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共形几何代数的七杆巴氏桁架位置分析
1
作者 黄昔光 吴一帆 刘东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5-271,共7页
机构位置分析是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的基础。针对传统机构位置分析理论旋转坐标变换矩阵运算繁琐、多元高次非线性方程组求解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七杆巴氏桁架的位置分析共形几何代数(CGA)方法。利用CGA中的平移、旋转算子和几何积... 机构位置分析是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的基础。针对传统机构位置分析理论旋转坐标变换矩阵运算繁琐、多元高次非线性方程组求解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七杆巴氏桁架的位置分析共形几何代数(CGA)方法。利用CGA中的平移、旋转算子和几何积,建立各个运动点的位置坐标表达式;根据CGA中内积几何性质,直接获得该机构的一元16次位置输入-输出方程及其所有解析解;将该高次方程求解出的所有解进行回代,获得机构所有运动点的位置坐标,并通过数字实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几何直观性显著优于传统的复向量法、DH矩阵法,不仅可以避免矩阵运算和消元运算,且求解无增根也无漏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代数 运动学分析 七杆巴氏桁架 几何直观性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代数的改进电流物理分量功率计量方法
2
作者 于静茹 李琳 孙佳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80,共8页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谐波干扰使系统非正弦问题日益突出,在此条件下传统功率理论不再适用,而电流物理分量功率理论可以与实际中的物理现象相对应,因此备受关注。但该理论只能对有功功率和不同无功功率成分进行量化分析,不...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谐波干扰使系统非正弦问题日益突出,在此条件下传统功率理论不再适用,而电流物理分量功率理论可以与实际中的物理现象相对应,因此备受关注。但该理论只能对有功功率和不同无功功率成分进行量化分析,不能准确描述电路中的功率特性。为此,文中对电流物理分量功率理论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代数的改进电流物理分量功率计量方法。在矢量空间内建立有功功率和分散功率、无功功率和发生功率的多重矢量形式,使各功率分量在数学表达与物理意义上达到统一,从而对非正弦单相电路进行功率特性分析;各功率分量可以直接进行相关的功率矢量运算,解决了非有功功率的运算问题,并遵循电路中的基本定律。通过具体算例,对比分析了改进前后电流物理分量功率理论中各功率分量的物理意义和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代数 多重矢量功率 电流物理分量理论 非正弦 单相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形几何代数的并联机器人逆运动学分析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柴馨雪 李翔毅 +2 位作者 汤陈昕 李秦川 徐灵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1-430,共10页
运动学分析是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性能评估和结构尺寸优化的基础。现有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方法存在几何建模与几何计算相分离的问题,本文利用共形几何代数(Conformal geometric algebra, CGA)集几何表示和计算为一体的优势,提出一种并联... 运动学分析是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性能评估和结构尺寸优化的基础。现有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方法存在几何建模与几何计算相分离的问题,本文利用共形几何代数(Conformal geometric algebra, CGA)集几何表示和计算为一体的优势,提出一种并联机器人逆运动学分析方法。根据动平台位姿参数给出动平台刚体运动算子,通过共形几何代数框架下的几何积实现动平台上任意点的刚体变换,得到任意点在运动过程中的共形几何表达式;结合机构中尺寸、几何约束,利用内积运算,建立机构运动学方程;根据运动学方程,进行运动学反解计算和速度分析。以3自由度的3-RPS并联机器人和6自由度6-UPS并联机器人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并将逆运动学推导结果与仿真软件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将空间向量和旋转表示等几何对象与矩阵乘法、矢量外积等计算方式相结合,使得并联机器人空间几何问题统一在一个代数系统中进行处理,因此分析过程几何直观性较强,简化了运动学逆解分析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共形几何代数 运动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代数的多类型约束路网最优路径分析算法 被引量:9
4
作者 俞肇元 胡勇 +1 位作者 朱晓林 闾国年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5,共6页
针对现有交通规划中最优路径算法难以同时集成多种不同类型约束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多类型约束下最优路径统一求解的几何代数算法。基于几何基编码的网络表达模型,实现了对节点、边、路径等网络对象及权重和约束条件的统一表达。建立了基... 针对现有交通规划中最优路径算法难以同时集成多种不同类型约束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多类型约束下最优路径统一求解的几何代数算法。基于几何基编码的网络表达模型,实现了对节点、边、路径等网络对象及权重和约束条件的统一表达。建立了基于几何邻接矩阵外积的路径延拓、遍历与筛选机制,实现了路径延拓过程中网络拓扑关系和权重结构的同步计算。在此基础上,构建多约束条件下最优路径生成算法。最后,以江苏道路网络为例对算法的正确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算法可较好地支撑同时包含数值型、节点型及结构型约束条件下最优路径的计算,可为复杂GIS网络分析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路径规划 多约束最优路径 几何代数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条件约束应急疏散路径分析的几何代数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胡勇 宗真 +1 位作者 罗文 袁林旺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50,共4页
面向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与疏散路径分析的需求,基于几何代数构建多目标约束应急疏散路径分析方法,利用多重向量实现了多维地理场景建模及路径距离计算。其中利用几何基进行网络编码,构建多维地理网络拓扑结构的几何代数邻接矩阵表达,建... 面向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与疏散路径分析的需求,基于几何代数构建多目标约束应急疏散路径分析方法,利用多重向量实现了多维地理场景建模及路径距离计算。其中利用几何基进行网络编码,构建多维地理网络拓扑结构的几何代数邻接矩阵表达,建立了基于几何代数的最短路径算法,进而构建多目标约束的应急疏散模型。基于德国Waldbruecke村三维场景中污染物扩散条件下的应急疏散分析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支撑阈值限制条件下网络路径的动态生成,可为虚拟场景中应急疏散的决策与模拟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代数 网络分析 应急疏散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R传感器网络中行为轨迹重构的几何代数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健健 冯琳耀 +3 位作者 朱帅 罗文 俞肇元 袁林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96-1102,共7页
基于高密度、低成本的PIR(Passive Infrared Detector)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传感器进行人群行为轨迹的定位与重建是人群行为分析的重要方向.PIR传感器通过0-1响应确定附近是否有行人通过,并通过不同传感器响应序列的时空序列关系实现对人群... 基于高密度、低成本的PIR(Passive Infrared Detector)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传感器进行人群行为轨迹的定位与重建是人群行为分析的重要方向.PIR传感器通过0-1响应确定附近是否有行人通过,并通过不同传感器响应序列的时空序列关系实现对人群行为轨迹的识别与跟踪.已有PIR传感器网络分析方法多从群体行为视角揭示人群运动的统计特征,在行为估算精度、不确定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PIR传感器网络中个人行为轨迹的重构问题,引入几何代数工具,实现PIR传感器网络拓扑、时空响应数据序列和行为轨迹的代数化统一表达,进而以传感器响应的时空关系为基础进行网络连通性的判定.基于几何代数算子构建轨迹路径的延拓与扩展规则,并集成传感器对轨迹的时空响应关系构建基于PIR传感器网络响应序列数据的行为轨迹重构算法.最后以MERL实验室连续观测数据为案例,论证了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轨迹 传感器网络 几何代数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共形几何代数的串联机器人位置逆解求解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黄昔光 黄旭 李启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2,37,共5页
为获得串联机器人位置逆解的解析解,使用共形几何代数对串联机器人位置逆解进行了研究。利用共形几何代数中基本几何元素的内积和外积运算,获得串联机器人各关节点的位置,然后通过构造经过关节点的直线与直线以及平面与平面的内积,求解... 为获得串联机器人位置逆解的解析解,使用共形几何代数对串联机器人位置逆解进行了研究。利用共形几何代数中基本几何元素的内积和外积运算,获得串联机器人各关节点的位置,然后通过构造经过关节点的直线与直线以及平面与平面的内积,求解出机器人所有关节转角,从而直接获得了串联机器人位置逆解的解析解。该方法求解简捷,几何直观性好,避免了经典机器人运动学理论中欧拉角、矩阵的运算以及复杂的多元高次非线性方程组求解,求解过程和结果可以明显地反映机器人几何结构与机器人运动之间的几何关系。以一种空间6R串联机器人位置逆解为例进行了求解,算例计算表明该方法正确、有效,计算效率提高了近4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形几何代数 串联机器人 位置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的共形几何代数方法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忠海 李端玲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5-330,共6页
提出了空间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的集几何表示和计算为一体的共形几何代数方法。以动平台上的坐标原点描述动平台的位置,以欧拉角描述动平台的姿态,给出了动平台上任意一点在定坐标系中位置的共形几何代数表达式,进而提出了一种建立空间... 提出了空间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的集几何表示和计算为一体的共形几何代数方法。以动平台上的坐标原点描述动平台的位置,以欧拉角描述动平台的姿态,给出了动平台上任意一点在定坐标系中位置的共形几何代数表达式,进而提出了一种建立空间并联机构运动学方程的数学建模方法。根据所建立的运动学方程,可进行空间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正解和运动学反解分析。通过一种4-UPU空间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所提出的共形几何代数运动学分析方法,通过数值实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并联机构 运动学分析 运动学正解 运动学反解 共形几何代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6自由度关节机器人逆运动学共形几何代数法 被引量:5
9
作者 黄昔光 刘冰 李启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86-89,共4页
为获得一种6R(R为转动副)焊接机器人运动学逆解,使用共形几何代数(CGA)对焊接机器人运动学进行研究.利用共形几何代数中基本几何元素的表达以及几何形体的内积和外积运算,获得了焊接机器人各关节点的位置;通过构造经过关节点的直线与直... 为获得一种6R(R为转动副)焊接机器人运动学逆解,使用共形几何代数(CGA)对焊接机器人运动学进行研究.利用共形几何代数中基本几何元素的表达以及几何形体的内积和外积运算,获得了焊接机器人各关节点的位置;通过构造经过关节点的直线与直线以及平面与平面的内积,得出机器人所有关节转角余弦表达,从而获得了焊接机器人位置逆解所有解析解.最后,以一种空间6自由度关节机器人为例求解运动学逆解,结果表明,新方法正确有效,几何直观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形几何代数 串联机器人 位置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形几何代数与Radon变换的圆检测方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茂宽 关键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76,82,共6页
为解决图像中的目标检测问题,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共形几何代数与Radon变换的圆检测识别方法,从新的角度出发,讨论了运用共形几何代数概念来解决圆检测问题的可行性和简便性。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共形几何代数理论,将欧氏空间中的圆用共形... 为解决图像中的目标检测问题,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共形几何代数与Radon变换的圆检测识别方法,从新的角度出发,讨论了运用共形几何代数概念来解决圆检测问题的可行性和简便性。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共形几何代数理论,将欧氏空间中的圆用共形几何代数中的矢量表示,进而可以等效为平面,最后利用三维Radon变换,对空间中的平面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地检测识别图像中的圆形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简洁明确,可以对图像中的多圆进行同时检测识别,对于算法的集成,提高效率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形几何代数 RADON变换 圆检测 计算机视觉 数字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代数的知识型员工—项目匹配程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岳芳 顾新建 +2 位作者 曹玉华 祁国宁 刘曦泽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01-1608,共8页
为了更好地辅助项目成员的评价和选择,提出一种知识型员工—项目匹配程度的计算方法。将项目和员工涉及的知识点映射到几何代数空间,并利用结构力学的思想优化知识点的位置,使这些点之间的距离与给定的语义距离一致。使用多维空间中的... 为了更好地辅助项目成员的评价和选择,提出一种知识型员工—项目匹配程度的计算方法。将项目和员工涉及的知识点映射到几何代数空间,并利用结构力学的思想优化知识点的位置,使这些点之间的距离与给定的语义距离一致。使用多维空间中的不同点集分别表示企业待选员工和项目所需员工的工作能力,并构建了基于内积和外积的综合距离指标,通过计算点集之间的距离间接获得员工与项目的匹配程度。以某知识管理系统开发项目成员选择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计算该距离指标,能够较好地评估待选员工与项目的匹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知识型员工 几何代数 匹配程度 工作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平面并联机构位置正解分析的共形几何代数及Sylvester结式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忠海 李端玲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研究一种平面并联机构位置正解分析的共形几何代数建模方法和改进的Sylvester结式消元求解方法.基于含有未知参数的5维共形空间的点表示,提出了位置正解分析的共形几何代数建模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ylvester结式消元方法,即冗余因子... 研究一种平面并联机构位置正解分析的共形几何代数建模方法和改进的Sylvester结式消元求解方法.基于含有未知参数的5维共形空间的点表示,提出了位置正解分析的共形几何代数建模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ylvester结式消元方法,即冗余因子消去法,求出了能得到准确解的一元6次方程.通过一个数值实例,得出了这个机构位姿的无增无漏的6组解,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形几何代数 Sylvester结式 结式消元 平面并联机构 位置正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数据升维变换的几何代数表示原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永红 洪文学 +1 位作者 高直 郑成博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393-396,共4页
传统多元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领域一般采用向量空间模型。本文提出将多元数据从维向量空间映射到其生成的几何代数空间的升维变换方法,给出了多元数据在几何代数空间的多向量表示,并且证明了该多向量表示的完备性。最后展望了将几何代数... 传统多元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领域一般采用向量空间模型。本文提出将多元数据从维向量空间映射到其生成的几何代数空间的升维变换方法,给出了多元数据在几何代数空间的多向量表示,并且证明了该多向量表示的完备性。最后展望了将几何代数应用于可视化模式识别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量空间 几何代数 多向量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形几何代数的圆拟合方法实现 被引量:8
14
作者 白志鹏 刘超 李茂宽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16期140-142,145,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共形几何代数的圆拟合算法,通过将欧式空间嵌入到共形空间,圆可以表示为向量形式,共形空间中点与圆的内积,则表示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证明,通过附加两个变量,圆就可以表示为平面,用圆代替超平面作为决策面,可以降低某... 提出一种基于共形几何代数的圆拟合算法,通过将欧式空间嵌入到共形空间,圆可以表示为向量形式,共形空间中点与圆的内积,则表示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证明,通过附加两个变量,圆就可以表示为平面,用圆代替超平面作为决策面,可以降低某些问题的计算复杂度。针对Visual Basic数值计算能力的不足,不利于系统开发;介绍基于共形几何代数圆拟合算法及其基于VB和Matrix VB的实现,该方法将Matlab的强大计算功能与VB的Windows用户界面开发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各自优势,缩短了软件的开发周期。软件测试结果表明,计算方法正确,计算速度快,系统资源消耗少,操作简便易行,能满足数据拟合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 Basic MATRIXVB 圆拟合 共形几何代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代数的并联机构自由度自动化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鹃 吴洪涛 +1 位作者 杨小龙 李耀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0-407,417,共9页
基于R(3,3)几何代数,提出一种符号描述并联机构自由度的自动化算法。首先根据螺旋副之间的几何关系,利用R(3,3)几何代数能符号描述刚体运动的优势,自动求解并联机构各支链螺旋系;然后利用R(3,3)几何代数能符号表示集合交集和并集的优势... 基于R(3,3)几何代数,提出一种符号描述并联机构自由度的自动化算法。首先根据螺旋副之间的几何关系,利用R(3,3)几何代数能符号描述刚体运动的优势,自动求解并联机构各支链螺旋系;然后利用R(3,3)几何代数能符号表示集合交集和并集的优势,自动求解动平台运动空间,该运动空间为所求并联机构自由度的符号表示式;最后基于C++软件平台对这种并联机构自由度自动化求解算法进行验证。使用R(3,3)几何代数不仅能通过刚体运算法则得到支链螺旋系的符号表达,同时可以直接求解动平台运动空间,省去一般螺旋理论求互易螺旋需求解线性方程的过程,算法简洁,可以得到并联机构自由度的符号表达式,从而实现自动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几何代数 自由度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代数GIS计算引擎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勇 孙惠 +1 位作者 罗文 袁林旺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1,53,共6页
分析型GIS的发展对GIS开发模式的统一性和算法的通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几何代数(GA)的GIS多维统一计算模型(GA-MUC)为进行复杂GIS空间分析提供了解决思路。该文提出了基于GA的多维统一GIS计算引擎(GA-MUCE),探讨了基于GA的属性空... 分析型GIS的发展对GIS开发模式的统一性和算法的通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几何代数(GA)的GIS多维统一计算模型(GA-MUC)为进行复杂GIS空间分析提供了解决思路。该文提出了基于GA的多维统一GIS计算引擎(GA-MUCE),探讨了基于GA的属性空间、网络空间与场空间中基本对象与算子的表达,并将其用于GIS算法的构建。该引擎具有自适应性特征,可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定义计算空间,进而设计相应的对象表达与算子、算法库,最终构建插件形式的GIS分析求解模板。该研究是对复杂GIS空间分析问题求解模式的探索,有利于促进新一代分析型GIS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代数(GA) GA-MUC 计算引擎 计算插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代数及其在摄动Kepler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方茹 曹喜滨 张锦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2-286,共5页
为避免卫星轨道摄动分析过程中多种代数系统繁琐的相互转换,创新性地引入几何代数系统,在统一的代数框架内研究摄动开普勒问题.利用几何代数体系中的位置空间与旋量空间之间的转换关系,将摄动Kep ler方程转化为线性、正则的旋量方程(简... 为避免卫星轨道摄动分析过程中多种代数系统繁琐的相互转换,创新性地引入几何代数系统,在统一的代数框架内研究摄动开普勒问题.利用几何代数体系中的位置空间与旋量空间之间的转换关系,将摄动Kep ler方程转化为线性、正则的旋量方程(简称KS方程),并给出Kep ler旋量方程的解.最后,通过与传统方法比较,说明几何代数这种新工具在卫星轨道运动中应用的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代数 Kepler方程 旋量 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社区建模与分析的共形几何代数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文 袁林旺 +2 位作者 胡勇 易琳 闾国年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23,53,共5页
利用共形几何代数的多维统一表达与分析优势,研究了集成多源数据的三维社区统一建模与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多重向量存储结构的社区场景整体建模流程,实现了CityGML、DXF等多源数据的导入与集成,并设计了基于共形几何代数的对象运动表... 利用共形几何代数的多维统一表达与分析优势,研究了集成多源数据的三维社区统一建模与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多重向量存储结构的社区场景整体建模流程,实现了CityGML、DXF等多源数据的导入与集成,并设计了基于共形几何代数的对象运动表达与插值方法。以德国Waldbruecke村为例的验证结果显示,基于共形几何代数的三维社区建模可以较好地表达复杂社区对象,并可以有效支撑几何度量、动态对象跟踪、运动轨迹重建等功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社区 共形几何代数 对象建模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自由度关节机器人运动学反解的共形几何代数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春 杨名利 尹飞鸿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98-1204,共7页
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的建立普遍利用Denavit-Hartenberg(D-H)参数法和旋量法,但是D-H参数法的几何意义不够明确,旋量法则有低自由度、关节轴线相交于1点的结构限制。针对6自由度关节机器人反解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共形几何代数求解的新方法。... 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的建立普遍利用Denavit-Hartenberg(D-H)参数法和旋量法,但是D-H参数法的几何意义不够明确,旋量法则有低自由度、关节轴线相交于1点的结构限制。针对6自由度关节机器人反解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共形几何代数求解的新方法。首先以旋转关节轴线和旋转平面为基础建立无坐标系机器人模型,并定义肩部、肘部和腕部3种机器人结构设计形式。然后在上述模型和机器人结构下利用已知共形点建立直线、平面、圆周和球体等共形几何对象,通过几何对象的约束关系进行简单的代数运算完成各关节轴的旋转角计算。另外,该方法在进一步简化代数运算的基础上,利用2直线对象和旋转平面法矢量的约束关系唯一确定旋转角,从而完成运动学反解计算。最后,以常用的人机协作的UNIVERSAL ROBOT UR5 6自由度关节机器人为例,利用该算法进行运动学反解的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形几何代数 6自由度关节 机器人 运动学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人脸姿态校正的几何代数不变量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立军 冯浩 黄宇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7-181,共5页
多模态3D人脸曲面存在姿态自由,表情丰富的特征,这给人脸的特征提取及提高分类器的识别率带来困难,因此需要对人脸样本进行姿态矫正.本文提出的基于几何代数(Geometrical Algebra)不变量方法的3D人脸姿态校正策略,计算非标准姿态样本与... 多模态3D人脸曲面存在姿态自由,表情丰富的特征,这给人脸的特征提取及提高分类器的识别率带来困难,因此需要对人脸样本进行姿态矫正.本文提出的基于几何代数(Geometrical Algebra)不变量方法的3D人脸姿态校正策略,计算非标准姿态样本与参考标准样本的几何代数不变量,并且快速计算彼此不变量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实现不同人脸曲面的空间姿态校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与标准姿态人脸样本相同、相异身份人的样本都能较好的实现姿态校正,并且几何意义直观,计算简单,校正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人脸 姿态校正 几何代数 几何不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