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山西省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减排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虹 张红 +2 位作者 贺桂珍 张霄羽 刘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3,共11页
碳排放核算是落实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体现了碳减排成效,是主体功能区未来减排措施和低碳发展道路的选择与调整的重要依据。以我国典型高碳经济省份山西省为研究对象,采用B... 碳排放核算是落实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体现了碳减排成效,是主体功能区未来减排措施和低碳发展道路的选择与调整的重要依据。以我国典型高碳经济省份山西省为研究对象,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基于市级碳排放量、人口、GDP、夜间灯光总值、植被覆盖率、城市化水平构建了适用于主体功能区的碳排放核算模型,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Dagum基尼系数和时间倾向率等方法,分析了主体功能区碳排放时空特征、碳排放区域差异并评价碳减排成效。结果表明:(1)从时间趋势来看,2006—2020年各主体功能区碳排放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增长率均表现为重点开发区域(48.08%)>农产品主产区(38.13%)>重点生态功能区(33.95%)的特征,与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显著相关。(2)从空间演变来看,主体功能区的空间集聚特征与山西省“两山夹一川”的独特地势相关。重点开发区域空间集聚格局较为稳定,集中在山西省中部,而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集聚特征不显著,分布在东部和西部。(3)碳排放区域差异分析表明山西省碳排放地区间总体差异呈现下降趋势,总体基尼系数由2006年的0.505下降到2020年的0.498,年均下降0.102%,重点开发区域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之间的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4)碳减排效果评价显示主体功能区碳排放强度均呈现下降趋势,重点开发区域的碳减排成效显著高于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基于对主体功能区碳排放的分析,结合其功能定位,针对性地提出主体功能区减排和低碳发展措施。本文为我国能源资源型省份制定和实施差异化节能减排政策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排评价 主体功能区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航空企业节能减排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桂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65,共4页
由于航空工业的特殊性,航空企业节能减排相对滞后,节能减排工作迫在眉睫。为使航空工业节能减排的方案全面、科学、客观,基于现代风险评价方法,根据中国航空企业系统的客观实际,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航空企业节能减排的评价指标体... 由于航空工业的特殊性,航空企业节能减排相对滞后,节能减排工作迫在眉睫。为使航空工业节能减排的方案全面、科学、客观,基于现代风险评价方法,根据中国航空企业系统的客观实际,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航空企业节能减排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确定了该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进而得到各指标隶属度、模糊矩阵。同时,进行了实例研究,验证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航空企业节能减排评价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评价 航空企业 评价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纺印染行业节水减排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米展 闫月婷 +2 位作者 廖传华 季红飞 冯志祥 《印染》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4-37,共4页
通过选取评价毛纺印染行业节水减排成效的多个指标,构建毛纺印染行业节水减排评价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节水减排效果评价。
关键词 染整工业 节水减排评价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船舶企业节能减排评价及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尊华 《船海工程》 2010年第1期66-68,71,共4页
以船舶类企业节能减排的评价及评价模型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基于因子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数理计算,得出节能减排评价结果。针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因子分析 节能减排评价 船舶类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CC排放因子法在渔业碳排放减排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王逸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0期165-166,182,共3页
随着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被普遍关注,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低碳渔业的概念和相关的研究工作已得到展开。本文简要介绍了IPCC排放因子法的理论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相关学者对渔业碳排放的减排评价结果,应用IPCC... 随着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被普遍关注,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低碳渔业的概念和相关的研究工作已得到展开。本文简要介绍了IPCC排放因子法的理论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相关学者对渔业碳排放的减排评价结果,应用IPCC排放因子方法相应的计算出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进行差值比例对比分析。最后对渔业碳排放减排评价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对我国减少渔业能源消耗、提高渔业的生产效率提供有利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放因子法 渔业碳 减排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废纸为原料的造纸企业节水减排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闫月婷 米展 +2 位作者 廖传华 冯志祥 季红飞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63,共5页
针对以废纸为原料的造纸企业尚未建立节水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选取了评价废纸造纸企业节水减排成效的各个指标,构建了废纸造纸企业节水减排评价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废纸造纸企业进行了节水减排评价。
关键词 废纸造纸企业 节水减排评价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建筑物化阶段减排效率评价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政道 邓义椠 吴恒钦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5-1613,共9页
相比于传统现场浇筑方式,模块化建筑物化阶段特有的生产方式在理论上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模块化建筑物化阶段减排活动复杂,对减排管理提出了新挑战。首先,识别模块化建筑物化阶段碳排影响因素,从项目概况、建材消耗、能源消耗、运输与... 相比于传统现场浇筑方式,模块化建筑物化阶段特有的生产方式在理论上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模块化建筑物化阶段减排活动复杂,对减排管理提出了新挑战。首先,识别模块化建筑物化阶段碳排影响因素,从项目概况、建材消耗、能源消耗、运输与仓储、施工组织、生态环境6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评价法构建减排效率评价模型;最后,结合模块化项目案例提出节能减排措施。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建材消耗对减排效率影响最大,其次为项目概况和施工组织;模块化项目案例在项目概况、施工组织上存在巨大的节能减排优势,在其他方面的节能减排还有待加强。通过模块化建筑物化阶段减排效率评价研究,探索其节能减排潜力,可为模块化建筑节能减排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模块化建筑 物化阶段 效率评价 FAHP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何建坤 陈文颖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4-27,共4页
阐述了温室气体减排技术选择的准则与优先领域,以及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评价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对3类主要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新建提高能源转换或利用效率项目及能源替代项目,分别探讨了基准线的确定方法、减排... 阐述了温室气体减排技术选择的准则与优先领域,以及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评价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对3类主要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新建提高能源转换或利用效率项目及能源替代项目,分别探讨了基准线的确定方法、减排量和增量减排成本的计算方法在这3个项目评价中的难点;介绍了温室气体间接减排项目评价方法;最后以张北风电场二期风电项目为例对全球环境效益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项目评价 增量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人过街设施节能减排效果评价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璐 蔡铭 +2 位作者 刘永红 毕索阳 黄艳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07-311,共5页
随着环境质量的恶化与资源的耗竭,对城市规划中交通基础设施节能减排效果的评价愈显重要。文章提出了一套行人过街设施节能减排效果评价方法。该方法以能源的消耗量与污染物的排放量为评价指标,建立了行人过街设施节能减排效果评价模型... 随着环境质量的恶化与资源的耗竭,对城市规划中交通基础设施节能减排效果的评价愈显重要。文章提出了一套行人过街设施节能减排效果评价方法。该方法以能源的消耗量与污染物的排放量为评价指标,建立了行人过街设施节能减排效果评价模型。通过将微观仿真技术(PARAMICS)与机动车综合排放模型(CMEM)结合,构建了微观交通尾气模拟分析平台,获取了动态的污染物排放量与燃油消耗量,实现了节能减排效益的定量预评估。最后,以广州一处人行天桥修建为例进行节能减排效果评价,发现人行天桥的修建将会使天桥附近路段尾气排放综合降低82.6%、油耗降低80%,一年减少经济损失约90万元;将研究结果与天桥建成前后实测数据对比,所得结果趋势一致,这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是合理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过街设施 节能效果评价 微观交通尾气模拟 PARAMICS CM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建立碳减排技术评价制度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天晴 秦海岩 王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11,共5页
为了能够顺利推动我国碳减排技术评价工作进程,促进碳减排技术发展,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环境挑战,本文参照国际环境技术验证制度并结合我国认证工作实际,从宏观上分析和规划了我国建立碳减排技术评价制度的发展思路,包括从管理、结构、... 为了能够顺利推动我国碳减排技术评价工作进程,促进碳减排技术发展,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环境挑战,本文参照国际环境技术验证制度并结合我国认证工作实际,从宏观上分析和规划了我国建立碳减排技术评价制度的发展思路,包括从管理、结构、文件到评价的系列体系的设计,并对我国开展碳减排技术评价的推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技术评价 评价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冬小麦/夏玉米农田水氮管理的温室效应评价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建政 王道龙 +2 位作者 王立刚 王迎春 李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21-929,共9页
【目的】农田水肥的高投入在保障粮食产量的同时也伴随着温室气体的排放。本研究以农田投入品的生产和运输—作物生长的整个过程为研究对象,对农田生态系统中不同水氮管理措施的温室效应开展了评价。【方法】在已经确定粮食产量和温室... 【目的】农田水肥的高投入在保障粮食产量的同时也伴随着温室气体的排放。本研究以农田投入品的生产和运输—作物生长的整个过程为研究对象,对农田生态系统中不同水氮管理措施的温室效应开展了评价。【方法】在已经确定粮食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对土壤固碳深度和减排措施评价的时间尺度进行了分析,将土壤固碳深度确定为30 cm以上,温室效应评价的时间尺度确定为20年,提出了以田间试验与过程模型相结合,辅以调研的评价方法,来反映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对不同管理措施的响应。常规农民措施的农田投入量(灌溉量和施氮量等)通过问卷调研和文献数据来获得。以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为例,利用验证后的农田生态系统管理模型(APSIM)对不同措施(氮肥利用、灌溉和有机肥配施)进行20年(1990 2010)尺度的模拟,并结合农田投入品在生产和运输过程的排放,遵照评价方法对不同水氮管理措施的温室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与当前常规农民措施相比,将常规施氮量从520 kg/hm^2减少为400 kg/hm^2,粮食产量在20 a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39),但年均温室气体排放总量(AE-GHG)可减少约1.45 t/hm^2,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可减少约0.08 t/t;若将该地区常规灌溉量从300 mm减少到240 mm,粮食产量在20年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39),年均温室气体排放总量(AE-GHG)可减少约0.29 t/hm^2,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可减少约0.01 t/t,主要归因于电力消耗的降低,减少了生产和传输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若将常规措施中的底肥(N)全部替换为有机肥,粮食产量在20年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63),年均温室气体排放总量(AE-GHG)可减少约0.03 t/hm^2,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则基本无变化,虽然有机肥可带来更多的土壤固碳,但是若考虑到其堆肥生产排放和还田过程增加的油耗排放,其总体温室气体减排量并不明显。【结论】在华北平原当前情况下,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应以减施化肥、减少灌溉量为主要方向,可同时实现氮肥生产运输和农田土壤排放2个环节上的减排。年施用氮肥减少120kg/hm^2,灌溉量减少60 mm,20年内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约为1.45和0.29 t/(h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温室气体 放强度 减排评价 AP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运输生命周期评价初探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洁 王洪涛 周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29-1034,共6页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建立了我国铁路运输的生命周期模型,包含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的运行、基础设施建设、上游能源和原料生产等主要过程;采用我国2010年铁路货运统计数据、中国生命周期核心数据库(CLCD)等数据源,通过eBalance软件对铁...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建立了我国铁路运输的生命周期模型,包含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的运行、基础设施建设、上游能源和原料生产等主要过程;采用我国2010年铁路货运统计数据、中国生命周期核心数据库(CLCD)等数据源,通过eBalance软件对铁路运输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归一化分析表明,铁路运输生命周期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型为富营养化、酸化和可吸入无机物,三者分别占全国相应环境影响类型总量的0.92%、0.70%和0.62%.对大理—保山段铁路实际建设数据的研究表明,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及原材料生产的各项环境影响类型对铁路运输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贡献在9.45%(富营养化)~73.55%(非能源资源消耗)之间,影响十分显著.生命周期节能减排综合评价表明,铁路运输节能减排综合指标的主要贡献来自于初级能耗、NOx和CO2,三者分别占ECER(节能减排综合指标值)的30.90%、27.50%和21.60%.电力机车运输的节能减排效果优于内燃机车运输,其节能减排综合影响比内燃机车低41.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铁路运输 基础设施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 生命周期节能减排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电网节能发电调度计划编制思路、实践及效果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超林 梁寿愚 +1 位作者 宋兴光 丁军策 《南方电网技术》 2012年第2期58-61,共4页
为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根据《节能发电调度办法(试行)》,南方电网从2008年开始进行节能发电调度工作。总结南方电网五省区节能发电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设及所取得的节能和减排效果,探讨全网一体化节能发电计划的编制流程,提出了... 为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根据《节能发电调度办法(试行)》,南方电网从2008年开始进行节能发电调度工作。总结南方电网五省区节能发电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设及所取得的节能和减排效果,探讨全网一体化节能发电计划的编制流程,提出了省间优化的节能计划编制思路,并阐述了省区及全网的节能和减排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发电调度 效果评价: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