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循环时凝血噁烷A_2的变化
1
作者 晋炳申 姚忠喜 +3 位作者 高百顺 高秉仁 李天成 陈春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96-298,共3页
的:研究体外循环(CPB)时凝血烷A2(血栓素A2,TXA2)的变化。方法:20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CPB开始5分钟,主动脉开放即刻,主动脉开放后5分钟、10分钟、20分钟及停CPB时分别行动脉血和静脉血... 的:研究体外循环(CPB)时凝血烷A2(血栓素A2,TXA2)的变化。方法:20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CPB开始5分钟,主动脉开放即刻,主动脉开放后5分钟、10分钟、20分钟及停CPB时分别行动脉血和静脉血白细胞计数及TXA2含量测定。结果:①主动脉开放后5分钟、10分钟,动脉血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静脉血(P<0.05),主动脉开放前、主动脉开放后20分钟、停CPB时,两者无显著差异。②TXA2于主动脉开放后开始升高,10分钟达峰值,后逐渐下降,但停CPB时仍高于术前(P<0.05);动脉血TXA2含量于主动脉开放后5分钟、10分钟均显著高于静脉血(P<0.05)。结论:①肺脏是CPB期间TXA2的主要来源之一,可能与肺脏大量白细胞隔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白细胞隔离 凝血恶烷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玉峰 王士雯 +3 位作者 周荣斌 王树春 黎莉 李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观察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的变化。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测定45例缺血性心衰患者(心衰组)血浆凝血烷A2(TXA2)的代谢产物凝血烷B2(TXB2)及前列环素(PGI2... 目的:观察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的变化。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测定45例缺血性心衰患者(心衰组)血浆凝血烷A2(TXA2)的代谢产物凝血烷B2(TXB2)及前列环素(PGI2)的代谢产物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1α)、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1(Ⅲa)及血小板聚集率,并与41例NYHA分级心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    结果:心衰组患者TXB2的水平、CD62P、CD61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6-keto-PGF1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缺血性心衰患者血小板呈相对激活状态,有利于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及血栓前状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心力衰竭 小板功能 凝血恶烷a2 前列环素 小板膜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