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血指标预测立体定向治疗NSCLC脑转移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颖 崔晓腾 王琴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22-527,共6页
目的:分析凝血指标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患者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 surgery,SRS)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确诊为NSCLC脑转移并行... 目的:分析凝血指标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患者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 surgery,SRS)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确诊为NSCLC脑转移并行SRS治疗的512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与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运用Cox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相关因素,并基于Cox多因素分析绘制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运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析凝血指标对NSCLC脑转移行SRS治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2、3、4年的PFS分别为79.9%、69.9%、56.6%、43.2%,OS分别为93.4%、83.2%、69.9%、57.6%。吸烟、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3.22 g/L、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11.69 s、D-二聚体(D-dimer,D-D)<0.51μg/L与较长的PFS率相关(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21.05 s、Fib<3.22 g/L、D-D<0.51μg/mL与较长的OS率相关(P<0.05)。吸烟、Fib<3.22 g/L、D-D<0.51μg/mL与较长的PFS率显著相关(P<0.05);Fib<3.22 g/L、D-D<0.51μg/mL与较长的OS率显著相关(P<0.05)。Fib与D-D联合检测预测NSCLC脑转移患者SRS治疗预后的AUC显著高于Fib与D-D单独检测(P<0.05)。结论:凝血指标与SRS治疗的NSCLC脑转移患者预后有一定相关性,Fib与D-D为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评估其预后,两组指标联合评估价值可能更优,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预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肺炎患儿血小板参数与凝血指标的探讨 被引量:26
2
作者 黄彩芝 莫丽亚 +2 位作者 邓永超 李爱国 杨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8-100,107,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重症肺炎患儿97例,根据是否合并呼吸系统以外的其他系统疾病,将患儿分为重症肺炎Ⅰ组和重症肺炎Ⅱ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儿童血小板参数[...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重症肺炎患儿97例,根据是否合并呼吸系统以外的其他系统疾病,将患儿分为重症肺炎Ⅰ组和重症肺炎Ⅱ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儿童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和D-二聚体(DD)]情况。结果 3组间PLT、MPV、DD和AT-Ⅲ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肺炎Ⅰ组PLT、MPV、DD分别为(454.00±157.00)×109/L、(9.66±1.24)fL、(0.47±0.37)mg/L,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00.00±63.00)×109/L、(8.90±0.37)fL、(0.27±0.06)mg/L];AT-Ⅲ活性低于对照组[(79.91±20.34)%vs(107.03±8.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肺炎Ⅱ组AT-Ⅲ和PLT水平分别为(66.11±11.12)%、(279.00±185.00)×109/L低于重症肺炎Ⅰ组,MPV和DD水平分别为(10.37±1.51)fL、(0.70±0.46)mg/L,均高于重症肺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紊乱,PLT、MPV、AT-Ⅲ和DD水平变化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小板参数 凝血指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指标对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江玉 曹燕 +1 位作者 王飞燕 魏薇萍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0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指标对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39例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指标对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39例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将其分为DVT组与非DVT组,评估术前血栓弹力图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R)、血液凝固时间(clotting time,K)、凝固角(α角)、最大振幅(maximum amplitude,MA)]与常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对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下肢DVT的预测效能。结果全部患者中共有28例术后发生DVT,总发生率为20.1%,血栓发生于术后3~9 d,其中21例(75.0%)患者无明显不适,全部DVT患者均痊愈。DVT组患者术前R、PT、APTT、TT均显著短于非DVT组(均P<0.05),K显著长于非DVT组(P<0.05),α角、MA和年龄均显著大于非DVT组(均P<0.05),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非DVT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体质量指数、骨折部位、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对患者术后有无发生DVT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结果表明术前K、α角、MA、PT、D-二聚体对DVT的发生具有中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0.9],R、APTT、TT、Fib的预测价值均较低(均AUC<0.7)。结论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DVT发生率较高,K、α角、MA这3项血栓弹力图参数与PT、D-二聚体能有效筛查DVT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栓形成 栓弹力图 凝血指标 D-二聚体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K_1、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对不同出生胎龄新生儿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涛 廖嘉仪 +2 位作者 张费通 谭小华 崔其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72-1575,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出生胎龄新生儿应用维生素K1(Vitamin K1,Vit K1)、新鲜冰冻血浆(血浆)和冷沉淀对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9...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出生胎龄新生儿应用维生素K1(Vitamin K1,Vit K1)、新鲜冰冻血浆(血浆)和冷沉淀对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9年2月至2012年9月新生儿科住院的新生儿1 134例,按照胎龄28-31+6周、32-33+6周、胎龄34-36+6周、胎龄≥37周进行分组,每组均分析使用Vit K1、Vit K1联合血浆以及Vit K1联合冷沉淀等干预措施前后PT、APTT、Fbg、TT的变化。结果:(1)各胎龄组使用Vit K1治疗后,PT、APTT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胎龄组使用Vit K1联合血浆后,PT、APTT、Fbg、TT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胎龄组使用Vit K1联合冷沉淀后,PT、APTT、Fbg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Vit K1联合血浆对PT、APTT改善最大,Vit K1联合冷沉淀对Fbg改善最大。结论:使用维生素K1、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能有效干预不同出生胎龄新生儿凝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1 冷沉淀 凝血指标 胎龄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HMGB1、HSP、IL及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宪华 陈伟峰 王滨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642-1643,1647,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前列地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热休克蛋白(HSP)、白介素(IL)及凝血指标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诊治的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前列地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热休克蛋白(HSP)、白介素(IL)及凝血指标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诊治的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组)24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前列地尔组)24例,然后将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7d及10d的血清HMGB1、HSP、IL及血小板参数、活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7d及10d的血清HMGB1、HSP70、HSP27、IL-6及IL-8水平均明显地低于对照组,血小板参数及活化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HMGB1、HSP、IL及凝血指标的影响较大,因此对疾病的控制效果相对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重症急性胰腺炎 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 热休克蛋白(HSP) 白介素(IL) 凝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抗凝CRRT体外循环管路冲洗护理对病人凝血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郭宏晶 王建荣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084-2087,共4页
[目的]探索生理盐水冲洗与免冲洗两种方法对有高危出血风险行无抗凝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病人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有高危出血风险行无抗凝CRRT治疗的48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和观察组(免冲洗),在上机时及上机... [目的]探索生理盐水冲洗与免冲洗两种方法对有高危出血风险行无抗凝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病人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有高危出血风险行无抗凝CRRT治疗的48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和观察组(免冲洗),在上机时及上机后1h、3h、6h时将血流速度调至100mL/min后1min时从动脉端采集血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分析(ELISA)测定两组病人的凝血酶原片段1+2(PF1+2)和β-血小板球蛋白(β-TG)的变化。[结果]两组PF1+2和β-TG的变化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因压力高限报警下机时间均在5h以上,初步推断生理盐水冲洗与免冲洗在5h内均能顺利完成治疗,对体外循环管路凝血影响不大,但超过5h时,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的病人因压力高限报警下机例数明显少于免冲洗病人。[结论]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对于预防5h以上CRRT体外循环管路的凝血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生理盐水 冲洗 免冲洗 部分酶原片段 Β-小板球蛋白 病人 凝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接受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后的斑块稳定性、细胞凋亡及凝血指标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肖姗姗 唐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80-683,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斑块稳定性、细胞凋亡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5年8月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2例,回顾性分析治疗过程及辅助检查结果,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斑块稳定性、细胞凋亡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5年8月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2例,回顾性分析治疗过程及辅助检查结果,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45例、接受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47例。治疗前后,采用超声诊断仪评估两组患者的斑块稳定性参数;采用ELISA法检测凋亡相关分子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凝血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斑块稳定性参数、细胞凋亡分子、凝血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斑块稳定性参数斑块厚度、斑块内增强强度、起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sFas、sFasL、Fib、PLT、D-D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Bcl-2、PT、APT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能够增加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斑块稳定性,同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丹参多酚酸盐 斑块稳定性 细胞凋亡 凝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体外循环下凝血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吴育 王志红 伍湘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2,共2页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心内直视手术后出血是ECC术后常见并发症,其中50%的患者是由于凝血机制障碍所致。本文回顾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ECC术后出血量的差异,对比观察了ECC对汉族患者与维吾尔族患者凝血机制的差异,...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心内直视手术后出血是ECC术后常见并发症,其中50%的患者是由于凝血机制障碍所致。本文回顾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ECC术后出血量的差异,对比观察了ECC对汉族患者与维吾尔族患者凝血机制的差异,为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体外循环 患者 凝血指标 汉族 机制障碍 手术后出 常见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血法对器官移植患者凝血指标值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赵京霞 王为忠 +4 位作者 宋维亮 钟立辉 李孟彬 张海燕 崔利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 研究通过动脉留置针采集凝血功能检测标本时避免误差的采血方法。方法 对器官移植术后患者通过留置针用两种不同方法采集的血液标本 ,与无任何肝素污染的外周血标本测得的凝血功能检测值进行比较。结果 凝血酶原时间 (PT)、纤... 目的 研究通过动脉留置针采集凝血功能检测标本时避免误差的采血方法。方法 对器官移植术后患者通过留置针用两种不同方法采集的血液标本 ,与无任何肝素污染的外周血标本测得的凝血功能检测值进行比较。结果 凝血酶原时间 (PT)、纤维蛋白原 (Fg)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就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而言 ,方法 1组与对照组、方法 2组相差显著。结论 采集凝血功能检测标本时 ,最好通过外周静脉进行 ;若通过动脉留置针采血 ,则应在采血 16~ 17ml后换注射器进行 ,方可避免肝素封管液对凝血功能试验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凝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足甲襞微循环及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曾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943-946,共4页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足甲襞微循环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组)和观察组(参附注射液组),每组各38例,然后将两组术前及术后0.5h、1d及3d的...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足甲襞微循环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组)和观察组(参附注射液组),每组各38例,然后将两组术前及术后0.5h、1d及3d的足甲襞微循环及凝血相关指标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0.5h、1d及3d的足甲襞微循环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血小板活化指标低于对照组,凝血系统指标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足甲襞微循环及凝血指标的影响较大,有助于患者术后微循环的改善及血栓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髋关节置换术 足甲襞微循环 凝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病患者行口腔外科治疗后的出血风险及其与血小板减少症和相关凝血指标的关系
11
作者 李静 祁兴顺 李宏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515-515,共1页
【据《J Oral Maxil Surg》2016年9月报道】题:慢性肝病患者行口腔外科治疗后的出血风险及其与血小板减少症和相关凝血指标的关系(作者Cocero N等)为预防肝移植后发生脓毒症,等待肝移植的肝硬化患者需要根治口腔感染病灶。然而,肝硬... 【据《J Oral Maxil Surg》2016年9月报道】题:慢性肝病患者行口腔外科治疗后的出血风险及其与血小板减少症和相关凝血指标的关系(作者Cocero N等)为预防肝移植后发生脓毒症,等待肝移植的肝硬化患者需要根治口腔感染病灶。然而,肝硬化患者存在止血障碍并能导致严重出血。来自意大利的Cocero等评估了接受口腔外科治疗的慢性肝病患者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拔牙相关的临床特征。回顾分析318例患者,拔牙总数为1183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患者 口腔外科 凝血指标 肝移植 脓毒症 感染病灶 国际标准化比值 WALLIS 双变量 精确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和NLR检测对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机体凝血状态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3
12
作者 汪敏 于鹏跃 +4 位作者 王言 宋燕珂 李峣 孙莹 赵丽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3-210,共8页
目的:检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前外周血的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探讨其对患者凝血状态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354例恶性肿瘤(宫颈癌74例,肺癌65例,卵巢癌55例,结直肠癌50例,胃癌43例,食管癌35例和胰腺癌3... 目的:检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前外周血的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探讨其对患者凝血状态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354例恶性肿瘤(宫颈癌74例,肺癌65例,卵巢癌55例,结直肠癌50例,胃癌43例,食管癌35例和胰腺癌32例)患者作为肿瘤组,并按照TNM分期分为早期(Ⅰ-Ⅱ)和晚期(Ⅲ-Ⅳ)肿瘤组,同时选取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受试者外周血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AT)、血小板计数和NLR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早和晚期肿瘤组患者PT均延长(P<0.01),APTT均缩短(P<0.05或P<0.01),FIB、D-Dimer、FDP水平和NLR均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晚期肿瘤组患者TT缩短(P<0.05),AT活性降低(P<0.05),血小板计数升高(P<0.05);与早期肿瘤组患者比较,晚期肿瘤组患者PT延长(P<0.01),TT缩短(P<0.01),FIB、D-Dimer、FDP水平和NLR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各类型肿瘤组患者PT均延长(P<0.05或P<0.01),除食管癌外的不同类型肿瘤组患者APTT均缩短(P<0.05或P<0.01),肺癌、卵巢癌和食管癌患者TT均缩短(P<0.05或P<0.01),各类型肿瘤组患者FIB、D-Dimer和FDP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结直肠癌、食管癌和胰腺癌患者AT活性降低(P<0.05),晚期卵巢癌患者血小板计数升高(P<0.01),各类型肿瘤组患者NLR均升高(P<0.05或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前主要表现为APTT缩短及FIB、D-Dimer水平和NLR升高,晚期肿瘤患者还可表现为血小板计数升高和AT降低,提示肿瘤患者止凝血功能紊乱,易并发血栓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凝血指标 状态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凝血指标水平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青芬 张启科 +1 位作者 魏小芳 冯友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91-796,共6页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凝血指标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初诊MM患者99例,检测血浆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凝血指标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初诊MM患者99例,检测血浆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PLT)等实验室指标水平,分析各凝血指标与MM患者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比较各凝血指标不同水平MM患者生存率的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各临床指标对MM预后的影响。结果:各凝血指标与MM患者性别、疾病分型、分期及β2-MG等存在相关性,其中,疾病分期、β2-MG与凝血指标水平呈正相关,即分期越晚、β2-MG偏高的Ig A及Ig G型男性患者更易出现凝血紊乱(P<0.05);PT、FIB及D-二聚体升高的MM患者生存率更低(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各凝血指标对患者随访结局有影响,其中FIB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凝血功能与MM患者多项临床指标存在相关性,并对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凝血指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当通脉汤对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凝血指标和血栓弹力图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军 张玥 +2 位作者 刘湘 刘效敏 王思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2-708,共7页
目的观察抵当通脉汤对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凝血指标及血栓弹力图(TEG)参数的影响,探讨其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筛选骨科大手术后DVT患者(湿热下注型)70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另给予中药抵当通脉汤。... 目的观察抵当通脉汤对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凝血指标及血栓弹力图(TEG)参数的影响,探讨其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筛选骨科大手术后DVT患者(湿热下注型)70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另给予中药抵当通脉汤。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14d的总疗效、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TEG参数(R值、K值、α角、MA值、CI)的变化情况以及静脉通畅率。结果两组各脱落1例。试验组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的显愈率(73.53%)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4天两组患者的PT、APTT、TT明显延长(P<0.05,P<0.01),FIB、D-二聚体水平以及α角、MA值、CI明显降低(P<0.05,P<0.01),R值、K值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14d试验组的APTT、TT延长更明显(P<0.05,P<0.01),FIB、D-二聚体水平以及α角、CI更低(P<0.05,P<0.01),R值和K值更高(P<0.01),静脉通畅率更高(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抵当通脉汤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骨科大手术后DVT患者的FIB和凝血因子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起到治疗DVT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当通脉汤 骨科大手术 深静脉栓形成 凝血指标 栓弹力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前凝血指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9
15
作者 谭红霞 张科 +4 位作者 胡孝海 石娅妮 钟粲野 胡璐 王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983-987,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前的凝血指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检测89例首次化疗前的老年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前的凝血指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检测89例首次化疗前的老年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等,并结合患者的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腺癌、腺鳞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及其他)、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TNM分期(0期、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及淋巴结转移(N0、N1及N2)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肺癌患者血浆FIB、D-D及PLT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APTT与PT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鳞状细胞癌及大细胞癌患者的FIB、APTT、PT、D-D优于腺鳞癌、腺癌与小细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肿瘤分化程度患者的FIB、APTT、PT、D-D均优于低分化程度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与Ⅲ、Ⅳ期之间FIB、APTT、PT、D-D及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优于Ⅲ、Ⅳ期;N0、N1、N2期两两之间FIB、PT、APTT、D-D及P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PT与淋巴结转移具有负相关性(P<0.05),FIB、D-D及PLT与淋巴结转移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与肺癌的病理类型、恶性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系,凝血功能指标变化也可能是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转移的信号;肺癌患者极易发生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老年 凝血指标 分期 分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肝硬化患者的凝血指标与大出血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Drolz A 娄丽丽 王中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314-1314,共1页
肝硬化患者经常发生凝血和止血障碍。通过运用典型的实验室方法来模拟体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为了评估凝血常规指标对重度肝硬化患者新发大出血预后的影响,维也纳大学的Drolz等选取了1493例重症监护病房(ICU)在院患者为研究对... 肝硬化患者经常发生凝血和止血障碍。通过运用典型的实验室方法来模拟体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为了评估凝血常规指标对重度肝硬化患者新发大出血预后的影响,维也纳大学的Drolz等选取了1493例重症监护病房(ICU)在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肝硬化患者211例,非肝硬化患者1282例。分别根据Child-Pugh分级和是否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分组,比较各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 功能指标 模拟体 在院患者 凝血指标 维也纳大学 重症监护 酶原指数 上消化道出 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加环素对患者凝血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静 张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485-1490,共6页
目的分析替加环素对感染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并筛选出凝血指标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及美康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筛选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我院治疗,并使用替加环素的病例,观察使用替加环素后是否发生凝血指标异常,并... 目的分析替加环素对感染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并筛选出凝血指标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及美康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筛选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我院治疗,并使用替加环素的病例,观察使用替加环素后是否发生凝血指标异常,并比较用药前后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的差异。再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凝血指标异常,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筛选替加环素导致凝血指标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97例合格病例进行分析,其中男性69例(71.1%),女性28例(28.9%);年龄(56.93±19.31)岁。使用替加环素后,患者FBG水平显著降低(P<0.05);PT、APTT、TT明显延长(P<0.05);PLT水平无明显改变。同时患者ALT、TBIL水平用药前后无明显差异;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用药后较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用药前后无统计学差异,总体WBC、CRP、PCT用药后低于用药前,患者感染状态较用药前改善;eGFR值用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患者肾功能好转。Logistic分析发现,高剂量使用替加环素是发生凝血指标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OR=3.96)。结论替加环素可引起FBG下降,PT、APTT、TT延长,且高剂量使用的患者更易发生该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凝血指标 纤维蛋白原 高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凝血指标与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预测疾病严重程度的价值 被引量:14
18
作者 苟园园 姚隆 曹洁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50-1058,共9页
目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TG-AP)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攀升,且有年轻化、重症化趋势,早期识别重症患者并及时干预有利于改善预后。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紊乱在HTG-A... 目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TG-AP)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攀升,且有年轻化、重症化趋势,早期识别重症患者并及时干预有利于改善预后。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紊乱在HTG-AP病程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分别属于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敏感性判断指标。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是具有凝血功能的急性反应性蛋白质。D-二聚体是凝血和纤溶系统异常的敏感性判断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HTG-AP患者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预测疾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89例HTG-A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史、合并症、病因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II(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ACHE II)评分。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HTG-AP组和重度HTG-AP组。检测2组凝血指标(PT、APTT和FIB)、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对2组患者凝血指标、D-二聚体水平及病情严重程度(CRP水平、APACHE II评分)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上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HTG-AP重症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PT、FIB、D-二聚体对HTG-AP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轻度HTG-AP组和重度HTG-AP组患者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年龄、复发占比及合并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的基本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重度HTG-AP组患者PT、FIB和D-二聚体较轻度HTG-AP组患者均明显增加(均P<0.001),2组患者AP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HTG-AP组患者CRP水平、APACHE II评分均显著高于轻度HTG-AP组患者(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凝血指标PT、FIB和纤溶系统指标D-二聚体分别与CRP、APACHE II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患者APTT与CRP、APACHE II评分均无相关性(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患者PT延长、D-二聚体水平升高均是HTG-AP重症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T预测HTG-AP重症化的AUC为0.764(95%CI 0.690~0.837,P<0.001),当PT>14.40 s时,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07%、79.03%、59.42%和80.00%。FIB预测HTG-AP重症化的AUC为0.669(95%CI 0.588~0.751,P<0.001),当FIB>4.18 g/L时,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53%、70.17%、49.38%和76.85%。D-二聚体预测HTG-AP重症化的AUC为0.753(95%CI 0.680~0.826,P<0.001),当D-二聚体>1.28μg/mL时,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84%、66.12%、53.33%和82.82%。PT联合D-二聚体预测HTG-AP重症化的AUC为0.797。结论:HTG-AP患者早期凝血和纤溶系统存在异常,PT、FIB、D-二聚体水平随着病情加重而升高,并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T延长、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HTG-AP重症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T和D-二聚体水平可能是早期预测HTG-AP疾病严重程度的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高甘油三酯症性急性胰腺炎 凝血指标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瘀汤对髋部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郭天贵 曹玉净 +3 位作者 周子康 刘超 李光辉 李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究清瘀汤对髋部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82例髋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瘀汤... 目的探究清瘀汤对髋部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82例髋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瘀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酶还原时间(ADTT)]、血液动力学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生活质量、疼痛程度、免疫功能;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IB均降低、TT和APTT均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FIB显著更低,TT、APTT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降低,且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显著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SF-36评分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VAS评分显著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_(3)^(+)细胞、CD_(4)^(+)细胞、CD_(8)^(+)细胞均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CD_(3)^(+)细胞、CD_(4)^(+)细胞、CD_(8)^(+)细胞显著更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9.04%(8/42),实验组2.50%(1/40)显著更低(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2/42)与实验组2.50%(1/4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瘀汤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运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标、生活质量、疼痛程度和免疫功能,降低了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瘀汤 髋部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凝血指标 深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痰救肺汤辅助rt-PA溶栓对急性肺栓塞的治疗效果及对凝血指标、TNF-α及D-D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艳洁 刘雪莲 +1 位作者 白洁 扈晓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1-174,共4页
目的观察祛痰救肺汤辅助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溶栓对急性肺栓塞的治疗效果及对凝血指标、TNF-α及D-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97... 目的观察祛痰救肺汤辅助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溶栓对急性肺栓塞的治疗效果及对凝血指标、TNF-α及D-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97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9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入院后均给予氧气吸入、镇痛、检测心率、血压等常规治疗,并采用大剂量rt-PA溶栓,具体:将100 mg阿普替酶加入50 mL注射用水中,采用静脉输注,并2 h内输注完。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祛痰救肺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和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aO2、PaCO2和HR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PT、APTT和TT;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NF-α和D-D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76%(43/4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70.83%(34/48)(P<0.05);研究组治疗后气短、胸痛、心悸、咳嗽和疲惫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PaO2、PaCO2水平高于对照组,H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PT、APTT和T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TNF-α和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痰救肺汤结合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显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和血气功能,改善急性肺栓塞患者纤溶-凝血系统,减轻炎症损伤,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痰救肺汤 RT-PA溶栓 急性肺栓塞 凝血指标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