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与凝血功能指标检测联合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包小玲 刘振专 +1 位作者 陈述文 李昆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807-808,共2页
目的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与凝血功能指标检测联合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血小板参数检测,观察组采用血小板与凝血功能指标检测,比较分析... 目的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与凝血功能指标检测联合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血小板参数检测,观察组采用血小板与凝血功能指标检测,比较分析2组临床检测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总效率为65.00%,明显低于观察组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947,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8.33%,明显低于观察组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896,P〈0.05).结论:血小板与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用于病毒性肝炎患者,能为医生提供有效依据,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板参数检测 凝血功能指标 病毒性肝炎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肝硬化患者的凝血指标与大出血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Drolz A 娄丽丽 王中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314-1314,共1页
肝硬化患者经常发生凝血和止血障碍。通过运用典型的实验室方法来模拟体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为了评估凝血常规指标对重度肝硬化患者新发大出血预后的影响,维也纳大学的Drolz等选取了1493例重症监护病房(ICU)在院患者为研究对... 肝硬化患者经常发生凝血和止血障碍。通过运用典型的实验室方法来模拟体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为了评估凝血常规指标对重度肝硬化患者新发大出血预后的影响,维也纳大学的Drolz等选取了1493例重症监护病房(ICU)在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肝硬化患者211例,非肝硬化患者1282例。分别根据Child-Pugh分级和是否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分组,比较各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 凝血功能指标 模拟体 在院患者 指标 维也纳大学 重症监护 酶原指数 上消化道出 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学相关指标在ICU肿瘤患者细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李铤 陈媛媛 +2 位作者 孙洪帅 于秀艳 吴雪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6-821,I0007,共7页
目的:测定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肿瘤患者血液学相关指标水平,探讨其在诊断ICU肿瘤患者早期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ICU中256例肿瘤患者完整临术资料,根据临床细菌感染标准分为感染组(67例)和非感染组(189例),根据死亡情... 目的:测定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肿瘤患者血液学相关指标水平,探讨其在诊断ICU肿瘤患者早期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ICU中256例肿瘤患者完整临术资料,根据临床细菌感染标准分为感染组(67例)和非感染组(189例),根据死亡情况分为存活组(193例)和死亡组(63例),测定感染组和非感染组ICU肿瘤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水平及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计数,并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上述指标诊断ICU肿瘤患者早期细菌感染以及PCT预测ICU早期细菌感染肿瘤患者死亡风险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ICU肿瘤患者PT、APTT、DD、PCT和NLR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PCT<0.25μg·L^-1组比较,0.25μg·L^-1≤PCT<2.00μg·L^-1、2.00μg·L^-1≤PCT<10.00μg·L^-1和PCT≥10.00μg·L^-1组ICU早期细菌感染肿瘤患者DD和NLR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2.00μg·L^-1≤PCT<10.00μg·L^-1和PCT≥10.00μg·L^-1组ICU早期细菌感染肿瘤患者PT和APTT均明显升高(P<0.05)。PT、APTT、DD、NLR和PCT诊断ICU肿瘤患者早期细菌感染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36、60.8%和59.1%,0.622、64.6%和58.1%,0.672、69.6%和58.1%,0.752、74.7%和65.6%以及0.855、70.9%和8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ICU早期细菌感染肿瘤患者PCT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PCT预测ICU早期细菌感染肿瘤患者死亡风险的AUC为0.803(95%CI:0.749~0.857),临界(Cut-off)值为6.72μg·L^-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2%和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T、APTT、DD、PCT和NLR可作为ICU肿瘤患者早期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NLR灵敏度最高,PCT特异度最高,PCT可作为ICU早期细菌感染肿瘤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功能指标 细菌感染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检验指标建立肺腺癌患者浸润程度判别模型
4
作者 王梦菲 杨守志 +1 位作者 乔永霞 黄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7,共10页
目的·利用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指标、血常规指标与生化指标等临床易得检验指标,建立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浸润程度的多因素判别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收治的肺腺癌患者,通过多因素Logisti... 目的·利用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指标、血常规指标与生化指标等临床易得检验指标,建立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浸润程度的多因素判别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收治的肺腺癌患者,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肺腺癌患者浸润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回归模型,同时引入人工智能算法构建判别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模型对肺腺癌患者浸润程度的判别能力。结果·共纳入肺腺癌患者202例,分为浸润前病变组(59例)以及浸润性病变组(14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素、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浓度是预测肺腺癌患者浸润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预测模型表达式为P=e^(X)/(1+e^(X)),其中X=(0.534×尿素浓度)+(1.527×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1.916×白蛋白浓度)+6.373。机器学习结果显示,纳入尿素、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浓度、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前白蛋白、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6个指标时模型判别性能最佳。通过DeLong检验比较8种机器学习算法(分别基于岭回归、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神经网络、随机森林、k近邻、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和自适应增强算法)的判别性能,选择AUC最高的岭回归算法,预测模型AUC为0.744(95%CI 0.656~0.832),敏感度为70.8%,特异度为70.2%。结论·使用尿素、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浓度、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前白蛋白、CEA这6个指标建立综合判别模型,可有效预测肺腺癌患者肿瘤浸润程度,有望为临床肺腺癌分级判别和辅助治疗提供更精确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肿瘤标志物 凝血功能指标 临床生化指标 预测判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β-羟基-Δ5-C27类固醇脱氢酶缺陷1例病例报告
5
作者 张碧 田培超 +4 位作者 赵彩红 王越 史丹丹 石小亚 姚运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6-148,共3页
1病例资料:女,4岁,因“凝血功能异常伴肝脾肿大3年”于2018-1-8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我院)儿内科。患儿1岁7个月时(2014-9-6)因“头皮血肿反复不愈”至我院就诊,凝血功能指标见表1,肝功能未见异常(表2),考虑“凝血因子K缺乏”,予“... 1病例资料:女,4岁,因“凝血功能异常伴肝脾肿大3年”于2018-1-8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我院)儿内科。患儿1岁7个月时(2014-9-6)因“头皮血肿反复不愈”至我院就诊,凝血功能指标见表1,肝功能未见异常(表2),考虑“凝血因子K缺乏”,予“肌注维生素K1、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后头皮血肿消失,凝血功能改善(表1,2014-9-11)。1年前无诱因鼻衄至当地医院就诊,查PLT 65×10^ 9 ·L^-1 ,骨髓细胞学提示PLT减少,肝肾功能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遂至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报告 酶缺陷 类固醇 功能异常 羟基 脱氢 凝血功能指标 新鲜冰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