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田氧化亚氮减排技术及其与绿肥协同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蕊 常单娜 +3 位作者 周国朋 高嵩涓 柴强 曹卫东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10,共15页
氧化亚氮(N_(2)O)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农业活动是N_(2)O的重要排放源。土壤N_(2)O排放主要源于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受土壤pH值、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质地、温度和外源碳氮投入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中国在... 氧化亚氮(N_(2)O)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农业活动是N_(2)O的重要排放源。土壤N_(2)O排放主要源于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受土壤pH值、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质地、温度和外源碳氮投入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中国在利用绿肥实现化肥减施、驱动土壤健康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关于绿肥参与N_(2)O排放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种植利用绿肥对N_(2)O排放的影响受绿肥种类、土壤理化性状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绿肥主要通过调控土壤无机氮含量影响N_(2)O排放,绿肥生长期间能够吸收土壤盈余的无机氮,翻压后能够替代部分氮肥,通过减少硝化和反硝化底物减少农田土壤N_(2)O排放,但同时存在由于绿肥腐解引发的有机氮矿化导致的N_(2)O排放风险。可根据绿肥种植制度、作物种类、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等,采用适宜的N_(2)O减排技术。南方水稻与绿肥轮作区,可减施氮肥40%,添加生物炭等碱性调理剂;华北地区主作物与绿肥轮作区,可减施氮肥15%~20%,添加化学抑制剂、结合氮肥机械化深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主作物复种、间作绿肥制度中,可减施氮肥13%~48%,结合添加硝化抑制剂、结合水肥一体化和免耕;西南地区主作物与绿肥轮作制度中,可减施氮肥15%~20%,配合缓控释肥一次性施肥和添加化学抑制剂等。重点探讨了N_(2)O减排技术在绿肥制度中应用的可行性,以期为更好发挥绿肥作用,进一步减缓N_(2)O排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氧化亚氮 影响因素 减排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农业背景下农田机械的节能减排技术研究
2
作者 王亚辉 《河北农机》 2025年第6期66-68,共3页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及资源短缺、生态恶化加剧,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全球农业能耗占比不断上升,在部分机械化发达地区,农田机械燃油消耗超过农业总能耗的50%。传统农田机械作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严重破坏了土壤、水体和...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及资源短缺、生态恶化加剧,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全球农业能耗占比不断上升,在部分机械化发达地区,农田机械燃油消耗超过农业总能耗的50%。传统农田机械作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严重破坏了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了空气质量与生态平衡。传统农田机械作业还引发了土壤压实、水土流失等问题,危及了土壤肥力与生态稳定。传统农田机械能耗高且造成环境污染;而绿色农业理念渐兴,其强调农产品质与量并重及环境友好、资源高效利用。在此背景下,农田机械节能减排技术成为绿色农业发展的关键,研究应用该技术对缓解能源危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意义重大,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及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农业 农田机械 节能减排技术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畜禽粪污全链条氨气和甲烷减排技术模式的生命周期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宏戈 张陆 +2 位作者 王选 柏兆海 马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4-1062,共9页
目前畜禽养殖粪污流动过程中存在氨气和甲烷排放严重的问题。本文针对传统技术模式(S1:常规清粪技术、氧化塘静置处理、表层施用还田)和全链条氨气和甲烷减排优化处理技术模式(S2:圈舍表面酸化技术、分层供气反应器堆肥处理、深层/注射... 目前畜禽养殖粪污流动过程中存在氨气和甲烷排放严重的问题。本文针对传统技术模式(S1:常规清粪技术、氧化塘静置处理、表层施用还田)和全链条氨气和甲烷减排优化处理技术模式(S2:圈舍表面酸化技术、分层供气反应器堆肥处理、深层/注射施用),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环境代价和经济成本的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圈舍酸化(圈舍阶段)、多层供气反应器堆肥处理(储存/处理阶段)和注射施用(施用阶段)技术的应用可分别降低相应环节环境代价的17.40%、40.00%和79.30%;整体来看,全链条优化处理技术模式的环境代价比传统模式减少40.40%。传统技术模式处理粪便的直接成本投入为70.00¥·t^(-1),优化处理技术模式的直接成本投入与传统技术模式相比增加了31.00¥·t^(-1)。由于氨气减排可带来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全链条优化处理技术模式处理畜禽粪污可实现51.52¥·t^(-1)的社会经济收益。最终,利用畜禽粪污“圈舍—储存/处理—施用”全链条优化处理技术模式处理畜禽粪便可比传统技术模式节省20.52¥·t^(-1)。如果该模式在河北省所有养殖场推广,以河北省2019年1.40亿t的畜禽粪污产生量计算,可实现年28.70亿元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命周期分析 氨气 甲烷 粪污管理 减排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发电机组碳排放计算与碳减排技术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苏阳 丛星亮 +2 位作者 马大卫 陈剑 王正风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79,共6页
针对燃煤发电机组的特点,根据CO_(2)生成机理,构建了适用于燃煤机组的碳排放强度计算模型。基于46台机组试验数据,利用该模型研究了碳排放强度随机组等级、煤质以及机组负荷等因素变化关系,并给出了降低供电CO_(2)排放的措施。结果表明... 针对燃煤发电机组的特点,根据CO_(2)生成机理,构建了适用于燃煤机组的碳排放强度计算模型。基于46台机组试验数据,利用该模型研究了碳排放强度随机组等级、煤质以及机组负荷等因素变化关系,并给出了降低供电CO_(2)排放的措施。结果表明:机组的发电碳排放强度主要受机组发电煤耗率、燃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和燃煤收到基碳元素含量影响。通过数据拟合了碳排放强度与发电煤耗率间估算公式,烟煤的单位标准煤CO_(2)生成系数为2.79 t/t。安徽省2021年平均供电碳排放强度下降到658 g/(kW·h),通过提高新能源装机和电量占比、提升燃煤机组效率,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及低碳调度等措施,可显著降低区域电力碳排放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 放计算 减排技术 煤与生物质混烧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阐述农业机械化与节能减排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军 《河北农机》 2024年第9期22-24,共3页
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传统的以人力和畜力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逐渐被现代化的机械操作所取代。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激励和拉动下,农民购机种田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调动,各种农业机械像雨后春笋般的涌现进入了农村... 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传统的以人力和畜力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逐渐被现代化的机械操作所取代。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激励和拉动下,农民购机种田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调动,各种农业机械像雨后春笋般的涌现进入了农村千家万户。本文首先提出农业机械化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重要性,其次重点探讨节能减排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中的应用必要性,侧重关注农用油料和柴油机废气排放的污染与危害。并从可再生能源、废气处理和排放控制技术、农机共享与循环利用、燃油、燃煤型粮食干燥技术等方面提出技术应用策略,农业机械化还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如精确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确保化肥、水资源等的精确施用,避免资源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节能减排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维修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研究
6
作者 欧智香 《南方农机》 2024年第6期87-89,共3页
为降低农机使用成本和能耗,实现绿色农业建设,文章分析了农机维修节能减排现状,对喷油泵及喷油器调试技术、标准油量传递技术、柴油机排污减量技术等节能减排技术进行了阐述。同时,以喷油泵维修为案例,剖析了标准油量传递技术应用效果... 为降低农机使用成本和能耗,实现绿色农业建设,文章分析了农机维修节能减排现状,对喷油泵及喷油器调试技术、标准油量传递技术、柴油机排污减量技术等节能减排技术进行了阐述。同时,以喷油泵维修为案例,剖析了标准油量传递技术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标准油量传递技术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可以调整和控制喷油泵的喷油量,降低喷油量不均匀率,使其完全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为农机用户科学校准喷油泵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维修 节能减排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建立碳减排技术评价制度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天晴 秦海岩 王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11,共5页
为了能够顺利推动我国碳减排技术评价工作进程,促进碳减排技术发展,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环境挑战,本文参照国际环境技术验证制度并结合我国认证工作实际,从宏观上分析和规划了我国建立碳减排技术评价制度的发展思路,包括从管理、结构、... 为了能够顺利推动我国碳减排技术评价工作进程,促进碳减排技术发展,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环境挑战,本文参照国际环境技术验证制度并结合我国认证工作实际,从宏观上分析和规划了我国建立碳减排技术评价制度的发展思路,包括从管理、结构、文件到评价的系列体系的设计,并对我国开展碳减排技术评价的推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排技术 减排技术评价 评价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减排技术的闭环供应链生产决策及协调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杰芳 曹细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9-97,共9页
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负责回收的零售商组成的二级闭环供应链,研究不同情形下(无碳减排技术、考虑碳减排技术、考虑碳减排补贴)闭环供应链的最优生产决策及协调问题,并进行比较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部定价契约和支付转移机制相... 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负责回收的零售商组成的二级闭环供应链,研究不同情形下(无碳减排技术、考虑碳减排技术、考虑碳减排补贴)闭环供应链的最优生产决策及协调问题,并进行比较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部定价契约和支付转移机制相结合可以实现3种情形下系统的协调;无碳减排技术、考虑碳减排技术、考虑补贴情形下利润和产量依次增加,单位碳排放量依次减小,回收价格保持不变;产量、零售商利润、系统利润以及碳减排量是碳减排投资参数的减函数,单位产品碳排放量是碳减排投资参数的增函数,而制造商利润在一定条件下是碳减排投资参数的减函数,否则是其增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排技术 减排技术补贴 闭环供应链协调 二部定价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气氨的排放特征、减排技术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49
9
作者 刘学军 沙志鹏 +12 位作者 宋宇 董红敏 潘月鹏 高志岭 李玉娥 马林 董文旭 胡春胜 王文林 王悦 耿红 郑云昊 顾梦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9-157,共9页
氨是大气中的碱性活性氮气体,其与酸性前体物反应形成的二次无机气溶胶是PM2.5的重要成分,影响着PM2.5重污染事件的发生.为响应我国在2017年开始实施的总理基金“农业排放状况及强化治理方案”研究目标和2018年《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 氨是大气中的碱性活性氮气体,其与酸性前体物反应形成的二次无机气溶胶是PM2.5的重要成分,影响着PM2.5重污染事件的发生.为响应我国在2017年开始实施的总理基金“农业排放状况及强化治理方案”研究目标和2018年《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氨减排行动计划,开展了全国尤其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农业氨减排工作,助力区域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及大气污染治理.我国2018年氨排放为9.90×10^6 t,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是我国氨排放强度较大的区域(2018年其氨排放量为1.41×10^6 t),这与观测到的大气氨浓度结果相吻合.农业排放是主要的大气氨来源,农业源中畜禽养殖业约占50%,种植业约占30%,但在对城市大气氨来源的解析中发现,贡献较大的是非农业源氨.通过模型模拟氨减排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发现,在减排40%的情景下,可削减华北地区大气中50%的硝酸根离子和15%~20%的PM2.5峰值浓度.在整合分析的农业氨减排技术清单中,优化氮肥投入总量是种植业控制氨排放的基础,结合氮肥深施,或通过有机肥、低挥发性氮肥和添加脲酶抑制剂的稳定性氮肥来替换普通氮肥可获得较好的控氨效果;养殖业方面,对猪、鸡、牛等主要畜禽养殖场以低蛋白日粮为基础,通过改善圈舍管理、优化粪尿处理处置、提升有机肥农田施入技术等可实现畜牧养殖的全链条氨减排.结合我国氨排放现状和减排潜力,提出了针对我国的氨减排目标,建议强化大气氨监测并结合溯源技术定量化氨来源,加强重点区域氨减排技术的推广和示范,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排技术 种植业 养殖业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养殖舍氨气排放特性及减排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0
作者 王悦 赵同科 +3 位作者 邹国元 杨金凤 田壮 李新荣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249-4259,共11页
畜禽养殖舍是重要的氨气(NH_3)排放源,了解畜禽舍NH_3排放特性及其减排措施对于畜禽健康生产和环境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猪、鸡、牛3种主要畜禽养殖舍内的NH_3排放特性,对于不同畜禽舍内影响其NH_3排放的关键影响... 畜禽养殖舍是重要的氨气(NH_3)排放源,了解畜禽舍NH_3排放特性及其减排措施对于畜禽健康生产和环境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猪、鸡、牛3种主要畜禽养殖舍内的NH_3排放特性,对于不同畜禽舍内影响其NH_3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对3种畜禽舍的NH_3排放因子进行了比较,总结了当前广泛采用的各类畜禽舍内的NH_3减排技术,包括从源头的饲料优化、排泄后粪便添加剂使用、舍内空气净化处理以及外排空气过滤装置等,构建了全方位的畜禽舍NH_3减排措施体系,对于了解畜禽舍NH_3排放特性,以及减排措施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舍 氨气 放特性 减排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低碳减排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米松华 黄祖辉 +1 位作者 朱奇彪 黄莉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97-804,共8页
以稻田甲烷减排技术为例,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和泊松回归模型对微观农户农业低碳减排技术采纳意愿和采纳数量及各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提高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能显著提高减排技术的采纳意愿,通过科技示范户对减排技术的试验示... 以稻田甲烷减排技术为例,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和泊松回归模型对微观农户农业低碳减排技术采纳意愿和采纳数量及各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提高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能显著提高减排技术的采纳意愿,通过科技示范户对减排技术的试验示范能显著提高减排技术采纳数量;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信贷的可获得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3个因素同时显著影响采纳意愿和采纳数量。因此,加强对农户气候变化知识的教育以及不同类型适应性行为的指导,健全低碳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机制,建立低碳农业技术推广配套服务和补贴机制是降低低碳技术采纳门槛、促进农户低碳减排技术采纳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农业 适用性减排技术 技术采纳 稻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CO_2减排技术 被引量:17
12
作者 郑瑛 池保华 +1 位作者 王保文 郑楚光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1-94,共4页
燃煤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阐述了我国CO2的排放状况,概括了减少燃煤CO2排放的3种途径:提高能源效率、改革传统的煤炭燃烧利用方式、烟气中CO2的捕获与储存。综述了国际社会减排CO2的努力以及各国... 燃煤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阐述了我国CO2的排放状况,概括了减少燃煤CO2排放的3种途径:提高能源效率、改革传统的煤炭燃烧利用方式、烟气中CO2的捕获与储存。综述了国际社会减排CO2的努力以及各国新一代的洁净煤技术计划。着重介绍了几种燃煤CO2减排的新技术,包括CaO碳酸化-煅烧循环的CO2分离(CCR)技术、O2/CO2循环燃烧技术及化学链燃烧(CLC)技术。比较了CaO碳酸化-煅烧循环的CO2分离技术与使用MEA的吸收技术的经济性。提出了一类用于化学链燃烧的新型非金属氧载体,给出了这些氧载体在与不同气体燃料组成的反应系统的热力学以及动力学特性的一些初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减排技术 CCR技术 O2/CO2 循环燃烧技术 CLC技术 新型氧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慧明 周德群 +1 位作者 曹杰 葛世龙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4-109,120,共7页
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将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分类的基础上,侧重于从技术供给、技术扩散、技术实施的效应等方面评析可再生能源、碳捕捉与储存两种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的不足并结合中国的实际给... 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将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分类的基础上,侧重于从技术供给、技术扩散、技术实施的效应等方面评析可再生能源、碳捕捉与储存两种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的不足并结合中国的实际给予相应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减排技术 可再生能源 碳捕捉 碳储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甲烷排放现状、减排技术和低碳生产战略路径 被引量:10
14
作者 秦晓波 王金明 +1 位作者 王斌 万运帆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1-558,共18页
作为第一大主粮作物,水稻在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低碳生产不仅关乎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更对国家粮食自给率提升、国民膳食营养改善和气候外交的实施意义重大。文中从我国稻田甲烷(CH_(4))排放... 作为第一大主粮作物,水稻在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低碳生产不仅关乎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更对国家粮食自给率提升、国民膳食营养改善和气候外交的实施意义重大。文中从我国稻田甲烷(CH_(4))排放现状、减排技术和低碳生产战略等方面,系统论述了低碳可持续稻谷生产系统的实现路径。近年来,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尽管有所波动,但水稻单产持续增加,2021年平均亩产高达474.2 kg,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稻田也是我国CH_(4)主要排放源(1.87亿t CO_(2)e),占我国农业活动CH_(4)排放总量的40.1%。因此,面对水稻可持续生产、未来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及气候外交的多重挑战,稻田CH_(4)减排要充分考虑水分、肥料、品种、耕作和菌剂产品等的综合运筹,以人为强化措施为主,辅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建立主产稻区适用“抑菌减排-增腐固碳-良种丰产-减投增效”的“抑增良减”技术体系。实施覆盖作物种植、免耕轮作、高产低排品种选育、覆膜保墒、菌剂增效产品、智能机具、合理密植、肥蘖脱钩、干湿交替和增氧耕作等十大技术模式,在确保稻米有效供给的同时减排增碳,实现水稻可持续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粮食安全 甲烷(CH_(4)) 减排技术 低碳生产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交易机制下减排技术投资的生产库存 被引量:14
15
作者 范体军 杨鉴 骆瑞玲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14-21,共8页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为国际共识。为此推出的减排机制——碳排放交易机制必将对企业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为探讨碳排放交易机制以及减排技术投资对制造型企业的生产库存决策的影响,基于Arrow...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为国际共识。为此推出的减排机制——碳排放交易机制必将对企业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为探讨碳排放交易机制以及减排技术投资对制造型企业的生产库存决策的影响,基于Arrow-Carlin模型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下的动态生产库存模型,分析减排技术投资可变时制造型企业的最优生产率、库存水平、成本、碳交易量与碳排放量,并与不存在碳排放交易机制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碳排放交易机制下,制造商倾向于减少碳排放,出售部分碳排放配额,生产计划波动性减少,生产库存成本增加,总成本下降;增加减排技术投资,制造商会出售更多的碳排放配额,生产计划波动性增加,库存下降,总成本进一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交易机制 减排技术投资 生产和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舍颗粒物减排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汪开英 吴捷刚 +1 位作者 梅威达 王校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04-212,共9页
随着大规模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畜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悬浮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已成为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的重要来源。畜舍粉尘主要来源于饲料、粪便、皮屑、毛发等,其表面附着有细菌、真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氨... 随着大规模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畜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悬浮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已成为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的重要来源。畜舍粉尘主要来源于饲料、粪便、皮屑、毛发等,其表面附着有细菌、真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不但严重威胁畜牧场工作人员和家畜的健康,还导致周边大气环境污染。科学适用的PM减排技术是保障畜舍及周边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该研究概述了畜舍PM的排放源、特征及危害,从源头、过程、末端3个环节分别论述了国内外畜舍颗粒物减排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源头减排包括饲料、清粪工艺、饲养模式等方面的优化,经济且高效。过程减排包括喷雾降尘、通风除尘、静电除尘等技术,旨在降低舍内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喷雾技术相对成熟,但易滋生细菌且不适用于低温季节;通风技术对去除畜舍PM上应用最为广泛且高效,需要综合考虑满足畜舍通风换气与降尘的要求;静电除尘技术对人畜无干扰,但在除尘效率和二次扬尘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末端减排包括洗涤降尘技术与过滤降尘技术,目的是减少PM对外界大气环境的污染。洗涤技术可以去除排气中多种污染物,但设备易腐蚀;过滤技术成本低,对大颗粒物的去除效率高,但易堵塞。该研究对畜舍PM减排技术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开发高效、节能、经济、环保的畜舍PM减排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环境调控 畜牧业 放源 特征 危害 减排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减排技术路线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名秀 孙洪志 +3 位作者 阿布都拉江.那斯尔 王付燕 王倩 朱维群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8,共4页
CO2减排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笔者对绿色能源技术、化石能源减排技术和CO2封存利用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三聚氰酸等固体产品也是一条比较可行的CO2减排技术路线,不仅可以实现CO2的封存,而且能够实现CO2的高值... CO2减排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笔者对绿色能源技术、化石能源减排技术和CO2封存利用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三聚氰酸等固体产品也是一条比较可行的CO2减排技术路线,不仅可以实现CO2的封存,而且能够实现CO2的高值有效利用,对于解决CO2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绿色能源技术 化石能源减排技术 CO2封存利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税的供应链碳减排技术投资协调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李浩 宋相勃 +1 位作者 张广雯 林国龙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3-891,共9页
以单生产商和单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生产商采用碳减排技术前后两级供应链的收益模型,探讨了减排率、碳税及单位碳排放量对订货量、收益和契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最优的碳减排率,使得链上成员的收益获得Paret... 以单生产商和单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生产商采用碳减排技术前后两级供应链的收益模型,探讨了减排率、碳税及单位碳排放量对订货量、收益和契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最优的碳减排率,使得链上成员的收益获得Pareto改进;最优减排率与碳税正相关、与单位碳排放量负相关。收益共享契约能有效地协调采用碳减排技术前后的供应链,收益共享系数区间的上下界及范围均与碳税和单位碳排放量负相关,与减排率的关系同减排率与收益增量的关系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税政策 减排技术 决策分析 供应链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型行业布局及减排技术对中国污染转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傅帅雄 张可云 张文彬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34,共6页
根据产业梯度转移规律,工业由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不可避免。但工业污染伴随着产业转移也开始从沿海地区向内陆转移,这必将对生态环境原本就相对脆弱的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造成更为严重的环境破坏。实证分析发... 根据产业梯度转移规律,工业由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不可避免。但工业污染伴随着产业转移也开始从沿海地区向内陆转移,这必将对生态环境原本就相对脆弱的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造成更为严重的环境破坏。实证分析发现,污染转移不仅与污染型行业的转移有关,同时还受到污染排放控制技术的影响,并且污染排放控制技术的提升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产业转移 减排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许乃中 曾维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7-192,198,共7页
针对当前我国火电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筛选与评估缺乏统一准则,评价方法未充分考虑技术数据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从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经济效益和技术性能等4个方面,建立不同类型节能减排技术的评估指标体系框架;针对技术指... 针对当前我国火电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筛选与评估缺乏统一准则,评价方法未充分考虑技术数据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从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经济效益和技术性能等4个方面,建立不同类型节能减排技术的评估指标体系框架;针对技术指标数据多为区间值的特点,建立基于区间值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燃煤发电技术节能减排综合性能评估作为研究实例。结果表明,在目前的技术状况下,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综合性能最好,其后依次是常压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和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常规火电技术的综合性能最差。所建立的评估方法是火电节能减排技术评估比选的实用工具,可为火电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遴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行业 节能减排技术 指标体系 区间数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