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栽培大豆(Glycine max)与野生大豆(Glycine soja)、半野生大豆(Glycine gracilis)杂交的杂种F_1代减数分裂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徐香玲 李集临 陈海燕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23-244,共22页
本文研究了栽培大豆绥农4号等5个品种和1个品系分别与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杂交,杂种F_1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行为。以染色体组亲和指标,终变期二价体的交叉频率,鉴定杂交亲本的亲缘关系。 观察结果表明,杂交亲本和大部分杂种F_1代花... 本文研究了栽培大豆绥农4号等5个品种和1个品系分别与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杂交,杂种F_1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行为。以染色体组亲和指标,终变期二价体的交叉频率,鉴定杂交亲本的亲缘关系。 观察结果表明,杂交亲本和大部分杂种F_1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是正常的,减数分裂中期Ⅰ为20个二价体。11个亲本中期Ⅰ环状二价体占多数,少数为棒状二价体。有少数花粉母细胞出现二价体联会消失现象,中期Ⅰ没有单价体,后期Ⅰ和减数分裂Ⅱ均正常,四分孢子中无微核出现。杂交亲本中期Ⅰ环状二价体和棒状二价体的数目有差异,说明不同亲本的亲和力不同。 13个杂交组合F_1代的减数分裂行为有差异,染色体配对不稳定,二价体表现过早分离。如杂交组合中期Ⅰ二价体数在18—20之间,联会消失二价体数目较少。二价体数在5—20个之间,联会消失的二价体数目最多为15个。后期Ⅰ出现少数落后染色体,四分孢子内有少数微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杂交种 减数分裂行为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水稻光温敏不育系减数分裂行为的观察
2
作者 蒋佐升 徐庆国 董延瑜 《作物研究》 1992年第S2期32-33,48,共3页
育性转换是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一个最主要特征,也是两系法杂交水稻开发利用的前提。元生朝等认为,诱导育性转换的因素是光周期,其时间是在幼穗分化的第二次枝梗及颖花原基分化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即第二光周期敏感期);邹应斌等根据不... 育性转换是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一个最主要特征,也是两系法杂交水稻开发利用的前提。元生朝等认为,诱导育性转换的因素是光周期,其时间是在幼穗分化的第二次枝梗及颖花原基分化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即第二光周期敏感期);邹应斌等根据不育系第一光周期感光性强弱将不育系分为三类:光敏系、温敏系和光温互作型,第二光周期敏感期可能有关(对长日下光敏系)也可能无关(对温敏系);朱英国等的光敏色素—Ca<sup>++</s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 减数分裂行为 籼型水稻 不育花 败育花粉 育性基因 育性转换 花粉母细胞形成期 畸变类型 不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跖草科杜若(Pollia japonica Thunb.)的减数分裂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纪炜炜 孟爱平 李建强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6-200,共5页
首次对鸭跖草科杜若(Pollia japonicaThunb.)进行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并重新报道了该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32。结果显示,减数分裂中期I构型为16Ⅱ,并且观察到次级联会现象。减数分裂后期I和后期Ⅱ存在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断片、二... 首次对鸭跖草科杜若(Pollia japonicaThunb.)进行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并重新报道了该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32。结果显示,减数分裂中期I构型为16Ⅱ,并且观察到次级联会现象。减数分裂后期I和后期Ⅱ存在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断片、二次分裂不同步等异常现象,统计各时期畸形率都低于10%。随机统计花粉粒活性,成熟率达到90%以上。这说明杜若的减数分裂过程基本正常,也证明了2n=32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构型 减数分裂行为 杜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菊属植物及其种间杂种减数分裂异常现象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崔娜欣 陈发棣 赵宏波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6-681,共6页
对不同倍数性菊属植物及其部分种间杂种的减数分裂异常现象进行观察统计,并分析其形成机制以及在菊属系统演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菊属减数分裂异常现象包括分裂不同步、二价体提前解离、二价体互锁、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等。减数分裂... 对不同倍数性菊属植物及其部分种间杂种的减数分裂异常现象进行观察统计,并分析其形成机制以及在菊属系统演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菊属减数分裂异常现象包括分裂不同步、二价体提前解离、二价体互锁、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等。减数分裂不同步现象普遍存在于菊属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二倍体的菊花脑、甘菊、异色菊的部分二价体在终变期提前解离为单价体。菊花脑及其部分杂种中观察到了互锁二价体。四倍体菊花脑、南京野菊、‘黄英’、‘滁菊’在AI和AII都出现了染色体桥,毛华菊有1.5%的PMC在AI出现染色体桥。四倍体菊花脑AI、AII期出现落后染色体的频率分别为10.6%和7.3%;毛华菊AI期出现落后染色体的频率为4.4%;栽培菊‘黄英’和‘滁菊’在AI、AII期出现落后染色体的频率高于毛华菊。杂种出现染色体桥及落后染色体的频率普遍高于亲本。倒位以及由其引起的各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在菊属系统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属 种间杂种 减数分裂异常行为 染色体结构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类异质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的染色体行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位芳 张改生 +2 位作者 牛娜 李文强 曹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6-401,共6页
为了研究异质小麦雄性不育系减数分裂中期I与后期I的染色体行为及与育性恢复的相关性,以几类异质小麦雄性不育系为母本,用常规品种(系)作为父本与其杂交,调查了杂种F1减数分裂中期I单价体频率与后期I染色体变异率及自交结实率之间的相... 为了研究异质小麦雄性不育系减数分裂中期I与后期I的染色体行为及与育性恢复的相关性,以几类异质小麦雄性不育系为母本,用常规品种(系)作为父本与其杂交,调查了杂种F1减数分裂中期I单价体频率与后期I染色体变异率及自交结实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单价体频率与后期I染色体变异率呈显著正相关,后期I染色体变异率与自交结实率呈负相关,但不显著;(2)相同异质不育系与相同或不同品种杂交时减数分裂中期I单价体频率与后期I染色体变异率及结实率差异不显著;(3)不同异质不育系与相同或不同品种杂交时减数分裂中期I单价体频率与后期I染色体变异率差异性较为显著,但减数分裂中期I单价体频率与结实率差异性不显著;(4)异质小麦中,异源胞质影响染色体变异,但核基因是调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雄性不育系 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 育性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节芒与荻人工杂交种F_1群体开花物候与生殖特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艾辛 朱玉叶 +3 位作者 蒋建雄 龙卫 李莎莎 易自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8-126,共9页
对五节芒与荻种间人工杂交种群体的开花物候、花粉育性、结实率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F1植株群体和个体花期持续时间长,从6月上中旬至10月中下旬,个体之间花期具很高同步性;通过对抽穗开花分蘖数的统计分析,... 对五节芒与荻种间人工杂交种群体的开花物候、花粉育性、结实率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F1植株群体和个体花期持续时间长,从6月上中旬至10月中下旬,个体之间花期具很高同步性;通过对抽穗开花分蘖数的统计分析,在杂交种的持续开花过程中,可以将群体和个体的花期分为2个开花高峰,第1次开花高峰出现在6月,第2个开花高峰期出现在9月;从孕穗期和始花期的时间看,杂交种66.07%的个体的花期偏向于早花的荻亲本,31.25%的个体的花期与亲本五节芒相近,只有2.68%的花期晚于五节芒,说明早花性状的遗传力高;开花物候指数与结实率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始花时间与结实率呈负相关关系,开花数和花期持续时间与结实率呈正相关关系。2)亲本荻和五节芒花粉育性较高,可育花粉率显著高于F1群体植株;F1群体2次开花高峰的花粉育性分别为(50.79±18.61)%,(65.42±14.71)%,第2次开花高峰时的花粉育性比第1次开花高峰时高;花粉育性在杂交种群体个体间有较大的差异,平均变异系数为29.56%;花粉育性与结实率的关系不密切,相关系数低,未达到显著性水平。3)种间杂交种F1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基本正常,只有少部分的花粉母细胞出现染色体的异常行为,各时期异常行为率均低于2.0%。本试验结果说明五节芒和荻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开花物候和生殖特性的研究数据表明杂交种进行进一步遗传改良不存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节芒 杂交种 开花物候 结实率 减数分裂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麦 小黑麦 燕麦
7
《麦类文摘》 1998年第6期26-28,共3页
Z981612 黑麦染色体的显微分离与 PCR 扩增/宋文芹,李秀兰…(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报.-1998,40(2).-158~162利用改良的染色体显微分离技术,分离了黑麦一个完整细胞的18条染色体(14A+4B),用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为引物,进行单一... Z981612 黑麦染色体的显微分离与 PCR 扩增/宋文芹,李秀兰…(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报.-1998,40(2).-158~162利用改良的染色体显微分离技术,分离了黑麦一个完整细胞的18条染色体(14A+4B),用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为引物,进行单一引物法扩增,经Southern 杂交证明,PCR 扩增产物与黑麦基因组DNA 同源。(图2参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染色体 八倍体小黑麦 染色体显微分离 减数分裂行为 利用改良 扩增产物 燕麦胞囊线虫 基因组 黄斑 普通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