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不同凝血功能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祺 黄辉 +2 位作者 唐长玖 孔菁 张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20-1824,共5页
目的:研究2种不同凝血功能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对本院106例重症监护室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血栓弹力图实验与凝血4项等临床资料,对2者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栓弹力图实验的K值、MA值、α-Angl... 目的:研究2种不同凝血功能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对本院106例重症监护室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血栓弹力图实验与凝血4项等临床资料,对2者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栓弹力图实验的K值、MA值、α-Angle均与纤维蛋白原存在显著相关性(r=-0.62、0.36、0.38,均P<0.01),R时间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r=0.31、0.35,均P<0.01);K值、MA值、α-Angle与纤维蛋白原的Kappa值也存在显著相关性(r=0.34、0.46、0.31,均P<0.05),卡方检验值分别是1.12、1.42、0.14(P=0.28、0.21、0.69);血栓弹力图实验的R时间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Kappa值分别是为0.05、0.07(P=0.88、0.81),卡方检验值分别是19.57、9.07(均P<0.01)。结论:血栓弹力图实验与凝血4项呈现显著相关性,但二者一致性较差,两种方法无法相互替代,尚不能评估何种检测手段更能判断患者的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功能检测 栓弹力图实验 四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及其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宁 孟欣 +1 位作者 王聪 王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6-6,共1页
【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将研究时间设置在2015年2月~2017年6月。根据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将60例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同期选取2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行凝血功... 【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将研究时间设置在2015年2月~2017年6月。根据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将60例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同期选取2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行凝血功能检测后,对比其基线资料、凝血六项。结果①3组和对照组腹水、血清胆红素、PT、血清清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组和B组肝性脑病与对照组差异差异(P<0.05)。②患者PT、TT、D-二聚体、APTT等指标高于对照组,FIB、AT-III等指标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明显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增高有关。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可通过凝血功能检测准确的诊断,并以此进行疾病分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凝血功能检测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与传统凝血功能检测的相关性与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30
3
作者 何嘉豪 江倩 刘春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6-610,共5页
目的探讨普通住院患者中血栓弹力图(TEG)与传统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与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中心符合入排标准并且行TEG检查的住院患者886例,采集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和血栓弹力图数据,对两种检... 目的探讨普通住院患者中血栓弹力图(TEG)与传统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与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中心符合入排标准并且行TEG检查的住院患者886例,采集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和血栓弹力图数据,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与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A值与血小板(PL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与FIB相关性最强(r=0.486,P<0.001);CI与PLT、D⁃二聚体、PT、FIB、APTT、TT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与FIB相关性最强(r=0.362,P<0.001);MA与PLT、D⁃二聚体、PT、FIB、APTT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与FIB相关性最强(r=0.380,P<0.001);Angle与PLT、D⁃二聚体、FIB、APTT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与FIB相关性最强(r=0.380,P<0.001);PLT与D⁃二聚体、K、Angle、MA、CI、A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与MA值相关性最强(r=0.483,P<0.001)。评估高凝状态时,PT与PLT、R⁃time、K、MA具有一致性,PLT与K、Angle、CI具有一致性,FIB与PLT、K、Angle、MA具有一致性,APTT与PLT、K、MA、CI具有一致性;在评估低凝状态时,FIB与PLT、K、Angle、MA、CI具有一致性,PLT与R⁃time、K、Angle、MA、CI具有一致性。其他指标间的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普通住院患者中血栓力图与传统凝血功能检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对血液低凝或高凝状态的判断一致性较差。由于TEG反映凝血与纤溶过程更全面,但传统凝血检测对血液轻微变化更敏感,因此两种测试方法可联合使用,以提供更全面的凝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弹力图 凝血功能检测 相关性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的多壁碳纳米管增强型电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超 郭振 +4 位作者 张威 姚佳 孔慧 严茹红 周连群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5-1353,共9页
针对目前凝血检测仪器存在的成本昂贵操作复杂等问题,制作了一种基于丝网印刷技术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增强型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凝血酶原时间(PT)测量。利用凝血酶切割凝血酶底物实验验证了计时电流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原理的可行性。... 针对目前凝血检测仪器存在的成本昂贵操作复杂等问题,制作了一种基于丝网印刷技术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增强型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凝血酶原时间(PT)测量。利用凝血酶切割凝血酶底物实验验证了计时电流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原理的可行性。接着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参数进行测量,并用SYSMEXCS5100光学凝血仪验证测量结果。经过测试,凝血酶验证性实验中MWCNT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电流响应强度较普通电化学传感器增加了(36±1)%,重复实验出峰时间和峰值电流变异系数分别为2.99%和3.27%。测试不同血样PT值,能够清晰的显示出区分度,且挑选三组血样进行PT重复实验,出峰时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26%、3.22%和2.96%,实验结果与医院的临床结果线性拟合决定系数R2为0.986。MWCNTs增强型型电化学传感器用于PT测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一致性,易于批量生产,大大降低了凝血测量的成本,且适合多种场合的测量,在即时检测领域具有极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电化学传感器 计时电流法 凝血功能检测 酶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石墨烯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3
5
作者 郑安然 张威 +3 位作者 郭振 李超 严茹红 周连群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87-1396,共10页
石墨烯(Graphene,GR)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材料具有优异的理化特性,其优异的导电性对凝血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极其重要。目前大型凝血检测仪器操作复杂、耗时较长,且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的POCT检测较少。针对这一现状,设计制作... 石墨烯(Graphene,GR)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材料具有优异的理化特性,其优异的导电性对凝血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极其重要。目前大型凝血检测仪器操作复杂、耗时较长,且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的POCT检测较少。针对这一现状,设计制作一种可以用于APTT指标检测,基于丝网印刷技术的GR改性增强型电化学传感器十分必要。通过凝血酶切割凝血酶底物实验验证计时电流法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原理的可行性,测量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参数,同时使用SYSMEXCS5100光学凝血仪验证测量结果。实验表明,丝网印刷GR改性电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阻抗测试变异系数为2.71%。凝血酶实验中,GR改性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的电流响应强度较改性前的电化学传感器增加了16±1%,重复出峰时间和峰值电流变异系数分别为3.29%和3.13%。选取3组血样APTT值,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区分度,且每组APTT重复实验的出峰时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20%,3.25%和2.84%,实验结果与医院的临床结果线性拟合决定系数R2为0.978。GR改性增强型电化学传感器在APTT测试中显示出了较好地重复性,具有在多种场合下进行即时检测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电化学传感器 计时电流法 凝血功能检测 活化部分活酶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三项在肝癌、结直肠癌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徐爱蕾 王为 +4 位作者 何学贤 魏平 李静 于江 王华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262-4262,共1页
恶性肿瘤患者常发生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的失衡.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凝血指标的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1]。为探讨肝癌、结直肠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我... 恶性肿瘤患者常发生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的失衡.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凝血指标的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1]。为探讨肝癌、结直肠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我们对我院近3年肝癌、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项 肝癌 结直肠癌 凝血功能检测 恶性肿瘤患者 直肠癌患者 恶性肿瘤诊断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aPTT测量的Parylene-C增强型石英晶体微天平耗散检测系统 被引量:3
7
作者 丰斌 姚佳 +3 位作者 张威 孔慧 魏巍 周连群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304-2311,共8页
房颤、血栓等患者抗凝药物日常口服等场景迫切需要凝血参数快速检测,本文设计和制作了一种Parylene-C增强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传感器及其耗散因子检测系统用于凝血测量。首先使用Parylene-C有效增加石英晶体微天平传感器的峰峰值和有... 房颤、血栓等患者抗凝药物日常口服等场景迫切需要凝血参数快速检测,本文设计和制作了一种Parylene-C增强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传感器及其耗散因子检测系统用于凝血测量。首先使用Parylene-C有效增加石英晶体微天平传感器的峰峰值和有效使用次数,基于传感器耗散因子对血液凝固过程血液粘弹性变化敏感,设计电导谱分析法的压电传感器耗散因子快速测量系统,对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进行测量。并用SYSMEX CS 5100光学凝血仪、Lambda 950分光光度计验证系统测量结果。实验表明,Parylene-C增强型QCM传感器信号峰峰值增加8±1%,传感器aPTT实验有效重复使用次数为30次,系统30℃温差最大耗散偏移2.09×10-6。aPTT耗散曲线与光学法(lambda950)吸光度曲线变化趋势一致。与SYSMEX CS 5100临床结果线性拟合决定系数R2为0.99。同样本10次重复实验结果变异系数为1.48%。Parylene-C增强型QCM传感器与耗散分析法的联合应用具备多场景下凝血参数快速检测的能力,系统温度稳定性好,具有满足即时检测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ylene-C 石英晶体微天平 耗散因子 凝血功能检测 部分活酶时间(aP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与输血管理 被引量:3
8
作者 袁青 虞雪融 黄宇光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6期450-453,共4页
手术过程中凝血功能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失血导致凝血因子及血小板丢失, 库存血中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减少, 麻醉药物, 液体复苏和低体温等因素[1]. 目前, 手术中红细胞输注的指征已较为明确, 然而纠正凝血功能相关的血液制品, ... 手术过程中凝血功能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失血导致凝血因子及血小板丢失, 库存血中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减少, 麻醉药物, 液体复苏和低体温等因素[1]. 目前, 手术中红细胞输注的指征已较为明确, 然而纠正凝血功能相关的血液制品, 如新鲜冰冻血浆 ( fresh frozen plasma, FFP )、冷沉淀及血小板的输注指征则不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弹力图 管理 传统凝血功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