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全球适应目标的谈判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左佳鹭
陈敏鹏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1-627,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中国面向‘一带一路’主要国家适应和低碳发展技术的转移方案研究”(2018YFA0606503)。
-
文摘
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策略。由于适应"有潜力减少未来几十年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潜在风险,而减缓在这个时间段却几乎无法产生作用",因此适应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谈判中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优先议题[1-2]。经过发展中国家的不懈努力,2007年《巴厘路线图》提出减缓和适应并重,2010年《坎昆适应框架》提出增强适应行动,此后适应在《公约》谈判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议题也不断增多[3]。
-
关键词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公约》
减缓和适应
进展和展望
适应行动
应对气候变化
发展中国家
谈判
-
分类号
D813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摘编(十七)
被引量:2
- 2
-
-
-
出处
《林业与生态》
2024年第2期4-5,共2页
-
文摘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62)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既是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的必然要求,也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不利影响的重要手段。在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中,我国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但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没有相应增强,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不断触及自然生态的边界和底线。
-
关键词
生态系统质量
我国农产品
生态产品供给
自然生态
气候变化
持续快速发展
减缓和适应
工业品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风景园林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路径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陈睿山
陈丹
王云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31,共9页
-
基金
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0255)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ZDA085)。
-
文摘
当前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增加以及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风景园林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但风景园林在我国气候变化应对中的话语权仍显不足。为提升风景园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学科地位,厘清风景园林在气候变化应对领域的责任和担当,探索风景园林气候设计的创新路径,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气候变化应对相关文献和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从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考察了风景园林能够做出重要贡献的领域。结果显示,风景园林应该面向气候变化适应、灾害治理、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需求,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一方面通过气候积极性设计在城乡人居环境中固碳增汇、降低碳排放,另一方面通过景观规划设计适应气候变化,降低灾害风险,增强城乡韧性。风景园林气候设计的创新路径包括:标准化定向、空间化定量转向、生态完整性取向、多尺度面向以及教学改革创新。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风景园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大有可为,气候设计的创新探索可推动风景园林学科范式转型和创新发展,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中国方案。
-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减缓和适应
碳达峰碳中和
学科交叉
风景园林
-
Keyword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cross-disciplin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国际竹藤组织启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区域项目
- 4
-
-
作者
林藤筠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1期122-122,共1页
-
文摘
(INBAR网站新闻2023年2月10日消息)2023年2月9日,国际竹藤组织(INBAR)在其位于厄瓜多尔首都基多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区域办事处正式启动区域项目“促进竹子作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基于自然的生计发展和环境管理解决方案,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该项目将在巴拿马、古巴、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共和国、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实施。项目得到了西班牙国际发展合作署(AECID)的资助.
-
关键词
国际竹藤组织
哥斯达黎加
厄瓜多尔
国际发展合作
气候变化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生计发展
减缓和适应
-
分类号
F31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5
-
-
-
出处
《绿色中国》
2019年第13期3-3,共1页
-
文摘
6月17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联合国确定今年纪念日活动的口号为“共植未来”。我国确定今年纪念日的宣传主题为“防治土地荒漠化,推动绿色发展”,旨在进一步推进《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在我国的执行,为联合国提出的“减贫、粮食保障、水安全以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坚实基础”继续贡献“中国智慧”。
-
关键词
防治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
减贫
粮食保障
减缓和适应
气候变化
宣传主题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