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匀梁结构减振降噪吸振装置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熊夫睿 叶献辉 冯志鹏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6期199-205,共7页
非均匀梁结构广泛存在于汽车、航空、船舶等工业领域中。开展非均匀振声分析和优化,对实现结构的整体减振降噪具有重要意义。引入一类含平动和转动自由度的吸振装置,首先建立沿轴向几何尺寸非均匀的梁结构振声分析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 非均匀梁结构广泛存在于汽车、航空、船舶等工业领域中。开展非均匀振声分析和优化,对实现结构的整体减振降噪具有重要意义。引入一类含平动和转动自由度的吸振装置,首先建立沿轴向几何尺寸非均匀的梁结构振声分析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中吸振装置和非均匀梁的运动方程相耦合。运用传递矩阵方法,对耦合系统进行频域内的振声响应分析,提出表征结构在频域内的振声优化指标。应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耦合吸振装置的非均匀梁结构的振声指标在频域内进行多目标优化。优化变量包括吸振装置的个数、刚度参数、布置位置等。在5 Hz至800 Hz频段内对吸振装置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实现非均匀梁结构在该频段内的减振降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与波 非均匀梁 装置 多目标优化 传递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噪声监测智能预警装置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马晓华 陈鹏 曲村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85,共4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噪声投诉多的现状,振动噪声问题亟须向“预警主动防控”模式转化,开发振动噪声监测的智能预警装置迫在眉睫,通过此装置对敏感点位进行实时监测,掌握随着时间演变线路劣化状态。此装置包含:振动噪声状态监测模块...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噪声投诉多的现状,振动噪声问题亟须向“预警主动防控”模式转化,开发振动噪声监测的智能预警装置迫在眉睫,通过此装置对敏感点位进行实时监测,掌握随着时间演变线路劣化状态。此装置包含:振动噪声状态监测模块、振动噪声预警模块、预警数据信息共享模块。振动噪声状态监测模块完成现状数据的采集,实时传送到服务器中,并将每个实时步序进行存储。然后通过振动噪声预警模块将测试数据和类似工程历史数据报表对比分析,实现振动噪声状态的评估,将临近的振动噪声超标的点位进行历史数据对比和模拟分析,对临近设定分级的阈值进行预警。预警启动后养护维修部门结合预警应对建议,调取异常监测系统相关数据和现场踏勘,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最终实现轨道交通振动噪声投诉整治由“接诉被动补救”向“预警主动防控”模式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动投诉 减振降噪智能预警装置 智能监测 动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减振轨道钢轨波磨治理效果试验研究
3
作者 崔日新 石熠 +2 位作者 李玉路 王进 李仲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40,共6页
为验证钢轨阻尼装置对减振轨道钢轨波磨的治理效果,选取北京地铁梯形轨枕、钢弹簧浮置板两种减振轨道结构,对试验段添加钢轨阻尼装置前后的轨道及隧道振动、轨旁噪声特性进行测试对比,并对钢轨波磨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在梯形... 为验证钢轨阻尼装置对减振轨道钢轨波磨的治理效果,选取北京地铁梯形轨枕、钢弹簧浮置板两种减振轨道结构,对试验段添加钢轨阻尼装置前后的轨道及隧道振动、轨旁噪声特性进行测试对比,并对钢轨波磨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在梯形轨枕轨道上安装钢轨阻尼装置可在较宽频域范围内获得良好的减振降噪效果,可将钢轨振动与轨旁噪声分别降低9.7dB、11dB(A);在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上安装钢轨阻尼装置,可使其工作频率范围内的钢轨振动与轨旁噪声分别降低8.3dB、3dB(A)。长期跟踪测试表明:钢轨阻尼装置可使减振轨道钢轨波磨的发展速率延长一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波磨 梯形轨枕轨道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 阻尼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并济——具有磁敏特性的粘弹性智能材料 被引量:5
4
作者 余淼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91-802,共12页
将磁性颗粒填充于粘弹性基体中可以制备得到具有磁控特性的粘弹性材料,通过调节外加磁场可以对其物理性能(如力学、电学、光学、热学等性能)进行迅速、连续和可逆的控制。因此磁敏粘弹性材料在振动控制、传感器、声学降噪、电磁屏蔽等... 将磁性颗粒填充于粘弹性基体中可以制备得到具有磁控特性的粘弹性材料,通过调节外加磁场可以对其物理性能(如力学、电学、光学、热学等性能)进行迅速、连续和可逆的控制。因此磁敏粘弹性材料在振动控制、传感器、声学降噪、电磁屏蔽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国内外包括磁流变弹性体、磁流变胶、磁流变塑性体等在内的多种磁敏粘弹性材料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各类磁敏粘弹性材料的特点,从材料制备、性能表征、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就磁敏粘弹性材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软材料 粘弹性 磁流变 磁控特性 磁流变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海底门装置一体化作动系统的设计
5
作者 何曦光 黄斌 陈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9-63,共5页
某大型船舶海底门装置用于连接内部管路系统与外界水环境。装置采用独立的集中式液压油源,管系敷设复杂、占用较大空间且传递振动噪声。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一种一体化作动系统,用于代替集中式油源给海底门装置供油,并通过数学建模及台架... 某大型船舶海底门装置用于连接内部管路系统与外界水环境。装置采用独立的集中式液压油源,管系敷设复杂、占用较大空间且传递振动噪声。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一种一体化作动系统,用于代替集中式油源给海底门装置供油,并通过数学建模及台架试验对系统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门装置 一体化作动系统 AMESim建模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材料在现代加工设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文娟 张赛 王加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46-248,共3页
磁流变(MR)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是由载液、表面活性剂、可磁化分散粒子等组成的一种流体。在外加磁场的控制下磁流变装置能够产生连续可控的阻尼力,从而对振动系统的振动性能进行实时控制。它的特性及应用都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 磁流变(MR)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是由载液、表面活性剂、可磁化分散粒子等组成的一种流体。在外加磁场的控制下磁流变装置能够产生连续可控的阻尼力,从而对振动系统的振动性能进行实时控制。它的特性及应用都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但从初步实验成果来看磁流变材料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减振降噪方面。简要介绍了磁流变材料的特性,归纳了磁流变材料在现代加工设备中的应用现状,展望了磁流变材料在现代加工设备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材料 智能材料 加工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地铁列车关键技术方案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崔霆锐 李熙 +1 位作者 张勇慧 张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7-60,共4页
为解决我国地铁列车相关技术及装备日益发展的需要,设计了以智能化、节能环保、高可用性、高适应性及高安全性为特征的下一代地铁车辆关键技术研究方案,提出了智能化信息服务技术、新能源技术、新一代工业以太网技术、新型牵引制动技术... 为解决我国地铁列车相关技术及装备日益发展的需要,设计了以智能化、节能环保、高可用性、高适应性及高安全性为特征的下一代地铁车辆关键技术研究方案,提出了智能化信息服务技术、新能源技术、新一代工业以太网技术、新型牵引制动技术及减振技术等列车关键技术。通过相关研究以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产业的升级优化,提高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列车 牵引传动技术 辅助供电技术 网络控制技术 技术 智能维保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浮筏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尚国清 邱伯华 《舰船科学技术》 1999年第4期24-28,共5页
本文结合舰船机械设备的减振降噪研究,就浮筏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分析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从结构动力学的建模分析出发,全面阐述了浮筏系统的多刚体动力学建模分析法、有限元法、阻抗综合法、模态阻抗综合法以及基于四端参数的传递矩阵法... 本文结合舰船机械设备的减振降噪研究,就浮筏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分析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从结构动力学的建模分析出发,全面阐述了浮筏系统的多刚体动力学建模分析法、有限元法、阻抗综合法、模态阻抗综合法以及基于四端参数的传递矩阵法等基本建模分析方法,剖析了各自的特点、应用背景、适用范围以及它们的适应性与局限性,最后提出了实际应用当中的建模分析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筏系统 动力学 装置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现代潜艇设计管窥 被引量:5
9
作者 蔡民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21,共4页
俄罗斯现代潜艇设计经过长期发展和积累 ,在总体设计、核动力装置等诸多方面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一些设计理论及观点在此提出 ,以提供参考。
关键词 俄罗斯 潜艇 总体设计 核动力装置 设计理论 艇体线型 性能特点 技术 大开口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舰船浮筏系统的特征演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尚国清 李巍 《舰船科学技术》 1999年第1期21-23,64,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单、双层隔振以及浮筏隔振等隔振形式的结构特点和动力学行为特征,揭示了从单层隔振到双层隔振、进而到浮筏隔振的演化特征,同时对浮筏隔振装置自身在结构形态、动力学性能、设计思想上的特征演化进行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 浮筏装置 特征演化 舰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极地渔业科考船绿色船舶及环境保障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元生 潘李 刘鑫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97-300,304,共5页
介绍极地渔业科考船绿色船舶及环境保障系统的设计,绿色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估算方法、绿色船舶附加标志和减振降噪措施标准。设计中为保护极地环境、防止船舶污染所提出采取的措施,包括设集污舱、安装SCR处理装置、硫氧化物/炭黑处理... 介绍极地渔业科考船绿色船舶及环境保障系统的设计,绿色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估算方法、绿色船舶附加标志和减振降噪措施标准。设计中为保护极地环境、防止船舶污染所提出采取的措施,包括设集污舱、安装SCR处理装置、硫氧化物/炭黑处理装置、压载水处理装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船舶 EEDI 环境保障 SCR处理装置 硫氧化物/炭黑处理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