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致密油减氧空气吞吐开发储层伤害特征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涛
李宜强
+4 位作者
刘哲宇
曹涵
曹金鑫
黄友晴
蔡一飞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4-332,共9页
为明确致密储层减氧空气吞吐开发过程中的储层伤害特征及多轮次吞吐累加伤害对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一维长岩心和大型二维平板多维度物理模拟实验,开展了多轮次减氧空气吞吐实验,重点探究减氧空气滞留伤害特征。结果表明:当减氧空气滞留...
为明确致密储层减氧空气吞吐开发过程中的储层伤害特征及多轮次吞吐累加伤害对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一维长岩心和大型二维平板多维度物理模拟实验,开展了多轮次减氧空气吞吐实验,重点探究减氧空气滞留伤害特征。结果表明:当减氧空气滞留量大于0.11 PV时,气锁伤害显著,且储层物性越差,伤害越严重,发生伤害区域距离井口越近;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平板模型压力剖面由线性分布转为明显的三段式分布,气锁伤害部位之后模型压力偏高弹性能难以释放驱替原油,游离气驱阶段为主要采油及滞留气生成阶段。致密储层减氧空气吞吐储层伤害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受闷井时间、工作压差影响显著,闷井时间过长对原油采出程度提升作用不大但气锁伤害显著上升,适当增大吞吐工作压差有助于减氧空气储层伤害程度并提高原油采出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减氧空气吞吐
开发动态特征
储层伤害
二维物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减氧空气吞吐技术在鲁克沁深层稠油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
7
2
作者
高能
赵健
何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8-752,共5页
鲁克沁三叠系深层稠油油藏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出现了含水率上升快、水驱效率低、采出程度低等问题。为了解决水驱矛盾,提高单井产量,提出了减氧空气吞吐的方案。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减氧空气吞吐的机理,优化了...
鲁克沁三叠系深层稠油油藏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出现了含水率上升快、水驱效率低、采出程度低等问题。为了解决水驱矛盾,提高单井产量,提出了减氧空气吞吐的方案。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减氧空气吞吐的机理,优化了注入参数。基于理论研究结果,在鲁克沁三叠系深层稠油油藏开展了减氧空气吞吐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减氧空气吞吐降水增油的机理是稠油注减氧空气后存在拟泡点,形成泡沫油流分散降黏,同时封堵水流优势通道,扩大波及体积。注气量、注气速度和焖井时间对减氧空气吞吐效果影响较大,建议单井注气量40×10^4 m^3,注气速度4×10^4 m^3/d,焖井时间8~10 d。鲁克沁三叠系深层稠油油藏共实施减氧空气吞吐400余井次,有效率82%,单井平均初期日增油量4.5 t,综合含水率下降42%,有效期达168 d,有效期内单井增油量480.0 t。因此,减氧空气吞吐是深层稠油的一种有效降水增油技术,对同类型油藏注水开发后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克沁
三叠系
深层稠油油藏
减氧空气吞吐
泡沫油流
降水增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致密油减氧空气吞吐开发储层伤害特征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涛
李宜强
刘哲宇
曹涵
曹金鑫
黄友晴
蔡一飞
机构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4-33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04305,52074318)。
文摘
为明确致密储层减氧空气吞吐开发过程中的储层伤害特征及多轮次吞吐累加伤害对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一维长岩心和大型二维平板多维度物理模拟实验,开展了多轮次减氧空气吞吐实验,重点探究减氧空气滞留伤害特征。结果表明:当减氧空气滞留量大于0.11 PV时,气锁伤害显著,且储层物性越差,伤害越严重,发生伤害区域距离井口越近;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平板模型压力剖面由线性分布转为明显的三段式分布,气锁伤害部位之后模型压力偏高弹性能难以释放驱替原油,游离气驱阶段为主要采油及滞留气生成阶段。致密储层减氧空气吞吐储层伤害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受闷井时间、工作压差影响显著,闷井时间过长对原油采出程度提升作用不大但气锁伤害显著上升,适当增大吞吐工作压差有助于减氧空气储层伤害程度并提高原油采出程度。
关键词
致密油藏
减氧空气吞吐
开发动态特征
储层伤害
二维物理模拟
Keywords
tight reservoir
oxygen reduction air huff and puff
development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reservoir damage
2D phys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E2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减氧空气吞吐技术在鲁克沁深层稠油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
7
2
作者
高能
赵健
何嘉
机构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鲁克沁采油管理区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8-752,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12-004)
中国石油科技重大专项(2017E-04-09)。
文摘
鲁克沁三叠系深层稠油油藏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出现了含水率上升快、水驱效率低、采出程度低等问题。为了解决水驱矛盾,提高单井产量,提出了减氧空气吞吐的方案。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减氧空气吞吐的机理,优化了注入参数。基于理论研究结果,在鲁克沁三叠系深层稠油油藏开展了减氧空气吞吐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减氧空气吞吐降水增油的机理是稠油注减氧空气后存在拟泡点,形成泡沫油流分散降黏,同时封堵水流优势通道,扩大波及体积。注气量、注气速度和焖井时间对减氧空气吞吐效果影响较大,建议单井注气量40×10^4 m^3,注气速度4×10^4 m^3/d,焖井时间8~10 d。鲁克沁三叠系深层稠油油藏共实施减氧空气吞吐400余井次,有效率82%,单井平均初期日增油量4.5 t,综合含水率下降42%,有效期达168 d,有效期内单井增油量480.0 t。因此,减氧空气吞吐是深层稠油的一种有效降水增油技术,对同类型油藏注水开发后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鲁克沁
三叠系
深层稠油油藏
减氧空气吞吐
泡沫油流
降水增油
Keywords
Lukeqin
Triassic
deep heavy oil reservoir
hypoxic air huff and puff
foam oil
production increase and water cut decrease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致密油减氧空气吞吐开发储层伤害特征
刘涛
李宜强
刘哲宇
曹涵
曹金鑫
黄友晴
蔡一飞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减氧空气吞吐技术在鲁克沁深层稠油油藏的应用
高能
赵健
何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