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循环症状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椎基底动脉几何形态与基底动脉斑块的HR-VWI分析
1
作者 钟丽玲 徐棣豪 +2 位作者 宋建勋 林国辉 符念霞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340,共8页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vessel wall imaging,HR-VWI)研究后循环症状性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椎基底动脉(vertebrobasilar artery,VBA)几何形态与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斑块的发生...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vessel wall imaging,HR-VWI)研究后循环症状性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椎基底动脉(vertebrobasilar artery,VBA)几何形态与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斑块的发生、分布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6月—2021年12月在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后循环症状性AIS患者,根据HR-VWI上BA是否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将患者分为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B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角、BA-中角、BA曲折率。再根据3D-TOF-MRA将患者的VBA几何形态分为步行型、音叉型、λ型和一侧VA不汇入型,统计4种VBA几何形态BA斑块的发生率,并比较4种VBA几何形态的BA-VA角、BA-中角、BA曲折率、斑块分布、外管腔直径、斑块体积、血管外壁面积、血管壁面积、斑块厚度、斑块负荷(plaque burden,PB)、斑块强化率(enhancement rate,ER)的差异。结果共纳入71例患者,其中54例(76.1%)有斑块,17例(23.9%)无斑块。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和VBA形态特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4种VBA几何形态中,步行型的BA斑块发生率高于音叉型(92.3%vs.55.6%,P=0.033)。音叉型[(166.83±13.27)°vs.(150.77±19.65)°,P=0.008]和λ型[(163.82±12.36)°vs.(150.77±19.65)°,P=0.028]的BA-中角均大于步行型。4种VBA几何形态中步行型的BA曲折率最大(P=0.005)。4种几何形态的BA斑块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斑块特征、PB和ER等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后循环症状性AIS患者的VBA几何形态与BA斑块的发生密切相关,相较于音叉型,步行型更容易发生BA斑块,4种VBA几何形态中步行型的BA更容易弯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 后循环症状性急性缺血性卒中 底动脉几何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计算及其理论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援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7-412,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几何计算理论.在几何基础层,充分利用笛卡儿创立的坐标几何思想,用几何代数化方法构建二、三维基本的几何代数基(简称几何基),可利用它的序列建立高一层次的几何基.在几何处理层,用几何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寻求几何问题的... 提出了一种新的几何计算理论.在几何基础层,充分利用笛卡儿创立的坐标几何思想,用几何代数化方法构建二、三维基本的几何代数基(简称几何基),可利用它的序列建立高一层次的几何基.在几何处理层,用几何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寻求几何问题的几何基求解序列.对几何引入方向性,统一几何的表示,简化几何基序列的求解过程.并从理论上探索解决几何奇异问题的完整解决方案,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的几何计算体系.由此实现莱布尼茨式的通过几何语言直接处理几何体的宏伟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计算 几何代数化 几何基 几何奇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几何计算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6
3
作者 何援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7-171,共5页
审视了延续几个世纪的关于"几何"与"代数"的大讨论,分析了几何代数化带来的一些问题;从人类认知的角度探索几何问题几何化之路;阐述几何与画法几何的共性问题,讨论画法几何理论在几何计算中的作用,在几何与画法几何... 审视了延续几个世纪的关于"几何"与"代数"的大讨论,分析了几何代数化带来的一些问题;从人类认知的角度探索几何问题几何化之路;阐述几何与画法几何的共性问题,讨论画法几何理论在几何计算中的作用,在几何与画法几何的"大几何"概念下考虑几何计算问题;从构造的角度阐述几何奇异的几何品质,认识几何奇异的根本性,把握几何计算的关键;认为在讨论几何计算时,应该全面应用数学(几何与代数)、工程(画法几何)、计算机(算法)等的理论,找到一个较好的支撑与结合点——以"几何问题几何化"作为它的命题;引入"几何基"与"几何数",构筑了一个几何问题几何化的框架,建立了几何计算的基础理论与实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计算 几何代数化 几何基 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板测地线法展开的几何化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金梦 于海燕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5-88,共4页
针对不可展的双向曲度板,所采用的手工测地线近似展开法的精度以及效率低等问题,研究出一种测地线展开法结合几何化思想的算法,保留画法几何手工作图原理简单、直观性强的特点,选取适用于测地线展开法的扇形板为对象,根据测地线法展开... 针对不可展的双向曲度板,所采用的手工测地线近似展开法的精度以及效率低等问题,研究出一种测地线展开法结合几何化思想的算法,保留画法几何手工作图原理简单、直观性强的特点,选取适用于测地线展开法的扇形板为对象,根据测地线法展开手工作图原理,研究基于测地线为展开准线的自动化展开方法,并结合几何化的思想,将最基本的代数运算封闭于几何基中,以几何基序列表述求解过程并与手工作图原理相对应,最后实现扇形曲面板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展开 测地线法 几何 几何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2D物探剖面的渭河盆地效应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冲 齐文浩 +2 位作者 党鹏飞 薄景山 王夫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6-234,共9页
引入一段渭河盆地实测的2D物探剖面资料,利用谱元法分析了盆地沉积层和基底几何结构对盆地效应的影响。分别建立了渭河盆地2D有限元模型、均质基岩模型和1D层状模型,用Legendre谱元法计算了3种模型的地表地震动场,重点分析了2D模型的地... 引入一段渭河盆地实测的2D物探剖面资料,利用谱元法分析了盆地沉积层和基底几何结构对盆地效应的影响。分别建立了渭河盆地2D有限元模型、均质基岩模型和1D层状模型,用Legendre谱元法计算了3种模型的地表地震动场,重点分析了2D模型的地表地震动特征,然后分别以均质基岩模型和1D层状模型计算结果为基准,求取了2D模型与两者的谱比结果,通过分析谱比结果发现:(1)对于深宽比小的盆地来说,盆地沉积层厚度对地震动的放大起主导作用;(2)从2D模型与均质基岩模型谱比结果可以看出,2D模型中沉积层厚度大的区段对地表地震动放大显著,反应谱谱值的放大系数与沉积层V_(p)=4.5 km/s界面埋藏深度呈极强的线性相关关系;(3)从2D模型与1D层状模型谱比结果可以看出,2D模型中介质对地表地震动的影响与介质速度结构形状密切相关。文中结果对盆地内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探剖面 地震动模拟 谱比 沉积层厚度 几何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