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矢量运算向标量运算转变及其在物理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小虎 郭建友 曹卓良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7-60,共4页
总结物理矢量几何运算转变为标量解析运算的方法,给出其在物理矢量运算中的一些应用,指出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通过该文帮助学生对矢量运算形成一个完整和清晰的认识,增强物理矢量运算的能力.
关键词 标量 矢量 解析运算 几何运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铁路超限货物轮廓计算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雷定猷 王娟 +1 位作者 汤波 张英贵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28期20-25,122,共7页
准确计算铁路超限货物轮廓有力保障货物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是日常运输管理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从微观角度入手,结合面向对象思想,提出以三维实体对象描述、投影和综合为核心的超限货物轮廓计算方法。将超限货物视为独立对... 准确计算铁路超限货物轮廓有力保障货物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是日常运输管理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从微观角度入手,结合面向对象思想,提出以三维实体对象描述、投影和综合为核心的超限货物轮廓计算方法。将超限货物视为独立对象,结合对象特征构造以基本体素分解和几何运算相结合的实体对象描述方法;投影对象后以纵横交替扫描方法对投影进行预处理;通过定义交点序列、内外边等概念,设计了以交点确定和边属性判断为主体的投影综合算法。面向对象的超限货物轮廓计算方法在理论上有保证,拟合实际,有效避免遗漏隐藏超限点,准确反映货物的空间几何形态。算例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货物轮廓 对象 几何运算 纵横交替扫描 内外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象的直线上区段综合限界计算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雷定猷 王娟 汤波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276-3279,3288,共5页
从微观角度入手,结合面向对象思想,提出以三维实体对象描述、投影和综合为核心的直线上区段综合限界计算方法。将桥梁、隧道、其他建筑物或设备等控制物视为独立对象,结合对象特征构造以基本体素分解与几何运算相结合的实体对象描述方法... 从微观角度入手,结合面向对象思想,提出以三维实体对象描述、投影和综合为核心的直线上区段综合限界计算方法。将桥梁、隧道、其他建筑物或设备等控制物视为独立对象,结合对象特征构造以基本体素分解与几何运算相结合的实体对象描述方法;沿线路纵向投影对象,并以纵横交替扫描对投影进行预处理,刻画对象对综合限界的控制形态;通过定义交点序列、内外边等概念,设计了以交点确定和边属性判断为主体的投影对象综合算法。面向对象区段综合限界计算方法在理论上与实际拟合准确,有效地避免了遗漏隐藏控制点,准确反映控制物的空间几何形态。算例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段综合限界 对象 几何运算 纵横交替扫描 内外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宏程序在数控刀具磨床上的应用
4
《工具技术》 2014年第9期I0011-I0011,共1页
常见的CAD/CAM软件主要讨论用切削刀具加工毛坯。而数控刀具磨床应用软件则探讨的是如何用不同形状的砂轮磨削不同形状刀具的不同部分。国外成熟的刀具磨削应用软件价格昂贵,因此很多国内的机床生产厂家选择不购买应用软件,而用宏程... 常见的CAD/CAM软件主要讨论用切削刀具加工毛坯。而数控刀具磨床应用软件则探讨的是如何用不同形状的砂轮磨削不同形状刀具的不同部分。国外成熟的刀具磨削应用软件价格昂贵,因此很多国内的机床生产厂家选择不购买应用软件,而用宏程序来编写标准刀具的磨削程序。但是,复杂而重复的几何运算并不是一般的宏程序所能应对的,德铭纳公司开发了一种扩展的数控宏程序来解决编写刀具磨削程序中所遇到的几何运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宏程序 刀具磨床 应用软件 CAD/CAM软件 砂轮磨削 几何运算 刀具加工 软件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metric precision evaluation methodology of multiple reference station network algorithms
5
作者 李显 吴美平 +1 位作者 张开东 黄杨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期134-141,共8页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real time kinematic (RTK) network algorithms without applying actual measurements, a new method called geometric precision evaluation methodology (GPEM) based on covariance analysis was ...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real time kinematic (RTK) network algorithms without applying actual measurements, a new method called geometric precision evaluation methodology (GPEM) based on covariance analysis was presented. Three types of multiple reference station interpolation algorithms, including partial derivation algorithm (PDA), linear interpolation algorithms (LIA) and least squares condition (LSC) we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he geometric dilution of precision (GDOP) was defined to describe the influence of the network geometry on the interpolation precision, and the different GDOP expressions of above-mentioned algorithms were deduced. In order to compare geometric precision characteristics among different multiple reference station network algorithms, a simulation was conducted, and the GDOP contours of these algorithms were enumerated. Finally, to confirm the validation of GPEM,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using data from Unite State 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 (US-CORS), and the precision performances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real test data and GPEM,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GPEM generates very accurate estim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the real data 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 DGPS algorithms geometric precision evaluation covariance analysis partial derivation algorithm linearinterpolation algorithm least squares collo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