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向误差下高斯光束几何衰减模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锡国 刘敏 +2 位作者 毛忠阳 徐建武 胡昊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93-1899,共7页
无线光通信系统中的指向误差对光功率的几何衰减产生影响,导致系统接收光功率的下降,影响系统性能.为了精确分析指向误差对无线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本文基于高斯光束光强分布推导了圆形孔径下无线光通信系统接收光功率几何衰减模型的... 无线光通信系统中的指向误差对光功率的几何衰减产生影响,导致系统接收光功率的下降,影响系统性能.为了精确分析指向误差对无线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本文基于高斯光束光强分布推导了圆形孔径下无线光通信系统接收光功率几何衰减模型的精确解析解,仿真了不同参数条件下指向误差对系统几何衰减的影响,验证了解析解的准确性,并与现有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现有近似模型计算几何衰减存在的误差不能忽略,因此在圆形孔径下进行模型推导更符合实际情况.在无线光通信点对点通信及组网通信时,采用本文所得的指向误差下的高斯光束几何衰减解析模型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高斯光束 指向误差 几何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精度衰减因子的单站无源定位精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思剑 张旻 罗争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7-32,共6页
基于固定单站测量到达时差(TDOA)是一种有效的无源定位方法。针对现有文献缺乏对该方法定位精度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的定位精度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影响TDOA定位精度的测量因子;然后分别以这些因子作为... 基于固定单站测量到达时差(TDOA)是一种有效的无源定位方法。针对现有文献缺乏对该方法定位精度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的定位精度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影响TDOA定位精度的测量因子;然后分别以这些因子作为输入变量,根据GDOP,得到相对定位误差与影响定位结果的参数测量误差之间的变化关系以及可观测区域;最后再确定能否满足具体工程项目的定位精度和定位稳定性标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定位精度分析方法能够全面地评估方向到达时差(TDOA)的应用价值。通过该精度分析方法的验证,测量TDOA的固定单站无源定位方法具备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固定单站 到达时差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精度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数字地震波资料研究新疆天山中东段地区的介质衰减特征 被引量:24
3
作者 赵翠萍 张智强 +1 位作者 夏爱国 刘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300-305,共6页
利用新疆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155条地震波形资料,根据S波记录得到观测振幅谱,采用遗传算法联合反演的方法研究了新疆天山中东段地区(乌鲁木齐—乌苏—库尔勒地区)的几何衰减模型、介质非弹性衰减模型。结果表明:在500 km震源距范围内,研... 利用新疆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155条地震波形资料,根据S波记录得到观测振幅谱,采用遗传算法联合反演的方法研究了新疆天山中东段地区(乌鲁木齐—乌苏—库尔勒地区)的几何衰减模型、介质非弹性衰减模型。结果表明:在500 km震源距范围内,研究区地震波的几何衰减满足三段衰减模型;研究区非弹性衰减Q值随频率f的关系为:Q(f)=344f^(0.55)。本研究为今后在该研究区利用数字地震观测资料开展震源谱的恢复和强地面运动的模拟等地震学、工程地震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天山中东段地区 非弹性衰减 几何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光通信光功率衰减模型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敏 刘锡国 +1 位作者 牟京燕 吴晓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36-2140,共5页
现有的无线光通信系统中,光功率衰减模型普遍采用的是平面波假设下的模型,而实际无线光通信系统发射的激光是高斯光束。因此,建立高斯光束下的光功率衰减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利用理论推导结合仿真的方法,分析了高斯光束下发射光... 现有的无线光通信系统中,光功率衰减模型普遍采用的是平面波假设下的模型,而实际无线光通信系统发射的激光是高斯光束。因此,建立高斯光束下的光功率衰减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利用理论推导结合仿真的方法,分析了高斯光束下发射光功率计算中积分限的选取,在综合考虑精确性和简易性的原则下,建立了高斯光束的光功率衰减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比较了平面波和高斯光束下的光功率衰减模型,研究了平面波近似带来的误差。结果表明:两种模型明显不同,平面波假设下的模型会低估无线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在分析最大可通信距离时会带来12%-13%的相对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几何衰减 高斯光束 链路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中北部地面运动衰减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勤彩 高景春 +4 位作者 郑斯华 刘杰 刁桂苓 张从珍 刘胜国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313-319,共7页
使用河北省数字地震遥测台网25个台的259条波形记录资料,采用三段几何衰减模型,通过反演得到华北中北部地区剪切波的衰减模型和介质的品质固子Q(f)值,Q(f)=420.8f^(0.384)。研究发现,华北中北部地区的Q值与广东地区很接近,而与其它地区... 使用河北省数字地震遥测台网25个台的259条波形记录资料,采用三段几何衰减模型,通过反演得到华北中北部地区剪切波的衰减模型和介质的品质固子Q(f)值,Q(f)=420.8f^(0.384)。研究发现,华北中北部地区的Q值与广东地区很接近,而与其它地区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段几何衰减模型 剪切波 介质品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无限位相分布的尾部衰减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宏波 侯振挺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4-590,共7页
本文在分布概率生成函数或Laplace-Stieltjes变换的基础上讨论一类特殊的无限位相分布的尾部衰减性质.结果表明,与有限位相分布不同,所讨论的无限位相分布不再具有几何衰减或指数衰减的性质.
关键词 无限位相分布 尾部衰减 几何衰减 非指数衰减 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运行噪声传播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田新浩 张新华 刘达德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0年第2期30-32,18,共4页
对客货列车运行稳态辐射噪声的传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分析列车运行试验数据 。
关键词 几何衰减特征 回归分析 声级 列车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地层裸眼井中弹性波传播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秀明 李占咸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对低速地层裸眼井中弹性波的传播问题作了进一步研究,指出:进下存在着以地层中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传播的无频散几何衰减波,衰减纵波具特征频率,但衰减横波只有在γa<√1-ρ1/ρ2γ1时,才有传播特征频率;斯通利波的截止... 本文对低速地层裸眼井中弹性波的传播问题作了进一步研究,指出:进下存在着以地层中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传播的无频散几何衰减波,衰减纵波具特征频率,但衰减横波只有在γa<√1-ρ1/ρ2γ1时,才有传播特征频率;斯通利波的截止频率等于远场处横波传播特征频率;无泥浆直达波。另外,还计算了低速地层裸眼井的弹性波的理论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衰减 传播特征频率 泥浆直达波 裸眼井 低速地层 弹性波 声波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光束耦合模型的FFP性能分析
9
作者 巩宪锋 王长松 +1 位作者 陈胜平 李家方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9-362,共4页
反衬度、反射率、自由光谱带宽是FFP干涉仪的重要性能指标 ,而FFP腔光波几何衰减因子、端面反射率及腔长 3个参数又是影响这些指标的主要因素。针对以均匀光束耦合模型为基础的FFP几何衰减因子的不足 ,提出了以高斯光束耦合为基础的衰... 反衬度、反射率、自由光谱带宽是FFP干涉仪的重要性能指标 ,而FFP腔光波几何衰减因子、端面反射率及腔长 3个参数又是影响这些指标的主要因素。针对以均匀光束耦合模型为基础的FFP几何衰减因子的不足 ,提出了以高斯光束耦合为基础的衰减因子模型 ,得到了与实际值接近的衰减因子公式 ;分析了FFP腔长和两端面反射率对反射谱反衬度及反射率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式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几何衰减因子 反衬度 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星座选星方法 被引量:21
10
作者 宋丹 许承东 +1 位作者 胡春生 张鹏飞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0-308,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选星方法,该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实现多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下选星颗数大于4的选星。经过大量试验确定了遗传算法选星的选择、交叉、变异等关键参数,并通过在交叉和变异中穿插染色体优选过程克服了遗传...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选星方法,该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实现多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下选星颗数大于4的选星。经过大量试验确定了遗传算法选星的选择、交叉、变异等关键参数,并通过在交叉和变异中穿插染色体优选过程克服了遗传算法的选星结果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以不同GNSS星座个数和不同选星颗数下的选星仿真校验了所设定遗传参数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可以高效、准确地实现选星,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多星座多选星颗数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星 遗传算法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多GNSS星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座区域导航性能和关键星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朱厦 王宏强 +1 位作者 黎湘 毛钧杰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24,65,共6页
区域导航性能是评价星座导航能力的重要参数,从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出发提出了评价区域导航性能的指标:区域几何精度衰减因子标准差和区域几何精度衰减因子变化度。它们和区域平均几何精度衰减因子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星座的区域... 区域导航性能是评价星座导航能力的重要参数,从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出发提出了评价区域导航性能的指标:区域几何精度衰减因子标准差和区域几何精度衰减因子变化度。它们和区域平均几何精度衰减因子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星座的区域导航性能。针对不同的应用,可根据对应的指标确定区域导航的关键星。文中以Walker星座为例论述了依据这些指标选取星座导航关键星的方法。三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保证了大多数情况下关键星选取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导航 关键星 可用性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星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MS-IMU辅助的高动态GPS选星方法设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晓峰 胡小平 +1 位作者 吴美平 唐康华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7年第6期716-720,共5页
一般的GPS选星方法通过搜索选取使几何精度衰减因子最小的4颗卫星,对于高动态应用特别是在水平姿态角较大的情况下,传统的选星方法存在许多局限性。针对低成本的MEMS-IMU/GPS组合导航系统,提出了基于MEMS-IMU辅助的GPS选星方法;针对高... 一般的GPS选星方法通过搜索选取使几何精度衰减因子最小的4颗卫星,对于高动态应用特别是在水平姿态角较大的情况下,传统的选星方法存在许多局限性。针对低成本的MEMS-IMU/GPS组合导航系统,提出了基于MEMS-IMU辅助的GPS选星方法;针对高动态载体姿态变化较大的问题,采用MEMS-IMU输出的高速率姿态信息压缩卫星搜索范围,通过选取不超过6颗可见卫星来降低几何精度衰减因子,从而提高定位性能。使用半实物仿真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选星方法相比,基于MEMS-IMU辅助的GPS选星方法在飞机高动态大机动条件下,优化了卫星星座,具有精度高、计算量低、可靠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IMU/GPS组合导航 高动态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选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lker星座的区域导航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邓忠民 肖业伦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26,共6页
基于反映定位精度的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GDOP)值 ,提出了一种评估导航性能的品质指标。研究了Walker星座的轨道构型参数 ,特别是卫星数目、轨道平面数、相对相位与轨道倾角对区域导航性能的影响。在轨道运动中考虑了地球扁率对卫星轨道... 基于反映定位精度的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GDOP)值 ,提出了一种评估导航性能的品质指标。研究了Walker星座的轨道构型参数 ,特别是卫星数目、轨道平面数、相对相位与轨道倾角对区域导航性能的影响。在轨道运动中考虑了地球扁率对卫星轨道的摄动。分析结果显示了星座轨道相对相位、轨道倾角等参数对星座区域导航品质指标的显著影响 ,导航品质指标比GDOP值能更直接地反映星座导航性能的好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KER星座 卫星导航 轨道摄动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地球扁率 卫星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GPS卫星选择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平 周凤岐 周军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8期781-783,787,共4页
在传统选星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选星算法。分别将传统选星算法和改进型选星算法两种方案应用于GPS仿真,仿真试验表明改进的选星算法简单易行,缩短了选星的遍历时间,并得到与传统选星算法精度相当的定位结果。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选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算法的GPS定位误差估计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美玲 卢磊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7年第2期185-187,192,共4页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和卫星信噪比SNR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增大了GPS单点定位误差。根据实测GPS数据,选取了对定位精度影响较大的两个因素GDOP和SNR,对它们与定位精度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研究;基于模糊算法建立了由GDOP和SNR估计定位精...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和卫星信噪比SNR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增大了GPS单点定位误差。根据实测GPS数据,选取了对定位精度影响较大的两个因素GDOP和SNR,对它们与定位精度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研究;基于模糊算法建立了由GDOP和SNR估计定位精度的模糊规则数据库;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模糊规则数据库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误差估计 模糊规则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卫星信号噪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天线阵列定位法及其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邓平 朱中梁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1-844,共4页
为了克服CDMA移动台(MS)定位估计中面临的远近效应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在服务基站(BS)附近布置一种天线阵列,采用TSOA/AOA混合定位技术对MS进行定位估计的方法,分析了采用不同定位法的GDOP分布, 并给出了相应的TSOA/AOA混合定位算法。... 为了克服CDMA移动台(MS)定位估计中面临的远近效应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在服务基站(BS)附近布置一种天线阵列,采用TSOA/AOA混合定位技术对MS进行定位估计的方法,分析了采用不同定位法的GDOP分布, 并给出了相应的TSOA/AOA混合定位算法。不同条件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只要AOA测量值达到一定精度,采用这种方法就能对MS进行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阵列 到达时间和 到达时间差 到达角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区域的GEO红外预警卫星部署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钟宇 吴晓燕 +2 位作者 黄树彩 李成景 康红霞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9-83,88,共6页
面向区域的地球同步轨道(GEO)红外预警卫星能为特定区域反导作战提供及时可靠的预警信息,想定了预警区域的经纬度范围,提出以空域覆盖性能和定位精度为性能准则部署GEO预警卫星。首先基于GEO卫星对地覆盖模型建立了卫星空域覆盖性能模型... 面向区域的地球同步轨道(GEO)红外预警卫星能为特定区域反导作战提供及时可靠的预警信息,想定了预警区域的经纬度范围,提出以空域覆盖性能和定位精度为性能准则部署GEO预警卫星。首先基于GEO卫星对地覆盖模型建立了卫星空域覆盖性能模型;然后分析GEO卫星与特定预警区域的空间几何关系,以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为定位精度衡量指标,建立了GEO星座对预警区域的定位精度模型;最后通过仿真综合分析了不同卫星部署方式对空域覆盖性能和定位精度的影响,给出了面向区域的GEO红外预警卫星部署的指导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部署 GEO红外预警卫星 空域覆盖 定位精度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定位误差的最优星座选择剖析
18
作者 吴青娥 王拓 +1 位作者 黄永宣 李济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06-1209,共4页
在分析定位误差的基础上,研究了星座最佳几何配置,以及几何位置相对较好、星的个数较少的4颗卫星的定位问题,并给出了星座的最佳几何分布与定位误差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在卫星星座中,星的高度与分布的均匀性是决定星座几何精度的衰减因... 在分析定位误差的基础上,研究了星座最佳几何配置,以及几何位置相对较好、星的个数较少的4颗卫星的定位问题,并给出了星座的最佳几何分布与定位误差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在卫星星座中,星的高度与分布的均匀性是决定星座几何精度的衰减因子,顶座星、底座星的仰角与方位角之差则是几何精度衰减因子的影响因素.通过计算和实验发现,在GPS系统的定位过程中,有一组最优的、由4颗卫星组成的几何配置星座,此时对应的几何精度衰减因子最小,为1.581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座配置 仰角 方位角 几何精度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光定位的恒星优选算法及仿真
19
作者 祝刚 于勇 +2 位作者 魏可惠 李世玲 程永生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58,共5页
航天器高动态星光定位实验室仿真的前提是确定视场内的恒星,以便进行后续的星图模拟、星图处理和定位解算。通过对低空和高空载体恒星观测的分析和推导,运用球面天文学基本关系,提出了基于多种约束条件下的星光定位恒星优选算法,能够实... 航天器高动态星光定位实验室仿真的前提是确定视场内的恒星,以便进行后续的星图模拟、星图处理和定位解算。通过对低空和高空载体恒星观测的分析和推导,运用球面天文学基本关系,提出了基于多种约束条件下的星光定位恒星优选算法,能够实现载体任意空间位置星敏感器视场内观测恒星的确定,最后通过选星程序设计和选星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光定位 选星 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视距与非视距混合环境下RSS定位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青 柯炜 +2 位作者 唐万春 张雪英 盛业华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7年第4期71-78,共8页
针对当前视距与非视距混合环境下无线定位精度不高且结果不太稳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动态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混合高斯模型来同时刻画视距与非视距传播的影响,克服了现有方法中视距与非视距传播识别的难题,并利用动态期望... 针对当前视距与非视距混合环境下无线定位精度不高且结果不太稳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动态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混合高斯模型来同时刻画视距与非视距传播的影响,克服了现有方法中视距与非视距传播识别的难题,并利用动态期望最大算法来实时调整模型参数,以适应环境的时变特性.进一步,考虑到实际定位中测试位置几何关系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最佳几何精度衰减因子组合的测试点选取方法.仿真实验表明,在视距与非视距混合环境下该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而且能够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矩 非视矩 混合高斯模型 DEM算法 最佳几何精度衰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