沈斌 孔明 程银宝 王瑛辉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432,共8页
利用分段拼接测量方法能够将PSD激光准直测量系统测量范围扩大,相较于传统长导轨直线度测量方法,该方法可同时适用于连续型导轨和分离式超长导轨的直线度测量。首先,在(-5~+5) mm测量范围内,通过激光干涉仪分别测得激光准直测量系统的... 利用分段拼接测量方法能够将PSD激光准直测量系统测量范围扩大,相较于传统长导轨直线度测量方法,该方法可同时适用于连续型导轨和分离式超长导轨的直线度测量。首先,在(-5~+5) mm测量范围内,通过激光干涉仪分别测得激光准直测量系统的接收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误差均优于±(1μm+1%H)。然后,在40 m范围内与激光准直测量系统的直线度测量精度进行对比,二者水平方向直线度误差相差0.06 mm,竖直方向直线度误差相差0.13 mm。最后,在70 m分离式超长导轨上,测得水平方向直线度为0.50 mm,竖直方向直线度为0.53 mm。该方法可迅速定位和调整直线度误差极值点位置,能够较为有效地解决分离式超长导轨的直线度装配调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超长导轨 直线度 拼接方法 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