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频角位移数据的卫星平台颤振检测与影像几何质量补偿 被引量:4
1
作者 胡堃 黄旭 +1 位作者 张永军 尤红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25-1531,共7页
随着对地观测卫星成像分辨率和在轨机动性能的提升,卫星平台姿态的高频颤振对成像几何质量的影响更加显著。鉴于传统的基于分时成像数据的颤振检测和补偿方法具有密集匹配计算量大,误差干扰程度高和无法分解各旋角方向的颤振量等缺点。... 随着对地观测卫星成像分辨率和在轨机动性能的提升,卫星平台姿态的高频颤振对成像几何质量的影响更加显著。鉴于传统的基于分时成像数据的颤振检测和补偿方法具有密集匹配计算量大,误差干扰程度高和无法分解各旋角方向的颤振量等缺点。该文以国产遥感系列光学卫星搭载的高频角位移设备为例,研究基于角位移高频测姿数据的直接颤振检测方法和影像几何质量补偿方法。其中包括角位移数据的加窗FIR滤波预处理,在俯仰、翻滚和偏航方向随时间变化的颤振曲线分布规律分析,以及基于角位移数据的影像直接定位补偿。将高频颤振补偿应用于卫星平台的姿态复原和基于严格成像几何模型的几何纠正解算。采用北京地区遥感系列光学卫星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能够显著地改善高频颤振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有效地提高颤振补偿后卫星影像的内部几何质量,其中长度变形精度提高了0.5个像素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摄影测量 角位移数据 高频颤振检测 直接定位补偿 几何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姿态误差对TDICCD相机成像几何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巫兆聪 杨帆 +2 位作者 巫远 朱军 韩杏子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研究卫星平台姿态误差对TDICCD相机成像几何质量的影响有助于提出姿态指标设计要求以提高相机几何成像质量,以像点位移为中间参量,研究平台姿态误差和成像几何质量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基于平台姿态误差引起的像移速度、偏流角和积分时... 研究卫星平台姿态误差对TDICCD相机成像几何质量的影响有助于提出姿态指标设计要求以提高相机几何成像质量,以像点位移为中间参量,研究平台姿态误差和成像几何质量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基于平台姿态误差引起的像移速度、偏流角和积分时间等成像参数误差分析,结合严密几何成像模型推导像点位移的误差模型,建立从像点位移量到相邻像元间角度畸变、长度畸变、像元分辨率和定位误差等几何质量指标的定量模型,构建从平台姿态误差到相机成像几何质量指标的完整定量分析链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偏航角姿态误差是影响成像几何质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姿态误差 像移 成像几何质量 TDICCD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QG──车身几何质量晴雨表 被引量:3
3
作者 唐大庆 郭轶群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24-26,共3页
车身IQC是评定钣金零件、分总成及总成的几何尺寸一致性的一种评定工具,车身IQC值的大小及波动范围是衡量车身焊接总成几何尺寸质量的2个重要数据。介绍IOC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富康系列车身的 IQG水平的分析,指出IOC... 车身IQC是评定钣金零件、分总成及总成的几何尺寸一致性的一种评定工具,车身IQC值的大小及波动范围是衡量车身焊接总成几何尺寸质量的2个重要数据。介绍IOC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富康系列车身的 IQG水平的分析,指出IOC的影响因素,并从调整基准、降低高值测量点的扣分值、改进测量工艺三方面对IQC升高问题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IQG 几何质量 质量控制 测量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质量指数”应用分析
4
作者 桂定一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5-17,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几何质量指数的基本含义,分析了几何质量指数的特性,针对商用车车身各邻接件之间装配间隙,分析了它的应用设计要点,提出了它的应用方案框架。
关键词 车身几何质量指数 分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质量特性的统计控制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逢余 马义中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80-483,共4页
采用常规控制图的基本假设是生产过程的输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在实际生产中,虽然生产过程的某些质量特性(如形状与位置等几何质量特性)也呈现正态分布,但由于测量工具及这些特性自身的特殊性,测量数据通常呈现出以目标值为折叠点... 采用常规控制图的基本假设是生产过程的输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在实际生产中,虽然生产过程的某些质量特性(如形状与位置等几何质量特性)也呈现正态分布,但由于测量工具及这些特性自身的特殊性,测量数据通常呈现出以目标值为折叠点的折叠正态分布,这就无法应用常规的统计控制技术。为了解决这种情况下的质量控制问题,本文分析了形状与位置等几何质量特性测量过程中的特殊性,以及测量数据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评价工序能力的方法,构造了相应的控制图,并设计了相应的中文软件。实证结果表明:该软件既简单又实用,能适用于大部分形状和位置质量特性的质量控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正态分布 统计控制 几何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3D打印混凝土挤出条带几何质量检测
6
作者 郭如意 周建刚 +3 位作者 崔维久 张馨月 韩琪 王胜 《建筑施工》 2023年第11期2326-2329,2333,共5页
挤出条带的几何质量是3D打印混凝土打印性能的关键评价指标,当前挤出条带的几何质量检测仍依赖于观察法,尚未实现智能化分析。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挤出条带几何质量检测及量化方法。通过设计实体打印,利用固定在打印喷嘴... 挤出条带的几何质量是3D打印混凝土打印性能的关键评价指标,当前挤出条带的几何质量检测仍依赖于观察法,尚未实现智能化分析。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挤出条带几何质量检测及量化方法。通过设计实体打印,利用固定在打印喷嘴上的摄像头对打印条带的图像进行采集,开发Open CV程序实现对条带边缘线的分割提取,并借助条带边缘的曲率和宽度指标对挤出条带几何质量进行分类,依据流动性状况将挤出条带几何质量划分为3种等级,据此判定材料挤出性能,试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不同流动性挤出条带几何质量的自动化检测,有助于推进3D打印混凝土检测的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图像处理技术 挤出条带 几何质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强震对地球质量几何的影响
7
作者 刘延柱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112,共2页
根据报导数据,对日本大地震可能引起地球质量几何的变化作数值估算.
关键词 地震 质量几何 刚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三号卫星图像质量指标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5
8
作者 赵良波 李延 +3 位作者 张庆君 刘杰 袁新哲 陈琦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23,共6页
图像质量指标是衡量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成像能力及定量化应用水平的重要指标。在进行高分三号(GF-3)卫星总体设计时,根据海洋、减灾、水利、气象等应用领域的需求,提出了能够兼顾各行业用户典型应用及定量化反演的图像性能要求,确定... 图像质量指标是衡量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成像能力及定量化应用水平的重要指标。在进行高分三号(GF-3)卫星总体设计时,根据海洋、减灾、水利、气象等应用领域的需求,提出了能够兼顾各行业用户典型应用及定量化反演的图像性能要求,确定了几何质量指标和辐射质量指标2类共13项图像质量指标,分析了卫星平台、SAR载荷、空间传输、地面定标及处理等各项因素对图像质量指标的影响,总结了通过卫星总体设计保证各项图像质量指标的方法及手段。GF-3卫星的在轨测试及业务化运行,验证了图像质量指标的符合性,可为后续SAR卫星的研制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三号卫星 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质量指标 几何质量 辐射质量 分块自适应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壳装药接触爆炸冲量计算的几何分析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德义 杨基明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4,共6页
通过几何分析方法得出无壳装药接触爆炸冲量的计算公式并和已有的计算公式进行了对比,指出现行计算公式存在的缺陷。通过瞬态爆轰假设,从理论上分析了现有公式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几何分析的方法得出的计算公式能较好地符合实际。
关键词 无壳装药 接触爆炸 冲量 计算 几何分析法 质量几何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视投影和平行线信息的立面纹理快速纠正问题
10
作者 王冬 卢秀山 刘凤英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64-66,共3页
介绍了基于建筑物上平行线和透视投影理论进行建筑立面纹理快速纠正的算法思想,分析了影响图像几何质量的因素。通过多组实验数据,对基于此算法快速纠正的纹理图像进行了几何质量评定,并建立了高精度的三维模型。
关键词 纹理 平行线 快速纠正 几何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寸工程中标准和测量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11
作者 李明 苏志勇 韦庆玥 《汽车工艺师》 2021年第5期18-23,共6页
详细介绍了支撑产品几何质量的最新标准化体系,包括ISO和ASME标准体系,其中包括现代公差设计的理念、思路、方法和工具,及其在工业4.0中的地位。并提出了我国产品几何质量提升的途径。
关键词 产品几何质量 GPS&V G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E ON FORMULATION OF GEOMETRIC PROPERTIES OF A POLYNOMIAL SYSTEM
12
作者 郦志新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2年第2期203-207,共5页
This note shows that when studying geometric pro perties, a polynomial system is defined as a line field on a projective space such that its singular set has co dimension at least 2. By this definition, the concept ... This note shows that when studying geometric pro perties, a polynomial system is defined as a line field on a projective space such that its singular set has co dimension at least 2. By this definition, the concept of the degree of a polynomial system does not coincide with the usual one. The usual degenerate polynomial system of degree n+1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system of degree n . Note that the definition is independent coordinate system. And, by this definition, some geometric properties concerning polynomial vector fields turn out to be evid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nomial vector fields line fields geome tric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陕蒙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团聚体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鸿涛 郑纪勇 +2 位作者 李高亮 马章怀 杨凯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7-143,共7页
为了探究风化煤和砒砂岩添加对晋陕蒙矿区排土场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在晋陕蒙矿区建立了沙黄土(L)、沙黄土+砒砂岩(LS)、沙黄土+风化煤(LW)和沙黄土+风化煤+砒砂岩(LSW)4种新构土体。4年后通过干筛法和湿筛法测定土壤团聚体组成,分析... 为了探究风化煤和砒砂岩添加对晋陕蒙矿区排土场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在晋陕蒙矿区建立了沙黄土(L)、沙黄土+砒砂岩(LS)、沙黄土+风化煤(LW)和沙黄土+风化煤+砒砂岩(LSW)4种新构土体。4年后通过干筛法和湿筛法测定土壤团聚体组成,分析了新构土壤的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在沙黄土中添加砒砂岩和风化煤能够增加力稳性团聚体中<0.25 mm的含量,提高水稳性团聚体土壤粒径的平均质量直径与几何平均质量直径,减小土壤分形维数,分别达到0.843、0.751 mm和2.803。LSW具有最高的有机质含量(21.45 g·kg^-1)和水稳性团聚体数量(60.41%),团聚体破损率(30.85%)达到最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晋陕蒙矿区排土场沙黄土中添加风化煤与砒砂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结构稳定性。而单独添加风化煤后,虽然大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但是却降低了土壤稳定性。研究阐明了添加风化煤和砒砂岩对矿区新构排土场土壤团聚体的影响,对土壤质地恢复和水土保持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稳定性团聚体 平均质量直径 几何平均质量直径 分形维数 土壤有机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timating the Operation Status of Steam Cracking Furnace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with Combustion Models 被引量:3
14
作者 Zhou Xianfeng Yang Yuanyi +2 位作者 Wang Guoqing Zhang Lijun Liu Yi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2年第4期52-63,共12页
An accurate and complete geometric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simulate the combustion, flow and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in the radiant section of the steam cracking furnace. Simulation of flow and radiation status has u... An accurate and complete geometric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simulate the combustion, flow and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in the radiant section of the steam cracking furnace. Simulation of flow and radiation status has utilized the standard k-ε model and P1 model. The finite-rate/eddy-dissipation (finite-rate/ED) combustion model and non-premixed combustion model were both used to simulate accurately the combustion and the operation status of the steam cracking furnace. Three different surfaces of the steam cracking furnace were obtained from the simulation, namely:the flue gas temperature field of the entrance surface in long flame burners, the central surface location of tubes, and the crossover section surface.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e flue gas temperature and the mass concentration fraction of these different surfaces in the steam cracking furnace can also be obtained by the simula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the two combustion models, estimated the operation status of the steam cracking furnace, and reported that the finite-rate/ED model is appropriate to simulate the steam cracking furnace by comparing key simulation data with actual test data. This work has also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imulating and operating the steam cracking furn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am cracking furnace operation status combustion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flue g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geometric Model for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of an Acoustic Vector Field in Surface-generated Noise 被引量:4
15
作者 Yiwang Huang (1) huangyiwang@hrbeu.edu.cn Qunyan Ren (12) Ting Li (3)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2年第1期119-125,共7页
Spatial correlation of sound pressure and particle velocity of the surface noise in horizontally stratified media was demonstrated, with directional noise sources uniformly distributed on the ocean surface. In the eva... Spatial correlation of sound pressure and particle velocity of the surface noise in horizontally stratified media was demonstrated, with directional noise sources uniformly distributed on the ocean surface. In the evaluation of particle velocity, plane wave approximation was applied to each incident ray. Due to the equivalence of the sound source correlation property and its directivity, solutions for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of the field were transformed in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oherent function generated by a single directional source. As a typical horizontally stratified media, surface noise in a perfect waveguide was investigat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given by normal mode and geometric models show satisfactory agreement. Also, the normalized covariance between sound pressure and the vertical component of particle velocity is proportional to acoustic absorption coefficient, while that of the surface noise in semi-infinitely homogeneous space is ze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correlation sound pressure and particle velocity surthce noise stratitied media ray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