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位山灌区沉沙池输沙通道减淤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胡健 戴清 +1 位作者 史红玲 张治昊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19,共4页
根据位山灌区西沉沙地泥沙清淤观测资料,总结了不同时期的灌区泥沙处理特点,比较了传统清淤与输沙通道改造的泥沙处理费用的差别,分析了输沙通道改造后渠道输水输沙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新的水沙条件下输沙通道改造能有效减轻沉沙池... 根据位山灌区西沉沙地泥沙清淤观测资料,总结了不同时期的灌区泥沙处理特点,比较了传统清淤与输沙通道改造的泥沙处理费用的差别,分析了输沙通道改造后渠道输水输沙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新的水沙条件下输沙通道改造能有效减轻沉沙池的泥沙淤积,延长沉沙池的使用年限,同时实现灌区泥沙远距离输送、分散沉沙的目的,减淤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淤效果 输沙通道 沉沙池 位山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黄河挖河固堤减淤效果分析
2
作者 刘景国 戴明谦 +1 位作者 吴家茂 葛丽荣 《泥沙研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0-64,共5页
分析了山东黄河挖河固堤启动工程实施的必要性和挖河固堤从河口开始的原因 ,介绍了挖河固堤启动工程的规模、实施及原型观测情况 ,系统分析了挖河固堤工程对观测河段水位和河道减淤的影响 。
关键词 黄河河口 挖河固堤 减淤效果 泥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黄河下游挖河减淤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
3
作者 王宗波 韦直林 李士国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4-65,71,共3页
通过选取丰水丰沙(1983年)、中水枯沙(1986年)、枯水枯沙(1987年)和枯水丰沙(1991年)4个典型水文年的水沙条件,对12种挖河方案和不挖河方案进行了对比模拟计算,结论认为:①在几种典型年的水沙条件下,所考虑的挖河方案的减淤比均小于0.87... 通过选取丰水丰沙(1983年)、中水枯沙(1986年)、枯水枯沙(1987年)和枯水丰沙(1991年)4个典型水文年的水沙条件,对12种挖河方案和不挖河方案进行了对比模拟计算,结论认为:①在几种典型年的水沙条件下,所考虑的挖河方案的减淤比均小于0.87,即都有减淤效果;②在考虑的3种开挖河段位置方案中,越靠近下游,减淤效果越好,但差别并不是很大;③所讨论的4种开挖断面方案中,以窄深的方案4减淤效果最好,以较浅的方案3稍差,但同等条件下4种断面减淤比的最大差异仅为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淤效果 挖河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年黄河口挖河固堤工程减淤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由宝宏 王宗波 +1 位作者 阎永新 霍瑞敬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6-67,共2页
通过监测河段与边界条件相近河段、水沙条件相近年份以及长时段监测河段与上游河段冲淤变化比较,对2004年黄河河口第三次挖河固堤工程的减淤效果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此次挖河固堤的减淤比约为0.70,挖河对研究河段具有明显的减淤作用。
关键词 减淤效果 挖河固堤 利津-渔洼河段 黄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孟滩放淤对黄河下游河道减淤效果分析
5
作者 靖娟 李庆国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6-67,71,共3页
利用温孟滩区放淤可以处理一部分小浪底出库泥沙,减缓下游河道淤积,保障黄河下游防洪安全。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等方法,研究了温孟滩放淤方式及枢纽选择、放淤量、引水引沙规模等,并着重分析了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减淤效果... 利用温孟滩区放淤可以处理一部分小浪底出库泥沙,减缓下游河道淤积,保障黄河下游防洪安全。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等方法,研究了温孟滩放淤方式及枢纽选择、放淤量、引水引沙规模等,并着重分析了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减淤效果。经计算,温孟滩放淤12.6亿t泥沙可使黄河下游减淤8.8亿~9.2亿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淤效果 温孟滩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库区及下游河道冲淤变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郭选英 李庆国 廖小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23,共3页
利用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至2008年的实测资料,对库区及下游河道的演变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截至2008年4月,小浪底库区共淤积泥沙23.22亿m3,干、支流淤积比例分别为84.3%、15.7%;②小浪底水库干流淤积形态为水库回水末端附近的三... 利用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至2008年的实测资料,对库区及下游河道的演变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截至2008年4月,小浪底库区共淤积泥沙23.22亿m3,干、支流淤积比例分别为84.3%、15.7%;②小浪底水库干流淤积形态为水库回水末端附近的三角洲淤积及三角洲以下的异重流和浑水水库的淤积体;③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运用以来,黄河下游各河段均发生了冲刷,利津以上河段冲刷15.89亿t;④截至2008年汛初,花园口以上河段平滩流量已增大至6 000m3/s,花园口—高村河段平滩流量增大为4 500 m3/s左右,高村—艾山为3 800 m3/s左右,艾山以下大部分河段为4 000m3/s以上;⑤2002—2005年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年均增加黄河下游冲刷量0.18亿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淤效果 调水调沙 平滩流量 河床演变 水库运用 小浪底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河口挖河固堤工程综合效果分析
7
作者 由宝宏 李敬义 孙玉勤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8-69,共2页
原型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表明,3次挖河固堤工程共加固大堤长度24.8km,工程的实施提高了大堤防渗能力、整体稳定性和抗震能力;从1997年汛后至2005年汛前,利津-清6河段由挖河引起的减淤量为442万-527万m^3。同时建议:①坚持不懈... 原型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表明,3次挖河固堤工程共加固大堤长度24.8km,工程的实施提高了大堤防渗能力、整体稳定性和抗震能力;从1997年汛后至2005年汛前,利津-清6河段由挖河引起的减淤量为442万-527万m^3。同时建议:①坚持不懈地开展挖河固堤工程;②挖河疏浚应首选在河口段实施;③开挖断面应适应小水水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淤效果 挖河固堤工程 河口河道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