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瘢痕疙瘩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丽萍 吴平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4年第1期84-87,共4页
瘢痕疙瘩的形成是多种基因通过多种途径相互作用的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通过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发挥其生物学效应。目前研究表明,对TGF-β1作用途... 瘢痕疙瘩的形成是多种基因通过多种途径相互作用的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通过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发挥其生物学效应。目前研究表明,对TGF-β1作用途径的干预可以影响纤维化发展,从而防治瘢痕疙瘩形成。现对有关TGF-β1在瘢痕疙瘩中作用机制及其在瘢痕疙瘩防治中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瘢痕疙瘩 TGF-β1 Smads信号转导通路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BMP-7及TGF-β_1/smads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武帅 郭兆安 +6 位作者 于春江 李悦 姜蓓蓓 肖荣 李敏 刘玉臻 董雄飞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4期297-301,I0002,共6页
目的:观察芪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组织骨形成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及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48只清洁级... 目的:观察芪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组织骨形成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及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48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抽取40只,采用切除右肾加腹腔注射链脲菌素( streptozotocin,STZ)的方法制备DN模型,另外8只大鼠行右肾假切术。造模成功后按尿微量白蛋白( microAlbumin,mAlb)高低,两头随机抽取分为模型组、缬沙坦对照组、芪蛭降糖胶囊低剂量组、芪蛭降糖胶囊高剂量组。成模2 d起各组给予相应浓度和剂量的药物,给药12周时观察DN大鼠尿mAlb、α1微球蛋白(α1-MG)和血清肌酐( Scr)、尿素氮( BUN)。然后,处死所有动物,肾组织行HE染色、PAS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半定量计算肾小管损伤指数(tubulointerstitial injury index,TII),免疫组化法检测BMP-7、TGF-β1、Smad2、Smad7在肾组织的表达。结果:给药12周后,模型组大鼠尿 mAlb、α1-MG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多( P 〈0.01),3个治疗组DN大鼠尿mAlb、α1-MG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2个中药治疗组的上述4项指标亦较对照组降低(P〈0.05-0.01),且呈剂量依赖性。模型组大鼠Scr、BUN亦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但2个中药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0.01)。 HE染色显示,3个治疗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2个中药治疗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PAS染色进行TII评分发现,3个治疗组大鼠TII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2个中药治疗组TI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Masson染色观察发现,3个实验组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明显轻于模型组,2个中药治疗组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轻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染色并对其灰度值测定发现,3个治疗组大鼠TGF-β1、Smad2在肾组织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2个中药治疗组大鼠TGF-β1、Smad2在肾组织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0.01);3个治疗组大鼠BMP-7、Smad7在肾脏组织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2个中药治疗组大鼠BMP-7、Smad7在肾组织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芪蛭降糖胶囊可能通过干预BMP-7/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抑制了TGF-β1信号的细胞内转导,而对DN肾间质纤维化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蛭降糖胶囊 肾间质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s信号传导通路 骨形成蛋白-7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BMP-7及TGF-β_1/samds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郭兆安 马东明 +5 位作者 于燕燕 刘美慧 高志强 孙丽娜 刘燕 肖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5期391-394,I0004,I0005,共6页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骨形成蛋白-7(BMP-7)及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肾康注射液组(对照组)、PNS低剂量组(低剂量组)、PNS高剂...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骨形成蛋白-7(BMP-7)及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肾康注射液组(对照组)、PNS低剂量组(低剂量组)、PNS高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其余各组用UUO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术前1d起各组给予相应浓度和剂量的药物,术后第14天处死所有大鼠,检测大鼠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变化,梗阻侧肾组织行HE染色、PAS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半定量计算肾小管损伤指数(TII),免疫组化法检测BMP-7、TGF-β1、Smad2、Smad7在肾组织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NS和肾康注射液能明显降低UUO大鼠术后14dScr、BUN(P<0.05);对梗阻侧肾组织HE染色、PAS染色进行TII评分发现,2个试验组大鼠肾小管损伤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Masson染色观察发现,2个实验组大鼠肾小管间质病变明显轻于模型组;免疫组化法染色并对其灰度值测定发现,与模型组相比,2个试验组大鼠TGF-β1、Smad2在肾组织的表达下调(P<0.01),BMP-7、Smad7在肾脏组织的表达上调(P<0.01)。结论:PNS可能通过干预BMP-7/Smads/TGF-β1信号转导通路抑制了TGF-β1信号的细胞内转导,而起到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肾间质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1/smads信号传导通路 骨形成蛋白-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D51相关蛋白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通过TGF-β/Smad通路参与调控人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被引量:3
4
作者 梁殿迅 王秋宇 +5 位作者 姜平 李和丽 朱军义 许静 郭哲 孙慧霞 《解剖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17-421,477,共6页
目的:探讨RAD51相关蛋白1(RAD51AP1)通过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对人宫颈癌细胞(SiHa)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1年3月间南阳市中心医院51例宫颈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癌组织R... 目的:探讨RAD51相关蛋白1(RAD51AP1)通过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对人宫颈癌细胞(SiHa)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1年3月间南阳市中心医院51例宫颈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癌组织RAD51AP1蛋白表达。筛选RAD51AP1高表达宫颈癌细胞系,体外培养SiHa细胞,分为对照组、si-RAD51AP1组(转染si-RAD51AP1质粒)、si-NC组(转染si-NC质粒)、抑制剂组(TGF-β/Smad通路抑制剂LY2109761)、si-RAD51AP1+激活剂组(转染si-RAD51AP1质粒+TGF-β/Smad通路激活剂人重组TGF-β1)。采用MTT法与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SiHa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RAD51AP1、TGF-β1 mRNA水平;免疫印迹检测细胞中RAD51AP1蛋白、TGF-β/Smad通路相关蛋白及增殖、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RAD51AP1在宫颈癌组织与SiHa细胞系中均显著高表达;抑制RAD51AP1表达或抑制TGF-β/Smad通路后,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克隆形成率及cyclin D1、TGF-β1、p-SMAD2、p-SMAD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低,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cleaved 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抑制RAD51AP1表达基础上使用TGF-β/Smad通路激活剂后,可部分逆转上述变化。结论:RAD51AP1在宫颈癌中表达上调,抑制RAD51AP1表达可通过抑制TGF-β/Smad通路而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宫颈癌细胞 RAD51相关蛋白1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SHP2通过抑制STAT3-TGFβ通路进而减轻PD-L1表达
5
作者 李帅 石玉 +2 位作者 王常昊 艾冬梅 张卜瑗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98-403,463,共7页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对胃癌内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培养后,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采用...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对胃癌内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培养后,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采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构建稳定敲低和过表达SHP2基因的THP-1细胞,与SGC-7901细胞非接触式共培养,将其分为对照(NC)组和SHP2-shRNA组、NC组和SHP2-mimic组、Stattic(STAT3抑制剂)+NC组和Stattic+SHP2-shRNA组。利用超速离心法提取THP-1细胞上清液外泌体,免疫印迹检测THP-1细胞中STAT3-TGFβ通路相关蛋白及外泌体CD9和TGFβ蛋白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检测SGC-7901细胞STAT3-TGFβ通路相关蛋白及PD-L1、p-STAT3、IL-10、PTEN和p-PI3K蛋白表达情况,CCK-8检测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THP-1细胞中,SHP2-shRNA组SH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p-STAT3、IL-10和TGFβ及外泌体中CD9和TGF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组;SHP2-mimic组SH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组,p-STAT3、IL-10和TGFβ及外泌体中CD9和TGF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共培养的SGC-7901细胞中,SHP2-shRNA组SHP2和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p-STAT3、TGFβ、PD-L1和p-PI3K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高于NC组;Stattic干预后,SHP2蛋白表达水平未被影响,PTEN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STAT3、TGFβ、PD-L1和p-PI3K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Stattic+NC组和Stattic+SHP2-shRN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SHP2通过抑制胃癌细胞内STAT3-TGFβ通路活性抑制PD-L1和p-PI3K表达,进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活性及迁移和侵袭能力,从而延缓胃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 胃癌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Smads信号通路及其与肾脏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黄秀 张洋洋 +2 位作者 朱晓宇 曾榃伦 杜玉君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1期103-107,共5页
肾脏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的病理基础,多种因素可加剧其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TGF-β超家族成员中的TGF-β1在所有类型肾脏细胞中广泛表达,且是发挥抗纤维化作用的主要因子。Smads蛋白是Mad蛋白和秀丽隐杆线虫小蛋白的组合,根据其在TGF-β1... 肾脏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的病理基础,多种因素可加剧其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TGF-β超家族成员中的TGF-β1在所有类型肾脏细胞中广泛表达,且是发挥抗纤维化作用的主要因子。Smads蛋白是Mad蛋白和秀丽隐杆线虫小蛋白的组合,根据其在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中的功能不同,分为受体调节型Smads(Smad1、2、3、5、8)、共同通路型Smad(Smad4)以及抑制性Smads(Smad6、7),其可作为一种细胞内信使,将细胞外信号转导至细胞核,进而激活下游基因转录。TGF-β是通过激活细胞膜上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受体激活Smads蛋白发挥信号传导作用。TGF-β1/Smads信号通路在肾脏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巨噬细胞、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均通过激活TGF-β信号通路的上游因子参与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通过激活下游因子Smad3以刺激单核细胞向成纤维细胞的转变,进而促进肾脏纤维化。Smads蛋白中的Smad3、Smad4升高会导致肾脏纤维化,Smad2可通过竞争性抑制Smad3磷酸化、核转位、转录活性及其与靶基因的结合而起到抑制Smad3介导纤维化的作用,Smad7在肾脏纤维化中发挥负性调节作用。miRNAs中的miRNA146A、miRNA let-7、miRNA 324-3p在抗肾脏纤维化中起关键作用;miRNA 21、miRNA 433、miRNA 132、miRNA 212、miRNA 324-3p、miRNA 382发挥促肾脏纤维化作用。多种lncRNAs会破坏组织稳态,并在肾脏纤维化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信号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蛋白信号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S蛋白 肾脏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P-1和TGF-β在预测肝部分切除术后肝衰竭的临床价值
7
作者 哈肖别克·哈斯木 吴警 +5 位作者 姚刚 沙地克·阿帕尔 夏普开提·甫拉提 张云飞 阿卜杜萨拉木·图尔荪麦麦提 吐尔洪江·吐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6期442-446,共5页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术后血浆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与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动态变化以及其在预测肝部分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3例肝切除术患者临...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术后血浆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与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动态变化以及其在预测肝部分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3例肝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54例;平均年龄(41.00±13.98)岁。依据国际肝脏外科研究小组(ISGLS)标准将患者分为PHLF发生组(40例)和PHLF未发生组(73例)。观察两组围手术期血浆TSP-1和TGF-β动态变化,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SP-1、TGF-β水平对PHLF的预测价值。根据ROC曲线临界值将TSP-1分为TSP-1high组和TSP-1low组,分析二者与PHLF相关性。两组TSP-1、TGF-β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共4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PHLF。PHLF发生组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TSP-1水平明显高于PHLF未发生组。术后第1天TSP-1、术后第7天TSP-1诊断PHLF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5和0.81,灵敏度分别为0.864和0.818,特异度分别为0.647和0.765。结论:PHFL发生与肝切除范围、Child-Pugh分级及术后第1天TSP-1有关。术后第1天TSP-1水平可作为预测PHLF有效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部分切除术后肝衰竭 凝血酶敏感蛋白-1 转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0过表达对小鼠垂体瘤细胞株GT1-1增殖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义彪 赵建农 +3 位作者 王鹏程 黄垂学 刘小丘 彭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50(miR-150)过表达对小鼠垂体瘤细胞株GT1-1增殖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培养好的小鼠垂体瘤细胞株GT1-1随机分为过表达组与阴性对照组,分别转染miR-150 mimics和miR-150mimics NC。转染48 h,用MTT法测算细胞增殖率,... 目的探讨微小RNA-150(miR-150)过表达对小鼠垂体瘤细胞株GT1-1增殖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培养好的小鼠垂体瘤细胞株GT1-1随机分为过表达组与阴性对照组,分别转染miR-150 mimics和miR-150mimics NC。转染48 h,用MTT法测算细胞增殖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GT1-1细胞中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蛋白表达,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非活性状态与活性状态TGF-β_1水平,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50的靶基因。结果转染48 h,过表达组细胞增殖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组TSP1、TGF-β_1蛋白相对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均<0.05。过表达组细胞上清液中非活性状态与活性状态TGF-β_1水平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均<0.05。miR-150可与TSP1 mRNA的3'-UTR结合,TSP1为miR-150的靶基因。结论 miR-150过表达可通过介导TSP1/TGF-β_1信号通路抑制小鼠垂体瘤细胞株GT1-1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微小RNA-150 细胞增殖 凝血酶敏感蛋白1/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通路 小鼠垂体瘤细胞株GT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TSP-1、TGF-α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向前 钟甘平 +1 位作者 韩镇远 史庭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观察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组织中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5例TCCB组织和32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TSP-1、TGF-α,采用CD34标记法计数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结... 目的观察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组织中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5例TCCB组织和32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TSP-1、TGF-α,采用CD34标记法计数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结果TCCB组织中,TSP-1、TGF-α阳性率为30.6%、74.1%,MVD值为(66.54±16.19)条;正常膀胱黏膜中分别为65.6%(21/32)、21.9%(7/32)、(43.56±11.62)条,P均<0.01。TSP-1表达与TCCB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肿瘤转移有关(P<0.01),与MVD值呈负相关(r=-0.309,P<0.01),与TGF-α呈正相关(r=0.502,P<0.01)结论TCCB组织中TSP-1低表达TGF-α高表达;二者在TCCB发生发展及转移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移行细胞癌 凝血酶敏感蛋白-1 转化生长因子Α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生物碱对肝纤维化小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祖文 沈以红 +1 位作者 黄先智 丁晓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3-178,共6页
目的:观察桑叶生物碱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mRNA... 目的:观察桑叶生物碱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桑叶生物碱改善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体积分数10%CCl4橄榄油溶液(5 mL/kg mb)联合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8周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50、100、200 mg/kg mb剂量的桑叶生物碱,阳性药物组给予100 mg/kg mb水飞蓟宾,持续45 d。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各组小鼠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Col I)及II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II,Col III)含量;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肝组织TGF-β1、Smad3、Smad4、Smad7、MMP-13、TIMP-1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灌胃高剂量桑叶生物碱(200 mg/kg mb)的小鼠肝组织中α-SMA、Col I、Col III含量分别降低19.55%、19.93%、13.84%(P<0.05);TGF-β1、Smad3、Smad4、TIMP-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降59.04%、56.73%、50.70%、49.09%(P<0.05),Smad7、MMP-13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上升48.29%、25.72%(P<0.05)。结论:桑叶生物碱能改善小鼠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是对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和TIMP-1、MMP-13的基因表达具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生物碱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1/Smads信号通路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欣蒙 高洪莲 +2 位作者 刘奇奇 于睿 张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2-217,共6页
目的探讨球结膜下注射雷帕霉素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DM)的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3周龄豚鼠80只(80眼),雌雄不限,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FDM组、雷帕霉素组、FDM+雷帕霉素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FDM组单纯缝合豚鼠右眼眼... 目的探讨球结膜下注射雷帕霉素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DM)的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3周龄豚鼠80只(80眼),雌雄不限,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FDM组、雷帕霉素组、FDM+雷帕霉素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FDM组单纯缝合豚鼠右眼眼睑;雷帕霉素组于实验第1天、第7天豚鼠右眼球结膜下注射雷帕霉素50μg;FDM+雷帕霉素组于实验第1天、第7天豚鼠右眼球结膜下注射雷帕霉素50μg后再缝合右眼眼睑。记录各组豚鼠实验前及实验第7天、第14天的眼轴长度、屈光度;并取各组豚鼠视网膜行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查,观察各组豚鼠视网膜形态变化;取各组豚鼠巩膜行RT-PCR检测巩膜组织中mTOR、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RNA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豚鼠巩膜组织中AKT、p-AKT、mTOR、p-mTOR的蛋白表达。结果FDM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第7天、第14天豚鼠的右眼眼轴长度、屈光度增加,形成了相对近视;FDM组巩膜中MMP-2、α-SMA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增加,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FDM组豚鼠巩膜中mTOR mRNA和AKT、P-AKT、mTOR、p-mTOR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视网膜变薄,各层结构排列紊乱、疏松。雷帕霉素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第7天、第14天豚鼠右眼眼轴长度、屈光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视网膜形态无明显变化。FDM+雷帕霉素组与FDM组相比,实验第7天豚鼠右眼眼轴长度、屈光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验第14天右眼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GF-β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增多,MMP-2、α-SMA、mTOR的mRNA和AKT、p-AKT、mTOR、p-mTOR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雷帕霉素球结膜下注射可延缓豚鼠FDM的形成,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巩膜中的MMP-2、TGF-β1、α-SMA的表达而发挥作用的,且对正常豚鼠视网膜结构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觉剥夺性近视 雷帕霉素 雷帕霉素靶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2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