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号道岔区铺设减振垫浮置板的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曾志平 曾强 +4 位作者 郭无极 王卫东 李秋义 何永春 岑尧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5-1024,共10页
地铁道岔区在基本轨、尖轨处以及道岔钢轨接头处存在大量钢轨不连续地段,轮轨相互作用强烈,轨道系统振动明显,减振垫浮置板轨道作为一种高等减振措施已应用于地铁线路道岔区。为探究减振垫浮置板应用于9号道岔的适用性,并作为减振地段... 地铁道岔区在基本轨、尖轨处以及道岔钢轨接头处存在大量钢轨不连续地段,轮轨相互作用强烈,轨道系统振动明显,减振垫浮置板轨道作为一种高等减振措施已应用于地铁线路道岔区。为探究减振垫浮置板应用于9号道岔的适用性,并作为减振地段与普通无砟轨道的过渡段的可行性,以某地铁高架9号道岔为研究对象,建立桥上道岔三维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地铁B型车在120 km/h直向过岔和30 km/h侧向过岔的情况下,列车的行车安全性、舒适性以及轨下结构形变。对比在9号单开道岔区域设置的2种刚度过渡方式的优劣及其减振效果,较为系统地论证了在9号道岔区域铺设减振垫浮置板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1)列车通过铺设减振垫浮置板的9号道岔区域时,浮置板位移极值出现在转辙区域和心轨区域,最大位移出现在尖轨位置,可增大尖轨处单板橡胶垫支承刚度,以保证轨道结构变形均匀;2)列车逆向侧向通过设置过渡段的减振垫浮置板道岔区时,2级过渡方式的车体最大垂向加速度、最大横向加速度、最大脱轨系数、最大轮重减载率、轨道刚度变化率以及减振效果等指标均优于1级过渡方式;3)在道岔区铺设减振垫浮置板,列车直向和侧向通过时的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均能满足相关评价指标,且2级过渡方式更优。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道岔区减振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垫浮置板 道岔 过渡段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轨道刚度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工程减振垫浮置板无砟道床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戴瑞盛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1期64-66,共3页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在市区内安全且高效的出行方式需求逐渐增大,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满足人们日常出行,各大城市在地铁建设方面加大了建设力度。为更好打造舒适环保型地铁,广大设计人员在减振降噪方面做出较大努力,将地铁对...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在市区内安全且高效的出行方式需求逐渐增大,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满足人们日常出行,各大城市在地铁建设方面加大了建设力度。为更好打造舒适环保型地铁,广大设计人员在减振降噪方面做出较大努力,将地铁对居民生活影响降到最低。结合青岛地铁4号线减振垫整体道床施工,从施工工法流程方面着手,采用轨排架轨法施工,是目前应用较广泛,减振等级高的减振道床之一,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工艺流程,解决关键控制技术,是广大建设人员共同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垫浮置板无砟道床 轨排架轨法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振垫浮置板轨道减振改造设计研究
3
作者 韩正东 张淑芳 +3 位作者 张宏强 尚贤洪 龙辉 孙建树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56-62,共7页
[目的]减振垫浮置板轨道受既有道床的影响,减振改造措施受到较大限制,可设计性差。分析将原有普通扣件换铺为高等减振扣件的可行性,为减振垫浮置板轨道的减振改造设计提供研究思路。[方法]通过振动测试判定减振垫服役状态;建立车辆-轨道... [目的]减振垫浮置板轨道受既有道床的影响,减振改造措施受到较大限制,可设计性差。分析将原有普通扣件换铺为高等减振扣件的可行性,为减振垫浮置板轨道的减振改造设计提供研究思路。[方法]通过振动测试判定减振垫服役状态;建立车辆-轨道-隧道多尺度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借助所建立和通过验证的仿真模型,分析将原有普通扣件换铺为高等减振扣件的可行性,评定改造为高等减振扣件后的行车安全性,并分析减振效果。[结果及结论]减振垫平均频率为32 Hz,道床平均垂向位移为0.4 mm,偏离了设计值;减振垫刚度的增大导致隔振效果变差,对P2(簧下质量与轨道质量在轨道弹性系统上的振动)共振抑制能力减弱,从而引起振动噪声超标;所建立的车辆-轨道-隧道多尺度耦合动力学模型可精准预测轨道振动;改造为高等减振扣件后的行车安全性指标均满足规范标准要求;高等减振扣件对频率高于31.5 Hz的轨道振动具有抑制作用,对于隧道壁,可实现7.7 dB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减振垫浮置板 改造 行车安全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振垫浮置板无砟道床施工技术在地铁工程的应用探析
4
作者 于文 《建筑机械》 2024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减振垫浮置板无砟道床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旨在推动该技术在地铁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整体水平。采用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和技术评估的方法,全面评估该技术的技术要点和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减振... 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减振垫浮置板无砟道床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旨在推动该技术在地铁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整体水平。采用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和技术评估的方法,全面评估该技术的技术要点和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减振垫浮置板无砟道床施工技术在振动控制和噪声减弱方面表现出色,相较于传统道床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高的经济性与环保性,适合在地铁工程中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垫浮置板 无砟道床 地铁工程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型梁上减振垫浮置板轨道系统动力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文茂 辛涛 +1 位作者 周华龙 霍磊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4-48,共5页
研究目的:深圳地铁6号线是首条全高架采用"U型梁+减振垫浮置板轨道"系统的地铁快线,为检验是否存在系统共振,考察行车安全性指标和桥梁结构振动情况,本文通过建立车-轨-桥耦合动力学模型,对系统固有频率以及车辆、轨道、桥梁... 研究目的:深圳地铁6号线是首条全高架采用"U型梁+减振垫浮置板轨道"系统的地铁快线,为检验是否存在系统共振,考察行车安全性指标和桥梁结构振动情况,本文通过建立车-轨-桥耦合动力学模型,对系统固有频率以及车辆、轨道、桥梁动力特性进行研究,以期指导深圳地铁6号线桥梁、轨道结构设计实践。研究结论:(1) U型梁与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自振频率相差较大,二者发生低阶共振的可能性较小;(2) U型梁上采用减振垫浮置板轨道以后,行车安全性指标、轨道及桥梁动力学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3)减振垫浮置板轨道系统可降低桥梁结构振动5~8 d B;(4)本文所采用的系统动力检算方法,既验证了"U型梁+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同时也对国内地铁高架线减振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垫浮置板轨道 U型梁 车辆-轨道-桥梁耦合动力学模型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0 km/h地铁减振垫浮置板动力学特性分析及减振垫刚度取值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杨文茂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32,共5页
目前,国内部分地铁设计速度已达120 km/ h,有必要针对该速度条件下的减振垫浮置板动力特性以及减振垫刚度取值等问题展开专门研究。基于有限元软件,建立车辆-轨道-隧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可对120 km/ h 速度条件下地铁车辆、钢轨、减振垫... 目前,国内部分地铁设计速度已达120 km/ h,有必要针对该速度条件下的减振垫浮置板动力特性以及减振垫刚度取值等问题展开专门研究。基于有限元软件,建立车辆-轨道-隧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可对120 km/ h 速度条件下地铁车辆、钢轨、减振垫浮置板,以及隧道结构等细部结构的动力学特性进行详细的研究。经计算和检算可知,在减振垫浮置板上运行120 km/ h 速度的地铁 A 型车,其各项动力学指标均满足动力学检算标准;同时计算结果表明,减振垫面刚度宜取0.01-0.02 N/ m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减振垫浮置板 刚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提速对减振垫浮置板轨道振动特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杨麒陆 豆银玲 王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15,共5页
为研究地铁列车提速对减振垫浮置板轨道的振动特征的影响,对比分析地铁列车行车速度为80 km/h和120 km/h工况下减振垫浮置板轨道时域和频域的实测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行车速度对减振垫浮置板轨道结构垂向位移的影响不大;行车速度为120 k... 为研究地铁列车提速对减振垫浮置板轨道的振动特征的影响,对比分析地铁列车行车速度为80 km/h和120 km/h工况下减振垫浮置板轨道时域和频域的实测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行车速度对减振垫浮置板轨道结构垂向位移的影响不大;行车速度为120 km/h的工况下钢轨、浮置板、隧道的振动加速度1/3倍频程的峰值较行车速度为80 km/h的工况下的峰值分别有6.2、2.8、0.5 dB的增大;分频段分析各测点振动加速度综合振级,结果显示:在0~20 Hz与20~80 Hz频段内,只有钢轨的振动加速度综合振级增长超过5%,浮置板与隧道振级变化均小于2.5%,在80~120 km/h速度范围内,行车速度的提高对减振垫浮置板轨道隧道振动的影响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垫浮置板轨道 频域 动加速度 行车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权重系数的浮置板系统多参数影响与匹配分析
8
作者 陈宪麦 黄厚龙 +3 位作者 徐磊 胡逸宁 仵雷振 邓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7-357,共11页
市域铁路作为连接城市与郊区的关键纽带,其快速发展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日益突出。减振垫和减振扣件虽能有效减振,但其低刚度特性会增大钢轨和道床板位移,影响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参数匹配实现减振垫浮置板系... 市域铁路作为连接城市与郊区的关键纽带,其快速发展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日益突出。减振垫和减振扣件虽能有效减振,但其低刚度特性会增大钢轨和道床板位移,影响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参数匹配实现减振垫浮置板系统的低动力响应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以某市域减振垫浮置板轨道隧道段为研究对象,应用MATLAB建立三维车-线-隧耦合数值模型,考虑低速和高速运营条件,以隧道壁减振和车辆乘坐舒适性为核心优化目标,选择车体垂向加速度、钢轨和浮置板垂向位移及隧道壁最大Z振级为分析指标,以扣件垂向刚度及阻尼、浮置板板下垂向刚度及阻尼和板厚作为系统设计参数进行工况设计,排除超限工况后,通过加权计分法得出不同车速和不同权重组合下的最优参数匹配,并分析上述5个系统设计参数对动力响应指标的组合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扣件阻尼对车体加速度、钢轨和浮置板位移的影响没有板下阻尼产生的影响大,板下阻尼的增加会轻微降低车体加速度和浮置板位移,隧道壁最大Z振级随着板下阻尼增加呈现非线性变化,其最小值出现在板下阻尼为0.15 MN·s/m^(3)处。钢轨和浮置板的位移受板厚的影响较小,较大的扣件刚度和板下垂向刚度可以减小钢轨的垂向位移,隧道壁最大Z振级与扣件和板下刚度呈明显正相关,减振垫道床配合使用减振扣件后,与原减振垫道床相比,可减小隧道壁的最大Z振级2.74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减振垫浮置板 参数匹配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权重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域快轨减振措施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谢玉梅 贺玉龙 +2 位作者 徐鸿 程宇杰 周文祥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6,共7页
为评价市域快轨的减振效果,以成都市域快轨18号线某圆形盾构隧道为例,选取了线路条件基本相同的相近断面,对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减振垫浮置板、钢弹簧浮置板3种减振措施及对应普通道床断面进行现场测试,研究市域快轨减振措施的减振效... 为评价市域快轨的减振效果,以成都市域快轨18号线某圆形盾构隧道为例,选取了线路条件基本相同的相近断面,对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减振垫浮置板、钢弹簧浮置板3种减振措施及对应普通道床断面进行现场测试,研究市域快轨减振措施的减振效果。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时域、频域和1/3倍频程分析,得到不同减振措施和普通断面的隧道壁最大Z振级(VL_(Zmax)),并对比得到不同减振措施的减振效果;通过对测点的隧道壁振动加速度级及地面振动进行1/3倍频程分析,得到振动的传播衰减情况。结果表明:3种减振措施都有减振效果,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减振效果为7.3 dB,减振垫浮置板的减振效果为16.2 dB,钢弹簧浮置板的减振效果最好,达到了19.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快轨 措施 效果 1/3倍频程 双层非线性扣件 减振垫浮置板 钢弹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铺设无砟轨道的平面折线钢桁结合梁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亚鹏 万田保 +1 位作者 杨光武 邹敏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0-134,共5页
福州道庆洲大桥第5联钢桁梁采用2×84 m平面折线连续钢桁结合梁,主桁采用三角桁,桁宽15 m,桁高9.5 m,标准节间长度12 m,上层采用组合梁结构,通行6车道公路,下层采用整体钢桥面结构,通行双线地铁,轨道采用"钢桥面+减振垫浮置板... 福州道庆洲大桥第5联钢桁梁采用2×84 m平面折线连续钢桁结合梁,主桁采用三角桁,桁宽15 m,桁高9.5 m,标准节间长度12 m,上层采用组合梁结构,通行6车道公路,下层采用整体钢桥面结构,通行双线地铁,轨道采用"钢桥面+减振垫浮置板无砟轨道"结构。本桥位于平曲线上,采用以折代曲的方案进行设计,平面折角为177.617°。设计过程中,对折线钢桁梁的悬臂施工、顶落梁等过程开展研究,阐明折线钢桁梁在悬臂拼装、顶落梁等工况上、下弦杆会发生横向错动和扭转;提出顶落梁过程中内、外侧弦杆不同步起顶,以减小错动变形和减小主桁面外弯矩的方法;折点处钢桁梁结构复杂,采用BIM正向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两用桥 钢桁结合梁 折线钢桁梁 曲线钢桁梁 减振垫浮置板无砟轨道 横向错动 钢梁扭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