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压馏分油(VGO)中噻吩类硫化物的沸点分布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威 刘颖荣 +1 位作者 刘泽龙 田松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4-522,共9页
将噻吩类硫化物母环已有的沸点数据与经验公式相结合,得到减压馏分油(VGO)中各类硫化物在不同碳数下的沸点数据,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沸点数据与已知的沸点数据基本吻合。采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测得了大庆、胜利、辽... 将噻吩类硫化物母环已有的沸点数据与经验公式相结合,得到减压馏分油(VGO)中各类硫化物在不同碳数下的沸点数据,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沸点数据与已知的沸点数据基本吻合。采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测得了大庆、胜利、辽河、塔河4种原油的直馏VGO馏分中噻吩类硫化物的详细碳数和类型分布。结合FT-ICR MS质谱数据和各类硫化物的沸点数据,可以得到硫化物的沸点分布。使用气相色谱-硫化学发光检测器(GC-SCD)对FT-ICR MS所得到的硫化物沸点分布结果进行校正,得到了与实际蒸馏温度相一致的硫化物沸点分布。由于FT-ICR MS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硫化物,因此进一步给出了这4种VGO中噻吩类、苯并噻吩类、二苯并噻吩类以及苯并萘并噻吩类硫化物的沸点分布,可以为重油脱硫工艺的开发和改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吩类硫化物 沸点分布 减压馏分油(vgo)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硫化学发光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表征VGO馏分油中噻吩类含硫化合物 被引量:33
2
作者 刘颖荣 刘泽龙 +2 位作者 胡秋玲 祝馨怡 田松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9,共8页
在平均质量分辨率为220000,m/z检测范围150~1200的条件下,采用大气压光致电离源(APPI)的9.4T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FTICRMS),建立了VGO馏分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表征方法。在所研究的VGO中,主要包括2种(含1个硫原子S... 在平均质量分辨率为220000,m/z检测范围150~1200的条件下,采用大气压光致电离源(APPI)的9.4T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FTICRMS),建立了VGO馏分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表征方法。在所研究的VGO中,主要包括2种(含1个硫原子S1和含2个硫原子S2)共计29类噻吩类硫化物,碳数分布范围为15~50。对VGO依沸点分布的窄馏分进行含硫化合物种类分布考察结果表明,在4个窄馏分中,均以S1硫化物为主,S2硫化物含量较少,而且随着馏分沸点的增加,其中的烷基取代基的碳数增加,多环芳烃含硫化合物含量增加,S2硫化物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FTICR MS) 大气压光致电离源(APPI) 噻吩类含硫化合物 减压瓦斯油(vg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蜡减压馏分油(VGO)直接溶剂脱油
3
作者 苗振华 刘伟 朱瑜芬 《石油炼制》 CSCD 1990年第12期9-15,共7页
高含蜡减压馏分油生产石蜡时,老式的“冷榨脱蜡-发汗脱油”工艺不能适应;传统的“溶剂脱蜡-脱油联合工艺又太复杂;本文提出的“馏分油直接溶剂脱油”制蜡新工艺,可以简化制蜡工艺流程,改善蜡结晶和过滤条件,提高装置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高含蜡减压馏分油生产石蜡时,老式的“冷榨脱蜡-发汗脱油”工艺不能适应;传统的“溶剂脱蜡-脱油联合工艺又太复杂;本文提出的“馏分油直接溶剂脱油”制蜡新工艺,可以简化制蜡工艺流程,改善蜡结晶和过滤条件,提高装置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新建成的15×10~4 t/a生产装置可以取得低油分硬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馏分油 vgo 溶剂 脱油 石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温煤焦油减压馏分油的组分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4
作者 吴乐乐 邓文安 +1 位作者 李传 任洪凯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0-104,共5页
通过减压蒸馏切取中/低温煤焦油减压馏分油(360~480℃),设计柱色谱层析分离对比实验,通过比较柱色谱收率、组分冲洗难易程度及淋洗切割点清晰度,确定了以硅胶为吸附剂,正庚烷可溶质为柱色谱原料,以石油醚、甲苯、甲苯-乙醇、乙醇为冲... 通过减压蒸馏切取中/低温煤焦油减压馏分油(360~480℃),设计柱色谱层析分离对比实验,通过比较柱色谱收率、组分冲洗难易程度及淋洗切割点清晰度,确定了以硅胶为吸附剂,正庚烷可溶质为柱色谱原料,以石油醚、甲苯、甲苯-乙醇、乙醇为冲洗剂的柱层析方法,将煤焦油减压馏分油分离为4个组分,并通过NMR、元素分析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等手段对各组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该馏分油中饱和分、芳香分、极性组分和正庚烷沥青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3.28%,35.10%,33.15%,18.21%,其中链烷烃占6.00%,环烷烃占7.25%,芳烃占35.13%。极性组分和正庚烷沥青质芳碳率高,二者均为以稠环芳烃为主体并配以少量短侧链的大分子,是造成煤焦油轻质化难度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煤焦油 柱色谱层析分离 组分鉴定 减压馏分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减压馏分油中硫化物的分离富集及结构鉴定 被引量:7
5
作者 鄢小琳 史权 +2 位作者 徐春明 赵锁奇 柯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8-112,共5页
采用PdCl2配位色谱法对俄罗斯减压馏分油中的硫化物进行了分离和富集。结果表明,PdCl2配位色谱法是分离减压馏分油硫化物的有效手段,不同构型的硫化物在PdCl2配位色谱柱上的保留行为存在很大的差异。运用色谱质谱技术对分离出的硫化物... 采用PdCl2配位色谱法对俄罗斯减压馏分油中的硫化物进行了分离和富集。结果表明,PdCl2配位色谱法是分离减压馏分油硫化物的有效手段,不同构型的硫化物在PdCl2配位色谱柱上的保留行为存在很大的差异。运用色谱质谱技术对分离出的硫化物结构进行的鉴定结果表明,俄罗斯减压馏分油中含有烷基环状硫醚、烷基苯并噻吩、烷基二苯并噻吩和烷基萘苯并噻吩等类硫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 分离富集 PDCL2 同构 硫醚 二苯并噻吩 烷基苯 减压馏分油 硫化物 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馏分油催化酯化脱酸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何柏 汪建康 +3 位作者 游晓兰 邱正阳 毛锐 胡忠前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82-1285,共4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ZnO/γ-Al2O3催化剂,并用其催化减压馏分油与甲醇进行酯化脱酸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甲醇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脱酸效果的影响,并对脱酸前后的馏分油进行了FTIR表征。实验结果表明,ZnO/γ-Al2O3催化剂具有较高...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ZnO/γ-Al2O3催化剂,并用其催化减压馏分油与甲醇进行酯化脱酸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甲醇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脱酸效果的影响,并对脱酸前后的馏分油进行了FTIR表征。实验结果表明,ZnO/γ-Al2O3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减压馏分油催化酯化脱酸活性。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减压馏分油用量40 g,ZnO/γ-Al2O3催化剂用量为减压馏分油质量的1.25%,甲醇用量为减压馏分油质量的2.50%,反应温度260℃,反应时间1.00 h。在此条件下,脱酸率达到78%。FTIR表征结果显示,减压馏分油中的环烷酸与甲醇反应转化成酯类,达到了脱酸目的。与脱酸前的减压馏分油相比,脱酸后的精制馏分油酸值减小,运动黏度增加,闪点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馏分油 催化酯化反应 脱酸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减压馏分油芳烃侧链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小伟 龙军 +1 位作者 田松柏 周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共6页
为了解减压馏分油中芳烃组分的侧链结构特点,将塔河原油的减压馏分油按照极性分成了轻芳烃、中芳烃和重芳烃组分,并采用仪器分析和钌离子催化氧化实验方法对其平均结构和侧链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芳烃组分极性的增大,其烷基侧链... 为了解减压馏分油中芳烃组分的侧链结构特点,将塔河原油的减压馏分油按照极性分成了轻芳烃、中芳烃和重芳烃组分,并采用仪器分析和钌离子催化氧化实验方法对其平均结构和侧链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芳烃组分极性的增大,其烷基侧链平均碳链长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多环芳烃、杂原子含量增多。通过对钌离子催化氧化实验的水相和有机相产物的分析表明,3个芳烃亚组分的侧链以正构烷基为主,占80%左右,并且从轻芳烃、中芳烃到重芳烃,其侧链中所含碳数小于7的短烷基取代基依次增多,而碳数大于7的长烷基取代基依次减少,另外,异构烷基以低碳数单甲基异构烷基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馏分油 芳烃 侧链 钌离子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中原油减压馏分油的分离及表征 被引量:2
8
作者 管翠诗 王玉章 +1 位作者 丁洛 王子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6-101,共6页
采用溶剂脱蜡法和溶剂萃取法将沙中原油的减压馏分油分离为正构烷烃相、轻芳烃-饱和烃相、中芳烃相和重芳烃相等亚组分,采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固体核磁共振等方法分析了减压馏分油及其亚组分的基本性质、烃类组成和结构参数... 采用溶剂脱蜡法和溶剂萃取法将沙中原油的减压馏分油分离为正构烷烃相、轻芳烃-饱和烃相、中芳烃相和重芳烃相等亚组分,采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固体核磁共振等方法分析了减压馏分油及其亚组分的基本性质、烃类组成和结构参数,同时考察了上述分离过程中各组分的分离效率。结果表明:溶剂脱蜡法和溶剂萃取法分别分离减压馏分油中链烷烃和多环芳烃的选择性及分离效率均较高;采用溶剂脱蜡法得到的正构烷烃相中链烷烃质量分数在88.3%~95.2%之间,其碳数呈正态分布,链烷烃分离百分率在24.4%~36.8%之间,约是环烷烃分离百分率的12倍;采用两段溶剂萃取法得到的重芳烃相和中芳烃相具有随着馏分油变重CA降低,CN,CP,RA,RN增加,平均分子式中S和N原子数增加的规律,重芳烃相和中芳烃相中芳烃质量分数分别为85.4%~88.8%和73.2%~78.5%,三环及以上芳烃的分离百分率在72.8%~75.5%之间,分别是链烷烃和环烷烃分离百分率的5~8倍和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馏分油 溶剂脱蜡 溶剂萃取 分离 烃类组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减压渣油馏分的油-水界面性质 Ⅹ.大庆减渣与伊朗轻质减渣馏分油-水薄液膜的性质 被引量:1
9
作者 彭勃 李鸿雁 +2 位作者 张路 赵濉 李明远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98,共8页
采用双分子类脂膜实验装置研究了大庆减压渣油与伊朗轻质减压渣油馏分的油-水薄液膜的膜电容(膜厚度)、排液-破裂方式、膜稳定时间(膜寿命)。结果表明,减渣馏分越重,分子吸附状态稳定,其油-水薄液膜越厚,膜稳定性越好。减渣馏分油-水薄... 采用双分子类脂膜实验装置研究了大庆减压渣油与伊朗轻质减压渣油馏分的油-水薄液膜的膜电容(膜厚度)、排液-破裂方式、膜稳定时间(膜寿命)。结果表明,减渣馏分越重,分子吸附状态稳定,其油-水薄液膜越厚,膜稳定性越好。减渣馏分油-水薄液膜的排液-破裂有连续排液-破裂方式、“黑洞”排液-破裂方式和逐层破裂排液方式。当馏分越轻、馏分在油相中质量分数越低、表面活性剂加量越多时,以连续排液-破裂方式为主;而馏分越重、馏分在油相中的质量分数越高、表面活性剂加量越少时,以“黑洞”排液-破裂方式和逐层破裂排液方式为主。油相的组成,水相中的酸、碱、盐以及外加表面活性剂对减渣馏分的界面活性、吸附状态、电荷吸附量影响不同,相应的膜电容(膜厚度)和膜稳定时间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界面性质 大庆减压渣油 馏分油 薄液膜 减渣 轻质 伊朗 双分子类脂膜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柱色谱分离法在塔河减压馏分油分离中的应用
10
作者 赵丽萍 田松柏 +1 位作者 刘泽龙 宋海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4-91,共8页
为了有效分离重油中的各种烃类组分,开发了以负载银离子的填料为固定相的新型柱色谱分离方法。将塔河减压馏分油分离为饱和烃、轻芳烃、中芳烃、重芳烃和胶质等组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气相色谱-场电离-飞行时间质谱(GC... 为了有效分离重油中的各种烃类组分,开发了以负载银离子的填料为固定相的新型柱色谱分离方法。将塔河减压馏分油分离为饱和烃、轻芳烃、中芳烃、重芳烃和胶质等组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气相色谱-场电离-飞行时间质谱(GC-FI-TOF MS)分析了塔河减压馏分油各组分的烃类组成和碳数分布。该方法提高了分离效率,将单次分离时间缩短至4-5h;消除了固定相上银离子流失对组分造成的污染,实现了芳烃组分的进一步分离富集,轻芳烃组分中的单环芳烃质量分数为74.3%,中芳烃组分中的双环芳烃质量分数为37.1%,重芳烃组分中的三环以上芳烃质量分数为6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馏分油 柱色谱分离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烃族组成 碳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环烷基减四线馏分油溶剂精制过程中的性质关联与预测
11
作者 田青梅 王天琪 +4 位作者 陈广怀 孙媛媛 汪步彬 许孝玲 刘艳升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共9页
密度和折光率是油品的基本物性,也是油品溶剂精制设计过程所需的基础数据。采用二甲基亚砜(DMSO)为萃取剂精制克拉玛依环烷基减四线馏分油,考察了萃取温度和剂油比的影响,并对溶剂精制过程中密度与折光率间的关系模型及二者与温度之间... 密度和折光率是油品的基本物性,也是油品溶剂精制设计过程所需的基础数据。采用二甲基亚砜(DMSO)为萃取剂精制克拉玛依环烷基减四线馏分油,考察了萃取温度和剂油比的影响,并对溶剂精制过程中密度与折光率间的关系模型及二者与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探讨检验,验证不同关联式对油品性质预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DMSO可使萃取油芳香烃质量分数达到80%以上,改进后的二次方型关联式可较好地描述环烷基油品的密度与折光率间的关系。不同温度下密度和折光率比值基本呈正比,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正比变化关系的准确性变差;Yarranton等提出的密度、折光率与温度的关系式可准确地预测萃余油密度和折光率随温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精制 环烷基减压馏分油 密度 折光率 环保橡胶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馏分油的馏程宽度对溶剂精制和溶剂脱蜡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利君 ОльковП.Л.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45,共5页
在实验室利用配制的减三线和减四线馏分油,考察了馏程宽度对溶剂精制和溶剂脱蜡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馏程宽度在60℃左右的窄馏分油和粘度与它相等的馏程宽度在120℃左右的宽馏分油,在同一溶剂、相同条件下,精制深度相同时,精制油收率... 在实验室利用配制的减三线和减四线馏分油,考察了馏程宽度对溶剂精制和溶剂脱蜡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馏程宽度在60℃左右的窄馏分油和粘度与它相等的馏程宽度在120℃左右的宽馏分油,在同一溶剂、相同条件下,精制深度相同时,精制油收率前者比后者都有提高,提高的程度在试验溶剂中以甲基吡咯烷酮为最高(一段精制时可提高4~6个百分点),其次是糠醛和酚;在用配制的馏分油精制油进行溶剂脱蜡时,窄馏分油比宽馏分油的脱蜡油收率提高2~5个百分点,过滤速度提高2.0~2.5倍,脱蜡温差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馏分油 馏程宽度 溶剂 脱蜡技术 收率 过滤技术 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烷基重质馏分油和减压渣油混合溶剂脱沥青和产品开发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烈奎 杨文中 王凯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27,34,共6页
目的解决中海油环烷基重质馏分油的利用问题。方法以环烷基原油减四线馏分油和减压渣油为原料,采用丙烷对两种原料混合后的油品进行溶剂脱沥青试验。结果当减四线馏分油与减压渣油混合油质量比为45∶55时,得到的减四线轻脱油质量较好且... 目的解决中海油环烷基重质馏分油的利用问题。方法以环烷基原油减四线馏分油和减压渣油为原料,采用丙烷对两种原料混合后的油品进行溶剂脱沥青试验。结果当减四线馏分油与减压渣油混合油质量比为45∶55时,得到的减四线轻脱油质量较好且收率较高,并以此比例实现了工业运行。当以工业生产的减四线轻脱油为原料,采用加氢处理工艺或糠醛精制工艺可以生产C A值为12%以上的环保橡胶增塑剂时,采用加氢工艺整体经济性更好;采用两段糠醛萃取工艺可以生产高C A值达25%以上的环保橡胶增塑剂,其目的产品收率为22%左右。结论采用丙烷脱沥青后,可以实现环烷基重质馏分油和减压渣油理想组分的交换,有利于重质馏分油的高价值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馏分油 减压渣油 溶剂脱沥青 橡胶增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托合成减压馏分油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及结晶形貌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亚楠 蒋晨光 +1 位作者 张胜振 张翠清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7-55,共9页
常用的从含蜡原料油中提取石蜡的生产工艺为溶剂脱蜡,因此确定含蜡原料油在有机溶剂中的热力学基础数据以及析出蜡晶的晶形晶貌十分重要。采用动态法测定了费托合成精制减三线油(简称减压馏分油)在甲苯、正己烷、甲基异丁基酮、丁酮、... 常用的从含蜡原料油中提取石蜡的生产工艺为溶剂脱蜡,因此确定含蜡原料油在有机溶剂中的热力学基础数据以及析出蜡晶的晶形晶貌十分重要。采用动态法测定了费托合成精制减三线油(简称减压馏分油)在甲苯、正己烷、甲基异丁基酮、丁酮、异丙醇以及丁酮-甲苯混合溶剂(丁酮、甲苯体积比为3∶1)中的溶解度。研究数据表明,减压馏分油在6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甲苯中的溶解度最大,在异丙醇中的溶解度最小。采用改进的Apelblat方程、简化的Van′t Hoff方程和二项式方程关联溶解度数据,关联结果良好,所得模型方程可预测所测温度范围内减压馏分油在6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其中二项式方程拟合效果最佳。使用修正的Van′t Hoff模型,确定了减压馏分油与有机溶剂二元体系的溶解吉布斯自由能、溶解焓及溶解熵,结果表明减压馏分油在6种溶剂中的溶解过程均为非自发的吸热过程,溶解过程中体系的混乱度增加。使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减压馏分油中的蜡分子在6种溶剂中结晶形成的蜡晶形貌,结果表明蜡分子析出形成片状晶体,具有短程有序性,酮苯溶剂中蜡晶的径向尺寸最大,但仍不超过50μm。在丁酮-甲苯混合溶剂及甲基异丁基酮溶剂中析出的蜡晶径向尺寸较大且2种溶剂脱油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馏分油 溶解度 溶解度模型 蜡晶形貌 溶剂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996重质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研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继锋 温德荣 +2 位作者 Liang Xiangcheng 梁相程 魏登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36,共4页
考察了不同物化性质及孔结构的载体对重质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以及浸渍液的配制和浸渍方法对金属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选择孔容和比表面积较大 ,堆密度大 ,且孔分布集中的载体 ;改进浸渍液的配制方法 ,优化其化学组... 考察了不同物化性质及孔结构的载体对重质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以及浸渍液的配制和浸渍方法对金属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选择孔容和比表面积较大 ,堆密度大 ,且孔分布集中的载体 ;改进浸渍液的配制方法 ,优化其化学组成 ;在浸渍金属溶液前采用预浸工艺等 ,可改善载体与金属间的相互作用 ,明显提高催化剂的脱氮加氢性能。小试定型及工业放大的催化剂 3996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容大、孔分布集中、金属分布均匀、堆密度适中、强度好、活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 2 0 0mL小型加氢装置上进行了 2 0 0 0h稳定性试验 ,结果表明 ,3996催化剂的加氢脱氮性能达到当前国际同类催化剂的先进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瓦斯油 加氢精制 加氢脱氮 催化剂 重质馏分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度减五线馏分油NMP精制中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晓鸥 陈镇 +1 位作者 李东胜 翟玉春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12,共4页
以大庆、沈北混合高黏度减五线馏分油为原料,开展N-甲基吡咯烷酮(NMP)精制的小型试验,得到了适宜的单级抽提操作条件和溶剂脱蜡操作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4组不同条件下的NMP精制中型试验。结果表明:中型操作条件下的精制油在脱蜡后,... 以大庆、沈北混合高黏度减五线馏分油为原料,开展N-甲基吡咯烷酮(NMP)精制的小型试验,得到了适宜的单级抽提操作条件和溶剂脱蜡操作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4组不同条件下的NMP精制中型试验。结果表明:中型操作条件下的精制油在脱蜡后,其质量基本满足500SN的产品质量要求;在NMP无水和含水2.0%、剂油体积比分别为0.75和1.38的条件下,精制油在脱蜡后可以满足HVIS 500SN的要求;在NMP含水1.5%、剂油体积比1.40的条件下,精制油脱蜡后可以满足HVIW 500SN的要求;在NMP含水2.5%、剂油体积比1.51条件下,精制油脱蜡后除氧化安定性不能满足要求外,其它质量指标均能满足HVIW 500SN的要求。随着溶剂中水含量的增加,需增大剂油比来满足精制深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溶剂精制 N-甲基吡咯烷酮 减压馏分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烷基减三线馏分油综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焦祖凯 张翠侦 +2 位作者 宋君辉 金吉海 甄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3-96,共4页
以环烷基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通过高压加氢-异构脱蜡-补充精制-精密分馏工艺分别制备高附加值产品。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三段高压加氢深度及精密分馏切割温度,可以分别得到高附加值的橡胶增塑剂、变压器油和轻质白油基础油产品,并可... 以环烷基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通过高压加氢-异构脱蜡-补充精制-精密分馏工艺分别制备高附加值产品。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三段高压加氢深度及精密分馏切割温度,可以分别得到高附加值的橡胶增塑剂、变压器油和轻质白油基础油产品,并可根据市场需求调节产品分布,使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馏分油 加氢 精密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馏减压馏分运动黏度的预测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诚炜 田松柏 +1 位作者 刘泽龙 刘颖荣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2-456,共5页
采用逐步线性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建立了基于烃类组成的40℃和100℃的直馏减压馏分(VGO)运动黏度的预测公式;讨论了不同回归因子和不同回归方法对模型建立的影响。逐步回归方法可以给出直观的数学公式,并且能够了解各烃类对VG... 采用逐步线性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建立了基于烃类组成的40℃和100℃的直馏减压馏分(VGO)运动黏度的预测公式;讨论了不同回归因子和不同回归方法对模型建立的影响。逐步回归方法可以给出直观的数学公式,并且能够了解各烃类对VGO运动黏度的影响。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非线性关系的物理量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建立预测模型。采用成对t检验方法对VGO运动黏度模型进行了检验,并分析了造成偏差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馏减压馏分(vgo) 运动黏度 烃类组成 预测 逐步回归 人工神经网络(A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蒸馏添加剂在常减压渣油蒸馏中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赵国民 张尤贵 +6 位作者 韩莉 梁文坚 陆善祥 钟晓航 崔建 柯兴民 周忠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4,共4页
针对原油变重的问题 ,胜利炼油厂在常减压蒸馏装置上采用强化蒸馏添加剂 ,只需增加添加剂的加入和混合设施 ,在不改动原有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 ,加入 5 0 μg/g的添加剂T118和T2 18 A可分别使减压... 针对原油变重的问题 ,胜利炼油厂在常减压蒸馏装置上采用强化蒸馏添加剂 ,只需增加添加剂的加入和混合设施 ,在不改动原有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 ,加入 5 0 μg/g的添加剂T118和T2 18 A可分别使减压蜡油的平均收率 (对原油 )提高 1.0 4个百分点和 1.41个百分点 ,并且可改善减压蜡油的质量 ,是一项适合国情的重油加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蒸馏 石油添加剂 减压馏分油 收率 强化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萃取法分离沙特中质原油VGO及其硫分布规律 被引量:8
20
作者 管翠诗 王玉章 +2 位作者 丁洛 刘颖荣 王子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6,共9页
以不同水含量的糠醛和N-甲基吡咯烷酮作萃取溶剂,沙中原油减压馏分油经3段萃取被分离为重芳烃相、中芳烃相、轻芳烃相和饱和烃相4个亚组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等方法分析了亚组分中烃类组成和硫化物的分... 以不同水含量的糠醛和N-甲基吡咯烷酮作萃取溶剂,沙中原油减压馏分油经3段萃取被分离为重芳烃相、中芳烃相、轻芳烃相和饱和烃相4个亚组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等方法分析了亚组分中烃类组成和硫化物的分布,考察了萃取分离过程各烃类的分离效率和芳烃萃取选择性.结果表明,3段萃取分离出的重芳烃相、中芳烃相和轻芳烃相中芳烃质量分数分别在89.6%~95.6%、80.8%~91.0%和63.9%~77.7%,表明糠醛和NMP是适于分离减压馏分油中芳烃的溶剂;芳烃环数增加,分子极性提高,溶剂对其溶解能力增强,极性较强的三环及以上芳烃主要存在于重芳烃相和中芳烃相;不同水含量的糠醛和NMP对芳烃,尤其是对三环及以上芳烃的分离效率高于饱和烃;水含量增加,溶剂的萃取分离效率降低,但对芳烃的萃取选择性β值提高;NMP对芳烃的萃取选择性高于糠醛.三环及以上噻吩类硫化物主要存在于重芳烃相和中芳烃相中,单、双环噻吩类硫化物基本均匀分布于各亚组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馏分油 溶剂萃取 分离 烃类组成 含硫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