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与商誉减值计提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浩然 王彪华 周泽将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8-67,共10页
审计委员会中海归成员日益增多,其对审计委员会治理的有效性有何影响值得关注。基于此,以商誉减值计提为切入点,选择2008—2016年间中国资本市场发生商誉事项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试图通过检验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与商誉减值计提之间的... 审计委员会中海归成员日益增多,其对审计委员会治理的有效性有何影响值得关注。基于此,以商誉减值计提为切入点,选择2008—2016年间中国资本市场发生商誉事项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试图通过检验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与商誉减值计提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审计委员会治理的有效性。研究发现:(1)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能够显著促进商誉减值计提程度的提高;(2)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对商誉减值计提程度的正向促进作用越显著;(3)审计质量弱化了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对商誉减值计提程度的正向促进作用;(4)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增加审计费用,且商誉减值计提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丰富了海归人员经济后果领域的相关文献,有助于明晰审计委员会海归背景对商誉减值计提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海归背景 商誉减值计提 盈余管理 审计质量 审计费用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下贷款减值计提的改进--基于小型财务公司视角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文娟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48-53,共6页
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减值管理受到监管规则和会计准则的双重约束。自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以来,各大银行纷纷建立、应用并披露了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方法。小型财务公司受客观限制,只能继续依托监管的五级分类法并参考监管值计提信用减值损失... 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减值管理受到监管规则和会计准则的双重约束。自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以来,各大银行纷纷建立、应用并披露了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方法。小型财务公司受客观限制,只能继续依托监管的五级分类法并参考监管值计提信用减值损失,以实现新准则的简化应用。通过分析监管政策及准则要求的异同,发现简化应用虽然理论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不良贷款减值的精准计量中存在不足。为提升小型财务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及减值管理水平,借鉴初级内部评级法的思路及大型银行的具体做法,提出了新金融工具准则简化应用的改进思路,并进行了具体列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金融工具准则 减值计提 财务公司 监管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户-审计师不匹配、代理冲突与商誉减值计提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新平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59,69,共5页
本文选取我国2012—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发生并购活动的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代理冲突与商誉减值计提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代理冲突能够显著增加企业的商誉减值计提;大所审计小客户会抑制企业的商誉减值计提;小所审计大客户会促进... 本文选取我国2012—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发生并购活动的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代理冲突与商誉减值计提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代理冲突能够显著增加企业的商誉减值计提;大所审计小客户会抑制企业的商誉减值计提;小所审计大客户会促进企业的商誉减值计提;大所审计小客户会显著抑制代理冲突对企业商誉减值计提的作用;小所审计大客户会显著增强代理冲突对企业商誉减值计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理冲突 商誉减值计提 大所审计小客户 小所审计大客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美企商誉减值计提大幅减少
4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7-127,共1页
毕马威美国成员所的最新研究显示,2010年全美各行业商誉减值准备计提金额继续呈现大幅下降之势,并且确认商誉减值准备的公司数目也下降了41%。这—下降现象承接了2009年此项研究所显示的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公司数目与计提金额大幅下... 毕马威美国成员所的最新研究显示,2010年全美各行业商誉减值准备计提金额继续呈现大幅下降之势,并且确认商誉减值准备的公司数目也下降了41%。这—下降现象承接了2009年此项研究所显示的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公司数目与计提金额大幅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备计提 2010年 商誉 2009年 毕马威 研究所 显示 金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资产减值的判定及核算研究
5
作者 卫强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04-108,共5页
《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尚未明确是否必须开展“碳排放权资产”的减值判定与核算,但从企业价值角度考虑进行减值处理更利于保持财务绩效的稳定性。由于企业实践业务开展的主观性较强,如继续沿用资产入账时的成本法进行减... 《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尚未明确是否必须开展“碳排放权资产”的减值判定与核算,但从企业价值角度考虑进行减值处理更利于保持财务绩效的稳定性。由于企业实践业务开展的主观性较强,如继续沿用资产入账时的成本法进行减值计量,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与准确性受限。文章就现行规范进行梳理,并以案例方式就碳资产减值的判定与核算进行实务研究,针对碳资产价值不确定性、金融属性不明显、计量方法未考虑市场特性等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提升企业相关业务处理的明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资产 迹象 准备计提 会计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财务影响因素——基于A股市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陆正华 马颖翩 戴其力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95-97,共3页
文章采用2002—2008年A股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从风险、资本结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与银行规模五个方面对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财务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率与加权风险资产率及银行规模显著正相关,贷... 文章采用2002—2008年A股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从风险、资本结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与银行规模五个方面对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财务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率与加权风险资产率及银行规模显著正相关,贷款减值计提率与资本充足率负相关,与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不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银行 贷款准备计提 财务因素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46
7
作者 朱炜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6,共3页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从2001年1月1日起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笔者通过分析2001年度160家...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从2001年1月1日起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笔者通过分析2001年度160家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产准备计提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被引量:7
8
作者 蔡嘉 廖颖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3-63,共1页
《企业会计准则2006》(以下简称“新准则”)中指出在资产负债表日,当有客观证据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本文从减值准备计提的相似性出发,对每类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2006》(以下简称“新准则”)中指出在资产负债表日,当有客观证据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本文从减值准备计提的相似性出发,对每类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会计处理难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准备计提 金融资产 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 资产负债表日 客观证据 损失 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减值准备计提问题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芳 钱晨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18,共4页
本文选择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减值准备计提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上市公司在可供出售权益工具的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技术难点,以及上市公司在计提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减值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本文结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财政部《企业... 本文选择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减值准备计提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上市公司在可供出售权益工具的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技术难点,以及上市公司在计提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减值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本文结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进一步讨论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权益工具 准备计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现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明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4S期28-28,共1页
笔者认为,现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一些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从时间价值及折旧两个方面分别对应收款项及存货的减值准备计提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计提资产准备 计提方法 应收款项 时间价 存货 折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已计提减值准备资产的机会成本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殿英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机会成本分析 计提准备 计提资产准备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固定资产准备 长期投资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 扣除项目 会计制度 坏账准备 纳税所得 所得税法 资产出售 企业 纳税人 作为 持有 才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企业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现实对策
12
作者 曹玉香 徐丙臣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4年第6期131-131,共1页
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是我国会计制度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 ,其政策实施将会使我国会计制度进一步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文章从无形资产的特点出发 ,就实施该制度及准则的必要性和实际可操作性进行了系统分析 ,进一步指出了在实施过程中... 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是我国会计制度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 ,其政策实施将会使我国会计制度进一步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文章从无形资产的特点出发 ,就实施该制度及准则的必要性和实际可操作性进行了系统分析 ,进一步指出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资产准备 会计制度 企业计提 国际会计惯例 计提准备 中国 政策实施 实际 实施过程 可操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
13
作者 任存梅 《财会月刊(合订本)》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B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企业内部 计提资产准备 资产损失 计提准备 账面价 经营业绩 预期 操作不当 新发 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益法下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及所得税会计处理
14
作者 张瑞荣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长期投资准备 所得税会计处理 权益法 企业所得税 提及 应纳税所得额 计提 会计利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与累计折旧计提的核算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善群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固定资产准备 计提准备 账面价 转回 可收回金额 折旧额 累计折旧 检查 恢复 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难题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莹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3-33,共1页
判断无形资产是否已经减值是计提减值准备的第一步。分析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1)由于技术、市场、政治、法律等企业外部经营环境或者企业赖以生存的营销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2)由于同行... 判断无形资产是否已经减值是计提减值准备的第一步。分析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1)由于技术、市场、政治、法律等企业外部经营环境或者企业赖以生存的营销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2)由于同行业、同类技术的竞争激烈,企业无法适应而导致无形资产严重贬值或市价下跌,其创造价值的能力受到严重影响;(3)由于某种不可抗因素如自然灾害、战争等,使企业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变化而导致的企业无形资产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经营状况 无形资产准备 计提准备 计提 企业无形资产 市价 重大 难题 同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利与弊 被引量:4
17
作者 涂铁珍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2-32,共1页
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利的方面。笔者认为资产减值准备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并有利于提高管理者对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目前,我国许多国有企业存在不良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另一方面,市场的瞬息变化,使得短期投资... 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利的方面。笔者认为资产减值准备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并有利于提高管理者对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目前,我国许多国有企业存在不良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另一方面,市场的瞬息变化,使得短期投资、无形资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以及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因素。比如,我们知道应收账款存在不确定性,可能无法回收,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提资产准备 企业 短期投资 账面价 谨慎性原则 应收账款 利与弊 严重 程度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率的确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圣君 沈阳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4-74,共1页
(一) 计提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小于不计提减值准备时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因此,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不变的情况下,计提减值准备后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应小于不计提减值准备时的固定资产折旧额。
关键词 固定资产准备 计提准备 双倍余额递 固定资产折旧额 折旧率 账面净 预计净残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逢春 张兰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7-58,共2页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的期末账面价值大于其可收回金额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但是,《企业会计制度》又规定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可以转回的条件,如果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种因素发生了变化,使固...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的期末账面价值大于其可收回金额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但是,《企业会计制度》又规定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可以转回的条件,如果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种因素发生了变化,使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则以前期间计提的减值准备应当转回,但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已确认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时,转回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应超过不考虑减值因索情况下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对于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应当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新的折旧率和折旧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准备 计提准备 产品成本 《企业会计制度》 固定资产损失 可收回金额 账面价 固定资产折旧 重新计算 使用年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探讨
20
作者 张成斌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8-59,共2页
新会计准则为了更客观、真实地反映资产状况,规定了各种资产减值准备,几乎每一种资产都有相应的减值准备,远远多于原来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八项减值准备。同时为了不允许企业多计提减值准备和建立秘密准备,规定企业不能把前期已确认... 新会计准则为了更客观、真实地反映资产状况,规定了各种资产减值准备,几乎每一种资产都有相应的减值准备,远远多于原来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八项减值准备。同时为了不允许企业多计提减值准备和建立秘密准备,规定企业不能把前期已确认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转回。新准则规定的主要减值准备种类如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准备计提 企业会计制度 计提准备 新会计准则 资产状况 秘密准备 转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