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分段履带式水陆两栖车减阻增速试验及数值仿真
被引量:
8
1
作者
孙承亮
徐小军
+1 位作者
唐源江
郝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1-208,共8页
为了研究分段履带式水陆两栖车的水动力性能,实现减阻增速,将尾翼板安装到水陆两栖车的方艉部,并开展了水池试验和仿真研究,两者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仿真研究了车体的纵向重心位置、尾翼板的长度和角度对水陆两栖车阻力性...
为了研究分段履带式水陆两栖车的水动力性能,实现减阻增速,将尾翼板安装到水陆两栖车的方艉部,并开展了水池试验和仿真研究,两者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仿真研究了车体的纵向重心位置、尾翼板的长度和角度对水陆两栖车阻力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阻力成分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车体纵向重心位置在540~560 mm时,车体所受水阻力最小;在速度为3~5 m/s时,长度为156 mm,与水平面夹角为10°的尾翼板减阻效果最明显,相比于原裸车体的阻力,减阻率达到34.3%;加装尾翼板可以增加车体的尾部中空区长度,相当于增加了水线长,增大了长宽比。该研究表明:适当调节重心位置和优化尾翼板参数,可以有效实现水陆两栖车的减阻增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陆两栖车
尾翼板
减阻增速
拖曳水池试验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流掺气对明流泄洪洞及挑坎水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才欢
侯冬梅
+1 位作者
张晖
聂艳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74-78,88,共6页
水流充分掺气可以避免高流速泄洪设施发生空蚀,但也会改变相关水力特性。通过对某大坝泄洪洞掺气设施水力模型试验及关于水流表面自掺气发生条件的相关分析,提出了在全程流速超过38 m/s,长度达550 m的明流洞内仅布置一级掺气设施的建议...
水流充分掺气可以避免高流速泄洪设施发生空蚀,但也会改变相关水力特性。通过对某大坝泄洪洞掺气设施水力模型试验及关于水流表面自掺气发生条件的相关分析,提出了在全程流速超过38 m/s,长度达550 m的明流洞内仅布置一级掺气设施的建议,较通常情况减少了两级;并针对泄洪洞出流方向与河道流向交角达60°的特点,研究提出了一种大差动异型鼻坎消能工。水工模型试验成果表明,其挑流水舌沿河道纵向扩散良好,水舌外缘与河道对岸保持了30 m以上的安全距离。该泄洪洞建成后经历了高水头、较长时间的泄洪运行,明流洞和鼻坎消能工均无空蚀发生,但挑坎水舌却冲刷到对岸边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流泄洪洞
水流掺气
异型鼻坎消能工
减阻增速
效应
水舌挑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弗氏掺气水流的阻力效应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二平
田军林
朱瑞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1-16,共6页
根据某水电站尾水洞模型试验观测到的水流现象与实测资料,分析了低弗氏水流在强迫掺气情况下,掺气浓度大小对水流沿程水面线、断面流速分布及沿程总水头线等水力要素的影响.分析表明:低弗氏水流掺气后存在减阻增速效应;水流掺气后其密...
根据某水电站尾水洞模型试验观测到的水流现象与实测资料,分析了低弗氏水流在强迫掺气情况下,掺气浓度大小对水流沿程水面线、断面流速分布及沿程总水头线等水力要素的影响.分析表明:低弗氏水流掺气后存在减阻增速效应;水流掺气后其密度及黏性降低是产生减阻增速效应的主要原因,增加水流的掺气浓度,可相应提高减阻增速效应,减少能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弗氏水流
强迫掺气
减阻增速
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栖装甲车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周世琪
郭保全
+2 位作者
朱家萱
樊宇伟
闫江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94,102,共7页
现代战争的多元化对两栖作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战争需求,需做出突破与革新。两栖装甲车作为两栖作战必要的一种武器装备,既要有灵活、机动的陆上性能,也要有快速、隐蔽的水上性能。针对两栖装甲车综合作战能力,归纳了近些年来国...
现代战争的多元化对两栖作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战争需求,需做出突破与革新。两栖装甲车作为两栖作战必要的一种武器装备,既要有灵活、机动的陆上性能,也要有快速、隐蔽的水上性能。针对两栖装甲车综合作战能力,归纳了近些年来国内外两栖装甲车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美国、俄罗斯和我国做出的最新研究;从水上减阻、推进、车轮收放3个方面阐述了两栖装甲车的关键技术;针对性地提出了两栖装甲车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轻量化、制导化、智能化、集成装甲和快速机动5个方向结合领域内的高新技术做出了探讨,提出了合理预测,以望对我国两栖装甲车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
减阻增速
轻量化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段履带式水陆两栖车减阻增速试验及数值仿真
被引量:
8
1
作者
孙承亮
徐小军
唐源江
郝军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
重庆长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1-20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5524)。
文摘
为了研究分段履带式水陆两栖车的水动力性能,实现减阻增速,将尾翼板安装到水陆两栖车的方艉部,并开展了水池试验和仿真研究,两者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仿真研究了车体的纵向重心位置、尾翼板的长度和角度对水陆两栖车阻力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阻力成分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车体纵向重心位置在540~560 mm时,车体所受水阻力最小;在速度为3~5 m/s时,长度为156 mm,与水平面夹角为10°的尾翼板减阻效果最明显,相比于原裸车体的阻力,减阻率达到34.3%;加装尾翼板可以增加车体的尾部中空区长度,相当于增加了水线长,增大了长宽比。该研究表明:适当调节重心位置和优化尾翼板参数,可以有效实现水陆两栖车的减阻增速。
关键词
水陆两栖车
尾翼板
减阻增速
拖曳水池试验
数值仿真
Keywords
segmented-track amphibious vehicle
stern flap
reduce resistance and increase speed
model towed tests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N95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流掺气对明流泄洪洞及挑坎水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才欢
侯冬梅
张晖
聂艳华
机构
长江科学院水力学研究所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74-78,8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902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401904)
文摘
水流充分掺气可以避免高流速泄洪设施发生空蚀,但也会改变相关水力特性。通过对某大坝泄洪洞掺气设施水力模型试验及关于水流表面自掺气发生条件的相关分析,提出了在全程流速超过38 m/s,长度达550 m的明流洞内仅布置一级掺气设施的建议,较通常情况减少了两级;并针对泄洪洞出流方向与河道流向交角达60°的特点,研究提出了一种大差动异型鼻坎消能工。水工模型试验成果表明,其挑流水舌沿河道纵向扩散良好,水舌外缘与河道对岸保持了30 m以上的安全距离。该泄洪洞建成后经历了高水头、较长时间的泄洪运行,明流洞和鼻坎消能工均无空蚀发生,但挑坎水舌却冲刷到对岸边坡。
关键词
明流泄洪洞
水流掺气
异型鼻坎消能工
减阻增速
效应
水舌挑距
Keywords
free - flow spillway tunnel
flow aeration
heterogenic bucket lip energy dissipater
effect of resistance reductionand velocity increase
nappe distance
分类号
TV65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弗氏掺气水流的阻力效应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二平
田军林
朱瑞平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出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1-16,共6页
文摘
根据某水电站尾水洞模型试验观测到的水流现象与实测资料,分析了低弗氏水流在强迫掺气情况下,掺气浓度大小对水流沿程水面线、断面流速分布及沿程总水头线等水力要素的影响.分析表明:低弗氏水流掺气后存在减阻增速效应;水流掺气后其密度及黏性降低是产生减阻增速效应的主要原因,增加水流的掺气浓度,可相应提高减阻增速效应,减少能量损失.
关键词
低弗氏水流
强迫掺气
减阻增速
两相流
Keywords
low Freund flow
aeration
resistance decrease and velocity increase
two-phase flow
分类号
TV135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栖装甲车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周世琪
郭保全
朱家萱
樊宇伟
闫江
机构
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中北大学智能武器研究院
出处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94,102,共7页
文摘
现代战争的多元化对两栖作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战争需求,需做出突破与革新。两栖装甲车作为两栖作战必要的一种武器装备,既要有灵活、机动的陆上性能,也要有快速、隐蔽的水上性能。针对两栖装甲车综合作战能力,归纳了近些年来国内外两栖装甲车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美国、俄罗斯和我国做出的最新研究;从水上减阻、推进、车轮收放3个方面阐述了两栖装甲车的关键技术;针对性地提出了两栖装甲车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轻量化、制导化、智能化、集成装甲和快速机动5个方向结合领域内的高新技术做出了探讨,提出了合理预测,以望对我国两栖装甲车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两栖装甲车
减阻增速
轻量化
智能化
Keywords
amphibious armored vehicle
drag reduction and velocity increase
lightweight
intellectualization
分类号
TJ811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分段履带式水陆两栖车减阻增速试验及数值仿真
孙承亮
徐小军
唐源江
郝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水流掺气对明流泄洪洞及挑坎水力特性的影响
王才欢
侯冬梅
张晖
聂艳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低弗氏掺气水流的阻力效应研究
王二平
田军林
朱瑞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两栖装甲车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周世琪
郭保全
朱家萱
樊宇伟
闫江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