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研究进展
1
作者 熊圭 John Seymour HESLOP-HARRISON 刘青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20,共14页
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tin receptor-like kinases, LecRLKs),隶属于植物膜蛋白类受体激酶,LecRLKs主要由胞外凝集素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胞内激酶结构域组成,根据胞外结构域的特异性,分为G型、L型和C型,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参与植物的... 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tin receptor-like kinases, LecRLKs),隶属于植物膜蛋白类受体激酶,LecRLKs主要由胞外凝集素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胞内激酶结构域组成,根据胞外结构域的特异性,分为G型、L型和C型,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响应调控。该文总结凝集素类受体激酶的研究历史、结构和分类,阐述植物LecRLKs的发育调控和胁迫响应功能,对功能明确的LecRLKs基因进行归类。提出凝集素类受体激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该家族演化历史研究极其缺乏、信号传导途径及其潜在配体亟待开展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基因家族的定向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受体蛋白激酶 生长发育 生物/非生物胁迫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Lr45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春燕 魏学军 +4 位作者 张娜 郭楠 杨文香 闫红飞 刘大群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6-491,共6页
在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TcLr45中,扩增出一条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片段。以该序列为靶序列,进行3'和5'RCAE-PCR,获得该基因cDNA全长片段为2347 bp,该序列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730个氨基酸,命名为LecRK-LR45。经软件... 在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TcLr45中,扩增出一条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片段。以该序列为靶序列,进行3'和5'RCAE-PCR,获得该基因cDNA全长片段为2347 bp,该序列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730个氨基酸,命名为LecRK-LR45。经软件分析,LecRK-LR45具有典型的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结构,属于L类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LecRK-LR45与山羊草和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TcLr34中的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与玉米、拟南芥的亲缘关系较远。该基因的克隆为研究小麦中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凝集受体蛋白激酶(lecrks) TcLr45 R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中L型凝集素类受体激酶CaLecRKs鉴定及其对辣椒疫霉的响应
3
作者 金庆敏 徐小万 +2 位作者 衡周 王恒明 徐晓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2-130,193,共10页
L型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RKs)广泛参与植物的先天免疫过程。目前未见在辣椒Capsicum annuum中全基因组鉴定LecRKs的报道。本研究对辣椒中的CaLecRK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并在接种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条件下通过基因表达分析探究... L型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RKs)广泛参与植物的先天免疫过程。目前未见在辣椒Capsicum annuum中全基因组鉴定LecRKs的报道。本研究对辣椒中的CaLecRK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并在接种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条件下通过基因表达分析探究其对辣椒疫霉的响应情况,旨在挖掘参与辣椒抗疫病防御反应的CaLecRK基因。研究结果表明,辣椒基因组中共鉴定出24个CaLecRK,以其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可将24个CaLecRK分为7个分支。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有4个CaLecRK基因(CaLecRK 2.2、CaLecRK 3.2、CaLecRK 8.1和CaLecRK 10.1)受辣椒疫霉诱导,和接菌后0 h相比,接菌处理后12 h或36 h基因表达差异显著,推测其在辣椒抗疫病防御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L型凝集受体激酶 辣椒疫霉 基因表达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响应盐胁迫的梨凝集素受体蛋白激酶PcLRLK066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马娜 王金彦 +2 位作者 阚家亮 蔺经 常有宏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共8页
为了探讨梨凝集素受体蛋白激酶(LecRLK)对非生物胁迫(盐、渗透胁迫)的响应情况,以梨PcLRLK066基因为研究对象,研究LRK066在梨和其他物种间的进化关系及其在豆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观察了其在细胞中的定位情况,此外还研究了转PcLRLK... 为了探讨梨凝集素受体蛋白激酶(LecRLK)对非生物胁迫(盐、渗透胁迫)的响应情况,以梨PcLRLK066基因为研究对象,研究LRK066在梨和其他物种间的进化关系及其在豆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观察了其在细胞中的定位情况,此外还研究了转PcLRLK066拟南芥在不同盐浓度和甘露醇浓度处理下的发芽情况。结果显示,豆梨中PcLRLK066与苹果进化距离最近,与野生番茄最远;PcLRLK066在不同组织器官中表达差异显著;通过亚细胞定位发现PcLRLK066可能定位在细胞膜上;转入PcLRLK066基因后的拟南芥在盐和渗透胁迫处理下发芽率均低于野生型拟南芥,表明转基因拟南芥对盐和干旱更加敏感,PcLRLK066可能参与了盐胁迫和渗透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受体蛋白激酶 膜定位蛋白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参与抗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彭小群 邹雅琦 +3 位作者 骆素微 张丽君 谭诗茹 王梦龙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tin receptor-like kinases,LecRLKs)是类受体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s,RLKs)的一个亚族。根据结构域的不同,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可分为L、G和C等3种类型。在植物中,凝集素类受体激酶被报道参与生物/非生物胁迫响... 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tin receptor-like kinases,LecRLKs)是类受体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s,RLKs)的一个亚族。根据结构域的不同,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可分为L、G和C等3种类型。在植物中,凝集素类受体激酶被报道参与生物/非生物胁迫响应和植物发育调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参与由细菌、真菌以及食草性昆虫等所引起的植物抗病反应。本文概述了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的分类及结构特点,并系统阐述了该类激酶在植物抗病方面的作用,旨在增进对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参与抗病功能的了解,并为作物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激酶 凝集受体激酶 生物胁迫 抗病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参与非生物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梦龙 骆素微 +1 位作者 李晓诗 彭小群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59-2169,共11页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胁迫因子的影响,非生物胁迫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类。类受体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s,RLKs)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蛋白,能够快速有效地对胁迫因子作出响应,最终引起一系列生物效应。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胁迫因子的影响,非生物胁迫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类。类受体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s,RLKs)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蛋白,能够快速有效地对胁迫因子作出响应,最终引起一系列生物效应。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tin receptor-like kinases,LecRLKs)是RLKs的一个亚族,其具有细胞外凝集素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细胞内激酶结构域三个结构域。根据细胞外凝集素结构域的不同可分为L、G和C三种不同类型。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在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LecRLKs通过识别非生物胁迫相关的信号分子,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如MAPK通路、ROS通路、钙信号通路等,调节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翻译以增强植物的抗逆性。该文概述了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并系统综述了LecRLKs在盐胁迫、低温胁迫、干旱胁迫、机械损伤和植物激素等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同时也对LecRLKs的未来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该文不仅为深入了解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参与非生物胁迫响应的功能提供了参考,而且为利用LecRLKs进行作物抗逆育种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受体激酶 凝集受体激酶 非生物胁迫 信号响应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cRKIII.2基因调控拟南芥对非生物胁迫和外源激素的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谢道龙 邹肖肖 +4 位作者 李美玲 游昌乔 周苹 肖文君 郭新红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9-199,共11页
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tin receptor-like kinases,LecRKs)包含86个成员,在植物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AtLecRKIII.2作为LecRKs家族的一员,其具体功能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实时定量PCR和三... 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tin receptor-like kinases,LecRKs)包含86个成员,在植物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AtLecRKIII.2作为LecRKs家族的一员,其具体功能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实时定量PCR和三引物法鉴别AtLecRKIII.2基因的过表达植株及纯合缺失突变体。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AtLecRKIII.2基因有多种与调控胁迫、激素等反应相关的功能元件。组织表达模式分析表明,AtLecRKIII.2基因于果荚中具有较高的转录水平,茎中的转录水平次之。逆境及激素响应模式分析表明,AtLecRKIII.2基因对外源生长素(3-indoleacetic acid,IAA)、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L)、赤霉素(gibberellins,GAs)、PEG8000、高温和低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响应。萌发率及根长实验结果表明,NaCl或Mannitol处理后,LecRKIII.2-OE的种子萌发率高于野生型,而lecrkiii.2的种子萌发率低于野生型。用生长素处理后,LecRKIII.2-OE根的伸长被显著抑制,且其体内与生长素应答和运输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变化。上述研究结果表明,AtLecRKIII.2基因正调控拟南芥对盐胁迫、渗透胁迫的耐受性和涉及根的生长发育。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AtLecRKIII.2基因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及激素信号转导中的生理功能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凝集受体激酶 AtlecrkIII.2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肝组织中自然杀伤细胞活化性受体及其配体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余海燕 韦进香 +3 位作者 付海艳 杨依娜 涂荣芳 唐映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56-2461,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中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及其配体(MICA)、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10、IL-15)表达与肝内炎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且确诊为PBC(PBC组,n=30)、慢性乙...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中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及其配体(MICA)、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10、IL-15)表达与肝内炎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且确诊为PBC(PBC组,n=30)、慢性乙型肝炎(CHB组,n=15)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组,n=10)患者的肝穿刺活检标本。判断肝脏标本的肝脏炎症活动度(G)和纤维化程度(S),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观察3组肝组织中NKG2D、MICA、IFNγ、IL-10、IL-15的表达情况(根据染色细胞多少及染色深浅计算染色评分,判断各指标表达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结果 PBC组NKG2D的表达随炎症程度加重而上升,G3~4级者明显高于G1~2级者(G1vs G2 vs G3 vs G4:1.4±0.05 vs 1.56±0.05 vs 1.86±0.11 vs 2.60±0.17,F=150.8,P <0.05);随纤维化程度加重而下降(S3 vs S4:2.30±0.17 vs 1.56±0.05,t=-1.52,P <0.05)。PBC组G3与G4级MI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1±0.01 vs 0.20±0.03,t=-2.20,P> 0.05),S3与S4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2±0.02 vs 0.18±0.03,t=-2.64,P> 0.05)。PBC组IL-15在炎症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1 vs G2 vs G3 vs G4:0.70±0.10 vs 1.50±0.10 vs 1.93±0.11 vs 2.60±0.17,F=251.3,P <0.05),在纤维化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3 vs S4:2.00±0.05 vs 2.40±0.30,t=-1.62,P> 0.05)。CHB组IL-15的表达在不同炎症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1 vs G2 vs G3:0.73±0.15 vs 1.96±0.15 vs 2.50±0.17,F=150,P <0.05),在不同纤维化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1 vs S2 vs S3:0.70±0.10 vs 21.96±0.15 vs 2.50±0.17,F=158.7,P <0.05)。PBC组IL-10仅G1期表达(0.16±0.01),CHB组G1、G2级均表达IL-10,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1 vs G2:0.19±0.01 vs 0.13±0.01,t=-1.522,P> 0.05)。PBC患者肝组织IL-15的表达与ALP、GGT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41、0.407,P值分别为0.014、0.045)。结论 NK细胞活化受体NKG2D影响PBC肝内炎症的程度,且PBC晚期表达NKG2D的配体MICA,同时下调NKG2D。IL-15在PBC组表达随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增加,且与ALP、GGT水平呈正相关,提示NK细胞活化、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参与PBC的发生发展,其IL-15可能作为一个辅助诊断PBC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NK细胞凝集受体亚家族K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