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体系统理论的汽车凸轮轴磨削几何误差建模与辨识技术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范晋伟 梅钦 +3 位作者 彭浩 金爱韦 宁堃 李海涌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216-2222,共7页
针对汽车凸轮轴磨削加工中存在的精度问题,从提高MKS8332A数控凸轮轴磨床几何精度出发,以达到提高凸轮轴磨削精度和加工效率为目的进行了相关研究。运用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分析并建立了该磨床磨削高精密凸轮轴过程的几何误差模型,推导... 针对汽车凸轮轴磨削加工中存在的精度问题,从提高MKS8332A数控凸轮轴磨床几何精度出发,以达到提高凸轮轴磨削精度和加工效率为目的进行了相关研究。运用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分析并建立了该磨床磨削高精密凸轮轴过程的几何误差模型,推导出了该磨床精密加工运动约束条件方程;在多体系统理论误差参数辨识模型基础上,结合球杆仪测量原理所提出的辨识方法,能够很好地对该磨床的几何误差参数进行辨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精密数控指令和逆变凸轮廓形的求解算法、理想数控指令的生成方法、砂轮轮廓误差的计算方法;最后给出了凸轮廓形曲线的拟合方法和刀具路线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系统理论 凸轮轴磨削 几何误差建模 几何误差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形试件的五轴机床几何误差建模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克 关立文 +1 位作者 杨亮亮 王耀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9-193,197,共6页
运用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坐标变换方法,以"S"形检测试件为对象,针对一种刀具双摆动五轴数控机床建立了运动学模型和几何误差模型。利用UG NX8.0进行了加工仿真和后置处理,将生成的数控代码代入所建立的运动学模型中,生成了理... 运用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坐标变换方法,以"S"形检测试件为对象,针对一种刀具双摆动五轴数控机床建立了运动学模型和几何误差模型。利用UG NX8.0进行了加工仿真和后置处理,将生成的数控代码代入所建立的运动学模型中,生成了理想情况下刀具在"S"形试件坐标系中的扫描轨迹;在"S"形试件的直纹面上选取了75个点,将每个点的点位数据代入几何误差模型中,得到"S"形试件直纹面上轮廓误差大小分布情况,将所得结果与通过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几何误差模型具有比较理想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形试件 五轴数控机床 几何误差建模 后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机床几何误差建模与补偿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宝俊 梁睿君 叶文华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19,共4页
运用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描述了龙门机床结构关系,并建立了该机床几何误差数学模型。分析了模型中包含了各个运动轴的共计34项误差元素。最后,简化了龙门机床几何误差模型,给出了机床几何误差补偿策略。模型的建立和误差补偿策略的提出... 运用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描述了龙门机床结构关系,并建立了该机床几何误差数学模型。分析了模型中包含了各个运动轴的共计34项误差元素。最后,简化了龙门机床几何误差模型,给出了机床几何误差补偿策略。模型的建立和误差补偿策略的提出为机床实施误差补偿提供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机床 多体系统理论 几何误差建模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成形砂轮磨齿机的几何误差建模与补偿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光东 樊利君 +1 位作者 陈光胜 朱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共3页
从成形砂轮磨齿机的磨削原理出发,分析了齿形误差和齿向误差与磨削过程的关系,进而提出将成形砂轮磨齿机分为两个部分,运用多体系统理论分别建立了其几何误差模型,并进行了简化。并针对秦川YK73200成形砂轮磨齿机,提出一种综合误差补偿... 从成形砂轮磨齿机的磨削原理出发,分析了齿形误差和齿向误差与磨削过程的关系,进而提出将成形砂轮磨齿机分为两个部分,运用多体系统理论分别建立了其几何误差模型,并进行了简化。并针对秦川YK73200成形砂轮磨齿机,提出一种综合误差补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误差建模 误差补偿 成形砂轮磨齿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变换的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建模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剑雄 林述温 《工具技术》 2013年第8期66-69,共4页
研究多轴联动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建模的问题。将运动轴的几何误差等效为微分运动,利用微分变换来描述各运动轴的微分运动对机床理想变换造成的误差,由此提出基于微分变换的几何误差建模方法。在分析机床运动链时,选择以工件坐标系为基准,... 研究多轴联动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建模的问题。将运动轴的几何误差等效为微分运动,利用微分变换来描述各运动轴的微分运动对机床理想变换造成的误差,由此提出基于微分变换的几何误差建模方法。在分析机床运动链时,选择以工件坐标系为基准,使误差模型的基准与编程基准一致。用一条运动链完整表达运动轴的传动关系。最后进行了三轴联动测试轨迹的误差补偿试验,补偿后的轨迹精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验证了误差模型正确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几何误差建模 运动链 微分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中心几何误差建模与补偿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克 关立文 王立平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5-59,共5页
运用多体系统理论,以NAS979圆锥台试件作为检测试件,针对一种立式五轴加工中心,分析了33项几何误差,并建立了几何误差模型。将仿真结果与三坐标机测量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几何误差模型具有比较理想的预测性能。根据实际情况简化了误差模... 运用多体系统理论,以NAS979圆锥台试件作为检测试件,针对一种立式五轴加工中心,分析了33项几何误差,并建立了几何误差模型。将仿真结果与三坐标机测量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几何误差模型具有比较理想的预测性能。根据实际情况简化了误差模型,并提出了几何误差补偿策略,为加工中心的几何误差补偿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五轴加工中心 几何误差建模 检测试件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车床几何误差建模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建亮 刘润爱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5-148,共4页
以多体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齐次坐标变换原理,以i5T5.2型数控车床为例,分析其组成部件及拓扑结构,通过Matlab软件编写程序建立了该型车床的几何误差模型。通过计算机快速准确地对误差模型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以统计图的形式显示,便于... 以多体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齐次坐标变换原理,以i5T5.2型数控车床为例,分析其组成部件及拓扑结构,通过Matlab软件编写程序建立了该型车床的几何误差模型。通过计算机快速准确地对误差模型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以统计图的形式显示,便于发现误差分布规律及误差作用规律。通过机床实际加工棒料测得加工误差并与机床误差建模分析结果对比,较好地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后续实际加工中应用误差建模分析数据进行误差补偿,有效地提高了该型机床的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车床 几何误差建模 多体系统理论 MATLAB编程 齐次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轴数控机床旋转轴几何误差测量与建模 被引量:16
8
作者 付璇 田怀文 朱绍维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7-159,共3页
利用球杆仪对五轴数控机床旋转轴的几何误差进行了测量及建模。在测试中,五轴数控机床采用两个平动轴和一个旋转轴同步运动,球杆仪采用径向、切向和轴向三种测试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几何误差建模。
关键词 五轴数控机床 球杆仪 旋转轴 几何误差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架几何误差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建亮 刘润爱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25-127,153,共4页
系统地分析了普通车床刀架的结构特点,以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坐标变换原理为基础,以CA6140车床为例,采用Matlab编程建立了该车床刀架系统的几何误差模型。应用人机交互的模式可以对刀架系统进行快速的几何误差建模与分析。其误差敏感性... 系统地分析了普通车床刀架的结构特点,以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坐标变换原理为基础,以CA6140车床为例,采用Matlab编程建立了该车床刀架系统的几何误差模型。应用人机交互的模式可以对刀架系统进行快速的几何误差建模与分析。其误差敏感性和规律分析结果可以为刀架系统的公差设计、刚度分配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架 几何误差建模 多体系统理论 齐次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加工机床几何误差补偿研究综述
10
作者 杨建军 司林林 +1 位作者 林守金 林鑫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74-187,共14页
齿轮的加工精度是制约高端装备发展的关键瓶颈,高性能齿轮加工机床是实现齿轮高精度加工的选择。齿轮加工机床结构和运动的复杂性增加了其几何误差补偿的难度。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多轴通用机床的几何误差补偿技术并结合齿轮加工机床... 齿轮的加工精度是制约高端装备发展的关键瓶颈,高性能齿轮加工机床是实现齿轮高精度加工的选择。齿轮加工机床结构和运动的复杂性增加了其几何误差补偿的难度。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多轴通用机床的几何误差补偿技术并结合齿轮加工机床几何误差补偿发展现状,对齿轮加工机床几何误差补偿技术展开综述,总结几何误差的来源,介绍多体系统理论、旋量理论、微分运动矩阵及变流理论4种可应用于几何误差建模的理论,分析采用激光干涉仪和球杆仪对直线轴及旋转轴进行几何误差测量与辨识的方法,概述通过NC数据修改对几何误差进行补偿的方法,为齿轮加工机床几何误差补偿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加工机床 几何误差溯源 几何误差建模 几何误差测量与辨识 几何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立车非线性几何误差对回转支承滚道加工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世益 黄筱调 +1 位作者 顾伯勤 钱森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4-178,共5页
应用多体运动学理论建立数控立车的几何误差模型,对数控立车车削加工回转支承滚道进行了误差分析。切削试验与误差分析表明,数控立车中的4项非线性几何误差严重影响回转支承滚道的开口和接触角,严格控制机床的4项非线性几何误差是提高... 应用多体运动学理论建立数控立车的几何误差模型,对数控立车车削加工回转支承滚道进行了误差分析。切削试验与误差分析表明,数控立车中的4项非线性几何误差严重影响回转支承滚道的开口和接触角,严格控制机床的4项非线性几何误差是提高回转支承滚道加工精度的基本保证。对现役数控立车来说,根据误差反向补偿原理,采用数控软件误差补偿技术是提高回转支承滚道加工精度的有效措施之一,实践证明其技术可行、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支承 回转支承滚道加工 非线性几何误差 几何误差建模 数控立式车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度分析的曲轴综合测量机关键误差溯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洋 王洪喜 +1 位作者 赵柏涵 王亚晓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99,共9页
曲轴综合测量机通过一次装夹可完成对曲轴全部关键参数的精密测量,其测量精度对评定被测曲轴是否合格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使得分析该测量机各部件的几何误差对其测量精度的影响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多体系统理论,结... 曲轴综合测量机通过一次装夹可完成对曲轴全部关键参数的精密测量,其测量精度对评定被测曲轴是否合格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使得分析该测量机各部件的几何误差对其测量精度的影响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多体系统理论,结合曲轴综合测量机采用板式测头的结构特点,分析了测量机的拓扑结构和误差变换矩阵;基于推导的曲轴连杆颈几何方程,建立测量机的几何误差数学模型;利用矩阵微分法对曲轴回转过程中的各测点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表明:在21项几何误差中,对测量机X方向上测量精度影响最大的关键误差项主要有6项。通过该方法可有效识别影响曲轴测量精度的关键误差源,进而为误差补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轴综合测量机 板式测头 多体系统理论 几何误差建模 矩阵微分法 敏感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卧式车床几何精度检测与加工精度预估
13
作者 马林旭 王丽娜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4-57,共4页
以一台重型卧式车床为例,基于刚体运动学原理建立了机床几何误差模型,得到了各轴线几何误差源与加工误差之间的映射关系,而后采用激光干涉仪、水平仪等测量仪器获取了机床部分几何误差源的误差数据,并进而预估出机床全工作空间内的加工... 以一台重型卧式车床为例,基于刚体运动学原理建立了机床几何误差模型,得到了各轴线几何误差源与加工误差之间的映射关系,而后采用激光干涉仪、水平仪等测量仪器获取了机床部分几何误差源的误差数据,并进而预估出机床全工作空间内的加工误差变化规律,可用于指导机床的误差补偿等工作,以提高机床的精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卧式车床 几何误差建模 误差检测 精度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部件非均匀接触对系统精度稳定性影响研究现状
14
作者 孙椰望 郑中鹏 +4 位作者 刘玉柱 曹也 刘珏 张敏 刘彪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6-60,共5页
针对机床结合部非均匀接触对系统精度时变特性的影响问题,文章综述了机床运动副和紧固部件结合部的几何特征误差引起的非均匀接触特性对系统精度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主要体现在运动副部件形位误差造成运动过程滚动体接触部位处于非均... 针对机床结合部非均匀接触对系统精度时变特性的影响问题,文章综述了机床运动副和紧固部件结合部的几何特征误差引起的非均匀接触特性对系统精度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主要体现在运动副部件形位误差造成运动过程滚动体接触部位处于非均匀接触时变状态、紧固结合面的加工形位误差和粗糙度特征的切向非均匀分布及其法向误差幅值的非均匀变动、刮研结合面呈现的非均匀接触点误差特征;并且这些接触部位在部件非对称力矩、非均匀预紧力、振动、温度、运动形式等变动因素作用下,呈现结合部形位的非均匀非线性变化特点,成为影响精密机械系统精度稳定性关键因素,并导致了机床精度的复杂非线性时变特性,造成结合部对机床精度变动产生机理的研究困难;因此,需要重点突破机床结合部的几何特征误差曲面建模、形位非线性变动预测和几何特征误差对机床精度时变特性预测等关键技术,深入研究机床结合部的非均匀应力场的形成与表征、结合部的非均匀温度场建模及变动特性研究、力热作用的结合部摩擦时变特性,揭示结合部几何误差特征造成的机床精度时变机理,增进机床精度稳定性优化设计和精度稳定性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部 非均匀接触 几何误差建模 机床精度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mpensation for geometric errors of laser annealing table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殿新 张建富 +1 位作者 张云亮 冯平法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904-911,共8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cess precision of an XY laser annealing table, a geometric error modeling, and an identification and compensation method were proposed. Based on multi-body system theory, a geometric error 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cess precision of an XY laser annealing table, a geometric error modeling, and an identification and compensation method were proposed. Based on multi-body system theory, a geometric error model for the laser annealing table was established. It supports the identification of 7 geometric errors affecting the annealing accuracy. An original identification method was presented to recognize these geometric errors. Positioning errors of 5 lines in the workspace were measured by a laser interferometer, and the 7 geometric errors were identified by the proposed algorithm. Finally, a software-based error compensation method was adopted, and a compensation mechanism was developed in a postprocessor based on LabVIEW. The identified geometric errors can be compensated by converting ideal NC codes to actual NC codes. A validation experiment has been conducted on the laser annealing table,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ositioning errors of two validation lines decreased from ±37 μm and ±33 μm to ±5 μm and ±4.5 μm, respectively. The geometric error mode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mpensation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work can be straightforwardly extended to any configurations of 2-dimensional workt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metric error error modeling error measurement error identification error compensation laser annealing tab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lex geometric modeling and tooth contact analysis of a helical face gear pair with arc-tooth
16
作者 MO Shuai SONG Wen-hao +3 位作者 ZHU Sheng-ping FENG Zhi-you TANG Wen-jie GAO Han-j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213-1225,共13页
A complex geometric modeling method of a helical face gear pair with arc-tooth generated by an arc-profile cutting(APC)disc is proposed,and its tooth contact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Firstly,the spatial coordinate... A complex geometric modeling method of a helical face gear pair with arc-tooth generated by an arc-profile cutting(APC)disc is proposed,and its tooth contact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Firstly,the spatial coordinate system of an APC face gear pair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meshing theory.Combining the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matrix and the tooth profile of the cutter,the equations of the curve envelope of the APC face gear pair are obtained.Then the surface equations are solved to extract the point clouds data by programming in MATLAB,which contains the work surface and the fillet surface of the APC face gear pair.And the complex geometric model of the APC face gear pair is built by fitting its point clouds.At las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ooth surface contact,the sensitivity of the APC face gear to the different types of mounting errors is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C face gear pair is the most sensitive to mounting errors in the tooth thickness direction,and it should be strictly controlled in the actu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tooth face gear complex geometric modeling point clouds mounting errors tooth contact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