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耕和深耕下减氮配施有机物质对小麦生长、籽粒产量和蛋白组成的影响
1
作者 孙世媛 李亚楠 +5 位作者 吕旭东 张欣 李艳 刘旭峰 李旭光 彭正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88-97,共10页
针对河北省麦玉轮作区肥料施用不合理、作物产量尚需提升、籽粒品质不高等问题,本文在浅耕和深耕下分别设置F1(常规无机肥)、F2(减氮20%无机肥)、F3(减氮20%下无机肥配施腐植酸复合肥)、F4(减氮20%下无机肥配施功能性生物有机肥)、F5(减... 针对河北省麦玉轮作区肥料施用不合理、作物产量尚需提升、籽粒品质不高等问题,本文在浅耕和深耕下分别设置F1(常规无机肥)、F2(减氮20%无机肥)、F3(减氮20%下无机肥配施腐植酸复合肥)、F4(减氮20%下无机肥配施功能性生物有机肥)、F5(减氮20%下无机肥配施风化煤生物菌肥),研究了小麦旗叶光合特征、植株干物质和养分动态积累、籽粒产量和蛋白组成等。结果表明:减氮配施有机物质(F3-F5)提升小麦叶片光合特性参数,F4的Tr、Pn、Ci、Gs较F2显著提高12.6%~13.0%、12.7%~12.8%、6.3%~11.7%和18.4%~25.6%。减氮配施有机物质(F3-F5)较F2显著提高植株干物质积累量5.3%~10.3%,F4植株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显著提高8.3%~40.2%。减氮配施有机物质增产6.1%~13.4%,其中F4增加10.7%~13.4%,籽粒蛋白显著提升9.1%~20.4%。深耕较浅耕提升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增加成熟期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分别增加籽粒蛋白含量及产量2.2%~11.3%、4.3%~8.5%。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建立,F4在浅耕和深耕下均最优,不仅直接显著影响籽粒产量和蛋白组分含量,还通过显著影响旗叶光合性能进而提高产量。深耕下减氮配施有机物质有效提高灌浆期旗叶光合特性,提高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提升籽粒产量并改善蛋白组成含量,以深耕结合减氮20%下无机肥配施功能性生物有机肥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减氮配施有机物质 光合特征 物质和养分动态积累 籽粒产量 籽粒蛋白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