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精度地形星载激光测高仪在轨几何标定方法
1
作者 张昊 徐琪 +2 位作者 黄佩琪 陈刚 谢欢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47,共7页
激光测高仪数字化标定方法由于标定频次高、人力物力消耗少等突出性优点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两步法的激光测高仪数字化标定方法,针对线性体制激光测高仪的几何定位模型,构建了关于翻滚角、俯仰角和测距系统误差的几何标定模... 激光测高仪数字化标定方法由于标定频次高、人力物力消耗少等突出性优点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两步法的激光测高仪数字化标定方法,针对线性体制激光测高仪的几何定位模型,构建了关于翻滚角、俯仰角和测距系统误差的几何标定模型,并使用公开参考地形数据SRTM与高精度机载LiDAR点云进行了标定试验。与GF-14实际外场面探测器试验标定的数据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几何标定方法与地面探测器标定参数测角差异在0.5角秒以内,测距差异在0.2 m以内。通过独立数据验证标定结果的高程精度,本文提出的数字化标定方法和探测器标定方法的足印高程偏差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两种方法标定所获取的足印高程与高精度机载点云高程的RMSE均优于0.3 m。本文方法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为星载激光测高仪在轨常态化标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体制激光测高仪 在轨几何标定 数字化标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线阵CCD相机亚像元精度几何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金国 李杰 郝志航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6-39,共4页
为了解决三线阵CCD立体测绘相机内方位元素的几何标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现相机亚像元精度内方位元素和交会角标定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光学高精度角度发生器和CCD细分测量相结合的检测方法,由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实现相机内方位元素的标定,... 为了解决三线阵CCD立体测绘相机内方位元素的几何标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现相机亚像元精度内方位元素和交会角标定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光学高精度角度发生器和CCD细分测量相结合的检测方法,由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实现相机内方位元素的标定,并通过扫描星点图像标定交会角。校飞实验的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摄像机 相机 内方位元素 交会角 几何标定 三线阵 亚像元 测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角法的CCD航测相机实验室几何标定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波 贾继强 丁亚林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8-301,共4页
CCD航测相机的实验室几何标定是其研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包括内方位元素和镜头光学畸变的测定,它们是测绘工作中的基础数据,直接影响地形测绘的精度。在实验室用平行光管加星点分划板作为目标发生器,测出平行光线的入射角度和其... CCD航测相机的实验室几何标定是其研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包括内方位元素和镜头光学畸变的测定,它们是测绘工作中的基础数据,直接影响地形测绘的精度。在实验室用平行光管加星点分划板作为目标发生器,测出平行光线的入射角度和其在CCD靶面上的像点坐标,根据镜头畸变平方和最小的原则对内方位元素和光学畸变进行计算。对标定结果和标定精度分析,满足实际测绘工作要求,验证了标定方法的正确性以及精度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航测相机 几何标定 内方位元素 光学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栅投影式三维摄影测量仪的几何标定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罗剑 袁家虎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3-48,67,共7页
光栅投影式三维摄影测量仪利用了时域结构光投影技术和立体视觉测量原理获得三维点坐标。针对传统标定方法易受镜头畸变影响和标定约束方程少导致精度下降的问题,采用了非线性的摄像机和投影机模型,并提出了二维的投影机模型;使用多平... 光栅投影式三维摄影测量仪利用了时域结构光投影技术和立体视觉测量原理获得三维点坐标。针对传统标定方法易受镜头畸变影响和标定约束方程少导致精度下降的问题,采用了非线性的摄像机和投影机模型,并提出了二维的投影机模型;使用多平面法标定了系统测量所需的摄像机和投影机几何参数;为进一步提高参数精度,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优化了摄像机和投影机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无需精确的位置和姿态调整,标定的绝对精度为0.2pixel,相对精度为1/5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标定 摄影测量仪 三维表面测量 光栅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星多光谱相机的地面几何标定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关昭 乔卫东 +2 位作者 杨建峰 薛彬 陶金有 《深空探测学报》 2018年第5期465-471,共7页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地球近邻的火星成为当今国际空间大国的主要研究目标。为完成火星巡视区形貌和地质探测任务,可直接使用多光谱相机获取的高分辨率真彩色图像作为观测手段。为寻找着陆点,火星多光谱相机应具备精确定位...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地球近邻的火星成为当今国际空间大国的主要研究目标。为完成火星巡视区形貌和地质探测任务,可直接使用多光谱相机获取的高分辨率真彩色图像作为观测手段。为寻找着陆点,火星多光谱相机应具备精确定位的测绘功能,因此需进行几何标定估计其内方位元素。通过张正友标定算法提供初值,然后以改进的Heikkil?算法完成几何标定,经过分析标定结果的不确定度,探究实验误差来源,提出改进方法,最终获得满足要求的标定参数,为实现图像融合、三维重建等计算机视觉领域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多光谱相机 几何标定 不确定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北方苍鹰优化算法的工业机器人几何参数标定
6
作者 劳淞 潘亚娟 胡义华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116,共7页
为保证工业机器人的工作性能,提高其末端定位精度,文中将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GO)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几何参数标定中,并针对NGO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北方苍鹰优化算法(INGO)。INGO在NGO的基础上,在勘探阶段引入Levy飞行策略,在开发阶段引入... 为保证工业机器人的工作性能,提高其末端定位精度,文中将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GO)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几何参数标定中,并针对NGO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北方苍鹰优化算法(INGO)。INGO在NGO的基础上,在勘探阶段引入Levy飞行策略,在开发阶段引入柯西变异策略,增强了算法的寻优性能。将INGO应用于RB1200型工业机器人几何参数标定实例中,结果表明:INGO能够快速标定机器人几何参数,经标定后的绝对定位精度与标定前,以及经NGO标定的结果相比有大幅提高,体现了改进算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几何参数标定 北方苍鹰优化算法 Levy飞行策略 柯西变异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机器人几何参数标定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温秀兰 吕仲艳 +3 位作者 贺顺 王东霞 康传帅 赵艺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144-150,共7页
为了提高机器人末端绝对定位精度,提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的机器人几何参数标定方法.首先,为避免当机器人相邻两轴线平行或接近平行时,模型存在奇异性,建立了串联机器人MDH模型;其次,针对机器人几何参数标定特点,提出用改进粒... 为了提高机器人末端绝对定位精度,提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的机器人几何参数标定方法.首先,为避免当机器人相邻两轴线平行或接近平行时,模型存在奇异性,建立了串联机器人MDH模型;其次,针对机器人几何参数标定特点,提出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标定机器人几何参数,其中粒子初始位置和速度由拟随机Halton序列产生,采用浓缩因子法修改粒子飞行速度,建立了用IPSO标定机器人几何参数目标函数数学模型,确立了用该算法优化标定几何参数的具体步骤.通过对ER10L-C10工业机器人仿真与实测标定,结果证实:采用该方法能够快速标定机器人几何参数,经标定后的机器人末端绝对定位精度有大幅提高.该算法简单,鲁棒性强,易于在工业机器人标定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几何参数标定 改进粒子群算法 绝对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输型线阵测绘相机几何精度标定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伏瑞敏 张元明 张继友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1年第6期62-67,共6页
分析了传统框幅式测绘相机几何精度评价和测试方法的局限性:不适用于以长焦距、小视场角为主的传输型线阵测绘相机。从传输型测绘相机原理出发,分析了以视主点作为传输型测绘相机主点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指出了同传统方法相比在... 分析了传统框幅式测绘相机几何精度评价和测试方法的局限性:不适用于以长焦距、小视场角为主的传输型线阵测绘相机。从传输型测绘相机原理出发,分析了以视主点作为传输型测绘相机主点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指出了同传统方法相比在几何精度标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标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 测绘相机 几何精度标定 航天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非接触式三坐标测量系统的几何参数标定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石成英 林辉 +1 位作者 姜勤波 翟晓颖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3-75,共3页
针对文献[1 ] 介绍的回旋壳体内外曲面三坐标激光非接触测量系统 ,叙述了其扫描工作过程 ,讨论了测量数据的坐标转换 ,重点讨论了几个几何参数的标定方法。
关键词 激光 非接触测量 几何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线测量与迭代补偿的机器人几何参数标定 被引量:19
10
作者 温秀兰 崔俊宇 +2 位作者 芮平 张腾飞 康传帅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9-454,共6页
为了提高串联工业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提出了采用轴线测量与迭代补偿相结合的工业机器人几何参数标定方法。首先利用激光跟踪仪测量机器人单轴运动的轨迹,将所测轨迹点通过空间投影计算各轴线的位置;然后根据机器人模型参数的几何定... 为了提高串联工业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提出了采用轴线测量与迭代补偿相结合的工业机器人几何参数标定方法。首先利用激光跟踪仪测量机器人单轴运动的轨迹,将所测轨迹点通过空间投影计算各轴线的位置;然后根据机器人模型参数的几何定义提取机器人模型的实际参数,并采用基于距离误差的迭代补偿方法进行参数标定效果验证。对埃夫特ER10L-C10工业机器人进行标定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机器人绝对定位误差的最大值、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从补偿前的4.215、1.932和1.437 mm减小到补偿后的2.979、1.015和1.031 mm,该方法能够简单快速标定出机器人模型的实际几何参数,有效提高了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绝对定位精度 串联工业机器人 几何参数标定 轴线测量法 迭代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几何参数混合优化辨识与标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温秀兰 崔俊宇 +1 位作者 芮平 张腾飞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21,共4页
为了提高串联工业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文章提出了基于圆点分析法(CPA)与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机器人几何参数混合优化辨识标定方法。首先利用CPA对机器人模型进行几何参数初辨识,然后以初辨识结果建立机器人几何误差模型,采用最小二乘... 为了提高串联工业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文章提出了基于圆点分析法(CPA)与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机器人几何参数混合优化辨识标定方法。首先利用CPA对机器人模型进行几何参数初辨识,然后以初辨识结果建立机器人几何误差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优化求解实现精辨识,再通过距离误差来验证标定效果。通过对埃夫特ER10L-C10工业机器人进行辨识标定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方法对机器人几何参数辨识标定后其绝对定位误差的最大值、平均值和标准差明显小于理论模型和CPA辨识模型的结果,证明文中方法可以有效辨识标定机器人模型的几何参数,提高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几何参数标定 绝对定位精度 圆点分析法 混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参数标定的串联机器人精度提升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艺兵 温秀兰 +3 位作者 乔贵方 吕仲艳 宋爱国 康传帅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61-1467,共7页
为了提升串联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提出了基于零参考模型(ZRM)的机器人几何参数标定方法。建立了包含方向矢量和连接矢量的机器人零参考模型;针对模型特点,利用改进遗传算法(IGA)优化求解零位方向分量和位置方向分量,给出了用IGA标定几... 为了提升串联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提出了基于零参考模型(ZRM)的机器人几何参数标定方法。建立了包含方向矢量和连接矢量的机器人零参考模型;针对模型特点,利用改进遗传算法(IGA)优化求解零位方向分量和位置方向分量,给出了用IGA标定几何参数目标函数值计算方法及求解几何参数误差的具体步骤。通过对ER10L-C10工业机器人不同测点下仿真标定及实测研究结果表明:IGA方法能够快速对机器人ZRM的几何参数实现标定,当标定点设定为50个左右时,标定后的机器人在测试点的精度提升泛化能力较好,对ER10L-C10机器人在整个工作空间内实测标定其末端绝对定位精度提升约90%,该方法适于在有高定位精度要求的串联机器人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串联机器人 几何参数标定 零参考模型 改进遗传算法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的正交轴系三维激光扫描设备的几何参数标定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舜 周惠兴 +1 位作者 张中岳 徐崇文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针对研发的正交轴系三维激光扫描设备几何参数标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的标定算法,以解决设备装配几何误差带来的测量精度降低问题。首先,基于三维扫描设备的改进DH参数模型构建待优化几何误差参数并利用粒子群算法在约束... 本文针对研发的正交轴系三维激光扫描设备几何参数标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的标定算法,以解决设备装配几何误差带来的测量精度降低问题。首先,基于三维扫描设备的改进DH参数模型构建待优化几何误差参数并利用粒子群算法在约束范围内进行迭代优化以确定标定值;然后,在传统粒子群算法基础上进行了动态参数(惯性权重、学习因子的动态调整和基于整体最小二乘算法动态平面拟合的适应度函数改进)的优化以解决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最后,采用3种不同方法进行基于标准棋盘标定板的标定实验。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动态平面拟合-参数改进PSO算法大幅提高了标定算法的收敛速度以及适应度计算可靠性,可以对设备进行快速标定,采用该方法标定后的设备其测量的精度也大幅提高。该标定方法为其它正交轴系的测量设备的几何参数标定提供了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设备 改进粒子群算法 改进DH建模 整体最小二乘法 几何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行光管的CCD相机标定新方法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志和 舒嵘 +2 位作者 何志平 吕刚 王建宇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5-468,共4页
阐述了一种由二维精密转台、平行光管和CCD相机构成的光学实验室相机标定的方法.首先通过Hough变换和最小二乘模板匹配方法得到平行光管十字丝钣孔在CCD相机焦平面上的成像交叉点的位置,然后根据相机畸变模型,由最小二乘回归解算出内方... 阐述了一种由二维精密转台、平行光管和CCD相机构成的光学实验室相机标定的方法.首先通过Hough变换和最小二乘模板匹配方法得到平行光管十字丝钣孔在CCD相机焦平面上的成像交叉点的位置,然后根据相机畸变模型,由最小二乘回归解算出内方位元素和畸变参数,实验证明该方法标定结果满足空三处理和测图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相机 几何标定 最小二乘模板匹配 非线性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中心锥束CT成像系统标定及三维重建 被引量:9
15
作者 闫士举 王蕴衡 仇庆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39-1744,共6页
目的研究非等中心锥束CT系统(CBCT)几何参数标定及投影图像重排,提出新的方法以提高参数标定精度及三维(3D)重建质量,以期突破现有算法要求等中心系统应用环境的限制。方法针对非等中心CBCT系统建立坐标系,推导标定模型中特定标志点空... 目的研究非等中心锥束CT系统(CBCT)几何参数标定及投影图像重排,提出新的方法以提高参数标定精度及三维(3D)重建质量,以期突破现有算法要求等中心系统应用环境的限制。方法针对非等中心CBCT系统建立坐标系,推导标定模型中特定标志点空间坐标与其在投影图像中平面坐标之间的几何关系,建立虚拟等中心CBCT系统,提出面向非等中心CBCT系统的解析+迭代混合标定方法,对投影图像进行重排,在此基础上进行3D重建。将标定模型置于非等中心CBCT系统中,获取各个旋转角度下的投影图像;提取投影图像中特定标志点坐标,基于这些坐标数据,采用所提方法计算虚拟等中心CBCT系统几何参数;并求取虚拟等中心锥束投影图像;最后采用FDK算法进行3D重建。结果与文献[10]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对转轴在成像板上的投影坐标(u0'和v0')标定精度相当,而射线源到成像板的垂直距离(D')和射线源到转轴的距离(R')标定精度明显较优。结论本研究混合标定算法可提高D'和R'的标定精度,并可突破文献[10]算法等中心系统应用环境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非等中心 几何标定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位姿集的机器人标定及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3
16
作者 温秀兰 宋爱国 +3 位作者 冯月贵 唐国寅 吕仲艳 佘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76-283,共8页
为解决因标定位姿点随机选择导致机器人标定结果不稳定、可靠性低问题,研究了基于雅克比矩阵奇异值计算可观测指标的最优位姿点数目及最优位姿集选择算法,建立了机器人MDH模型,采用LM算法对几何参数进行辨识,使用LeicaAT960激光跟踪仪... 为解决因标定位姿点随机选择导致机器人标定结果不稳定、可靠性低问题,研究了基于雅克比矩阵奇异值计算可观测指标的最优位姿点数目及最优位姿集选择算法,建立了机器人MDH模型,采用LM算法对几何参数进行辨识,使用LeicaAT960激光跟踪仪分别在最优位姿集和随机位姿集下对Staubli TX60机器人末端位姿大量实测;在分析研究机器人标定不确定度来源基础上,采用测量不确定指南(GUM)计算几何参数标定的不确定度及蒙特卡洛模拟法对机器人末端位置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经最优位姿集标定后的机器人不仅在测试点精度有大幅提升,而且几何参数及末端位置平均不确定度约为随机位姿集标定的0.11倍,标定结果稳定可靠,泛化能力强,适于在高精度、大范围作业场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最优位姿集 几何参数标定 不确定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A方法的串联工业机器人运动学标定精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大林 乔贵方 +2 位作者 宋光明 温秀兰 宋爱国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7-83,共7页
几何参数误差是影响工业机器人定位精度的主要误差源,约占总误差的80%以上。基于圆点分析法(circle points analysis,CPA)所标定的几何参数与机器人的实际结构相关,并且能够将几何参数误差与其他误差源解耦。研究表明CPA方法的测量策略... 几何参数误差是影响工业机器人定位精度的主要误差源,约占总误差的80%以上。基于圆点分析法(circle points analysis,CPA)所标定的几何参数与机器人的实际结构相关,并且能够将几何参数误差与其他误差源解耦。研究表明CPA方法的测量策略对其标定精度具有较大影响。针对基于CPA方法的串联工业机器人运动学标定技术的测量策略展开试验研究,分别对各轴测量角度范围、各轴测量步长、初始位姿构型、靶球安装位置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一个优化的测量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策略能够有效地提升CPA方法的标定精度,误差减少了43.99%,明显优于其他测量方案。通过与误差模型方法对比,经CPA方法标定的机器人具有更好的全局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标定 激光跟踪仪 圆点分析法 几何参数标定 运动学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多光谱成像仪图像的校正及配准算法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孙凡 何志平 +1 位作者 戴方兴 马艳华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7-191,共5页
利用光校参数和软件配准法对无人机多光谱成像仪图像进行校正和彩色合成。多光谱成像仪由3个光电头部组成,它们分别对同一地物的R、G、B谱段成像。基于无人机多光谱成像仪中各光谱段成像光电头部存在的性能差异,需要进行图像配准,才能... 利用光校参数和软件配准法对无人机多光谱成像仪图像进行校正和彩色合成。多光谱成像仪由3个光电头部组成,它们分别对同一地物的R、G、B谱段成像。基于无人机多光谱成像仪中各光谱段成像光电头部存在的性能差异,需要进行图像配准,才能保证图像合成的效果。具体分析与讨论光校参数法与软件配准法的特点,采用这两种方法进行图像配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二者相结合的手段研究进一步的算法,以期达到更好的配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校正 配准 多光谱 几何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精密制造的光学自由曲面在位偏折测量技术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祥朝 徐敏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0-79,共10页
复杂光学曲面的在位测量是当前精密工程领域面临的重要难题。偏折术对光学曲面的测量精度可与干涉仪相比,而且拥有更高的测量效率、稳定性及动态范围,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偏折测量本质上是一个标定问题,其测量精度直接取决于... 复杂光学曲面的在位测量是当前精密工程领域面临的重要难题。偏折术对光学曲面的测量精度可与干涉仪相比,而且拥有更高的测量效率、稳定性及动态范围,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偏折测量本质上是一个标定问题,其测量精度直接取决于几何标定的可靠性。本文结合单点金刚石切削机床设计了原位偏折测量系统,采用机床中自带的气浮转台安装辅助反射镜,在两个姿态下进行光线追迹,通过数值优化计算各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将标定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级。根据反向投影偏差的统计规律,可有效分离工件的面形偏差与位姿误差。该方法有效利用了工件的名义面形信息,将传统的位置-面形单向映射转变为双向映射,显著提高了在位测量的灵活性与效率。对于复杂的自由曲面,采用子孔径拼接测量方法,对待测的局部区域发展了精准定位技术,有效保证了迭代重构过程的正确收敛。采用离轴抛物镜等光学曲面进行实验验证,所提出的偏折测量方法的精度优于150 nm 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制造 在位测量 偏折术 几何标定 光线追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个Kinect的个性化人体重建 被引量:6
20
作者 乔思航 程志全 +1 位作者 陈寅 党岗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08-2411,共4页
个性化人体重建是在虚拟场景中建立用户个性化的三维几何模型。使用三台微软新推出的Kinect深度摄像机完成个性化人体的重建,工作流程如下:首先,使用厚度不计的褶皱纸张,完成三台Kinect的几何标定;其次,三台Kinect同时从三个视角自动扫... 个性化人体重建是在虚拟场景中建立用户个性化的三维几何模型。使用三台微软新推出的Kinect深度摄像机完成个性化人体的重建,工作流程如下:首先,使用厚度不计的褶皱纸张,完成三台Kinect的几何标定;其次,三台Kinect同时从三个视角自动扫描待建静态人体对象。借助Kinect的摄像机运动控制功能,每个摄像机自动地从上向下获取人体对象的深度点云;再次,借助于相机的几何标定矩阵,自动完成三个点云的注册;最后,重建出模型表面。实验结果表明,能重建出高逼真度的个性化三维人体模型。与同类工作相比,具有较好的易用性,无需转盘等设备,更容易搭建系统;此外,获取时间3秒左右,用户无需长时间保持静止状态,友好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建模 KINECT 几何标定 表面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