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聚合凝胶填充法荷正电PVC中空纤维纳滤膜的制备及其纳滤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姚之侃 李莹 +1 位作者 朱宝库 朱利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25,29,共5页
以PVC中空纤维超滤膜为支撑层,DMC为荷正电单体,PEGDA为交联单体,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在PVC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内外表面和膜的孔道内引入和填充的荷正电凝胶共聚物,制备得到了荷正电PVC中空纤维复合纳滤膜。考察了原位聚合反应溶液中单体... 以PVC中空纤维超滤膜为支撑层,DMC为荷正电单体,PEGDA为交联单体,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在PVC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内外表面和膜的孔道内引入和填充的荷正电凝胶共聚物,制备得到了荷正电PVC中空纤维复合纳滤膜。考察了原位聚合反应溶液中单体的浓度对凝胶填充量的影响,进而研究了凝胶填充量对膜的机械性能,渗透性能和截留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聚合单体浓度的调节可以有效地控制凝胶的填充量。随着凝胶填充量的增加,复合纳滤膜的韧性,膜表面亲水性以及膜对小分子染料刚果红与维多利亚蓝B的截留率都有所上升,而膜的通量有所减小。在聚合溶液单体浓度为5%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复合纳滤膜,在0.3 MPa下,其对0.05 g/L的刚果红溶液和0.025 g/L的维多利亚蓝B溶液的通量分别为17 L/(m2·h)和21 L/(m2·h),截留率分别为88.9%和99.7%,且分离性能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中空纤维膜 原位聚合 凝胶填充 荷正电 纳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凝胶填充金属蜂窝夹层结构隔热性能试验与模拟
2
作者 文彦臻 邓云华 贾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6-562,共7页
在1300℃温度和30 min保温时间的条件下,使用Nb基钎料对铌合金进行钎焊来成形铌合金蜂窝。对铌合金蜂窝与气凝胶填充铌合金蜂窝进行加热试验,测定了热面与冷面的瞬态温度。在与实际试验条件基本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建立了金属蜂窝与气凝... 在1300℃温度和30 min保温时间的条件下,使用Nb基钎料对铌合金进行钎焊来成形铌合金蜂窝。对铌合金蜂窝与气凝胶填充铌合金蜂窝进行加热试验,测定了热面与冷面的瞬态温度。在与实际试验条件基本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建立了金属蜂窝与气凝胶填充金属蜂窝的有限元模型,并对不同几何参数的蜂窝进行传热模拟,分析了蜂窝芯格壁厚、芯体高度、芯格内径对隔热性能的影响,并以此总结出蜂窝的隔热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气凝胶可有效地提高蜂窝隔热性能;芯格壁厚越小,芯体高度越大,蜂窝隔热性能越好;填充气凝胶时,芯格内径越大隔热性能越好,蜂窝芯空腔时,芯格内径越大,隔热性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合金蜂窝 凝胶填充 有限元模型 几何参数 隔热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浓度对豆腐柴果胶/乳清浓缩蛋白冷固型乳液填充凝胶理化性质的影响
3
作者 宋苗苗 王军辉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4-92,共9页
乳液填充凝胶具有乳液和水凝胶的优点,本研究将皮克林乳液嵌入豆腐柴果胶/乳清浓缩蛋白冷凝胶中,随后凝胶化形成冷固型乳液填充凝胶,旨在探究皮克林乳液浓度对乳液填充凝胶膨胀性、凝胶强度、持水性、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 乳液填充凝胶具有乳液和水凝胶的优点,本研究将皮克林乳液嵌入豆腐柴果胶/乳清浓缩蛋白冷凝胶中,随后凝胶化形成冷固型乳液填充凝胶,旨在探究皮克林乳液浓度对乳液填充凝胶膨胀性、凝胶强度、持水性、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填充凝胶为完整性良好的自支撑凝胶,在皮克林乳液浓度为15%时形成高凝胶强度的凝胶网络。氢键是乳液填充凝胶形成的主要驱动力。皮克林乳液提高乳液填充凝胶的白度(55.29±0.52)、持水性(90.03%±0.82%)、凝胶强度(72.58±6.32 g)和冻融稳定性(26.93%±0.47%),有助于形成更紧凑的凝胶网络,确保乳滴在冷凝胶中稳定、均匀的分布。流变学表明皮克林乳液在乳液填充凝胶中作为活性填料,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二者表现较弱的频率关联度。体外消化表明,与皮克林乳液和玉米油相比,乳液填充凝胶显著提高游离脂肪酸释放率和姜黄素的生物可及率。总体而言,添加适量的乳液有利于改善乳液填充凝胶的凝胶特性,有助于指导凝胶类食品封装递送系统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柴果 乳清浓缩蛋白 玉米醇溶蛋白 皮克林乳液 乳液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水中微污染物脱除的吸附型分离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章慧 方传杰 +4 位作者 程梁 胡帆 刘璀静 姚之侃 朱利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3-133,共11页
饮水安全与健康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传统的以孔径筛分为分离机理的膜材料难以同时实现水中微污染物的特异性脱除和有益物质的保留.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小组近年来持续开展了用于水中微污染物脱除的吸附型分离膜基础研究与关键技... 饮水安全与健康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传统的以孔径筛分为分离机理的膜材料难以同时实现水中微污染物的特异性脱除和有益物质的保留.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小组近年来持续开展了用于水中微污染物脱除的吸附型分离膜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研发,该类膜材料将吸附功能和膜过滤功能结合起来,通过膜中吸附功能基团和微污染物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可实现水中微污染物的快速脱除.从吸附型分离膜的结构设计角度出发,通过表面凝胶填充、本体填充、原位复合等方法对分离膜进行吸附功能化改性,发展了一系列可用于微污染物高效脱除的吸附型分离膜,并赋予膜抗污、抗菌、刺激响应、选择性吸附等多重功能,进一步研究了吸附分离机理,阐述膜结构与分离性能间的相互关系,为发展用于微污染物高效脱除的吸附分离膜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此外,关于饮用水中微污染物脱除的膜材料制备与结构调控研究成果已实现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的转化,所开发的中空纤维膜材料及其净水技术被应用于家用净水设备,已实现规模化生产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型分离膜 微污染物脱除 表面凝胶填充 本体填充 原位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