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植被覆盖变化与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被引量:45
- 1
-
-
作者
王光谦
张长春
刘家宏
魏加华
薛海
李铁键
-
机构
清华大学水利系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6,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项目(50221903)
-
文摘
通过遥感手段和数字流域模型,研究了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近10来年的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减水减沙效益。研究表明,多沙粗沙区90年代末期与80年代末期相比,植被覆盖度增加区域大约占50%,植被覆盖度没变化区域约占48%。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导致了流域水沙条件的变化,90年代末期植被覆盖条件下,植被措施的减水减沙百分比不高;不同的降雨过程,植被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有一定的差别;从不同降雨过程多年平均看,近10来年植被措施年均减水2.63亿m3,减沙1.13亿t,减水减沙比为2.75,即减1亿t沙的同时减水2.75亿m3,减水百分比为7.61,减沙百分比为10.56,减沙效益大于减水效益。
-
关键词
多沙粗沙区
植被覆盖
流域模型
减水减沙
-
Keywords
rich and coarse sediment area
vegetation coverage
digital basin model
water and sediment reduction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分析
被引量:23
- 2
-
-
作者
王宏
秦百顺
马勇
赵俊侠
-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20,共3页
-
基金
水利部第二期黄河水沙变化研究基金项目
-
文摘
截至 1996年底 ,渭河流域累计修梯田 5 2 .85万hm2 ,造林 75 .66万hm2 ,种草 2 0 .5 4万hm2 ,淤成坝地 0 .3 2万hm2 ,建成 10 0万m3 以上水库 15 1座。经水保法分析计算 ,1970~ 1996年年均减水量 2 5 .5 0亿m3 ,其中减洪水量 8.2 3亿m3 ;年均减沙量 4765万t,其中减洪沙量 3 964万t。经水文法分析计算 ,1970~ 1996年流域综合治理年均减水量 2 1.5 8亿m3 ,其中减洪水量 11.3 7亿m3 ;年均减沙量 64 0 0万t,其中减洪沙量占 91.2 %。
-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减水减沙
水交法
水保法
渭河流域
-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水保措施对“7·26”暴雨洪水减水减沙的作用
被引量:14
- 3
-
-
作者
徐建华
金双彦
高亚军
高文永
-
机构
黄河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院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26,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2402)
-
文摘
采用水文学方法分析表明,无定河流域现有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对2017年"7·26"暴雨洪水的减水减沙作用有限;通过查勘认识到,林草植被以及梯田在一般降雨情况下减水减沙作用明显,但遇到类似此次的大暴雨,则淤地坝拦沙作用明显;径流主要来自坡面,而泥沙主要来自沟边重力侵蚀、耕种便道和河道淤积物冲刷、河岸及滩地淘刷等。
-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减水减沙
“7·26”暴雨洪水
无定河
2017年
-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ater and sand reduction
storm and flood on July 26
Wuding River
year 2017
-
分类号
P333.5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 4
-
-
作者
汤立群
陈国祥
-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学院
-
出处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9-84,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
文摘
介绍了三种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和实际应用,认为模型法是合理可行的计算方法.所建模型能够模拟大中流域长系列水流泥沙过程,且有较好的移植性.本文方法应用于大理河流域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计算,效果良好.
-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减水减沙效益
物理概念模型
计算方法
-
Keywords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benefits of water and sediment reduction
physical conceptual model
calculation method
-
分类号
TV21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F407.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河龙区间近期人类活动减水减沙贡献率分析
被引量:5
- 5
-
-
作者
冉大川
吴永红
李雪梅
王富贵
申震洲
-
机构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4-86,共3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403303)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B06B01-04)
-
文摘
分析了河龙区间1997—2006年人类活动对减水减沙的贡献率,探讨了不同流域减沙效益与流域面积的尺度关系。结果表明:①河龙区间近期坡面措施减水减沙贡献率分别为30.2%和54.5%,淤地坝减水减沙贡献率分别为18.0%和27.8%,水利措施减水减沙贡献率分别为46.3%和20.9%,人为新增水土流失减水减沙贡献率分别为-1.8%和-9.7%,封禁治理减水减沙贡献率分别为1.1%和2.2%。②河龙区间近期水利措施减水贡献率最大且不同年代变化不大,坡面措施减沙贡献率最大且上升趋势明显,淤地坝减水减沙贡献率下降趋势明显。水保措施减沙贡献率普遍大于减水贡献率。近期河龙区间水土保持减水减沙的措施主体和构成发生重大变化,林地减水减沙贡献率最大。③随着流域尺度的增大,河龙区间水利水保综合治理的减沙效益呈减小趋势。
-
关键词
减水减沙
贡献率
尺度效应
河龙区间
-
Keywords
water and sediment reduction
contribution rate
scale effect
Hekouzhen - Longmen section
-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双累积曲线计算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方法探讨
被引量:17
- 6
-
-
作者
冉大川
刘斌
付良勇
王鸿斌
-
机构
黄委会西峰水保站
-
出处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4-25,共2页
-
文摘
本文针对目前黄河流域利用双累积曲线相关分析法计算流域减水减沙效益时存在的一个问题,经过分析给出了两种计算方法的差异,并以环江流域的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计算为例,提出应优先采用第一种方法。
-
关键词
双累积曲线
水土保持
减水减沙
效益
环江流域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皇甫川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分析
被引量:4
- 7
-
-
作者
朱岐武
樊万辉
茹玉英
邢广彦
-
机构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6-27,共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890200-05-01-04)
-
文摘
皇甫川系黄河的一条多泥沙河流,到1997年年底流域治理度达到了28.2%。随着流域治理度的提高,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逐渐增大。坝地减沙作用大于减水,林地、草地、梯田的减沙作用小于减水。20世纪80年代前林地的减水减沙作用最大,坝地次之;80年代后坝地减水减沙作用最大,林地次之。
-
关键词
皇甫川流域
水土保持
径流量
产沙量
坝地
林地
草地
梯田
减水减沙作用
-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TV882.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被引量:6
- 8
-
-
作者
冉大川
柳林旺
赵力仪
于德广
-
机构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4,共4页
-
文摘
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分析研究采用了“水文法”和“水保法”两种分析计算方法。“水保法”是分析研究的重点。在分析计算中,采用了1996 年土地变更资料和1990 年土地详查资料,并采用二阶等距抽样调查方法核实河龙区间水保措施保存面积;水保坡面措施减洪减沙效益计算采用“串联法”和“并联法”两种方法平行研究,注重了坡面与沟道、洪水与泥沙的有机联系;在计算淤地坝拦泥量的基础上,将淤地坝分为淤平坝地和正在拦洪时期坝地两部分,分别计算其减洪量,并计算了淤地坝减蚀量;水库、灌溉减水减沙量的计算分为减洪水与减常水、减洪沙与减常沙两部分。此外,还考虑了河龙区间工业、生活用水和人类活动增洪增沙对河流水沙变化的影响,尤其是人类活动增洪增沙计算,绝大多数支流采用的是实际典型调查值,增洪增沙指标比较可靠。“水保法”计算结果表明:70 年代河龙区间21 条有控支流水利水保措施及人类活动等年均减洪4 .177 ~4 .258 亿m 3 ,年均减洪沙1 .720~1 .775 亿t ;80 年代年均减洪4 .148 ~4 .292 亿m 3 ,年均减洪沙1 .644 ~1 .645 亿t;90 年代年均减洪4 .805 ~5 .380 亿m 3 。
-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减水减沙
效益
河龙区间
黄河中游
-
Keywords
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water conservation and sediment reduction, effect analysis, 1990s, the area of Hekouzhen to Longmen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TV882.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从2013年7月汾川河洪水看植被的减水减沙效应
被引量:3
- 9
-
-
作者
徐建华
李晓宇
高亚军
-
机构
黄河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院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5-87,共3页
-
文摘
通过分析以植被措施为主的汾川河流域在遭遇2013年7月连续强降雨与洪水期的减水减沙作用,表明植被条件较好对一般降雨会起到较强的减水减沙作用,但在前期降水较为丰沛情况下再遇高强度的暴雨,也会产生严重的高含沙洪水灾害。对这样的暴雨洪水,必须在沟道修建必要的骨干坝库进行拦截。
-
关键词
植被措施
减水减沙
连续降雨
洪水灾害
汾川河
-
Keywords
vegetation measure
water and sediment reduction
continuous rainfall
flood disaster
Fenchuan River
-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4
- 10
-
-
作者
周振民
王铁虎
-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46,50,共4页
-
基金
水利部"948"重大研究课题(TG0315):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保型生态经济系统建设研究
-
文摘
水土流失是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生产和生活环境不断遭受破坏的重要原因,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但危害着该区的生态环境,而且大量入黄泥沙进入下游,导致河床不断抬高,给下游防洪及农业生产造成危害。近年来,众多水土保持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与实践,提出许多水土保持模式。探讨了评价水土保持模式减水减沙效益计算的水文法、SCS模型法以及水保法,并对3种方法就同一实例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给出合理性建议。
-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减水减沙效益
SCS模型
-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erosio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benefit of water and sand control
SCS model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果分离评估研究
被引量:8
- 11
-
-
作者
包为民
-
机构
河海大学
-
出处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3-26,共4页
-
基金
国家教委优秀年轻教师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基金
-
文摘
根据耦合模拟概念性模型理论,把流域水流泥沙耦合模型应用于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果评估之中。首先把各类措施划分为减水型(或蓄水拦泥型)和植被型,然后利用模型对这两种类型措施引起的减水、减沙效果及总的减水减沙效果分离评估。通过对黑矾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效果进行评估,其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合理,分高评估的各项结果也较符合实际情况。其中,计算的次洪产流量和产沙模数与实测值对比,其总绝对误差的相对值分别为20.1%和20.4%。
-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泥沙
耦合模拟
减水减沙
分离评估
-
Keywords
soil conservation measures, coupled simulation of runoff and sediment, water and sediment reduction, separated evaluation
-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在流域减水减沙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 12
-
-
作者
祁伟
曹文洪
郭庆超
-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
-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8,共6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B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07205)
-
文摘
采用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以陕西省黑草河小流域为例,对多种水土保持措施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流域的径流输沙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通过对比评价了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减水减沙效益,为流域内配置水土保持措施和优化流域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
关键词
分布式模型
侵蚀产沙模型
水土保持措施
土地利用方式
减水减沙
评价
-
Keywords
distributed model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yield mode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
land-use mode
runoff and sediment reductions
evaluation
-
分类号
TV14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鹤鸣观小流域综合治理减水减沙效益研究
被引量:4
- 13
-
-
作者
王学勤
韦红
何丙辉
李英伦
-
机构
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福建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系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6-253,共8页
-
文摘
本文应用鹤鸣观小流域试验观测资料 ,研究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减水减沙效益。研究结果表明 :该流域降雨、产流、输沙主要集中于汛期 ( 5月~ 1 0月份 )。流域年降雨量和径流量序列无明显的下降趋势 ,而输沙量序列逐年下降趋势明显 ,水沙关系向良好方向发展。各项治理措施中 ,坡面水利水保工程在减水减沙作用中占主导地位 ,林草措施减水减沙效果显著 。
-
关键词
小流域综合治理
减水减沙效益
坡面水保工程
鹤鸣观
水土保持
-
Keywords
Small watershed comprehensive control,Benefits in reduction of water and sediment,Water conservancy practices.
-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减水减沙效益研究
- 14
-
-
作者
牛振江
-
机构
北安市水务局
-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年第27期181-,共1页
-
文摘
现如今,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无论是土地资源还是水资源搜受到严重地威胁。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贯彻,人们对于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在实际的水土资源保护工作中,可以应用的方式较多。其中除了植树种草之外,还可以积极地转变经济发展形式。本文中,笔者主要对水土保持措施以及减水减沙效益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措施分析
减水减沙
分析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仕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研究
被引量:3
- 15
-
-
作者
徐家隆
张云
张雪兵
何欢
申卫博
王国栋
胡波
-
机构
陕西省水土保持勘测规划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0-143,147,共5页
-
基金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重点室基金资助(K318009902-13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521)
-
文摘
黄河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是黄河流域的主要产沙区,该区间河道全长725.1km,落差607.3m,比降0.084%,流域面积11.2万km2。而仕望河流域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与高原沟壑区的过渡地带,是黄河中游吴堡—龙门段西岸的1条1级支流。本文旨在通过对仕望河流域的水沙变化的综合分析探讨而为黄河的综合治理提供一个切实可靠的依据。本文根据1970—1989年水文站的实测资料,分析了该流域的水沙来源和降雨产流产沙关系,并结合2006—2010年的实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时期该流域降雨、产流、产沙的变化情况。采用水文法分析计算了该流域水土保持、水利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通过实测资料分析计算,认为仕望河流域水量变化采用双累计曲线法分析结果比较合理,基本反映了降雨和产流产沙的内在联系。对比影响流域产流产沙的自然因素(降雨)和人为因素(水土保持措施),仕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量在总减水减沙量的占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降雨因素的的影响在逐步递减。近30a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水土保持工作,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陆续的实施对流域产流产沙的减少有显著的影响。
-
关键词
仕望河
水土保持
减水减沙
-
Keywords
Shiwang Rive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ediment and runoff reduction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嘉陵江西汉水流域水保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分析
被引量:16
- 16
-
-
作者
张明波
黄燕
郭海晋
沈燕舟
-
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0-74,共5页
-
基金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嘉陵江水土保持措施对长江三峡工程减沙作用研究"分子题 95 4 1 7。
-
文摘
西汉水位于秦岭南坡 ,其上游分布有 2 35 0km2 的黄土区 ,为嘉陵江流域重点产沙区。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长治”工程实施以来 ,重点产沙区实施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治理 ,至 1996年底 ,累积治理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 4 0 % ,水保措施对控制流域内水土流失起到了积极作用。作者以流域上游控制站顺利峡站为分析重点 ,以实测水沙资料为依据 ,采用水文学方法 。
-
关键词
西汉水流域
减水减沙作用
嘉陵江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
Keywords
Jialing River
Xihanshui Rive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the change in runoff, sedimen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大通江、平洛河水保措施减水减沙分析
被引量:3
- 17
-
-
作者
沈燕舟
张明波
黄燕
-
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1期34-37,共4页
-
文摘
嘉陵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长治”工程首批治理的四大片区中 ,嘉陵江上游的陕南陇南地区和中下游土石山区两大片区名列其中。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开始实施水土保持治理以来 ,对控制流域内水土流失现象起到了较为明显的积极作用。选择了分别位于两大片区的大通江和平洛河两条典型河流 ,以实测水沙资料为依据 ,采用水文学方法 。
-
关键词
减水减沙分析
大通江
平洛河
水土保持
水沙变化
-
Keywords
the Jialing River
the Datong River
the Pingluo Rive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the change in runoff and sediment
-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被引量:7
- 18
-
-
作者
邹贵友
-
机构
双鸭山市水务局
-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年第3期203-203,共1页
-
文摘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焦点,土壤侵蚀则是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土壤侵蚀一旦持续发展,其后果不堪设想,土壤退化、土地资源遭到破坏、下游河道与湖泊的淤积,加剧洪水灾害的威胁、破坏水资源、加剧缺水地区的水危机等这些都是土壤侵蚀产生的不良后果,更严重的是,我国的土壤侵蚀十分严重,我国的环境将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因此开展水土保持即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已成为当前国土整治工作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了水土保持措施,并对其减水减沙的效益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措施
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被引量:5
- 19
-
-
作者
杨发勇
-
机构
贵州省黔南州水土保持站
-
出处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年第1期42-44,共3页
-
文摘
由于社会经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人口的持续增长,现代社会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加剧了城市工矿区的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威胁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现代化建设新形势的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当地环境水土保持。文中以某一小型硼铁矿山的水土保持为例,分析了水土流失对矿山资源的危害,结合当地特点,分析了水土保持的几点措施,最后分析了其水土保持的减水减沙效益。
-
关键词
工程概况
水土流程危害
水土保持措施
减水减沙
效益分析
-
Keywords
project description
hazard of soil erosion
soil& water conservation, water and sedimentreduction
benefit analysis
-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减水减沙效益研究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陈慧利
-
机构
黑龙江省伊春市水务局
-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年第20期248-248,共1页
-
文摘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变的越来越严重。其正吞噬着我们的土地以及更加宝贵的水资源。如何更好的控制社会与资源的浪费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水土资源的实际保护方面已经创造了越来越多的保护性措施,比如:水土保护工程以及生物的林草措施等。而本文就总结了一些水土保护性措施,积极采用了坡长与坡度为主要校正公式为相关数据进行直接性转化,具有实际的研究意义。
-
关键词
水土保护
侵蚀
水土保护措施
减水减沙
研究
分析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