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PTAR联合NLR评分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价
1
作者
吴琼
陈怡
+3 位作者
廖威
许明晓
葛玲玲
董旭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2期1562-1567,共6页
目的 探讨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白蛋白(PTAR)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308例就诊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
目的 探讨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白蛋白(PTAR)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308例就诊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的308例HBV-ACL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访90 d预后情况分为进展组(n=116)和好转组(n=192),比较两组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PTAR及NLR差异。绘制PTAR及NLR预测疾病进展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最佳截断值进一步将患者分为高PTAR组(n=148)、低PTAR组(n=160)和高NLR组(n=130)、低NLR组(n=178),比较各组间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合并症情况。使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90 d生存分析,Log-rank法验证高、低PTAR和NLR组间生存差异。ROC曲线评估PTAR联合NLR预测疾病进展的效能。结果 进展组PTAR、NLR和MELD明显高于好转组(P<0.01)。PTA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4(95%CI:0.733~0.835,P<0.01),截断值为54.37;NLR的AUC为0.764(95%CI:0.709~0.819,P<0.01),截断值为2.40。高PTAR与高NLR患者肝硬化、腹水、合并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均高于低PTAR、低NLR患者(P<0.05)。高、低PTAR和NLR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清蛋白、MEL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PTAR组死亡风险为低PTAR组的4.897倍,高NLR组死亡风险为低NLR组的5.243倍。联合使用PTAR与NLR指标判断HBV-ACLF患者预后的AUC为0.840(95%CI:0.795~0.885,P<0.01),其预测效能优于MELD评分和Child-Pugh评分单独预测。结论 PTAR和NLR均可预测HBV-ACLF患者预后,但相较于单一指标,联合预测结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衰竭
预后
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血清白蛋白
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京地区儿童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参考区间的调查
被引量:
3
2
作者
史艳利
杨志诚
+2 位作者
陈小琴
阳艳丽
高岭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8期1257-1258,共2页
常规凝血功能指标一般指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和凝血酶时间(TT)5项,临床上大多数凝血的重要信息可以从这5项基本筛检试验获得。但是,儿童时期凝血系统...
常规凝血功能指标一般指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和凝血酶时间(TT)5项,临床上大多数凝血的重要信息可以从这5项基本筛检试验获得。但是,儿童时期凝血系统正处在发育和有待成熟的过程,因而与成人凝血功能有差异[1]。为了解儿童凝血系统发育状况,更好的为临床对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指标,应根据年龄建立本室或本地区的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
时间
儿童时期
功能指标
参考区
南京地区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时间
国际
标准化
比值
纤维
蛋白
原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0~18岁儿童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参考区间的建立
被引量:
4
3
作者
陈娜云
刘洋
方代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建立不同年龄段儿童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参考区间。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徐州儿童医院体检合格的儿童1469例,对其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凝血酶时间(TT...
目的建立不同年龄段儿童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参考区间。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徐州儿童医院体检合格的儿童1469例,对其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凝血酶时间(TT)和抗凝血酶(AT)结果分8个年龄段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T的参考区间(单位:s):<1周为13.20~17.95,1~4周为12.00~15.60,4周~6个月为11.32~14.30,6个月~18岁为11.20~14.10;INR的参考区间:<1周为1.02~1.49,1~4周为0.9~1.26,4周~6个月为0.81~1.11,6个月~18岁为0.81~1.10;APPT的参考区间(单位:s):<4周为34.06~59.11,4周~1岁为32.61~49.99,1~18岁为31.19~46.21;Fib的参考区间(单位:g/L):<1周为1.24~3.65,1~4周为1.67~3.96,4周~1岁为1.52~3.22,1~18岁为1.78~3.76;TT的参考区间(单位:s):<4周为15.70~22.00,4周~1岁为15.25~20.70,1~18岁为15.20~20.00;AT的参考区间(单位:%):<4周为24.00~86.00,4周~6个月为52.53~104.30,6个月~1岁为70.40~114.60,1~18岁为80.00~122.00。结论建立了本实验室儿童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凝血功能
参考区间
凝血酶原
时间
国际
标准化
比值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时间
纤维
蛋白
原
凝血酶
时间
抗
凝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TAR联合NLR评分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价
1
作者
吴琼
陈怡
廖威
许明晓
葛玲玲
董旭
机构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
出处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2期1562-1567,共6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白蛋白(PTAR)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308例就诊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的308例HBV-ACL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访90 d预后情况分为进展组(n=116)和好转组(n=192),比较两组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PTAR及NLR差异。绘制PTAR及NLR预测疾病进展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最佳截断值进一步将患者分为高PTAR组(n=148)、低PTAR组(n=160)和高NLR组(n=130)、低NLR组(n=178),比较各组间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合并症情况。使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90 d生存分析,Log-rank法验证高、低PTAR和NLR组间生存差异。ROC曲线评估PTAR联合NLR预测疾病进展的效能。结果 进展组PTAR、NLR和MELD明显高于好转组(P<0.01)。PTA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4(95%CI:0.733~0.835,P<0.01),截断值为54.37;NLR的AUC为0.764(95%CI:0.709~0.819,P<0.01),截断值为2.40。高PTAR与高NLR患者肝硬化、腹水、合并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均高于低PTAR、低NLR患者(P<0.05)。高、低PTAR和NLR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清蛋白、MEL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PTAR组死亡风险为低PTAR组的4.897倍,高NLR组死亡风险为低NLR组的5.243倍。联合使用PTAR与NLR指标判断HBV-ACLF患者预后的AUC为0.840(95%CI:0.795~0.885,P<0.01),其预测效能优于MELD评分和Child-Pugh评分单独预测。结论 PTAR和NLR均可预测HBV-ACLF患者预后,但相较于单一指标,联合预测结果更好。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衰竭
预后
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血清白蛋白
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
分类号
R575.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512.6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京地区儿童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参考区间的调查
被引量:
3
2
作者
史艳利
杨志诚
陈小琴
阳艳丽
高岭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检验科
出处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8期1257-1258,共2页
文摘
常规凝血功能指标一般指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和凝血酶时间(TT)5项,临床上大多数凝血的重要信息可以从这5项基本筛检试验获得。但是,儿童时期凝血系统正处在发育和有待成熟的过程,因而与成人凝血功能有差异[1]。为了解儿童凝血系统发育状况,更好的为临床对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指标,应根据年龄建立本室或本地区的参考区间。
关键词
凝血酶原
时间
儿童时期
功能指标
参考区
南京地区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时间
国际
标准化
比值
纤维
蛋白
原含量
分类号
R446.11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0~18岁儿童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参考区间的建立
被引量:
4
3
作者
陈娜云
刘洋
方代华
机构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输血科
出处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55-158,共4页
文摘
目的建立不同年龄段儿童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参考区间。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徐州儿童医院体检合格的儿童1469例,对其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凝血酶时间(TT)和抗凝血酶(AT)结果分8个年龄段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T的参考区间(单位:s):<1周为13.20~17.95,1~4周为12.00~15.60,4周~6个月为11.32~14.30,6个月~18岁为11.20~14.10;INR的参考区间:<1周为1.02~1.49,1~4周为0.9~1.26,4周~6个月为0.81~1.11,6个月~18岁为0.81~1.10;APPT的参考区间(单位:s):<4周为34.06~59.11,4周~1岁为32.61~49.99,1~18岁为31.19~46.21;Fib的参考区间(单位:g/L):<1周为1.24~3.65,1~4周为1.67~3.96,4周~1岁为1.52~3.22,1~18岁为1.78~3.76;TT的参考区间(单位:s):<4周为15.70~22.00,4周~1岁为15.25~20.70,1~18岁为15.20~20.00;AT的参考区间(单位:%):<4周为24.00~86.00,4周~6个月为52.53~104.30,6个月~1岁为70.40~114.60,1~18岁为80.00~122.00。结论建立了本实验室儿童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参考区间。
关键词
儿童
凝血功能
参考区间
凝血酶原
时间
国际
标准化
比值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时间
纤维
蛋白
原
凝血酶
时间
抗
凝血酶
分类号
R446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PTAR联合NLR评分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价
吴琼
陈怡
廖威
许明晓
葛玲玲
董旭
《安徽医学》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京地区儿童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参考区间的调查
史艳利
杨志诚
陈小琴
阳艳丽
高岭
《浙江临床医学》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0~18岁儿童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参考区间的建立
陈娜云
刘洋
方代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