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生表面减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锟 董云山 司风琪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共8页
为探究颗粒冲蚀作用下的仿生表面减磨特性,基于沙漠蝎表面抗蚀结构,确定凹槽、凸包和凹槽+凸包3种形式的仿生表面,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其磨损率分布规律,并分析仿生结构对流场和颗粒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颗粒入射角小于70°时,3... 为探究颗粒冲蚀作用下的仿生表面减磨特性,基于沙漠蝎表面抗蚀结构,确定凹槽、凸包和凹槽+凸包3种形式的仿生表面,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其磨损率分布规律,并分析仿生结构对流场和颗粒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颗粒入射角小于70°时,3种仿生表面均有减磨效果,其中凹槽结构减磨效果显著,但凹槽表面两侧磨损率略微增大,引入凸包结构后磨损率减小21%,凹槽+凸包表面在入射角为45°时达到最佳减磨效果,磨损率降低65.3%;凸包结构对流场影响有限,而凹槽结构内形成大尺度涡结构,对流场影响较大;各仿生表面的颗粒碰撞角度略微降低,其中凸包表面影响最大;颗粒碰撞速度均下降,降低幅度随颗粒入射角度增大而减小,其中凹槽+凸包表面影响最大;磨损率峰值从入射角30°改变至45°,两者颗粒碰撞角度均在35°左右,而45°下颗粒碰撞速度是30°下的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表面结构 冲蚀 减磨机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织构刀具磨损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新敏 刘鑫 王座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98-304,共7页
源于仿生摩擦学之表面改性技术的表面微织构,随着激光加工、光刻等加工技术的发展,因其良好的减磨,耐磨性能在诸多方面得以应用。近年来的微织构刀具即是微织构在切削领域的应用,大量的研究发现微织构刀具在切削时减磨效果较好,这对于... 源于仿生摩擦学之表面改性技术的表面微织构,随着激光加工、光刻等加工技术的发展,因其良好的减磨,耐磨性能在诸多方面得以应用。近年来的微织构刀具即是微织构在切削领域的应用,大量的研究发现微织构刀具在切削时减磨效果较好,这对于提升刀具的寿命、提高工件精度和节约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对不同微织构参数、形貌,不同材质的微织构刀具在不同切削条件、切削参数下的减磨机理,磨损性能进行了总结,根据现存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为微织构刀具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织构 刀具 减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织构化对摩擦学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甜甜 孙耀宁 +1 位作者 张丽 王国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48,共5页
表面织构技术是通过微细加工技术在材料表面加工出具有一定几何形貌与尺寸,且排列规律的图案,从而改善材料表面摩擦学性能的新型表面改性技术。表面织构因在改善材料摩擦学特性方面具有的突出优势而在机械摩擦配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表面织构技术是通过微细加工技术在材料表面加工出具有一定几何形貌与尺寸,且排列规律的图案,从而改善材料表面摩擦学性能的新型表面改性技术。表面织构因在改善材料摩擦学特性方面具有的突出优势而在机械摩擦配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常见的表面织构加工技术,阐述了不同工况下表面织构的减磨机理,总结了表面织构形貌及其几何参数对耐磨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表面织构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学性能 表面织构 减磨机理 织构形貌 几何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添加剂润滑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侯锁霞 李兆刚 +2 位作者 任呈祥 吴超 张好强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83-1689,共7页
综述了石墨烯在润滑添加剂中常用的分散方法,对比了石墨烯类添加剂分别在油基润滑、水基润滑、离子基润滑和复合材料润滑4种润滑状态下的润滑性能,揭示了在摩擦过程中石墨烯类润滑剂的减磨抗磨机理,以及与其他纳米粒子的协同作用机理,... 综述了石墨烯在润滑添加剂中常用的分散方法,对比了石墨烯类添加剂分别在油基润滑、水基润滑、离子基润滑和复合材料润滑4种润滑状态下的润滑性能,揭示了在摩擦过程中石墨烯类润滑剂的减磨抗磨机理,以及与其他纳米粒子的协同作用机理,并对目前石墨烯作为添加剂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添加剂 润滑 减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