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田不同灌溉模式的节水减污效应分析——以浙江平湖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许怡 吴永祥 +2 位作者 王高旭 刘培 郭婷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6-62,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的节水及减污效应,探寻适合平原河网区的水稻节水灌溉模式。【方法】在浙江平湖灌溉试验站设定常规灌溉、薄露灌溉和适雨灌溉3种模式,测定了灌溉量以及排水和渗漏水样中的TN、TP、NH_4^+-N、NO_3^--N和CO...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的节水及减污效应,探寻适合平原河网区的水稻节水灌溉模式。【方法】在浙江平湖灌溉试验站设定常规灌溉、薄露灌溉和适雨灌溉3种模式,测定了灌溉量以及排水和渗漏水样中的TN、TP、NH_4^+-N、NO_3^--N和COD等。【结果】适雨灌溉灌水量相较于常规灌溉和薄露灌溉分别减少了67.4%和43.4%,节水效果最好;适雨灌溉排水量最少,相较于常规灌溉和薄露灌溉,适雨灌溉TN排放量分别减少了86.9%和90.7%,NH_4^+-N排放量减少了96.7%和98.3%,COD排放量减少了61.5%和62.5%,TP和NO_3^--N的减排效果不明显。【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适雨灌溉的节水减污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适雨灌溉 节水效应 减污效应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生态池对稻田排水的减污效应分析
2
作者 许怡 曾艳丽 +4 位作者 刘敏芝 刘天 张轩 吴巍 周星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共4页
分析人工生态池不同水生生物对于稻田排水的净化作用。选取不同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以及沉水植物,开展稻田排水人工生态池净化试验,分析不同水生植物对于稻田排水中的TN和NH4+-N等污染物的净化作用。人工生态池对于稻田排水中TN、NH4+-... 分析人工生态池不同水生生物对于稻田排水的净化作用。选取不同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以及沉水植物,开展稻田排水人工生态池净化试验,分析不同水生植物对于稻田排水中的TN和NH4+-N等污染物的净化作用。人工生态池对于稻田排水中TN、NH4+-N的净化效果明显,不同水生植物在净化后第6~7 d左右均能够将污染物浓度降低到排水前的水平。其中黑藻对于TN、NH4+-N的去除效果最好,净化4天即可达到90%以上的去除效果。人工生态池能够有效地净化稻田排水水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黑藻的净化效果最好,适宜在人工生态池中进行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生态池 稻田排水 水生作物 减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区和田块尺度下水稻不同灌溉模式的节水减污效应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许怡 吴永祥 +2 位作者 王高旭 徐荣嵘 郭婷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66,共7页
【目的】研究平原河网区不同尺度下水稻不同灌溉模式的节水和减污效应。【方法】于2017年在浙江平湖灌溉试验站选取水稻常规灌溉、节水灌溉、蓄雨节水灌溉3种模式在试验小区和田块2种尺度下开展对比试验,记录田间水量平衡过程并检测排... 【目的】研究平原河网区不同尺度下水稻不同灌溉模式的节水和减污效应。【方法】于2017年在浙江平湖灌溉试验站选取水稻常规灌溉、节水灌溉、蓄雨节水灌溉3种模式在试验小区和田块2种尺度下开展对比试验,记录田间水量平衡过程并检测排水和渗漏水样中的TN、TP、NH_4^+-N、NO_3^--N的质量浓度变化。【结果】无论试验小区还是田块尺度,蓄雨节水灌溉的节水效果最好,较常规灌溉和节水灌溉减少了43.4%~87.7%的灌溉量,同时减污效果也最明显,TN排水负荷减少了22%~90%。不同尺度对比中,试验小区的田间管理水平更高,产量略高于田块尺度;小区田间水分控制更精确,灌排次数和水量较田块更多,蒸发蒸腾量和渗漏量则略少于田块。在减污效果上,单位面积下同种灌溉模式的田块的排水污染物负荷比试验小区低37%~57%,渗漏负荷比试验小区高4%~61%,由于排水污染物负荷要远大于渗漏污染物负荷,在总的污染物负荷上田块要小于小区。【结论】本试验中蓄雨节水灌溉模式取得了较好的节水减污效果,但是要注意蓄雨时间和高度,长时间的淹水可能会对水稻产量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尺度 节水效应 减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GRA耦合决策的排水沟系统多目标规划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帅雨婷 张展羽 +2 位作者 冯宝平 吴蕴玉 郑成鑫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7-192,共6页
排水沟系统承担排水蓄涝、环境保护等效能,多目标排水沟系统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综合考虑工程费用、减污与产量效应构建排水沟系统多目标规划模型,运用粒子群算法(PSO)生成规划方案非劣解集,并耦合灰色关联投影法(GRA)优选非... 排水沟系统承担排水蓄涝、环境保护等效能,多目标排水沟系统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综合考虑工程费用、减污与产量效应构建排水沟系统多目标规划模型,运用粒子群算法(PSO)生成规划方案非劣解集,并耦合灰色关联投影法(GRA)优选非劣解集进行方案决策,将模型应用于上海松江高标准农田稻作区规划排水沟系统。结果显示,稻作区优选规划方案推荐排水历时5 d,农沟与支沟沟深1.3、1.7 m,间距77、270 m,优化水面率7.64%。与传统单目标规划方案相比,设计降水条件下,增加滞涝水量648.5 m^3/hm^2,总氮的单位面积削减能力4.22 kg/hm^2,削减率增加28.1%,水稻相对产量96.2%。该模型能客观权衡多目标的矛盾性进行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沟系统 减污效应 多目标规划 粒子群算法 灰色关联投影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