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控滚齿机几何误差补偿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韩江 王国权 +2 位作者 夏链 田晓青 吴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65-869,943,共6页
文章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建立了数控滚齿机几何误差模型,并对其进行解耦得到了各轴独立的误差补偿量;通过激光干涉仪的12线法辨识出了数控滚齿机移动轴的几何误差元素,针对滚齿机的特殊结构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球杆仪的旋转轴几何误差元素辨... 文章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建立了数控滚齿机几何误差模型,并对其进行解耦得到了各轴独立的误差补偿量;通过激光干涉仪的12线法辨识出了数控滚齿机移动轴的几何误差元素,针对滚齿机的特殊结构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球杆仪的旋转轴几何误差元素辨识方法,并结合自主开发的滚齿数控系统提出了几何误差补偿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滚齿机 几何误差模型 误差辨识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成形砂轮磨齿机床几何误差分析与函数补偿法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清艳 韩江 +1 位作者 张魁榜 夏链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144-3149,共6页
以QCYK7332A数控成形砂轮磨齿机为例,对机床误差进行了分析。应用多体系统理论以及齐次坐标变换建立了几何误差模型,得到了此模型下砂轮尖的6个自由度误差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以机床B轴为例,说明了运动轴误差转化到磨具上,从而引起所加... 以QCYK7332A数控成形砂轮磨齿机为例,对机床误差进行了分析。应用多体系统理论以及齐次坐标变换建立了几何误差模型,得到了此模型下砂轮尖的6个自由度误差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以机床B轴为例,说明了运动轴误差转化到磨具上,从而引起所加工齿轮的齿距、齿形、压力角等误差。为了减小误差,提出了函数补偿法,并以测量机床的X轴角度误差为例,说明机床误差预测以及实时误差补偿的过程,为提高数控成形砂轮磨齿机精度、减小机床的几何误差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成形砂轮磨齿机 几何误差模型 函数补偿法 误差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成形砂轮磨齿机床几何误差建模与补偿 被引量:6
3
作者 韩江 杨清艳 +1 位作者 张魁榜 夏链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85-1588,1609,共5页
文章以QCYK7332A数控成形砂轮磨齿机为例,对机床误差进行了分析,利用齐次坐标变换建立了空间误差数学模型;针对几何误差模型提出了一种对机床误差进行预测以及实时误差补偿的方法,并用Ren-ishaw激光干涉仪测量机床的x轴角度误差,说明机... 文章以QCYK7332A数控成形砂轮磨齿机为例,对机床误差进行了分析,利用齐次坐标变换建立了空间误差数学模型;针对几何误差模型提出了一种对机床误差进行预测以及实时误差补偿的方法,并用Ren-ishaw激光干涉仪测量机床的x轴角度误差,说明机床误差预测以及实时误差补偿的过程,为提高数控成形砂轮磨齿机精度和减少机床的几何误差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成形砂轮磨齿机 几何误差模型 Renishaw激光干涉仪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摆角头五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建模及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范晋伟 罗建平 +2 位作者 蒙顺政 李伟 雒驼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6,共3页
研究带摆角头五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建模方法及误差补偿技术。基于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阐述带摆角头五轴数控机床的拓扑结构及其低序体阵列,建了五轴差模型。根据该误差模型研究了带摆角头五轴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软件补偿计算方法,分别... 研究带摆角头五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建模方法及误差补偿技术。基于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阐述带摆角头五轴数控机床的拓扑结构及其低序体阵列,建了五轴差模型。根据该误差模型研究了带摆角头五轴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软件补偿计算方法,分别建立理想条件与实际条件下刀具路线、数控指令及刀具轨迹三者间的相互映射关系,给出数控指令修正值的具体算法及迭代计算求解终止判别条件,通过该方法可获得修正后的数控指令,从而解决软件误差补偿的关键问题该补偿方法直接、简明,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角头 五轴数控机床 多体系统 几何误差模型 软件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力-几何误差的PSO-SVM建模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洪涛 耿金华 +2 位作者 丁小瑞 喻曹丰 禹斌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5-330,共6页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建模精度,改进补偿效果,先用测力环等仪器模拟施加并测量机床主切削力,再用激光干涉仪同步测量机床俯仰角和偏摆角误差.根据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tm optimization,PSO)优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mac...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建模精度,改进补偿效果,先用测力环等仪器模拟施加并测量机床主切削力,再用激光干涉仪同步测量机床俯仰角和偏摆角误差.根据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tm optimization,PSO)优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machine,SVM)的相应参数,并以实际测量数据进行训练,从而建立了PSO-SVM力-几何误差预测模型.实际试验表明,PSO-SVM误差预测模型输出的偏摆角误差预测值与实测数据的最大差值仅为0.6μrad,俯仰角误差预测值与实测数据的最大差值仅为0.21μrad,远小于利用BP神经网络以及常规方法优化的SVM所建立的力-几何误差预测模型的误差,因此该模型可用于数控机床几何误差的高精度实时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PSO-SVM 力-几何误差模型 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齿轮箱的蜗杆砂轮磨齿机几何误差补偿解耦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韩江 张魁榜 +1 位作者 杨清艳 夏链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53-1158,共6页
文章依据蜗杆砂轮磨齿机加工原理,用齐次坐标变换的方法建立了各运动副坐标系间的变换矩阵;基于小误差补偿运动假设,分析了误差运动和补偿运动间的相互关系,对磨齿机各运动副的位置及方向误差补偿运动进行了解耦;根据蜗杆砂轮磨齿机各... 文章依据蜗杆砂轮磨齿机加工原理,用齐次坐标变换的方法建立了各运动副坐标系间的变换矩阵;基于小误差补偿运动假设,分析了误差运动和补偿运动间的相互关系,对磨齿机各运动副的位置及方向误差补偿运动进行了解耦;根据蜗杆砂轮磨齿机各轴的运动特点,进一步就基于电子齿轮箱联动关系的各运动轴补偿进行了解耦;根据解耦推导出蜗杆砂轮磨齿机各运动轴的误差补偿值,在自主研发的蜗杆砂轮磨齿机数控系统平台上进行误差补偿实验,验证了误差补偿算法,提高了蜗杆砂轮磨齿机磨削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 几何误差模型 误差补偿解耦 电子齿轮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滚齿机几何误差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韩江 夏海生 夏链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891-2895,共5页
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对数控滚齿机进行了结构分析,得到了数控滚齿机的拓扑结构;分析研究了相邻体的运动关系,根据相邻体的运动关系,结合数控滚齿机的拓扑结构,得出了数控滚齿机的几何误差模型;对所得到的几何误差模型进行解耦,获得了数控... 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对数控滚齿机进行了结构分析,得到了数控滚齿机的拓扑结构;分析研究了相邻体的运动关系,根据相邻体的运动关系,结合数控滚齿机的拓扑结构,得出了数控滚齿机的几何误差模型;对所得到的几何误差模型进行解耦,获得了数控滚齿机各轴独立的补偿量。研究结果为数控滚齿机几何误差补偿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滚齿机 拓扑结构 几何误差模型 解耦 补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测量及误差补偿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沈斌 邓丽芬 +1 位作者 劳黎露 刘春学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83,共4页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的几何精度,建立了数控机床几何误差的数学模型,选用API公司的XD5LS五维激光干涉仪,依据ISO230-2:2006标准,一次测量同时得到5项几何误差,最后在实际试验中提出针对SINUMERIK 840D系统的三轴数控机床补偿方法。实验数...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的几何精度,建立了数控机床几何误差的数学模型,选用API公司的XD5LS五维激光干涉仪,依据ISO230-2:2006标准,一次测量同时得到5项几何误差,最后在实际试验中提出针对SINUMERIK 840D系统的三轴数控机床补偿方法。实验数据证明:该三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补偿方法简单有效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几何误差模型 激光干涉仪 误差测量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环境下三维重建系统的误差模型分析及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于立君 王辉 +1 位作者 宗明扬 赵玉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1-154,183,共5页
针对实验教学中三维场景重建过程存在的误差扰动问题,在研究不同参数对误差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锥体相交几何误差模型,并利用线-圆投影法对该模型进行简化,以此估计出多摄像机立体视觉系统中由量化误差引起的物点定位误差。仿真实验... 针对实验教学中三维场景重建过程存在的误差扰动问题,在研究不同参数对误差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锥体相交几何误差模型,并利用线-圆投影法对该模型进行简化,以此估计出多摄像机立体视觉系统中由量化误差引起的物点定位误差。仿真实验测试表明,该方法具有模型简单、计算量小等优点,适用于多摄像机视觉系统下场景的三维重建。对该模型的仿真实验由学生在实验室中完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际动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误差 锥体相交几何误差模型 线-圆投影法 多摄像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体理论的极坐标数控铣齿机床几何误差建模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孟鹏 黄筱调 洪荣晶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7-189,共3页
基于多体系统理论,以极坐标数控铣齿机床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机床整机空间几何误差模型。根据建立的几何误差模型,并利用辨识得到的误差数据,可以准确计算出机床的几何误差,为误差补偿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多体系统理论 极坐标 铣齿 几何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坐标数控铣、滚齿复合机床几何误差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春建 黄筱调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36,共5页
以极坐标数控铣、滚齿复合机床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和空间极坐标系建立了机床整机几何误差模型,并得出简化计算模型。利用建立的几何误差模型,可以准确计算出机床的几何误差,为机床误差补偿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极坐标 铣齿 滚齿 复合机床 几何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磨床的几何误差建模与精度分配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继雄 李朋 刘裕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75-178,共4页
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和坐标变换方法,构建某叶片数控磨床的几何误差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其精度分配优化目标函数,使用MATLAB遗传算法对各误差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大多数经验设计变量值得到不同程度的放大,磨床的制造成本得以降低,且优... 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和坐标变换方法,构建某叶片数控磨床的几何误差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其精度分配优化目标函数,使用MATLAB遗传算法对各误差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大多数经验设计变量值得到不同程度的放大,磨床的制造成本得以降低,且优化值均满足预定加工精度,有效地平衡了磨床的加工精度和经济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系统理论 几何误差模型 遗传算法 精度分配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刀杆柔性的球头铣刀数控加工表面误差模型的研究
13
作者 杨胜培 尚振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5-67,122,共4页
通过将刀具的铣削力分解为x、y、z方向的分力,同时考虑刀具本身的柔性,提出了球头刀加工过程表面误差模型。结合加工过程中常用的刀具路径,将实测的切削力应用到误差模型与实际测试得到的误差进行对比,以证实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实验得... 通过将刀具的铣削力分解为x、y、z方向的分力,同时考虑刀具本身的柔性,提出了球头刀加工过程表面误差模型。结合加工过程中常用的刀具路径,将实测的切削力应用到误差模型与实际测试得到的误差进行对比,以证实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实验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头刀 几何误差模型 刀具路径 表面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齿轮铣齿机主轴刀盘部件装配误差建模与优化设计
14
作者 罗静 杜建超 梁梦洋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9-138,共10页
首先基于小位移旋量建立几何要素误差模型,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法和响应面法获得误差参数实际变动区间带宽及其与公差的函数关系,建立配合面的误差模型,研究串联和并联配合下的误差传递属性;其次提出以公差成本为目标,以装配精度可靠度与... 首先基于小位移旋量建立几何要素误差模型,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法和响应面法获得误差参数实际变动区间带宽及其与公差的函数关系,建立配合面的误差模型,研究串联和并联配合下的误差传递属性;其次提出以公差成本为目标,以装配精度可靠度与公差原则为约束的公差优化模型;最后,对锥齿轮铣齿机的主轴刀盘部件完成公差优化分析。研究发现,在保证装配精度可靠度不小于97%的前提下,公差加工成本降低了8.36%,这表明了该方法在指导公差设计方面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位移旋量 几何要素误差模型 配合面误差 公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铣削仿真模型的集成
15
作者 张智海 郑力 +1 位作者 李志忠 张伯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77-779,共3页
阐述了铣削力、铣削力矩和工件表面几何误差模型的建立。并采用CORBA技术对上述三种铣削模型及铣削系统颤振模型的集成进行了研究。采用合理的网络结构和分布式计算 ,系统的性能得到改进 。
关键词 虚拟制造 铣削加工 仿真模型 CORBA 分布式计算 铣削力 铣削力矩 表面几何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项式混沌展开的多轴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智明 周健 许腾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50,共9页
为提高多轴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可靠性,提出了基于多项式混沌展开理论的精度设计方法.利用坐标系微分运动矩阵法,建立了数控机床的综合几何误差模型和加工精度可靠性模型.通过分析加工精度的可靠性灵敏度,识别出对精度可靠性影响较大的关... 为提高多轴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可靠性,提出了基于多项式混沌展开理论的精度设计方法.利用坐标系微分运动矩阵法,建立了数控机床的综合几何误差模型和加工精度可靠性模型.通过分析加工精度的可靠性灵敏度,识别出对精度可靠性影响较大的关键几何误差项.基于此,结合灵敏度分析结果与精度可靠性设计要求,通过调整灵敏度较高的几何误差项参数,优化数控机床精度,从而满足可靠性要求.以大型数控龙门导轨磨床为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项式混沌展开 微分运动矩阵 综合几何误差模型 精度设计 加工精度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基础大件精度保持性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胡敏 余常武 +3 位作者 张俊 赵万华 寸花英 袁胜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73,共9页
针对国产机床生产厂家振动时效工艺不规范导致数控机床基础大件精度保持性较差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的方法对振动时效的工艺参数进行合理选择。在此基础上,对两个相同床身分别... 针对国产机床生产厂家振动时效工艺不规范导致数控机床基础大件精度保持性较差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的方法对振动时效的工艺参数进行合理选择。在此基础上,对两个相同床身分别在原振动时效工艺和新振动时效工艺下进行振动时效的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下的振动时效平均应力消除率为65.1%,原工艺下为38.5%,新振动时效工艺下床身的应力消除率是原振动时效工艺下的1.69倍。由此验证了提出的新振动时效工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数控机床基础大件的精度保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基础大件 精度保持性 几何误差模型 振动时效 盲孔法 应力消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五轴点胶机转轴位姿求解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瑞 瞿佳伟 张春雷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40,共5页
为了提高五轴机床转轴位姿标定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求解双转台五轴机床转轴位姿(转轴向量和轴上一点)的方法。首先通过工业CCD相机拍摄不同转轴下的标定板照片,经过图像处理技术得到相机内外参;然后建立机床几何误差模型得到... 为了提高五轴机床转轴位姿标定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求解双转台五轴机床转轴位姿(转轴向量和轴上一点)的方法。首先通过工业CCD相机拍摄不同转轴下的标定板照片,经过图像处理技术得到相机内外参;然后建立机床几何误差模型得到坐标系间的空间转换关系,从而计算得到转轴位姿在内的机床参数的初始解;最后通过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得出最优的机床参数解值,随后,通过加工点跟随实验验证转轴位姿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求解方法满足实际加工精度要求,并且测量方法简单、快速。通过采集不同的标定板采图方式和L-M迭代初始值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此方案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点胶机 机器视觉 几何误差模型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转轴位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的数学建模及参数标定 被引量:18
19
作者 冯旭刚 朱嘉齐 章家岩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0-197,共8页
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AACMM)是一种便携式高精度测量设备,由于测量机末端探头中心坐标的关系且关节的旋转角度非常复杂,有必要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以达到所需的精度。其经典的数学模型是Denavit-Hartenberg(D-H)模型,但它在相邻关节轴平... 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AACMM)是一种便携式高精度测量设备,由于测量机末端探头中心坐标的关系且关节的旋转角度非常复杂,有必要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以达到所需的精度。其经典的数学模型是Denavit-Hartenberg(D-H)模型,但它在相邻关节轴平行时存在缺陷且忽略了静态柔性误差。为了消除D-H模型的不足,研究了一种基于广义几何误差理论的数学模型,并采用非常快速模拟退火算法对广义几何误差参数进行标定。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广义几何误差模型进行算法标定后平均误差减小了0.500 1 mm,标准偏差减小了0.337 3 mm;基于广义几何误差模型的长度测量的平均误差为0.045 4 mm,标准偏差为0.032 3 mm,均优于采用MDH模型测量的平均误差和标准偏差,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 Denavit-Hartenberg法 广义几何误差模型 非常快速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nalysis model for geometric error in turning processes 被引量:1
20
作者 LEE Mun-jae LEE Choon-m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711-717,共7页
A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analyzing the geometric errors in turning operations and a two-step analyzing process was proposed. In the first analyzing step, the cutting force and the cutting heat for th... A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analyzing the geometric errors in turning operations and a two-step analyzing process was proposed. In the first analyzing step, the cutting force and the cutting heat for the cutting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using the AdvantEdge. Also, the deformation of a workpiece was estimated in the second step using the ANSYS. The deformation was analyzed for a 150 mm-long workpiece at three different measuring points, such as 10, 70 and 130 mm from a reference point, and the amounts of the deformation were compared through experiments. /n the results of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he values obtained from thes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represent similar tendencies. Also, it is verified that their geometric error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In addition, regarding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formation of a workpiecc,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geometric error in the lathe is about 15%, the error caused by the cutting force is about 10%, and the deformation caused by the heat is about 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metric error machining accurac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URNING cutting force cutting temper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