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水平对脓毒症28天死亡的因果关系:一项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1
作者 孙慧颖 刘雪燕 +1 位作者 李梦瑶 许智坤 《内科》 2024年第3期296-301,共6页
目的应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法分析血浆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水平与脓毒症28 d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以已发表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为数据来源,从中筛选与脓毒症28 d死亡显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 目的应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法分析血浆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水平与脓毒症28 d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以已发表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为数据来源,从中筛选与脓毒症28 d死亡显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量。采用逆方差加权(IVW)法、MR-Egger分析法、加权中位数估计法和加权模式法共4种方法进行两样本MR分析,评估血浆TRAIL水平与脓毒症28 d死亡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应用“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应用Cochran Q检验进行异质性检测,应用MR-Egger截距检验分析结果的水平多效性。结果最终选取10个强工具变量进行两样本MR分析。IVW法分析结果显示,血浆TRAIL水平与脓毒症28 d死亡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OR=1.186,95%CI(1.005~1.340),P=0.044];其他三种分析方法结果均支持血浆TRAIL水平与脓毒症28 d死亡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敏感性分析提示MR分析结果稳健,异质性分析结果提示SNP之间不存在异质性,多效性分析结果提示工具变量不存在水平多效性(均P>0.05),漏斗图提示结果无偏倚。结论TRAIL与脓毒症28 d死亡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血浆TRAIL水平升高可增加脓毒症28 d死亡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脓毒症 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关系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在卵巢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周莉 丰有吉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 2005年第2期94-97,共4页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新近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成员,有2类受体,一类是死亡受体,能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另一类是诱骗受体,没有胞内死亡区域,不传递凋亡信号。TRAIL有广谱的抗瘤作用,与传统的放疗、化疗有...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新近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成员,有2类受体,一类是死亡受体,能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另一类是诱骗受体,没有胞内死亡区域,不传递凋亡信号。TRAIL有广谱的抗瘤作用,与传统的放疗、化疗有协同作用,且对正常组织细胞无毒性,因此有望应用于肿瘤基因治疗。可通过补充细胞因子或通过基因补充,为癌症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有希望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中 卵巢癌 癌基因 TRAIL 正常组织 肿瘤基因治疗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超家族 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水平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关系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杰 何飞 +5 位作者 郭荣 赵菁 梁莹 王佳佳 李晓红 吴晓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sTWEAK)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DCM患者100例(DCM组)和非心衰患者60例(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sTWEAK)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DCM患者100例(DCM组)和非心衰患者60例(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sTWEAK和血清NT-proBNP水平,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LVMI。结果 DCM组血清sTWEAK水平低于对照组,其血清NT-proBNP水平及LVMI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DCM组血清sTWEAK水平与其心功能NYHA分级无关,但与NT-proBNP、LVMI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524、-0.337,P均<0.05),在调整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心率、心功能NYHA分级等影响因素后,上述相关性仍然存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DCM患者血清sTWEAK水平受LVMI的影响。结论 DCM患者血清sTWEAK水平降低,并能反映DCM患者左室重构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在关节松动假体周围界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志强 方永超 +4 位作者 曹丽 王强 袁涛 王北岳 赵建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一直是关节外科的难题。文中通过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在松动假体周围界膜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进一步了解假体松动的发生机制。... 目的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一直是关节外科的难题。文中通过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在松动假体周围界膜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进一步了解假体松动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7例髋关节翻修的界膜组织标本为界膜组,同时收集7例因股骨颈骨折行关节置换的髋关节滑膜组织标本为骨折滑膜组,7例因骨性关节炎行关节置换的髋关节滑膜组织标本为关节炎滑膜组。通过形态学观察并采用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WEAK mRNA及TWEAK蛋白在标本中的表达。结果界膜组HE染色可见细胞增生明显并伴有局灶性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见大量TWEAK染色阳性细胞。RT-PCR检测TWEAK mRNA的表达:骨折滑膜组为0.216±0.016,关节炎滑膜组为0.318±0.021,界膜组为0.437±0.008;Western blot检测TWEAK蛋白的表达:骨折滑膜组为0.298±0.014,关节炎滑膜组为0.537±0.033,界膜组为0.715±0.062;TWEAK mRNA和TWEAK蛋白表达,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WEAK可能是炎性骨溶解的启动因素之一,进一步探索TWEAK在骨溶解中的作用机制,对临床防治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 骨溶解 炎性因子 界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切应力下SIVA-1凋亡诱导因子促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双向调节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成俊 夏亚一 +3 位作者 王常德 汪静 韵向东 汉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741-746,共6页
目的探讨流体切应力(fluid shear stress,FSS)对KM小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相关细胞凋亡诱导因子(SIVA-1)的调节作用。方法将传至3代成骨细胞分为应力刺激组(试验组)和非应力刺激组(对照组)。5个试验组分别给予1.2PaFSS作用0.25,0.5,1,2,... 目的探讨流体切应力(fluid shear stress,FSS)对KM小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相关细胞凋亡诱导因子(SIVA-1)的调节作用。方法将传至3代成骨细胞分为应力刺激组(试验组)和非应力刺激组(对照组)。5个试验组分别给予1.2PaFSS作用0.25,0.5,1,2,4h;对照组为0h。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半定量RT-PCR测定凋亡诱导因子SIVA-1的表达水平。结果FSS促增殖作用在短期(0.25,0.5h)明显,且细胞生长曲线前移;但在1,2,4h却有明显抑制增殖作用。FSS同样增加了ALP活性,尤其在应力作用0.5h时显著(ALP含量为2.4320±0.205金氏单位/100ml,相对对照达158%)(P<0.05);而应力作用1,2,4h后减低了ALP的表达。应力初期SIVA-1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尤其在FSS作用0.5h后SIVA-1/GAPDH相对表达量为0.099±0.002,相对对照明显下调了71.3%(P<0.01),此效应在作用1h后减退,SIVA-1mRNA表达开始升高,4h后升高明显。结论1.2PaFSS在短时间刺激下可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尤其在0.5h后效应明显。早期促细胞增殖和ALP水平升高主要与SIVA-1mRNA表达下调有关,而后期抑制作用可能与SIVA-1mRNA表达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切应力 成骨细胞 增殖分化 SIVA-1凋亡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俊华 于明 +2 位作者 苏建华 陈玉芳 耿瑜睿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68-870,共3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诱导因子(AIF)表达的影响,探讨瑞舒伐他汀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瑞舒伐他汀组,每组24只,每组又分...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诱导因子(AIF)表达的影响,探讨瑞舒伐他汀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瑞舒伐他汀组,每组24只,每组又分为脑缺血再灌注后12、24、72h3个时间点,剔除造模过程中死亡的大鼠,每个时间点随机选取6只大鼠。分别取大鼠脑组织,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和AIF蛋白阳性细胞数。结果模型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大鼠再灌注12、24、72h神经细胞凋亡数和AIF蛋白阳性细胞数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而瑞舒伐他汀组神经细胞凋亡数[(47.12±6.15)个vs(67.31±20.12)个,(34.94±8.47)个vs(62.03±8.71)个,(24.02±7.02)个vs(56.63±6.72)个]和AIF蛋白阳性细胞数[(31.01±10.22)个vs(45.12±8.54)个,(22.93±6.97)个vs(37.34±8.38)个,(15.92±6.01)个vs(30.71±4.86)个]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IF蛋白、对抗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细胞 凋亡诱导因子 神经保护药 降血脂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X射线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中凋亡诱导因子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志成 李艳博 +5 位作者 龚平生 刘淑春 刘扬 康顺爱 赵刚 龚守良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2,共5页
采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Strept actividin-biotin complex,SABC),观察低剂量X射线照射后小鼠睾丸各类生精细胞中(Apoptos isinducing factors,AIF)的表达变化;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fer polymerase c... 采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Strept actividin-biotin complex,SABC),观察低剂量X射线照射后小鼠睾丸各类生精细胞中(Apoptos isinducing factors,AIF)的表达变化;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fe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观察AIF的mRNA水平变化。研究低剂量X射线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中凋亡诱导因子AIF蛋白及mRNA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0~0.2Gy照射后,小鼠睾丸各类生精细胞不同程度表达AIF,以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表达为主,精子细胞和精子则表达相对较少。AIF表达量与吸收剂量有相关性,0.075Gy照射组表达量最大,且发现AIF蛋白的表达随时间推移而增强,12h达到峰值,然后下降,但仍高于0h组。RT-PCR结果显示,低剂量照射12h后,0.1Gy剂量组AIF mRNA表达量最大。而0.075Gy照射后0~24h,其mRNA表达量逐渐增大,在24h到达峰值。所以,低剂量X线照射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中AIF蛋白及mRNA表达与吸收剂量和表达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诱导因子 mRNA 电离辐射 睾丸 生精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凋亡诱导机制及其药物开发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洪波 范学工 李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1-384,共4页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是TNF超家族成员 ,它与死亡受体 (deathreceptor ,DR)结合 ,启动细胞内信号途径 ,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等凋亡 ,一般不对机体正常组织产生毒性效应 ,可望成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然而TRAIL可能的肝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是TNF超家族成员 ,它与死亡受体 (deathreceptor ,DR)结合 ,启动细胞内信号途径 ,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等凋亡 ,一般不对机体正常组织产生毒性效应 ,可望成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然而TRAIL可能的肝细胞毒性严重阻碍其临床应用。本文就TRAIL诱导凋亡的机制及其TRAIL药物开发的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肿瘤 肝细胞毒性 药物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肾缺血再灌注大鼠凋亡诱导因子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包自阳 朱彩凤 +2 位作者 李苞芳 朱斌 汤绚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4期306-309,I0006,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对肾缺血再灌注(I/R)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及对凋亡诱导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模型组(I/R组)、TP高、中、低剂量干预组、泼尼松对照组(Pred组)。采用夹闭...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对肾缺血再灌注(I/R)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及对凋亡诱导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模型组(I/R组)、TP高、中、低剂量干预组、泼尼松对照组(Pred组)。采用夹闭双侧肾动脉30 min,再灌注18 h的方法制作肾I/R大鼠模型。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观察肾病理改变,计算肾小管损伤(ATN)评分。Western印迹和RT-PCR分别检测AIF、ICAM-1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1)I/R组血Scr、BUN、ATN评分及细胞凋亡指数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与I/R组比较,TP各组以上指标均改善(P<0.01),pred组血Scr、BUN、ATN评分改善(P<0.01),但细胞凋亡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2)I/R组大鼠肾组织AIF、ICAM-1较假手术组高表达(P<0.01);与I/R组比较,TP各组二者表达均减弱(P<0.01),pred组ICAM-1表达减弱(P<0.01)但AI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对肾I/R大鼠具有肾保护作用,其部分机制可能与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过度凋亡及AIF、ICAM-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再灌注损伤 肾小管 细胞 凋亡诱导因子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及其受体与卵巢恶性肿瘤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丽梅 胡春艳 温凯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215-217,220,共4页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个新的凋亡分子,可选择性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对正常细胞的凋亡作用较弱。目前发现的该家族成员包括TRAIL和它的5个受体。卵巢恶性肿瘤细胞表面表达TRAIL和TRAIL受体,并可以被其...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个新的凋亡分子,可选择性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对正常细胞的凋亡作用较弱。目前发现的该家族成员包括TRAIL和它的5个受体。卵巢恶性肿瘤细胞表面表达TRAIL和TRAIL受体,并可以被其诱导凋亡。许多化疗药物能协同TRAIL诱导卵巢肿瘤细胞的凋亡,因此TRAIL在卵巢恶性肿瘤的治疗领域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受体 卵巢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闫伯英 胡近锋 胡志东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观察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中水平的表达,并探讨sTRAIL在PB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PBC患者26例(PBC组),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27例(慢性... 目的观察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中水平的表达,并探讨sTRAIL在PB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PBC患者26例(PBC组),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27例(慢性肝炎肝硬化组)以及健康体检者25例(正常对照组)的sTRAIL并同时测定IgGI、gA、IgM,观察各指标在PBC中的改变。结果PBC组和慢性肝炎肝硬化组sTRAIL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58.73±42.45)pmol/L,(108.13±41.60)pmol/L vs(73.83±8.60)pmol/L(P<0.01)。PBC组sTRAIL也较慢性肝炎肝硬化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sTRAIL在PBC患者及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均升高,但二者升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测sTRAIL对PBC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辅助作用并有助于PBC发病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肝硬化 胆汁性 肝硬化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上清液诱导J774细胞凋亡过程中凋亡诱导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颖 柴文戍 +1 位作者 刘砚 宁学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凋亡诱导因子(AIF)在铜绿假单胞菌(PA)上清液诱导J774细胞凋亡中的表达。方法选用J774细胞作为PA上清液感染的体外细胞模型,使细胞与15%的PA上清液混合,37℃水浴中培养3、6、9 h,采用G im sa染色技术、荧光染色技术、流式双染... 目的探讨凋亡诱导因子(AIF)在铜绿假单胞菌(PA)上清液诱导J774细胞凋亡中的表达。方法选用J774细胞作为PA上清液感染的体外细胞模型,使细胞与15%的PA上清液混合,37℃水浴中培养3、6、9 h,采用G im sa染色技术、荧光染色技术、流式双染技术进行J774细胞凋亡检测,W estern b lot法测定AIF含量。结果 PA上清液与细胞培养3 h即有少数J774细胞发生凋亡,随时间延长凋亡细胞数量逐渐增多;PA上清液刺激3 h后AIF开始出现低量表达,6、9 h时AIF表达更加明显。结论 PA上清液可诱导J774巨噬细胞凋亡,其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AIF蛋白与PA上清液诱导巨噬细胞凋亡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细胞 线粒体 凋亡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作用下神经元凋亡诱导因子核转位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康 柯贤军 +2 位作者 郭珍立 邓晓红 梁燕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32-134,I0003,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皮质神经元在谷氨酸作用下,其凋亡诱导因子(AIF)向细胞核转位的情况。方法:用谷氨酸诱导体外培养的皮质神经元凋亡,用免疫荧光指示热休克蛋白-60(HSP-60)和AIF的亚细胞分布,4,6-二脒-2苯-基吲哚(DAPI)显示细胞核,并...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皮质神经元在谷氨酸作用下,其凋亡诱导因子(AIF)向细胞核转位的情况。方法:用谷氨酸诱导体外培养的皮质神经元凋亡,用免疫荧光指示热休克蛋白-60(HSP-60)和AIF的亚细胞分布,4,6-二脒-2苯-基吲哚(DAPI)显示细胞核,并根据DAPI显示的细胞核形态及其位置判断细胞凋亡。结果:所有神经元都表达AIF。正常情况下AIF分布在线粒体;经谷氨酸处理后AIF从线粒体释放,并可转位至细胞核,致部分细胞可能发生凋亡。结论:谷氨酸可引起AIF从线粒体释放并向细胞核转位,同时可诱导体外培养的原代皮质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诱导因子 谷氨酸 皮质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和超声造影预测脑微栓塞风险的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娜 孙由静 +3 位作者 任俊红 李孟璞 王思宇 郭发金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798-80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水平和超声造影(CEUS)评估脑血管微栓塞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9~2019-03在北京医院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且资料完备的患者47例,术后30d复查脑MRI检查,根据有无新发微栓塞分为...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水平和超声造影(CEUS)评估脑血管微栓塞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9~2019-03在北京医院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且资料完备的患者47例,术后30d复查脑MRI检查,根据有无新发微栓塞分为脑微栓塞组和对照组(无脑微栓塞),ELISA法检测血清TRAIL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估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微栓塞组的双侧颈动脉狭窄率和不稳定斑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血清TRAIL和OP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低TRAIL水平(≤2.76ng/ml)、双侧颈动脉狭窄和不稳定斑块是微栓塞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TRAIL=2.76ng/ml、双侧颈动脉狭窄和不稳定斑块预测微栓塞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4,0.741和0.720。联用TRAIL水平和不稳定斑块预测微栓塞的曲线下面积为0.782。结论联用TRAIL检测和CEUS有利于评估斑块稳定性、预警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间脑血管微栓塞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超声造影 脑微栓塞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凋亡(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俊奇 李秀兰 白人骁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S1期28-29,共2页
近几年研究认为,除了半胱天冬酶(caspases)这个凋亡的共同通路以外,在有些类型的细胞凋亡中,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成酶利用跨膜质子梯度能量合成ATP,参与细胞的各种需... 近几年研究认为,除了半胱天冬酶(caspases)这个凋亡的共同通路以外,在有些类型的细胞凋亡中,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成酶利用跨膜质子梯度能量合成ATP,参与细胞的各种需能过程。也有人提出了线粒体通透性改变孔道复合物的假说,即线粒体内膜的通透性转变,是由于生成了动态的由多个蛋白质组成的位于线粒体内膜与外膜接触位点的通透性转变孔道(PTT孔道),在PT孔道开放时线粒体释放AI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DNA 核酸内切酶 核酸酶 线粒体内膜 AIF 凋亡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半乳凝素3、摄食抑制因子-1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长洪 张志华 姬泽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9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 TRAIL)、半乳凝素3、摄食抑制因子-1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173例,其中... 目的探讨血清中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 TRAIL)、半乳凝素3、摄食抑制因子-1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173例,其中单纯COPD组103例,COPD合并抑郁组7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s TRAIL、半乳凝素3、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OPD合并抑郁的影响因素,进一步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效能。结果COPD合并抑郁组COPD评估测试评分、治疗依从性差占比、合并慢性病占比、独居占比及血清s TRAIL、半乳凝素3、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均高于单纯COPD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EV_(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率(FEV_(1)pred)、职工医疗保险占比均低于单纯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EV_(1)/FVC、FEV_(1)pred、治疗依从性、医疗保险类型及血清s TRAIL、半乳凝素3、摄食抑制因子-1均为COPD合并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 TRAIL、半乳凝素3、摄食抑制因子-1三者单独及联合均对COPD合并抑郁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0.05)。结论COPD患者发生抑郁与多种因素有关,血清s TRAIL、半乳凝素3、摄食抑制因子-1联合检测对COPD患者合并抑郁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抑郁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半乳凝素3 摄食抑制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诱导因子在视网膜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红俊 王雨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3期276-278,共3页
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是位于线粒体膜间隙的一种黄素蛋白。在凋亡信号刺激时,AIF分子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浆,然后转位到细胞核内,引起染色体核周边凝集和DNA呈大片段断裂,从而使细胞发生凋亡的特征性改变。AIF所... 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是位于线粒体膜间隙的一种黄素蛋白。在凋亡信号刺激时,AIF分子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浆,然后转位到细胞核内,引起染色体核周边凝集和DNA呈大片段断裂,从而使细胞发生凋亡的特征性改变。AIF所诱导的细胞凋亡是独立于caspases-系统的另一条更原始和更保守的凋亡途径,因而不受(caspas-es抑制剂的抑制。凋亡与许多眼病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关于AIF在眼病中的作用也有报道。我们就AIF诱导凋亡的机制及其在光感受器细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进行简要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诱导因子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18
作者 史治宙 宋朝君 +3 位作者 黄威权 金伯泉 付建芳 姬秋和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0,i004,共3页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PBMC中TRAIL的表达情况。结果 :淋巴细胞分离液得到的PBMC中 ,淋巴细胞占 (97.4 8± 3.4 3) % ,单核...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PBMC中TRAIL的表达情况。结果 :淋巴细胞分离液得到的PBMC中 ,淋巴细胞占 (97.4 8± 3.4 3) % ,单核细胞占 (3.15± 0 .83) % ,TRAIL免疫反应阳性的淋巴细胞占总数的 (2 6 .31± 3.18) % ,呈TRAIL免疫反应阳性的单核细胞占总数的(1.0 4± 0 .13) % ,TRAIL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分布于胞质内 ,核呈阴性反应。结论 :正常人外周血分离的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有TRAIL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IL 表达 淋巴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PBMC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单核细胞 总数 结论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及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
19
作者 李京敏 宁巍巍 +2 位作者 李笑岩 刘同慎 白咸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的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TRAIL及NF-κB的动态表达进行检测。...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的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TRAIL及NF-κB的动态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二乙基亚硝胺诱发的肝癌为肝细胞癌,大鼠肝癌癌变过程大致经过肝细胞损伤期、肝细胞增生-硬化期和肝细胞癌变期3个阶段。在正常大鼠肝、损伤期及增生硬化期偶见少量肝细胞呈TRAIL阳性表达,进入癌变期,TRAIL阳性细胞数量增多,主要位于癌结节内。在正常大鼠肝,偶见少量肝细胞呈NF-κB阳性表达,随着肝癌发生发展,阳性表达细胞逐渐增多,至诱癌晚期,可见大量NF-κB阳性表达细胞,均比正常肝组织表达高。结论:TRAIL及NF-κB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 核转录因子-ΚB 肝癌发生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对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20
作者 张万玲 袁红纲 +1 位作者 江克华 袁丁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8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前列腺癌细胞(PC-3、LNCaP)凋亡的机制。方法培养前列腺癌PC-3、LNCaP细胞,分别加入青蒿琥酯和TRAIL,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TRAIL组、青蒿琥酯组、TRAIL+青蒿琥酯组,分别采...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前列腺癌细胞(PC-3、LNCaP)凋亡的机制。方法培养前列腺癌PC-3、LNCaP细胞,分别加入青蒿琥酯和TRAIL,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TRAIL组、青蒿琥酯组、TRAIL+青蒿琥酯组,分别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内相关信号分子(caspase-3/caspase-8、Bcl-2、Bax、Bak)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促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8、Bax、Bak)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TRAIL及青蒿琥酯的浓度呈正相关,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TRAIL及青蒿琥酯的浓度呈负相关。结论青蒿琥酯和TRAIL诱导前列腺癌细胞(PC-3、LNCaP)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caspase-3/caspase-8、Bax、Bak等促凋亡基因和下调Bcl-2等凋亡抑制基因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 细胞培养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