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4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减负:研究综述与理论展望
1
作者 鲍静 蔡霞 张帆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105,共17页
减负增效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国内学者围绕基层负担的表现形式、生成逻辑和解决策略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缺少统一的概念体系和研究框架,现有议题相对分散,且无法形成既可靠又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对减负效... 减负增效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国内学者围绕基层负担的表现形式、生成逻辑和解决策略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缺少统一的概念体系和研究框架,现有议题相对分散,且无法形成既可靠又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对减负效果进行评估。由此,通过系统性文献综述,对2015年以来国内基层减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揭示了该领域亟待深入探索的研究空白与不足。同时,通过对负担本质的辨析以及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本文从“建构-现实”和“个体-群体”两个维度探索构建了深度解析基层负担的概念框架,并基于该框架展望了基层减负研究在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和测量评估等方面可拓展的思路及方向。总之,基层不只是一个行政层级的概念,更是一个国家、市场与社会相交互的场域的概念。基层负担所折射出的问题与科层制及压力型体制相关,与中央地方关系模式相关,也与国家社会关系模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减负 基层负担 研究综述 理论展望 行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费减负政策对企业双元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基于涉企收费降费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淑霞 孔德月 +1 位作者 徐莉萍 尹湘阳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9,共9页
清理和降低涉企收费是地方政府落实降费减负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举措。文章基于2008—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涉企收费降费减负对企业双元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涉企收费降费减负对企业双元创新投资呈现差... 清理和降低涉企收费是地方政府落实降费减负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举措。文章基于2008—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涉企收费降费减负对企业双元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涉企收费降费减负对企业双元创新投资呈现差异化影响,具体表现为对探索式创新投资具有显著促进效应,而对开发式创新投资不存在显著影响。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涉企收费降费减负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探索式创新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效率提升会强化涉企收费降费减负对探索式创新投资的促进效应;相对于东部地区企业,该政策对探索式创新投资的促进效应在中西部地区企业更为显著。研究扩展了降费减负政策的财务效应和企业双元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为政策制定者完善涉企收费政策改革和企业创新投资结构优化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费减负 涉企收费 双元创新投资 探索式创新投资 开发式创新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整合与流程可视:数字技术赋能基层减负的实践探索与内在机理——基于重庆市G镇“141”基层智治体系的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元贺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8,共14页
近年来,基层负担过重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尽管数字技术被认为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其应用效果呈现出复杂性:一方面,数字技术在某些场景中实现了减负增效;另一方面,在部分地区也出现了“数字负担”的新困境。因此,通过典型案例分析... 近年来,基层负担过重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尽管数字技术被认为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其应用效果呈现出复杂性:一方面,数字技术在某些场景中实现了减负增效;另一方面,在部分地区也出现了“数字负担”的新困境。因此,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来揭示数字技术赋能基层减负的内在机理,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数字技术影响基层负担的理论认知,还能为持续推进基层减负提供智力支持。重庆市G镇“141”基层智治体系在职责体系调整的基础上实现数字赋能减负,可作为观察“数字减负”的典型案例。借助由界面治理理论而提炼的界面与流程交互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G镇通过重构县域治理结构、整合镇街治理界面、推进治理事项平台化流转、上线运行“一表通”等举措,一定程度上松动了“职责同构”,促使治理事项权责匹配,深化减负增效实践。进一步研究表明,界面整合与流程可视的交互构成了数字技术赋能基层减负的内在机理:界面整合通过重构镇街、区县及部门的权责关系,为流程再造奠定了基础;流程可视则通过促进纵横治理界面的有序连接,推动了治理事项的高效流转与处置。数字技术赋能基层减负内在机理的揭示不仅将流程再造带回了界面治理理论,也突出了界面重塑对内部结构的反作用,完善了数字技术应用与组织结构调适之间的解释路径。相应的政策启示是,深化“数字减负”应遵循数字技术所蕴含的共享、整合逻辑,以一体化数字技术应用为依托,协同推进治理界面的深度整合与流程的可视化管理,适时松动“职责同构”式的组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赋能 基层减负 数字减负 “141”基层智治体系 界面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教育减负治理的实现路径
4
作者 汪大海 莫雪杨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77,共15页
随着治理实践的深入推进,数字技术正逐步融入教育减负治理体系中,成了提升其治理效能的重要驱动力。基于教育部评选的“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借助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构建多维度分析框架,综合运用必要条件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 随着治理实践的深入推进,数字技术正逐步融入教育减负治理体系中,成了提升其治理效能的重要驱动力。基于教育部评选的“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借助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构建多维度分析框架,综合运用必要条件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组态视角揭示数字技术赋能教育减负治理的多样化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驱动治理效能的提升依赖于多元要素间的协同耦合,形成了四条有效路径:均衡发展型、基础支撑型、多元聚力型和技术—组织双驱型。基于此,提出优化策略建议:一是应强化要素间协同互动,搭建系统化治理体系;二是应夯实数字基础设施与数据治理能力,提升基层治理起点;三是应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潜能,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四是应强化战略引领与创新驱动,推动教育治理的深层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教育减负 数字治理 双减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负与赋能:基层何以打出“组合拳”
5
作者 胡晓东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31,共5页
不论“减负”,还是“赋能”,目的都是激励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关键都在于机制建设。传统基层“减负”更关注于限制性机制的构建,忽视了不当“赋能”所引发的新负担,而未来,需要通过机制创新统筹基层“减负”与“赋能”,巩固“减负”效果... 不论“减负”,还是“赋能”,目的都是激励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关键都在于机制建设。传统基层“减负”更关注于限制性机制的构建,忽视了不当“赋能”所引发的新负担,而未来,需要通过机制创新统筹基层“减负”与“赋能”,巩固“减负”效果,探索“持久疗效”,“赋能”基层组织,明晰“负担”边界,在“减负”的同时,不断为基层“赋能”,以激励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提升工作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减负 赋能 工作动力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减负的意义、目标与方法
6
作者 桂华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4,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问题,并持续推动基层减负工作。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制度保障,而且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央在解决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上,除要求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问题,并持续推动基层减负工作。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制度保障,而且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央在解决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上,除要求加强思想教育、纪律学习和制度建设之外,还选择基层减负作为突破口。为基层减负表面上看是在解决基层问题,实际是通过为基层减负来破解系统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减负 赋能 工作动力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减负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7
作者 杜黎明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26,共4页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减负是“压担子”和“挑担子”的辩证统一。“压担子”承载着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注入外部动力、提供行动指引的双重使命,是高质量高水平“挑担子”的前提。如何以“压担子”激励和引导“挑担子”,贯穿...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减负是“压担子”和“挑担子”的辩证统一。“压担子”承载着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注入外部动力、提供行动指引的双重使命,是高质量高水平“挑担子”的前提。如何以“压担子”激励和引导“挑担子”,贯穿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各领域全过程。基层减负减掉虚功和冗余,催生基层干部“能挑担子”“敢挑担子”“真挑担子”“勇挑担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的基层力量。基层减负以“担子”为纽带结成基层治理共同体,形塑上下左右共同“挑担子”的格局,促成单纯“压担子”向共同“挑担子”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减负 压担子 挑担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重要论述
8
作者 靳呈伟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0,共4页
基层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为基层减负工作的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思路方法等,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为基层减负工作的前进方向,为持续深化整... 基层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为基层减负工作的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思路方法等,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为基层减负工作的前进方向,为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让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谋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基层减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发展历程、成因分析与实现路径
9
作者 刘智勇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3,共7页
社区负担繁重是一个长期困扰社区治理发展的问题。近年来,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再次成为社会热点。社区负担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形式主义负担、行政类负担以及社区多元共治体系不健全是社区负担的主要来源。社区负担具有显著的... 社区负担繁重是一个长期困扰社区治理发展的问题。近年来,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再次成为社会热点。社区负担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形式主义负担、行政类负担以及社区多元共治体系不健全是社区负担的主要来源。社区负担具有显著的外生性特点,在治理思路上有别于基层政府负担治理。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工作,应当树立系统整体思维,超越社区微观系统,在社区、政府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治中构建政社良性互动关系。平衡社区“行政化”与“自治”关系,实现结构性减负;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通过为基层政府减负实现社区减负;健全社区治理体系,聚力促进社区减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减负增效 政社良性互动 政府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教师行政减负举措及其启示
10
作者 黄非非 郑思语 孙雪晴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1-76,共6页
教师行政负担是世界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澳大利亚也是如此,其中新南威尔士州尤为突出。该州教师每年的在校工作时长可达约1720小时,且其中行政工作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为此,自2021年9月起,新南威尔士州开始推行“教师优质时间发展... 教师行政负担是世界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澳大利亚也是如此,其中新南威尔士州尤为突出。该州教师每年的在校工作时长可达约1720小时,且其中行政工作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为此,自2021年9月起,新南威尔士州开始推行“教师优质时间发展计划”,旨在从整合学习资源、革新评估与反馈机制、简化教师资格认证流程、技术赋能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面,多个维度为中小学教师减轻行政负担。2022年7月发布的中期检查报告显示,该计划成效较为可观,该州减负举措可以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减负提供若干参考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新南威尔士州 教师行政负担 减负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赋”致“能”:技术治理对基层减负效应的阐释——基于湘南X镇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新文 万栗江 肖蓓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基层减负令是为改进基层治理、增强政策执行力和增进基层干部获得感而推行的政策举措。数字技术在嵌入基层场域过程中重构了基层治理的组织内核和管理过程,带来基层权力运行与主体互动关系的调整,并依托“技术治理+制度治理”建构起精... 基层减负令是为改进基层治理、增强政策执行力和增进基层干部获得感而推行的政策举措。数字技术在嵌入基层场域过程中重构了基层治理的组织内核和管理过程,带来基层权力运行与主体互动关系的调整,并依托“技术治理+制度治理”建构起精细化治理的融合性框架化解基层负担,然而在实践情境中衍生出的基层“增负效应”值得关注。为探究技术为何成为基层负担的内在机理,基于技术—组织互构理论构建“技术—环境—负担”的分析框架,结合湘南X镇的案例深描发现:技术赋能基层减负存在能力停滞、合作受阻和认同缺失等多维困境,其根源在于技术与基层情境的耦合度低、技术自身的结构性缺陷以及技术被制度形塑与同化。基于以上成因,在技术赋能基层减负的主体、客体和方式方面,应当规范基层干部的负激励机制,重视正激励机制;树立简约治理理念,搭建社会信任机制;界定技术治理边界,科学设计技术嵌入方案推进基层减负,推动技术由“负能”转为“赋能”,促进技术与基层治理能力的平衡互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治理 基层减负 基层负担 简约治理 科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减负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困局与突围路径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家军 王嘉龄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54,共11页
中小学教师减负是党和国家基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综合考量下的重要举措。然而,教师减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不同主体的利益。以行政部门为代表的权威利益相关者、以教师和中小学校为代表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以学生家长与学生为代... 中小学教师减负是党和国家基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综合考量下的重要举措。然而,教师减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不同主体的利益。以行政部门为代表的权威利益相关者、以教师和中小学校为代表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以学生家长与学生为代表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共同构成了教师减负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权威利益相关者与核心利益相关者合作博弈的异化、主要利益相关者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负和博弈、权威利益相关者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非合作博弈造成了教师减负复杂的博弈困局。究其根本,各利益相关者共识不清、权责模糊与利己决策是造成教师减负博弈困局的根源。为真正减轻教师负担,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建议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以营造良好的减负生态环境,明晰各主体的权责关系以形成各利益主体的共治格局,重视整体利益提升以缓解多元主体的利益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教师减负 利益相关者 博弈困局 负担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的样态、减负举措及其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孔凡琴 邓涛 +1 位作者 霍星如 戴天宝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8-102,共5页
借鉴国际经验、合理控制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强度对于我国的教师减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在科学识别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现实样态的基础上,依据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影响教师工作强度的因素,采取了一系列减轻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 借鉴国际经验、合理控制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强度对于我国的教师减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在科学识别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现实样态的基础上,依据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影响教师工作强度的因素,采取了一系列减轻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的举措。澳大利亚的经验对我国教师减负的启示在于:明晰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长的合理区间,减少中小学教师的非教学时间投入,提供工具性和情感支持以助教师形成积极工作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工作强度 中小学教师 教师减负 澳大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我国中小学减负治理的特点、经验及启示——基于全国“双减”工作典型案例的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齐彦磊 周洪宇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84,共10页
全国“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凝聚了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智慧,形成了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减负方案,为全国中小学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减负模式。“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减负治理呈现鲜明特点,主要包括坚持守正创新的思维、突出育人为本的... 全国“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凝聚了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智慧,形成了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减负方案,为全国中小学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减负模式。“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减负治理呈现鲜明特点,主要包括坚持守正创新的思维、突出育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协同育人的结构和强调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减负治理形成了政策助推型治理模式、共同参与型治理模式、因地制宜型治理模式、项目引领型治理模式、数字智能型治理模式、以评促建型治理模式和督导监管型治理模式。基于全国“双减”工作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小学减负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创新优质均衡发展机制,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完善校外培训监管机制,规范校外培训治理;健全课后服务保障机制,着力提升课后服务品质;构建数字教育治理机制,推动数字治理平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中小学减负治理 全国“双减”工作典型案例 校外培训 课后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主讲课程开发的教师减负效应:一项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一格 黄甫全 梁梓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62,共17页
教师负担过重问题日益尖锐,党和国家专门颁布实施了教师减负政策,藉以凸显在教育智能化发展背景里AI主讲课程开发的教师教学减负成效问题。本研究采用融通型混合方法,考察了AI主讲课程开发的教师教学减负成效问题和助理AI执教与独自执... 教师负担过重问题日益尖锐,党和国家专门颁布实施了教师减负政策,藉以凸显在教育智能化发展背景里AI主讲课程开发的教师教学减负成效问题。本研究采用融通型混合方法,考察了AI主讲课程开发的教师教学减负成效问题和助理AI执教与独自执教两类教师教学减负话语的差异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文化整体论的动态时空融合结构模型观照教师教学减负话语,形成了时间负担、体力负担、情感负担与认知负担的融合型教学负担新概念,为教师教学负担与减负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使用文化性话语分析法,在整体层面厘清了AI主讲课程的教师教学减负成效,包括时间减负、体力减负、情感减负和认知减负,其中时间减负成效特别显著,而在具体层面则揭示了助理AI执教和独自执教两类教师对减负效应感受与解释的文化差异并建构了三层环形的“教师教学减负话语结构”整体模型。显然,这些成果对未来教师负担与减负、教师研究者角色发展以及高质量课堂教学创新等课题,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研究上,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教师 教学负担 教师减负 文化性话语分析 融通型混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资本视角下中小学教师减负的回潮机理与纾解之道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嫣然 柳士彬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0,共8页
中小学教师负担主要包含社会类负担、专业类负担与心理类负担三种,回望中小学教师减负70年,“短期减轻、长期增加”的“顽疾”仍然存在,呈现着反复回潮的态势。这就需要借助三维资本视角,更上位地进行审视与观照:经由社会资本增机会、... 中小学教师负担主要包含社会类负担、专业类负担与心理类负担三种,回望中小学教师减负70年,“短期减轻、长期增加”的“顽疾”仍然存在,呈现着反复回潮的态势。这就需要借助三维资本视角,更上位地进行审视与观照:经由社会资本增机会、人力资本促能力、心理资本升意愿,中小学教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破解社会类负担、专业类负担和心理类负担的“劣势累积”问题。但反观现实,三维资本持续压缩受限、互扰共振,闭塞落后的场域惯习又固着难移,共同催生了“中小学教师减负的回潮机理”。为此,我们必须循着“三维资本协同合力”,探究“价值扶正”的减负新义,锻造“精业乐业”的教师素养,构筑“多方联动”的免疫屏障,开辟一条能够纾解中小学教师减负回潮现象的“可为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资本 教师减负 回潮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流视域下我国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议程探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家军 王嘉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4,共9页
减轻教师负担是国家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运用多源流理论探析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议程可知,其顺利出台主要源自三重动力:由中小学教师负担数据指标与系列焦点事件构成的“问题源流”,由人大... 减轻教师负担是国家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运用多源流理论探析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议程可知,其顺利出台主要源自三重动力:由中小学教师负担数据指标与系列焦点事件构成的“问题源流”,由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等政策共同体群策群言组成的“政策源流”,由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力戒形式主义的重要指示以及公众舆论推动形成的“政治源流”。三大源流汇聚并产生耦合效应,教师减负的“政策之窗”得以开启。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应增强对问题源流的敏感性,重视公共问题的政策驱动效力;持续优化政策源流,切实发挥不同利益主体的政策构建功能;充分利用政治源流,凸显国家的政策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流理论 中小学教师 教师减负政策 政策议程 问题源流 政策源流 政治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任务得以执行的“适配—对接”:基层减负的自下而上进路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金明 姜宝卿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3,共11页
随着基层政府职能与所处环境的变化,非常规任务与专职任务、专业化运作之间的张力也日益凸显。通过对东部某市X街道职能部门完成非常规任务的过程分析发现,基层政府可以通过“适配—对接”机制在平衡张力的基础上执行非常规任务。“适... 随着基层政府职能与所处环境的变化,非常规任务与专职任务、专业化运作之间的张力也日益凸显。通过对东部某市X街道职能部门完成非常规任务的过程分析发现,基层政府可以通过“适配—对接”机制在平衡张力的基础上执行非常规任务。“适配—对接”机制包括贯通责任传导、适配主轴资源、整合串联要素,以及显性化对接任务四个步骤,在完成上级部署的许多创新性工作的同时,保证了基层政府内部主轴例行化体系尽可能少受到影响,从而在治理实践中保持了某种程度的平衡。“适配—对接”机制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减负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为基层行政体系提供了一个压力排解出口,然而,也会导致向上传达治理能力信号时的虚高,提高上级政府预期,从而在另一个维度上加大基层治理与竞争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配—对接” 自下而上 非常规任务 基层减负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减负背景下基层档案中心在档案规范化中的效用研究
19
作者 路云生 赵志超 +1 位作者 张玉静 刘旭光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84,共4页
随着国家对“基层减负”政策的深入推进,档案工作作为基层治理的关键环节,其规范化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在明确基层档案工作在减负过程中阻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档案规范化的具体作用路径。并以基层档案中心为核心,探讨如何通过社区、行政... 随着国家对“基层减负”政策的深入推进,档案工作作为基层治理的关键环节,其规范化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在明确基层档案工作在减负过程中阻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档案规范化的具体作用路径。并以基层档案中心为核心,探讨如何通过社区、行政部门和居民三方的协同联动,充分发挥档案规范化的效用,以实现档案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基层治理的质量和效率,为基层减负提供创新思路和实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档案中心 档案规范化 基层治理 基层减负 公众参与 信息共享 数字化、数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社区减负的系统性困境与治理路径研究——基于“权责体系—资源结构—运作机制”的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国栋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132,共5页
近年来,城市社区的行政负担日益加重,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始重视这一问题,但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得到有效缓解。社区居委会的减负困境本质上是“法理上的自治属性”与“实然中的行政属性”之间的摩擦和张力,是压力型体制、资源依赖... 近年来,城市社区的行政负担日益加重,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始重视这一问题,但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得到有效缓解。社区居委会的减负困境本质上是“法理上的自治属性”与“实然中的行政属性”之间的摩擦和张力,是压力型体制、资源依赖结构与非正式运作机制作用的结果。为此,实现基层有效减负,必须从体制机制和结构上理顺政府、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的关系,推动治理主体从“单向管理”转向“多向协同”。具体来说,应规范分级管理体制,优化权责配置和条块协作机制;调整资源结构,提升社区整合能力与治理效能;健全居民自治制度,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区 减负困境 压力型体制 资源依赖 非正式运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