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煤粉锅炉飞灰含碳量建模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月兰 马增益 +5 位作者 尤海辉 唐义军 沈跃良 倪明江 池涌 严建华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32,共7页
飞灰含碳量是煤粉锅炉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对其进行建模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对某660 MW机组四角切圆煤粉锅炉的飞灰含碳量进行建模。根据相关知识和运行经验,确定模型的初始输入参数;利用减法聚... 飞灰含碳量是煤粉锅炉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对其进行建模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对某660 MW机组四角切圆煤粉锅炉的飞灰含碳量进行建模。根据相关知识和运行经验,确定模型的初始输入参数;利用减法聚类算法自适应确定初始模糊规则和结构参数;利用由最小二乘估计算法和误差反向传播算法构成的混合学习算法对模糊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学习,完成飞灰含碳量模型的初始构建;对模型输入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最终输入参数,以降低输入参数对模型预测精度和复杂度的影响,完成飞灰含碳量预测模型的建立。该模型预测得到的结果精度较高,可真实反映飞灰含碳量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将ANFIS模型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及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训练样本数足够多的情况下,ANFIS模型对飞灰含碳量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强的泛化能力;而在小样本情况下,LSSVM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灰含碳量 煤粉锅炉 ANFIS 减法聚类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BP神经网络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串级萃取分离过程元素组分含量的多模型软测量 被引量:15
2
作者 贾文君 柴天佑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9-573,580,共6页
针对稀土串级萃取分离过程中元素组分含量在线测量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模型软测量方法,用于在线预测元素的组分含量.首先,以物料平衡方程为基础,在多个工作点附近建立了描述萃取过程的局部线性模型.引入减法聚类算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分... 针对稀土串级萃取分离过程中元素组分含量在线测量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模型软测量方法,用于在线预测元素的组分含量.首先,以物料平衡方程为基础,在多个工作点附近建立了描述萃取过程的局部线性模型.引入减法聚类算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分类,用得到的分类数据对局部模型参数进行离线辨识.每一时刻根据积分性能指标选择最优模型,同时在线修正局部模型参数.利用某La,Ce,Pr,Nd 4组分串级萃取分离Ce/Pr生产线的实测数据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模型方法有效、预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串级萃取 多模型 参数辨识 减法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主元递归分析法的多模糊逻辑系统的组合形式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军 徐渝 欧海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11-1314,共4页
根据多个模型相加可以提高整体预测精度和鲁棒性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具有递阶特点的模糊逻辑模型.该模型采用基于山峰函数的减法聚类算法,将样本数据集分成多组来进行局部模糊模型的建立和训练,大大提高了组合模糊逻辑模型的训练效率.各... 根据多个模型相加可以提高整体预测精度和鲁棒性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具有递阶特点的模糊逻辑模型.该模型采用基于山峰函数的减法聚类算法,将样本数据集分成多组来进行局部模糊模型的建立和训练,大大提高了组合模糊逻辑模型的训练效率.各局部模糊系统的预测输出通过主元递归分析法(PCR)连接,解决了模型之间的严重相关性问题,增强了模型的预测能力,提高了模型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组合多个模糊逻辑模型能够达到比局部模型更好的建模效果,并能有效地改善模型的预测能力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形式 主元递归分析法 减法聚类算法 组合模糊系统 局部模糊模型 多模糊逻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床温建模 被引量:5
4
作者 尤海辉 马增益 +4 位作者 唐义军 王月兰 郑林 俞钟 吉澄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35,共8页
床温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安全、环保、经济运行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daptive neuro-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自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对某台650t/d CFB生活垃圾焚烧锅炉设计了... 床温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安全、环保、经济运行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daptive neuro-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自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对某台650t/d CFB生活垃圾焚烧锅炉设计了床温预测模型;根据该锅炉的工艺特点,选择模型的输入变量,然后利用减法聚类算法对历史过程数据进行分析,自适应地确定初始模糊规则和模糊神经网络的初始结构参数;再结合最小二乘估计法和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对模糊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学习,构建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完成CFB生活垃圾焚烧锅炉床温智能建模。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以及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床温预测结果对比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更高,对锅炉的运行和控制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锅炉 垃圾焚烧 减法聚类算法 ANFIS 床温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BP神经网络 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BF网络的传感器非线性误差补偿 被引量:4
5
作者 仓振杰 姜萍萍 颜国正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1,共4页
为推动胃肠道动力功能障碍型疾病临床诊查技术的发展,研制了胃肠道多元生理参数无创检测系统,针对该系统中压力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补偿问题进行研究。介绍了系统所采用的扩散硅压阻式绝对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分析了这类传感器的非线性误... 为推动胃肠道动力功能障碍型疾病临床诊查技术的发展,研制了胃肠道多元生理参数无创检测系统,针对该系统中压力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补偿问题进行研究。介绍了系统所采用的扩散硅压阻式绝对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分析了这类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产生原因。在传统的减法聚类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改进的减法—密度聚类算法的RBF网络的传感器非线性误差补偿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聚类操作,用来确定RBF神经网络的初始聚类中心,并结合梯度下降法对网络参数和权值进行训练。结合实际系统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方法验证和效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在系统误差纠正方面比传统方法提高至-1~4 kPa,使得测量结果准确性得以较大的提高,满足了系统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减法聚类算法 密度法 非线性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动力电池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唐奇 谢长君 +1 位作者 曾苗苗 石英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79-1783,共5页
电池故障诊断系统是电动汽车能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对其进行建模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自适应神经模糊网络(ANFIS),对磷酸铁锂电池组故障诊断系统进行建模。根据原有的专家经验确定电池的主要故障症状和原因;利用减法聚类算法确定模型的... 电池故障诊断系统是电动汽车能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对其进行建模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自适应神经模糊网络(ANFIS),对磷酸铁锂电池组故障诊断系统进行建模。根据原有的专家经验确定电池的主要故障症状和原因;利用减法聚类算法确定模型的初始模糊规则和隶属度数量,减少网络中参数数量;利用由最小二乘估计算法和误差反向传播算法构成的混合学习算法对模糊神经网络的参数进行学习,完成诊断系统参数的训练和构建,该模型分类准确率可达92.7%。最后将ANFIS模型和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针对48 V动力电池组的故障诊断中,ANFIS模型比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分类准确率高出6.9%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系统 动力电池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 减法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电压恢复策略的永磁直驱风电场等值建模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应龙 蔺红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7期137-142,共6页
对风电并网的暂态特性分析时,假设对每台风电机组进行详细建模,将会引起模型阶数高、仿真效率低等问题,需要在一定误差允许范围内进行风电场等值建模。首先在PSCAD/EMTDC平台建立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D-PMSG)模型,分析三相短路故障时... 对风电并网的暂态特性分析时,假设对每台风电机组进行详细建模,将会引起模型阶数高、仿真效率低等问题,需要在一定误差允许范围内进行风电场等值建模。首先在PSCAD/EMTDC平台建立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D-PMSG)模型,分析三相短路故障时低电压恢复策略对有功恢复的影响,根据低电压恢复策略对永磁直驱风电场初次分群;然后对于有功斜坡恢复策略的风电机组,分析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策略对D-PMSG有功暂态响应的影响;以稳态功率和电压跌落为分群指标,采用减法聚类算法二次分群。通过算例验证,在一定误差允许范围内,该分群方法得到的永磁直驱风电场等值模型的暂态功率曲线能够很好地拟合永磁直驱风电场的详细模型的暂态功率曲线,验证了该等值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驱风电机组 等值建模 低电压恢复策略 暂态特性分析 减法聚类算法 网侧变流器 二次分群 风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l robust approach for constructing Mamdani-type fuzzy system based on PRM and subtractive clustering algorithm 被引量:1
8
作者 褚菲 马小平 +1 位作者 王福利 贾润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620-2628,共9页
A novel approach for constructing robust Mamdani fuzzy system was proposed, which consisted of an efficiency robust estimator(partial robust M-regression, PRM) in the parameter learning phase of the initial fuzzy syst... A novel approach for constructing robust Mamdani fuzzy system was proposed, which consisted of an efficiency robust estimator(partial robust M-regression, PRM) in the parameter learning phase of the initial fuzzy system, and an improved subtractive clustering algorithm in the fuzzy-rule-selecting phase. The weights obtained in PRM, which gives protection against noise and outliers,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potential measure of the subtractive cluster algorithm to enhance the robustness of the fuzzy rule cluster process, and a compact Mamdani-type fuzzy system was established after the parameters in the consequent parts of rules were re-estimated by partial least squares(PL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approach were its simplicity and ability to construct fuzzy system fast and robustly.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results in various kinds of data domains with noise and outliers. Compared with D-SVD and ARRBFN, the proposed approach yields much fewer rules and less RMSE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mdani-type fuzzy system robust system subtractive clustering algorithm outlier partial robust M-reg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